◆萬 山
藍天下的紅旗,被獵獵勁風(fēng)吹得
嘩啦啦地響。
看見紅旗飄,心潮逐浪高。老革命們?nèi)绱颂寡浴?/p>
——題記
1、1949年12月下旬。某日下午2時許。滇東南地區(qū)。
藍天白云,暖陽清風(fēng)。大路開闊,小路彎彎;山嶺上,田疇里,阡陌間,河流畔。紅旗飄飄,人歡馬叫。
在邊縱(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隊簡稱“邊縱”)武裝的護衛(wèi)下,數(shù)以萬計的民眾,不論男女老少,盡都興高采烈地從四方八面或以肩擔(dān)、身背,或以馬馱,或以木輪牛車運載,或以響鞭兒吆趕,紛紛將自家的糧食、大牲畜、家禽、蔬菜等,送往預(yù)定的大集鎮(zhèn),去支援解放大軍入滇。
大路邊。邊縱的政工隊員在為群眾作宣傳鼓動性演出。其中,有個美麗的壯族少女,她叫荻姍;三個月前,因為她一家人無私救治邊縱傷員,繼而她與年輕的傷員小張產(chǎn)生戀情,小張病愈歸隊之際,她與他的愛情之火已在各自的心中燃起,小張才走了六天,她就覺得時間的腳步十分漫長,于是在征得家人同意后,滿懷一腔戀情,只身離家,前往革命隊伍活動處打聽其戀人,因為一時打聽不到,她就主動要求參加邊縱部隊,大有不見情人心不甘之意。此時,已經(jīng)成為政工隊一員的她,正與姐妹們一起高唱革命歌曲《大生產(chǎn)運動》。
荻姍年方十八,全身上下,盡都洋溢著青春少女的動人氣息;她們的路邊宣傳,給廣大支前民眾以極大的精神鼓舞。
幾個支前路過的群眾認(rèn)出了荻姍。有一位身背糧食的壯族婦女待荻姍唱完后,將她拉至一邊輕聲問道:“我說妹子,找到你的那個小張同志嗎?”
荻姍:“沒有呀。聽說他們那個連隊去到廣西百色邊界了,是去迎接解放大軍來我們這邊的。說是還要半把月才能過來?!?/p>
壯族婦女:“哦,那也快了哇。妹子,大姐真心地祝福你們呀!”
荻姍一時之間羞紅了臉龐,怯生生地嗔道:“大姐,瞧你說的什么呀?”
壯族婦女豪爽地回答道:“哎呀,瞧你害羞成這樣;好吧,大姐不說了,再見吧。”繼而歡喜著而去。
荻姍望著該婦女漸漸遠去,心中卻升騰起對于小張的思念之情,不禁在心中叨念道:小張哇小張,你到底在哪里呀?”
2、1949年12月下旬之初。滇桂邊境,廣西百色地區(qū)大欏鄉(xiāng)羅村口。村前流淌著兩條生活之流。一是由云南省富寧縣剝隘鎮(zhèn)奔涌而來并往廣西而去的馱娘江下游,此流同時也是廣西右江的源頭;二是由此分岔向南而流的谷拉河源頭。所以,這里也被稱為“兩江一河”(即云南境內(nèi)的馱娘江、廣西境內(nèi)的右江以及云南境內(nèi)的谷拉河)交匯處。
羅村口,這個隸屬廣西的小小村子,就坐落在這一特大“丁”字型的流域之濱。朝朝暮暮,每分每秒,這個只有二十幾戶人家的村子,無時不在傾聽著滔滔江水的纏綿訴說,并在享受著秀美江水哺育的同時,呼吸與感受著浩浩江水魂牽夢縈似的氤氳之氣。
紅旗,紅旗。一桿桿鮮艷的紅旗,在晨風(fēng)中習(xí)習(xí)飄舞。
此時此刻,方圓數(shù)百名各民族群眾正與邊縱某部的同志一起,為搶建一座能夠確保10萬大軍以及諸多騾馬輜重由之入滇,進而追殲國民黨殘余勢力的水上木橋而忘我地勞動著。所以,無論江邊河堤,水里岸上,都演繹著軍民們?yōu)閾尳_村口浮橋而艱苦奮戰(zhàn)的感人畫面——此前,被砍倒于十幾里處高山上的60多棵蒼天大樹,這時正被幾十人一組的軍民們一步一步地挪到江邊,挪到水里;成千的、像小腿般粗細的圓木,也被穿著草鞋甚至赤腳的兵民們一棵一棵地砍下,繼而扛到江邊堆成小山、并且正往水里搬運;數(shù)以萬計的、像手桿般粗細的竹子,也在此前被砍下、被捆縛、被拋入江里繼而順流而下,使之漂流到這里的在建工地,現(xiàn)正被次第撈起,準(zhǔn)備著為鋪設(shè)浮橋而用??傊?,無論水里還是岸上,都回響著帶有音樂性質(zhì)的、為搬運重木而發(fā)出深沉渾厚的號子之聲……
岸上。邊縱的一位排長拍了拍年青戰(zhàn)士小張的肩膀,關(guān)切地說:“小張呀,跟你說過多次了,你從滇東南地都村醫(yī)務(wù)站歸隊不久,太重的活兒不要做,要注意身體;今后,你除了要做更光榮的事情,還得有一個好的身體去面對你的心上人吶。噢,你有心上人了嗎?”
小張一時不知怎樣回答,他頓了頓,帶有幾分羞怯地說:“這個嘛……沒有?!?/p>
排長看到了小張有些窘迫的表情,又說:“喲,你可能有心上人了,好事呀,祝賀你?!北憧钢玖先チ?。
小張愣在那里,捫心自問:“心上人?遠在地都山村的荻姍呀,你愿意做我的心上人嗎?你好嗎,你一家好嗎?你,還在家里陪伴著父母、以及護理著我們的傷病員嗎?”
