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 葉再春
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建黨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為學習領會、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講話精神上來,本刊記者專訪了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房寧教授。
記者: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建黨90周年大會上發(fā)表的重要講話,內容豐富,您認為本次講話的亮點在哪里?
房寧:亮點之一是,講話系統(tǒng)總結了我們黨改革開放以來民主政治建設取得的七項成就。這七項成就歸納起來就是,我們廢除了實際上存在的領導干部職務終身制,確保了國家政權機關和領導人員有序更替。我們不斷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人民實現了內容廣泛的當家作主。我們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深入開展政治協(xié)商、民主監(jiān)督、參政議政,發(fā)展最廣泛的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我們建立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的決策機制,保證決策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我們建立健全廣納群賢、人盡其才、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為各方面優(yōu)秀人才建功立業(yè)開辟了廣闊渠道。我們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我們黨自覺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支持人大、政府、政協(xié)、司法機關等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獨立負責、協(xié)調一致開展工作。我們建立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jiān)督體系,保證黨和國家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事實證明,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具有強大生命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正確道路。
這七項成就回答了社會廣泛關注的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取得了哪些成就,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的關系,也澄清了政治體制改革滯后經濟體制改革的錯誤觀點。我國的改革開放首先是從政治上開始的,現在政治體制改革還在延續(xù),探索還在繼續(xù),30年來不斷在調整。我國的改革開放是一個整體,經濟體制改革、行政體制改革與司法體制改革等是一體的,很難說改革是哪一方面的改革,某一方面的改革為其他方面的改革創(chuàng)造了條件,所以,不能孤立、對立地看待。如廢除農村公社制度,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既是行政體制改革,也是經濟體制改革。
記者: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非常重要,一以貫之的精神是什么?
房寧:為人民服務,為中華民族謀求發(fā)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貫穿于胡總書記的整個講話。中國共產黨無論是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初衷都是為了實現國家的獨立、民主,人民的解放,實現中國這樣一個古老社會的現代化和民族的復興,也是長期以來幾代共產黨人在不同的歷史條件、國際環(huán)境下始終不渝奮斗的核心。
講話圍繞為中國人民服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國家的現代化展開。當前,我們黨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還是要扭住科學發(fā)展這個主題,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這條主線,通過改革開放,通過全面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實現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全黨同志要牢記歷史使命,永遠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永遠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勇于變革、勇于創(chuàng)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更加奮發(fā)有為地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創(chuàng)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
實現黨的宗旨,要堅持一個理論體系,一條道路,盡管我們面臨很多挑戰(zhàn),需要作出很多調整,但還是要堅持發(fā)展的主題和主線。一切的前提在于不遺余力推進工業(yè)化、城市化,促進綜合國力的提高,促進社會結構的轉化,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社會的進步和我們面臨的問題。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注意解決一些新問題、新情況、新矛盾。中央明確提出要抓住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我們取得了很多經驗,我們的經濟發(fā)展雖然遇到各種問題和困難,但經濟增長和發(fā)展沒有根本性的障礙,還會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關鍵是把經濟發(fā)展成果及時有效地轉化為社會各領域的建設,推動社會的和諧和全面進步。
記者: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給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房寧:90年的黨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百煉成鋼,愈發(fā)走向成熟??倳浕仡欬h的歷史,總結經驗,對未來進行展望,提出了要求,從各個方面來說都非常重要,給我總的印象是深刻而全面。深刻是說它站在90年的歷史跨度上,對于歷史上的經驗和教訓作了非常準確的總結。歷史像一面折扇,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地打開,所以很多問題看得更加清楚。歷史有的時候離得越近越不容易看清楚,隨著歷史的進程,加深了我們對過去很多問題的認識。全面是指講話既有總結,展望,又有對全黨的告誡和要求。此外,講話對經濟、社會、文化、黨的建設,甚至青年工作都作出了全面的論述。
記者:總書記強調指出黨面臨的四種執(zhí)政考驗和四種危險,其中一大危險就是精神懈怠的危險。對此,您怎么理解?
房寧: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在黨,黨內的懈怠問題確實值得我們關注。我們通過對東亞五國一區(qū)政黨進行經驗性研究發(fā)現,一個執(zhí)政黨保持團結、廉潔的關鍵是常懷緊迫之心。只有面臨一定壓力,才不致懈怠。不僅黨內有同志懈怠,人民也懈怠了,這是全社會面臨的普遍問題,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正如總書記所說,全黨必須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國情、黨情發(fā)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zhàn),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huán)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
記者:講話引用李大釗的話鼓勵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對當代青年提出了明確要求,作為一名研究和關注青年問題的學者,您認為如何培育當代青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房寧:當代社會有兩類價值觀,一類是我們一直提倡的主流價值觀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有一類是市場經濟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無私奉獻,市場經濟價值觀則單純強調財富、成功和享樂,兩類價值觀之間存在著沖突,導致我們的觀念和意識形態(tài)也存在雙重性。整個社會除了有一個包容、多元的總體性目標,在此之上有一個更高的價值觀,這就是我們倡導建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鼓勵社會追求昂揚向上的精神,不追求低俗享樂,展現出我們國家的明天更美好,讓社會更團結、更進步。
當前,我國正處于工業(yè)化和城市化中期,經濟日新月異的發(fā)展給青年提供更多機會,滿足青年更多元的需求。青年一代要珍惜我們國家今天來之不易的發(fā)展成果,堅定理想信念,增長知識本領,錘煉品德意志,矢志奮斗拼搏,充分發(fā)揮才智,展現人生價值,煥發(fā)青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