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消費機會”的重要性決定生死
茶飲料里,綠茶和冰紅茶做得好,而鐵觀音、龍井、烏龍卻做不好,并不是茶飲料本身不好,只是缺少“消費機會”。康師傅鐵觀音茶飲——品茶香,知茶趣;烏龍茶飲——真是好茶味;茉莉清茶——花清香,茶新味;統(tǒng)一茶里王——回甘就像現(xiàn)泡……這些茶飲基本上都抓住了每個茶種的本質(zhì)。但是,這些東西都不是消費者關(guān)注的。商家熱心夸耀自己的產(chǎn)品有多好,消費者關(guān)注的卻是在不同的場合喝不同的飲料,適合了情景,商家就獲取了“消費時機”。
在產(chǎn)品與消費者之間找到一個連接點,這種思維模式早該淘汰了。
或者你會說,康師傅冰紅茶“冰力十足”的賣點不是很成功嗎?是的,這個賣點的確非常成功。但是,別人喊了多次,你還在喊,有用嗎?我們大可不必模仿“成功者”,要想贏,就要在思考模式上超越他們。
創(chuàng)建消費情景,在顧客腦中“埋下伏筆”
許多人認為王老吉的成功得力于“防上火”,是的,這一點不可否認,但歸根結(jié)底,還是得益于“消費時機”。消費者真正上火時,去找牛黃解毒片就好了,誰會想到去買飲料。王老吉最初是在餐桌上發(fā)跡的。當(dāng)消費者看到紅紅辣椒、冒油的火鍋,自然想到了上火,而飯店里的王老吉早已等候多時。餐桌是最合適的“消費時機”。王老吉如入無人之境,輕松贏得了第一仗。
萬寶路的品牌精髓是“豪邁”,但是如果沒有冷峻的牛仔、雄渾的峽谷,恐怕沒有多少人記得萬寶路是豪邁的。
可口可樂近年來一直在搶占“爽”的概念,為了強化“爽”的具體圖像,可樂一會兒用沙灘、一會兒用音樂,南非世界杯時更是用打冷戰(zhàn)的方式,這些都是消費情景。
消費情景分作兩種:一種是“超現(xiàn)實”的情景,例如萬寶路的牛仔、峽谷;另一種是“現(xiàn)實”的情景,如王老吉的火鍋、燒烤、熬夜情景,消費者遇到此類情景,就想到王老吉。
現(xiàn)代廣告中,“宣傳”、“吸引”、“說服”、“溝通”是低層面的,而“植入程序情景”,更高明。
所以,當(dāng)我們賣產(chǎn)品時,一定要首先想到“消費情景”:消費者在何處、在何時、跟何人來分享你的產(chǎn)品?如果現(xiàn)實中根本就不存在這樣的畫面,就打消計劃吧!
“熬夜就喝白云山?jīng)霾琛?。白云山?jīng)霾枰蟹帧鞍疽埂边@塊蛋糕??上У氖?,白云山?jīng)]有給出一個消費情景的“畫面”,雖然有了“夜”的因素,卻沒有具體的環(huán)境,并且連個配角都沒有,整幅廣告畫面只有產(chǎn)品。消費者都是有惰性的,他不會接受你的暗示。所以,白云山敗給了王老吉。
“相見親,才是親”。綠箭就很聰明,它將消費時機由“戀人見面”,擴大至“親人團聚”,中國人看中愛情,更看重親情。綠箭涵蓋了兩方面的消費時機。繼而推出了女兒摟住父親肩膀的感人畫面,使我們與親人見面時,第一時間想到綠箭。
(責(zé)編:凌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