3、12月下旬之中。夜間9時許?!皟山缓印苯粎R處的羅村口建橋工地。熊熊篝火,映紅半邊天際。
邊縱同志以及當(dāng)?shù)匕傩找坏溃秊閯倓偪⒐さ乃洗笮湍緲蚨鴼g呼勝利,手舞足蹈。
年輕的邊縱戰(zhàn)士小張,與他人歡歌勁舞一陣子以后,在悄悄擠出人群歇氣的同時,又把一腔思念情人的心緒寄與看不透的夜空,心中萬千感慨。
4、1949年12月27日。下午。廣西百色。
成千上萬的市民們擁向街道兩旁,熱烈歡送南路入滇的第一批解放軍即四野38軍114師、151師之先遣部隊啟程。
南國百色,彩旗鮮花如海,歡聲笑語如潮。
威武雄壯的正義之師以及引路的邊縱隊伍——行進在大街上;行進在公路上;行進在右江畔;行進在山野中。
風(fēng)景如畫的右江兩岸,隨處可見紅梅報春,綠竹旖旎,江水秀美,桃花綻放。
5、1949年12月28日。下午。桂滇兩?。▍^(qū))“兩江一河”交匯處的羅村口大橋。
藍天如洗,風(fēng)景如畫。紅旗飄飄,流水歡躍。
新建的大橋肅然壯觀,歡迎解放大軍入滇殲敵的高大牌坊儼然矗立;一部分邊縱同志以及眾多的各族民眾正把一枝枝的青松綁在牌坊上、以及在大橋兩端搭建臨時性簡易棚子,作為慰問部隊的茶水站和醫(yī)務(wù)站。
舉目望去,高大的牌坊上掛著“山歡水笑鬧東風(fēng),良辰美景迎親人”的對聯(lián);橫批是:歡迎大軍。
英姿勃發(fā)的邊縱戰(zhàn)士小張,此時正與眾多的同志一起,不時地翹首眺望著從百色方向延伸而來的青山綠水;一個個年輕少女的眼里,溢出了喜盼親人的旖旎風(fēng)情。
這時,一位身背手槍的地方領(lǐng)導(dǎo)告訴大家:“同志們,父老鄉(xiāng)親們,兄弟姐妹們,解放大軍昨天中午才從百色起程;190里的路程,他們要明天上午才能來到;現(xiàn)在都聽我的,大家回去休息,明天一早來做準(zhǔn)備,迎接我們盼望已久的親人。好嗎?”
可是,大家明知是理,卻又不肯離去。
心依依,意奕奕,
萬千柔情裝胸臆;
只盼長天刮春風(fēng),
草長鶯飛情切切。
情切切,吉祥愿,
不盡相思隨風(fēng)逾;
迎著暖陽飛啊飛。
五彩奇觀藍天里。
6、是時。首批入滇殲敵的解放大軍,在邊縱部隊的引路與配合下,正分秒必爭地行進在漫漫古道上、蒼茫山野間,秀美右江畔;一株株濃陰如傘的扁桃樹為之“注目”行禮,一蓬蓬娉婷妖嬈的鳳尾竹為之欣喜搖曳……
鐵流滾滾,軍威浩浩。
7、1949年12月28日傍晚。
云南省商業(yè)貿(mào)易交往的重要門戶——滇東南富寧縣剝隘古鎮(zhèn)。
此地自明代初期立埠。幾百年來,這個古鎮(zhèn)一直作為大半個云南通往兩廣、乃至沿海諸?。▍^(qū))的重要商業(yè)門戶,此時全鎮(zhèn)各家各戶都為著一個共同目標(biāo)——積極地為迎軍、擁軍而忙碌著;為部隊騰房子的、舂米的、推磨的,插紅旗的、寫標(biāo)語的、做鞋子鞋墊的、洗涮桌椅板凳的、搭接待站的、砌灶的、清掃街道以及庭院的……人人忙得精神奕奕,不亦樂乎。
居高臨下,那條碧綠如翡翠、被稱為“馱娘江”的麗水,正悠悠然然、無聲勝有聲似的,向著廣西方向流淌著。
綠水嫵媚,遠山含黛。屋舍儼然,街巷深幽。
是夜。一個用石板鋪就、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風(fēng)雨滄桑的小巷當(dāng)中,一個貌美如花、年僅27歲、名叫杜亞梅的少婦家里。
此時的杜亞梅,正坐在火塘邊專心致致地在一雙新做布鞋的鞋幫上繡著即將完工的“擁軍”二字。她7 歲的女兒問她:“這鞋是給爸爸的嗎?”
她答:“不。是給解放軍叔叔的?!?/p>
女兒又問:“解放軍叔叔在哪呀?”
她在女兒臉上親了一口,柔柔地說:快了??靵淼搅恕?/p>
火塘里,興旺的火焰映紅了該娘倆的臉龐。
8、1949年12月29日。上午。
長風(fēng)習(xí)習(xí),紅旗漫卷。雄師入滇,銳氣熠熠;鐵流所至,豪氣沖天。一張張英姿勃發(fā)的面孔,一雙雙心馳神往的眼睛,一陣陣疾速奔走的步履,一串串可歌可泣的故事。
滇東南富寧縣者桑至皈朝一帶。綠水飄流,水車咿呀,秀竹妖嬈,蒹葭水藻,荷塘秀色,男女歡笑;娉婷扁桃樹詩意盎然,悠悠壯鄉(xiāng)景色優(yōu)美清新……好一幅動人的山水田園風(fēng)光。
無論大道與阡陌,村前與村后,人氣興旺似春潮。紅旗、牌坊惹眼,擁軍情景,撩人心弦——有趕著一群群牛羊前來的;有長長的騾馬隊馱著糧食前來的;有用當(dāng)?shù)刈顣r興、以竹片子編成各種形狀的籠子,再把雞、鴨、鵝、兔乃至把野味裝入竹籠擔(dān)在肩上、背在背上前來的;有用木棒綁著大肥豬、4條漢子一組扛著前來的,有一群群的婦女用竹籃背著擁軍鞋、擁軍茶、擁軍蛋、糯米酒前來的;另有一批批的漢子擔(dān)著芭蕉、花生、黃豆、蔬菜前來的;更有七八歲的孩童抱著雞鴨,提著一串串用山草編織并將雞鴨鵝蛋巧妙地置于“草袋子”當(dāng)中前來的……
9、1949年12月29日中午。
解放大軍接近滇桂“兩江一河”交匯處新建的羅村口大橋。
滇桂黔邊縱隊首長黃景文、張子齋等率著邊縱一部而來,解放軍首長們騎著駿馬而來,長長的鐵流迎著高大的牌坊而來。
霎時間,歡迎大軍的人群中歡聲雷動,春風(fēng)蕩漾。
山有情,水有意,
風(fēng)情萬種嬌襲襲;
嫵媚山水蒼穹下,
同心共織千千結(jié)。
千千結(jié),縞素愿,
一絲一縷都圣潔;
冰心素愿盼春天,
朵朵梅花紅似血。
就從這一天起,在連續(xù)一個多月的日子里,共有10萬大軍次第從廣西境內(nèi),依序進入滇東南地區(qū)之富寧、廣南、硯山、文山、馬關(guān)、丘北諸縣境內(nèi),繼而又榮膺著各自的使命,或飛奔于邊境線上,或疾進于滇南疆場,或往滇中、滇西馳騁而去。
10、一個多小時以后。距滇桂邊界“兩江一河”之羅村口僅20里、自古就有“蒲崗福地”之稱的滇東南剝隘鎮(zhèn)。
斯時斯地,伴隨著全鎮(zhèn)民眾的熱情迎接,一批批全副武裝、生龍活虎般的解放軍同志從水路溯源而來,由剝隘鎮(zhèn)的大、小碼頭進入鎮(zhèn)子里;又從旱路之坡頭、谷底而來,從不同的巷子進入鎮(zhèn)子里。
于是,無論沿江兩岸、大小碼頭、街頭巷尾,盡都喜氣盈盈;家家門前有部隊,戶戶堂屋有軍人;軍愛民,民擁軍,軍民猶如魚水,古鎮(zhèn)勝過樂園;既親密無間,又歡娛無限。
那個叫杜亞梅的年輕少婦,也牽著7歲的女兒站在歡迎大軍的人群當(dāng)中,滿臉洋溢著那種嫻淑少婦的微笑。
這時,她的女兒一個勁地扯著她的手說:“媽媽、媽媽抱我,我要看解放軍叔叔?!?/p>
“啊,好呀;媽媽讓你看?!彪S著話音,她抱起了手里拿著小紅旗的女兒;女兒那雙稚氣十足的眼里,對迎面而來的解放軍泛出了至真至愛的光。
是夜。全鎮(zhèn)子篝火熊熊,軍民共歡。
深夜。全鎮(zhèn)各街各巷,家家戶戶門前,盡是大軍當(dāng)街而寢、宿不擾民的動人景象。
被稱為臨江路的一戶民宅里,一位年逾古稀的老爺子感動地對孫子陸柳桂說:“我從大清朝活到現(xiàn)在,可沒見過這么好的軍隊吶。阿桂呀,明天你追隨他們扛槍去吧?!?/p>
杜亞梅家。小女孩拿著解放軍給的一枚五角星對杜亞梅說:“媽媽你看,這是解放軍叔叔給的。”
杜亞梅擔(dān)心影響屋外的解放軍休息,就輕聲對女兒說:“叔叔們睡下了,你不要鬧,也去睡吧?!彼雅畠罕е链采?,安排睡下,又十分感慨地對男人說道:“解放軍真好呀?!彼謫柲腥耍澳阏f是不是哇?”見淳樸忠厚的男人連連點頭,她又說:“解放軍同志睡在外面我心里很不好受,咱倆手腳利索點,動作輕一點,快些磨出豆?jié){來,煮了讓他們每人喝一碗,驅(qū)驅(qū)寒氣。好不好?”
“好好好?!蹦腥思敝c女人一道,忙著為解放軍磨起豆?jié){來。
11、1950年1月6日。上午。廣西百色。
作為進軍云南之中路大軍第一批次隊伍——二野第13軍37、38兩個師、以及軍直機關(guān)共兩萬多人,于1月1日從南寧出發(fā),三天時間抵達百色,此時又在林李明所率領(lǐng)的邊縱部隊的配合下,揣著市民們熱烈歡送的深情厚意,已經(jīng)邁開了進軍云南的步履。
藍天悠悠,山水曄曄;雄師浩浩,鐵流滾滾。
這時,一位搞宣傳的同志一躍跳到高坎上,對行進著的隊伍倡議道:“同志們,我們唱一支歌吧——‘前進,向著云南前進’預(yù)備——唱——;“于是,行進著的隊伍就唱起了那首激動人心的歌:前進,向著云南前進/前進,向著云南進軍/我們不怕困難/我們不畏艱辛/為了堅決、迅速、全部消滅滇南之?dāng)?我們誓死完成大陸上最后一次進軍……
在疾進的隊伍中,騎在高頭大馬上的軍長周希漢詢問與他同行的政委劉有光:“此前10多天里,四野38 軍主力114師和151師在邊縱部隊的配合與引路下,已經(jīng)在這條路上為我們走出了經(jīng)驗;無疑,沿途的群眾也像盼著親人一樣盼我們前往,并為我們準(zhǔn)備下所有的軍需物資,所以我想,我們每天前進的速度可以達到120里以上,你認(rèn)為可以嗎?”
劉有光:“我們在南寧開會期間,聽過滇桂黔邊區(qū)黨委和縱隊領(lǐng)導(dǎo)關(guān)于云南方面迎軍工作的情況匯報,他們?yōu)橛游覀兏冻隽藰O大的努力;所以我想,我們此去一定順風(fēng)順?biāo)?,你提出的進軍速度完全能夠達到?!?/p>
周希漢:“可是,同志們實在太辛苦了,全軍將士剛剛經(jīng)過追殲白崇禧集團的戰(zhàn)役,兩個月以來,連續(xù)征戰(zhàn)一千多里未曾休息,就連人員也未及補充,棉衣也未及領(lǐng)齊,就又踏上這西征的路途了。”
劉有光:“是的。我們?nèi)娚舷拢恢北憩F(xiàn)出高度的階級覺悟和艱苦卓絕的優(yōu)良品質(zhì)。這也是我們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的源泉所在。”
周希漢:“政委講的好哇。快走吧,我們趕到前面去。”
劉有光:“好的。駕——”
于是乎,周希漢和劉有光率領(lǐng)著警衛(wèi)員、秘書等人,策馬飛奔于西進的鐵流之中。
12、傍晚。滇東南硯山縣與文山縣接壤的鐵廠村、三塘村、以及二塘村沿途10公里的開文公路線上。
作為向?qū)浜闲袆拥倪吙v1支隊15、16團的大部分、以及四野38軍114師、151師一部,已經(jīng)疾進1千多里到了這一帶。這一條干線兩旁,就成了大軍臨時性的宿營地,所以滿目盡是剛剛搭起的帳篷和柴草棚子;先行一步抵達的部隊,有的已經(jīng)進入篷(棚)內(nèi)小憩,有的正在收拾環(huán)境,有的正在擔(dān)水做飯,有的還集體坐在背包上等待安排。此外,不遠處還有部隊源源不斷地朝著這邊開過來。當(dāng)?shù)氐母髯迦罕?,早已在滇東南地委、專署和邊縱4支隊的動員、部署和安排下,準(zhǔn)備了大量的物資,對部隊給予盡可能地迎接與擁戴。于是,這廂又旋起了擁軍愛民的熱潮。
路邊一棵老樹下,支著一張臨時搬來為部隊服務(wù)的八仙桌,桌上十幾只碗里已經(jīng)倒?jié)M了茶水。中共滇東南地委、專署和邊縱4支隊的主要領(lǐng)導(dǎo)饒華、宋啟華、廖華、張鴻謀等人,正向親率1支隊大部分人員配合大軍前來的邊縱領(lǐng)導(dǎo)黃景文、張子齋、解放軍114師師長劉賢全、151師副師長曹燦章以及1支隊16團團長鄧德邦、政委牛琨、副團長張崇文等同志介紹文山城的基本情況。
饒華:“各位領(lǐng)導(dǎo),文山城的基本情況,正如剛才宋啟華同志介紹的那樣;我要補充的是,坐鎮(zhèn)文山城的這個原國民黨云南省第4行政督察區(qū)專員暨文山保安司令羅廷標(biāo),長期以來都站在反共、反人民的立場上,就是盧漢將軍宣告起義以后,他都敢玩兩面手法,一方面親自找到我們,說明他已響應(yīng)盧漢將軍起義的意愿,另一方面卻千方百計阻止我們滇東南地委和專署入城辦公;私下里還以一貫的口氣稱我們?yōu)椤凉病?,由于他長期經(jīng)營著數(shù)千計的地霸武裝,所以公然聲稱‘即使投降,也要等到洋共來了才會投降’;就在5、6天前,就是12月31日那天晚上,他還親自提筆,向我路經(jīng)并暫時駐扎于文山城西北郊白沙坡的4支隊32團團長彭大同同志致信,要求32團必須‘仍轉(zhuǎn)原防地待命’,繼而威脅說‘倘頑抗不遵,明晨即派部隊前來掃蕩’;為此,彭大同同志即時回信說明此次行動僅僅是路過,可是他卻在沒有收到回信的前提下,真的調(diào)集400多人的武裝向白沙坡進攻,逼得我們的32團只好應(yīng)戰(zhàn);終于,我32團在打退他們數(shù)次進攻,使其死傷20多人以后,于傍晚主動撤離白沙坡。”
黃景文:“他媽的,這個羅廷標(biāo)還真敢于汗毛充棟吶。今晚上,我們就讓他吃不了兜著走?!彼謫柛暗膬晌唤夥跑娛组L,“兩位首長覺得可行嗎?”
兩位解放軍首長都點頭表示:“同意?!?/p>
黃景文:“那就讓隊伍現(xiàn)在就做準(zhǔn)備。”他看了看手表,又從廖華手里接過滇東南地形圖,認(rèn)真看了看,又問廖華,“你是4支隊司令員,對這一帶最熟悉;你說說,我們?nèi)绾斡帽???/p>
廖華對著地圖說:“文山城坐落在一個南北長、東西短的40里大峽谷當(dāng)中,就我們部隊現(xiàn)在的位置來說,就從前面兩里地的二塘村大坡頭處兵分兩路,一路往右邊包操,一路從左邊疾進。右邊那一路要繞過這里——者五舍村,再直插這里——塘子邊村,繼而通過可以鎖定文山源頭的天生橋,再向文山逼進;左邊這一路呢,就沿著我們身后這條文硯公路一路而下,直逼文山城邊的東山坡一帶,控制住制高點,然后展開包圍,羅廷標(biāo)那一千多人的反動武裝就成甕中之鱉了?!?/p>
黃景文看了看各位首長,見他們都點頭同意,就說:“.那么,我們今晚上7點鐘出發(fā),最晚在夜間9時以前完成對于文山城的包圍,讓羅廷標(biāo)這個混蛋無條件繳械投降;否則,就讓他滅亡?!?/p>
全體同志:“是?!?/p>
入夜以后。滇東南文山城邊沿地區(qū)。山野中。
南路大軍某部、邊縱1支隊16團、4支隊31團等部隊正分別從文山城之西北方向的白沙坡一帶、以及白沙坡東南的馬場一帶向文山城疾進。
夜朦朧,山朦朧,草木朦朧,隊伍朦朧。
離文山城東北部15公里處的二塘村,解放軍指揮部。
兩架無線電臺已經(jīng)調(diào)試完畢,內(nèi)勤人員正在為接收前線的消息忙碌著。邊縱領(lǐng)導(dǎo)黃景文、張子齋、解放軍首長劉賢全、曹燦章、滇東南地委暨4支隊領(lǐng)導(dǎo)等同志,都在等待著前線的消息。
少頃,發(fā)報員將一紙電報遞給首長們傳看。114師師長劉賢全對身邊幾位領(lǐng)導(dǎo)說道:“陳賡司令員來電說,為了迷惑敵人,更好地完成滇南殲敵的任務(wù),從現(xiàn)在起,我們這兩個師的番號不能暴露,對外一致宣稱‘蘭州支隊’。”
張子齋:“首長的部署真是天衣無縫哇。好的,我看馬上通知下去,讓各部隊注意這個問題?!?/p>
其他首長:“對?!?/p>
文山城西北部。我軍一部正從茶安村路過,并快速向攀枝花、田心、灰土寨等村子前進。
文山城東南部。我軍一部正從東山之巔飛兵直下,分別往高登寨、朱店坡、大龍?zhí)?、花莊、水車寨、禾木坎等村寨急速飛奔,欲將坐落于邊陲大峽谷之中的文山城團團圍住。
文山城東北部15公里處的二塘村。解放大軍指揮部。
隨著嘟嘟嘟的聲音,內(nèi)勤人員再次向首長們報告:“前線151師的龐團長和俞政委來電報告最新情況,說是我軍已經(jīng)完成了對于文山城的包圍,請首長指示?!?/p>
饒華見幾位首長都把目光盯著他,就會意而說:“我的意見,讓前線指揮部馬上派人通知文山城里的國民黨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羅廷標(biāo),讓他承認(rèn)邊縱是中國共產(chǎn)黨直接領(lǐng)導(dǎo)的隊伍,文山專縣人民政府是惟一合法政府,并讓他命令那些反動武裝立刻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并接受改編。否則,我們就開火。你們以為如何?”
眾位領(lǐng)導(dǎo):“同意?!?/p>
解放軍一首長對身邊的內(nèi)勤人員說:“快發(fā)報。”
文山城。國民黨第四行政督察區(qū)專員公署暨保安司令部內(nèi)。
眾多全副武裝的國民黨保安和一部分土匪已經(jīng)結(jié)集待命,羅廷標(biāo)平時最看重與最依賴的那幾個鐵桿人物更是無一落下地站在隊伍前面。大家都十分焦慮甚至失魂似的把目光投向羅廷標(biāo)及幾個軍政界要員身上。
羅廷標(biāo)終于忐忑不安地對大家說道:“各位,現(xiàn)在洋共來了,而且大軍已將我們這座兩百多年歷史的‘開化府城’圍得水泄不通;就在一小時前,他們已經(jīng)派人送來最后的通牒……此時此刻,其實我說什么都是廢話和屁話了。這是因為早在上月10日,盧漢宣布云南起義之后,兄弟我雖然帶著一干隨從親臨土共駐地,向滇東南地區(qū)的最高人物表明起義態(tài)度,卻又強調(diào)各守一地、互不干擾,一是不準(zhǔn)他們的隊伍進城,二是不準(zhǔn)其領(lǐng)導(dǎo)機關(guān)進城辦公,旨在拖延時間,讓我們在各方面多占一點便宜,多獲一點好處,甚至在幾天以前還敢于派出數(shù)百名武裝人員,前往城西北的白沙坡一帶,與土共4支隊的31團展開拼斗……然而現(xiàn)在,已然時過境遷,斯城姓‘共’,已成鐵定了的事實,我們惟有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才能保全自己和家人之性命,否則即便臥龍還陽、鳳雛轉(zhuǎn)世,也都于事無補了?,F(xiàn)在,我最后一次宣布兩件事:第一、多年以來跟隨我、并為我做了不少事的各位弟兄豪杰,你們趕緊回去告之弟兄們,做好無條件投降之準(zhǔn)備,若有不聽招呼者,必將引火燒身,后果自負(fù);第二、拜托平時我最敬重的朋友、文山保安副司令吳時輔先生,挑選一個侍從,代我手持白旗,前往城北田心村,向洋共的長官們談判,說明我們愿意無條件投降之誠意。唉!”他嘆了口氣,又說,大江東去,黃鶴西行,我們認(rèn)命吧。”說到這里,多年來不可一世的滇東南巨霸羅廷標(biāo),終于傷感得低下了頭顱。
這時,羅廷標(biāo)的老婆突然惶惶然地去到羅廷標(biāo)跟隨前,當(dāng)著眾人驚咋咋地問道:“廷標(biāo)呀,現(xiàn)在共軍真的來了,我那些私房錢會不會被‘共’了產(chǎn)呀?”
羅廷標(biāo)一聽就火冒,他“啪”地一巴掌摑在老婆娘臉上,破口就罵:“媽個B!臭婆娘,我讓你胡說八道?!币娕舜舐暫苛似饋?,他又對勤務(wù)兵說,“來人,把她拉下去?!?/p>
女人被拉走以后,羅廷標(biāo)又無可奈何地對眾人吩咐道:“大家就此別過吧;各自回到自己的窩子去,準(zhǔn)備著明天清早繳槍投降。去吧——去吧?!?/p>
這時,距離滇東南文山督察專員公署暨保安司令部不遠的盤龍河畔,清風(fēng)習(xí)習(xí),柳枝飄飄;河里,清粼粼的流水透著細碎且迷人的亮光,由西北向著東南方向流去。
十幾分鐘以后。
吳時輔換上一套紳土服,手持一面小白旗,讓一個心腹副官陪著,往文山城郊北西部的田心村解放軍指揮部而去。
一路上,副官問吳時輔:“請問吳長官,咱們真得不可能反敗為勝了嗎?”
吳時輔搖搖頭,又嘆了一口氣,指著不遠處悠悠流淌著的盤龍河水反問道:“小兔崽子呀,你見過河水可以倒流嗎?唉!”他又十分感慨且得體地引用了兩千多年前孔老夫子道出的那句名言,“‘逝者如斯’,‘逝者如斯’哇!”
13、1950年1月7日。上午8時。
桂滇交界“兩江一河”交匯處的羅村口大橋。
作為中路大軍第一批次入滇的二野13軍主力,在軍長周希漢、政委劉有光的直接率領(lǐng)下,與滇桂黔邊區(qū)黨委書記暨邊縱政委林李明等人所率領(lǐng)的部分邊縱隊伍一道,已經(jīng)浩浩蕩蕩從山那邊過來,準(zhǔn)備進入那座高大的歡迎大軍入滇的牌坊,接受著滇東南各族人民十分盛情的歡迎——
在眾多身著盛裝的各民族群眾載歌載舞之前沿,腰系紅布排成一排的9個男子,分別向天空舉起了銅炮槍,然后次第扣響扳機,使其九次槍聲山鳴谷應(yīng),繼而高聲說道:“歡迎大軍,進軍云南?!边@是迎接貴賓的最高禮儀之一。
銅炮槍響過以后,9個男子退到路邊站成橫排的同時,又有9個男子各自端著一碗糯米釀成的美酒走出人群,排成一排,齊聲說出“歡迎大軍,進軍云南”的辭句以后,就又并列走向10步之遙的解放軍首長們,分別將醇香的米酒敬獻給以周希漢、劉有光、林李明以及37師師長周學(xué)義、政委雷起云、副師長吳效閔等首長們。這是迎接貴賓的最高禮儀之二。
待首長們喝了酒,這9個男人也退到路邊站成橫排以后,又有9個花季少女分別捧著一碗滇東南特產(chǎn)——三七花泡的茶水走出人群,排成一排,也是齊聲說出“歡迎大軍,進軍云南”的辭句以后,也像前兩組男子那樣并列走向首長們,請他們喝茶。這是迎接貴賓的最高禮儀之三。
……
長長的隊伍來了,是各族群眾的盛情將其迎來;長長的隊伍又走了,也是各族群眾的盛情將其送走。
14、1950年1月7日,上午9時。
滇東南文山城。居高俯瞰,只見九曲十八彎似的盤龍河,靜靜地流淌于具有兩百多年歷史的文山城之中,河水繞過來又折過去,似乎極不情愿離開這片秀美的家園一樣;近處,河水清澈亮麗,河畔柳樹成蔭,幾只黃鸝鳴翠柳,一群白鷺戲水間;從東山腳下,至西華山麓,家家房舍儼然,處處風(fēng)景獨好;城里城外,鑼鼓喧天,人聲鼎沸,老百姓歡欣鼓舞,不亦樂乎,慶祝自己的家園獲得解放。
城內(nèi)。已于凌晨入城的第一批解放軍一個營以及邊縱一部,已經(jīng)接受了羅廷標(biāo)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武裝的投降;并且,占領(lǐng)了城內(nèi)的重要部門、街道、大橋和制高點,接收了數(shù)以千計的各種武器和若干彈藥,控制和限制了那些投降人員的行動自由,正在各自的崗位上或者執(zhí)勤、或者巡邏、或者籌備著迎接大部隊和中共滇東南地委、專署機關(guān)入城辦公等諸方面的事宜。
總之,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文山城已經(jīng)舊貌變新顏,桃紅柳綠,朝氣蓬勃,氣象萬千。
中午。文山城東部和北部。
從二塘村至馬場、再至石灰窯村一線的公路上,一批批的解放軍、邊縱部隊正向文山城挺進。從攀枝花村、田心村、灰土寨一帶通往文山城區(qū)的各條路徑上,解放軍和邊縱部隊正在行進。
下午5時。文山城里。
成千上萬的民眾穿上盛裝,拿著彩旗,腰系彩帶,有的甚至將“天亮了,解放了”的字樣貼在胸前和背上,或者拎了茶水、雞蛋、花生、葵花籽等食物,潮水似地涌至街上,準(zhǔn)備著歡迎大軍入城。
大軍來了。望不到盡頭的隊伍,從文山城北西部之山野間、公路和大道上而來。解放軍的首長們以及邊縱4支隊、中共滇東南地委和專署的領(lǐng)導(dǎo)饒華、廖華、宋啟華、龐自、李文亮以及邊縱1支隊15、16團,4支隊31團第3營和33團第2營的領(lǐng)導(dǎo)同志,分別走在某一段隊伍的前面。
隊伍行進至朱店坡村;隊伍從歷經(jīng)數(shù)百年滄桑的北橋經(jīng)過;隊伍從鋪著石板的文山街道經(jīng)過;隊伍進入文山鬧市區(qū)大西門;隊伍行進在大西門與小西門之間的街道上;隊伍穿越小西門繼續(xù)行進在以石板鋪路的萬松奄一帶……隊伍行進至歷經(jīng)數(shù)百年風(fēng)雨的南橋并從橋上而過……隊伍所至之處,均有眾多民眾夾道歡迎;軍民情意,盛況空前。
就從這一天起,源于清朝康熙五年(公元1667年)實行改土歸流文山城的歷史,自即日起翻開了新的一頁。
可是,我軍雖然解放了滇東南重鎮(zhèn)文山城,然而大批的野戰(zhàn)部隊并沒有停下來休整,而是繼續(xù)貫徹毛主席關(guān)于“先兜后殲,大膽迂回”以及陳賡同志提出的“不忘前仇,不留后患”的指示,他們僅僅路過文山城甚至有相當(dāng)部分沒有進城小憩,就又在邊縱1支隊15、16團以及4支隊31團第1營和33團第2營配合下,繼續(xù)揮師西進。
15、1950年1月7日。夜。
滇東南富寧縣剝隘鎮(zhèn)。
夜深沉。為了入滇殲敵,全鎮(zhèn)子的街道上、屋檐下、天井里、桿欄邊……盡是就地鋪床并入眠的人民解放軍。
街巷深幽,夜色朦朧;街巷口、房頂上、碼頭邊、老樹旁,佇立著在值夜崗的戰(zhàn)士。
少婦杜亞梅家里。已經(jīng)睡在被窩里的杜亞梅因為難以入眠而坐起半個身子,幾聲嘆息之后,禁不住暗自啜泣起來,已經(jīng)睡著了的丈夫被她哭醒,不解地問:“你這是為什么呀?”
她答:“這些天來,每天晚上都有那么多解放軍睡在我們家的屋檐下,我們又沒法將他們請進家里,只能磨一點豆?jié){給他們御寒表一表心意;可是現(xiàn)在,我們沒有黃豆了,就是再想磨豆?jié){也磨不成了,心里真是過意不去呀……”
丈夫:“是哇,真過意不去,可也沒法子哇!”
夜深沉。無言似有言,無聲似有聲。
16、1950年1月8日。中午。
文山獲得解放,勝利姍姍來遲;歷史不會忘記,人民更應(yīng)珍惜。隨著爆竹聲聲除舊歲、敢把新桃換舊符的似火熱情,中共滇東南地委與解放軍151師的領(lǐng)導(dǎo)機關(guān),聯(lián)袂在開廣中學(xué)大操場召開有數(shù)千人參加的軍民聯(lián)歡大會。是時,滇東南地委書記饒華以及151師首長分別在會上講話,旨在提醒人們——
記住這一扭轉(zhuǎn)乾坤的大喜日子。
下午。滇東南富寧縣城。普天河畔。
為了迎接中路入滇的二野13軍及其他部隊,幾天以來,全城就像舉辦著盛大的節(jié)日一樣,到處都貼著紅紅綠綠的迎軍標(biāo)語,尤其那座高大的迎軍彩門最惹眼,那編織在彩門上的青松針葉,隨著清風(fēng)微微擺動,兩行顯目的大字對聯(lián)代表了富寧人民的心聲,也代表了云南人民的心聲——
解放大軍百戰(zhàn)百勝,即將最后殲殘敵;
邊疆群眾載歌載舞,共慶今日大翻身。
富寧縣的黨政領(lǐng)導(dǎo)和數(shù)以萬計的各族群眾已經(jīng)擺開了迎軍陣勢,翹首盼著越來越近的解放大軍。
人民群眾揚起手中的鮮花、彩旗、彩帶等,并唱了起來、舞了起來。
大軍走進那座高大的迎軍門。部隊的一位宣傳員被那副對聯(lián)所吸引,除了駐足放聲朗讀起來,還又掏出本子,逐字記下。這時,行軍的行列更加顯得威武雄壯,腳下生風(fēng);再接著,隊伍中響起了陣陣激越的《解放軍進行曲》,歌聲就像一個磁場,把軍民關(guān)系緊緊地吸在一起。
一個寬敞的場子邊。由幾個民族組成的表演隊已經(jīng)開始了隆重、古樸的文藝表演。當(dāng)周希漢、劉有光、林李明、周學(xué)義、雷起云、吳效閔等首長走了過來,并駐足準(zhǔn)備觀看節(jié)目表演時,4個分別由壯、苗、彝、瑤族組成的男子急忙上前做自我介紹——
“大軍同志辛苦了,我是者桑村的壯族,我叫盧老憨。”
“大軍同志辛苦了,我是皈朝山區(qū)的苗族,我叫陶德正?!?/p>
“大軍同志辛苦了,我是新買村的彝族,我叫黃立東。”
“大軍同志辛苦了,我是瓏邁村的瑤族,我叫趙老三?!?/p>
四人又齊聲說:“我們?yōu)榇筌娡境Ц瑁垖⑽覀兊男脑刚f給毛主席聽——
啊……
毛主席呀共產(chǎn)黨
您是紫微星發(fā)光;
照進了我們心坎,
從此我們得翻身,
過日子心里舒坦。
啊……
從此我們有吃有穿,
身子長得白白胖胖;
生活像泉水一樣清清爽爽,
日子像珍珠一樣圓圓亮亮。
伴隨著四個歌手的高昂心音,舞蹈隊跟著舞了起來;漸漸地,解放軍首長們跟著舞了起來;漸漸地,所有的軍民都舞了起來……
17、1950年1月9日。
隨著聲聲激動人心的電波,邊縱司令員莊田向滇東地委、專署和邊縱4支隊發(fā)來了第4野戰(zhàn)軍入滇先遣司令部的信函,聲明“奉第4野戰(zhàn)軍首長林(彪)、羅(榮桓)、譚(震林)、陶(鑄)將軍指示,第4支隊暨滇東南專署應(yīng)入城辦公,執(zhí)行政令”。于是,滇東南專員公署于兩天后的1950年1月11日起,奉命接管國民黨云南省第4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并通知各縣:從即日起在文山城辦公,服務(wù)于人民。
18、1950年1月10日。清晨。
滇東南硯山縣阿猛鎮(zhèn)。湖邊(筆者注此天然性湖泊,已于1958年“大躍進”期間,被數(shù)以千計的民眾鑿?fù)ǖ叵侣渌?,把水放干,墾出農(nóng)田種植水稻至今)石埡口村。
硯山縣黨政領(lǐng)導(dǎo)張鴻謀、李芬、王爾貴、梁汝欽等同志,在開明紳士、阿猛迎軍委員會副主任陳勛隆先生等的陪同下,在這一帶檢查迎軍工作。
張鴻謀對陳勛隆說:“陳副主任呀,這段時間以來,你們的迎軍準(zhǔn)備工作做得很實在,成績也很顯著。但就今天而言,我覺得,是不是還有一個方面的問題沒有想到哇?”
陳勛隆很恭謙地說:“請張書記指示?!?/p>
張鴻謀擺了擺手說:“喲,不要這么客氣?!彼謱Υ蠹艺f,“我們大家都想一想,今天下午,又一撥大軍就到這里了;卻也不能排除,還有相當(dāng)數(shù)量的解放軍來到時天已黑盡,部隊只要翻過眼前這道埡口,就會面對白茫茫的湖水,他們將怎樣尋找通道呢?”
李芬:“對呀,這確實是一個問題吶。”
其他人也都點頭稱是。
陳勛隆一拍腦門:“哎呀,是我們疏忽了。我馬上去安排;一是要在這里準(zhǔn)備若干條渡船,二是要讓各家各戶準(zhǔn)備火把,到時候好為大軍照路。各位領(lǐng)導(dǎo),你們看行嗎?”
眾位領(lǐng)導(dǎo)都很贊許,頻頻點頭。張鴻謀還握著陳勛隆的手說:“陳副主任,是我們要謝謝你;你想的周到呀?!?/p>
陳勛?。骸斑@是我應(yīng)當(dāng)做的嘛。各位領(lǐng)導(dǎo),我們再到這邊看看吧?”
張鴻謀:“好的。走吧。”
白天。山野間。
入滇的中路大軍還在行進著。沿途倍受民眾歡迎;各族人民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大軍所到之處,家家戶戶張燈結(jié)彩,村村寨寨夾道歡迎;一束束絢麗的山花,一個個染紅的雞蛋,一碗碗清香的茶水……總之,處處是歡天喜地的氣氛,撥迷霧現(xiàn)青天的笑臉。
中越邊境。先期到達的南路大軍151師452團與邊縱一部,正向中越交界的蠻耗渡口奔越著。
19、入夜以后。滇東南硯山縣阿猛鎮(zhèn),與鎮(zhèn)上一衣帶水的湖泊邊沿。
夜色朦朧。解放大軍長長的隊伍已經(jīng)到了湖泊邊沿的山野間,正摸索著夜路接近阿猛鎮(zhèn)上。然而,面對豁然開朗的天然湖泊以及崎嶇道路,前面的隊伍已經(jīng)停止前進,正想法尋找路徑。
就在這時,離解放軍百多米之遙的左、右側(cè)岸突然耀起了點點火光, 并且發(fā)出了有人吶喊的聲音;聲音由遠而近,由少而多,逐漸擴展開來。不一會兒,就有若干高舉著火把的人站在船上,由湖中飛快地向部隊駛來的同時,劃船人還一個勁地說叫道:“大軍同志,請稍等;我們接你們來了——”其中,當(dāng)一條小船駛到解放軍跟前時,已經(jīng)成為邊縱政工隊一員的壯家少女荻姍,此時打著綁腿、系著皮帶又撐著竹竿站在船上,她甜甜地說道:“大軍同志辛苦了!對不起我來遲了,請上船?!苯又?,十幾名解放軍在她的幫助下乘上了小船。再接著,她手中的竹竿很微妙地一杵,就掉轉(zhuǎn)了船頭,并把船兒悠悠然然地劃動起來;她那嫻熟地左撐右劃的動作與情致,頗令船上的解放軍注目與贊嘆。
繼而,就有三只、五只……幾十只木船在飛快地來回穿梭的同時,湖中的火炬也像流星一樣在黑暗中飛舞。再接著,那湖中之遠處、近處、東邊、西邊以及湖灘上、田垅上和房頂上、屋檐下、大路邊,到處都有歡呼聲和火把的熊熊火焰,以至方圓6、7里地以內(nèi)都沸騰了。
湖中一條船上。十幾位解放軍同志都在為這一種人民的深情厚意而深深感動。其中一位同志說:“啊,此時此刻,我要是個詩人多好哇,我一定要吟誦出人世間最優(yōu)美的詩句來!”
湖畔。剛剛下了船的荻姍看見一只只滿載大軍的船兒就要靠岸,就把竹竿遞給一位民兵,吩咐道:“你繼續(xù)劃船去接解放軍,我回鎮(zhèn)上去通知首長們?!苯又?,她就一邊往鎮(zhèn)內(nèi)跑,又一邊高聲喊道:“大軍來了,準(zhǔn)備迎接。大軍來了,準(zhǔn)備迎接。”隨著她的呼喊聲,早已站在岸邊等候著的眾多人群急忙散開,每隔十米左右,就有一人高擎著火把,為解放軍同志照路;這種特殊的“路燈”,一直延伸至阿猛街口。
從街口至鎮(zhèn)內(nèi)大約1公里的石板路上。阿猛鎮(zhèn)各家各戶已經(jīng)敞開了大門,并且每戶人家都有一至二人舉出火把,于是不由自主地就與對面那家的人站成了對應(yīng)的兩排,從而使整條街高擎著的火把形成了一個近似于“八”字的“長洞”,讓部隊從“長洞”當(dāng)中,穿越而過。
在這千余人高擎火把在為大軍引路的人群當(dāng)中,琥珀色的火光特別映紅了耄耋老人之臉、妙齡少女之臉、10歲孩童之臉。
火把。特別映紅了此前還撐篙劃船、現(xiàn)在卻又當(dāng)街舉著火把的邊縱政工隊員荻姍的臉。
在與解放軍一道入鎮(zhèn)的隊伍中,有邊縱某部的一個連。當(dāng)這個連隊隨著大軍進入鎮(zhèn)內(nèi),并將要從荻姍跟前穿過之際,其中一個年輕英俊的戰(zhàn)土看見高擎著火把的荻姍時,不由得瞳孔放大,繼而大叫一聲“荻姍——”就幾步蹦到荻姍跟前,這位年輕的邊縱戰(zhàn)士,就是曾在地都村醫(yī)務(wù)站養(yǎng)過傷的小張。
一時之間,這對年輕的戀人百感交集,心潮澎湃。
忘不了,你那雙聰慧的眼睛,
忘不了,你那些滾燙的語言,
忘不了,你那副堅韌的身軀
忘不了,你那種山竹的品行。
啊……
你是我,心房里的山鷹,
你是我,睡夢中的精靈,
你是我,冬日里的溫暖的太陽,
你是我,生命中燦爛的風(fēng)景。
記著你,為了我踴躍追彩云,
記著你,為了我甘愿獻真情。
五彩纏綿的情網(wǎng),我只為你編織,
多情相思的話語,我只說給你聽;
因為你,是我一輩子的思念,
因為你,是我生命中的柴米油鹽。
20、第二天下午。滇東南硯山縣城。
在邊縱部隊、硯山縣城和周邊各族群眾共計萬余人的歡迎之下,解放軍13軍37師前衛(wèi)部隊110團首先進入硯山城里。
在解放軍入場的街道上,除了若干歡迎的各族群眾,僅文藝表演隊就有20多支:表演壯族棒棒燈的有3 家,表演苗族蘆笙舞的也有3家,表演彝族弦子舞的有6家,此外就是漢族舞龍燈的、跳秧歌的、崴花燈、耍武術(shù)的,特別是邊縱政工隊員表演的《迎軍歌》,因為唱出了軍民心聲,所以獲得包括地方民眾在內(nèi)的極大贊譽——
伴隨著入城的隊伍,4位年輕的女政工隊員放開甜甜的歌喉,在為舞蹈隊伴唱著由邊縱4支隊政治處梁展、董樸兩同志創(chuàng)作的《迎軍歌》——鑼鼓敲,秧歌配/扭起秧歌真正美/放炮仗,響如雷/扭起秧歌真正美/桃花開,李花開/桃李花開喲,百萬大軍過江來/過了長江過珠江喲/解放軍英雄人人愛……
伴隨著鏗鏘的鑼鼓和熱烈的歌舞,滇東南地委、專署、邊縱4支隊的領(lǐng)導(dǎo)饒華、廖華、宋子華、李文亮、龐自以及硯山縣委、政府領(lǐng)導(dǎo)張鴻謀、李芬、王爾貴等同志將部隊首長請進了硯山縣人民政府大院。
就從這時起,至夜間10時許,以軍長周希漢、政委劉有光為首的解放軍第13軍軍直機關(guān)和以周學(xué)義、雷起云為首的37師以及邊縱政委林李明所率的武裝共1萬多人,源源不斷地進入硯山縣城,從而使得硯山縣城萬眾歡欣,熱氣騰騰。
高遠的蒼天可以作證,廣袤的紅土大地亦可以作證——
公元1949年底至1950年初,滇東南地區(qū)的各族人民,他們?yōu)榱隧憫?yīng)黨的號召和追求自身的徹底解放,心甘情愿地從牙縫中省出糧食,從身心里使出精力,全心全意地為迎來、送往的解放大軍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在歷時1個多月的迎軍歷程中,當(dāng)時只有5萬多人口的富寧縣,不但組織了3000多民工直接為迎接大軍服務(wù),還籌集了80萬斤糧食、整萬擔(dān)的柴草以及不少的肉品和蔬菜;廣南縣,除了籌集到400萬斤糧食以外,還籌集了數(shù)百頭大牲畜……;硯山縣,除了動員4000多名青、壯年參加支前以外,共用于支前的糧食達170多萬斤、豆類32萬斤、紅薯2.5萬斤、蔬菜16.6萬斤、柴草92萬斤、馬料25萬斤,此外還調(diào)集911匹騾馬,組成23個支前隊,隨軍運送物資和傷員……;丘北縣,共設(shè)茶水站23個、彩禮牌坊36架、食米128石1斗、馬料12石8斗、柴草23萬多斤、稻草17800斤、豬肉7100多斤、蔬菜31700多斤……就是距大軍過境較遠的西疇和麻栗坡兩個縣的人民,也不畏路途遙遠,滿懷熱情地送上了大量的糧草、蔬菜和鞋子;其中,僅麻栗坡一個縣,在不足一個月時間里,就給大軍做下并送來了數(shù)以萬計的草鞋和布鞋……
歷史永遠銘記,歲月不會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