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科峰
2009年 10月—2011年 5月筆者采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代謝綜合征性冠心病,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總結(jié)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 120例患者按 1:1的原則隨機分組各 60例。治療組中,男女各 30例;年齡40~70歲,平均 65.6歲;合并高血壓 16例,合并糖尿病 24例。對照組中,男女各 30例,年齡 41~70歲,平均 68.7歲;合并高血壓 18例,合并糖尿病 10例。兩組患者在來源、年齡、性別構(gòu)成、合并癥等方面具有可比性。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符合 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診斷標準,冠心病診斷標準采用 1979年國際心臟病學(xué)會及世界衛(wèi)生組織臨床命名標準[1]。代謝綜合征合并冠心病即診斷為代謝綜合征性冠心病。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嚴格生活方式干預(yù)治療的基礎(chǔ)上,按冠心病心絞痛常規(guī)西藥治療,兩組采用相同廠家藥物,包括抗凝、抗血小板、調(diào)脂、擴冠等。治療組常規(guī)西藥治療基礎(chǔ)上加服通痹顆粒 (通痹顆粒方組成:全瓜蔞 30g,薤白 10g,白術(shù) 10g,姜半夏 10g,萊菔子 15g,石菖蒲 10g,檀香 15g,丹參 15g,綠茶10g)日 1劑,分早晚服,4周為 1個療程。對照組常規(guī)西藥治療不服用通痹顆粒。
1.3 觀察方法 觀察治療前后心絞痛程度、持續(xù)時間、發(fā)作頻率及硝酸甘油停減量;心電圖療效;血清 CRP水平測定;血脂 (分別在治療前、治療兩周、治療后各記錄 1次)。
1.4 療效判定標準 心絞痛療效判定標準[2]和心電圖療效判定標準[3]均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硝酸甘油停減率分為停藥:治療后完全停服硝酸甘油;減量:治療后較治療前硝酸甘油用量減少 50%;不變:治療后硝酸甘油用量減少不足 50%。心絞痛療效為心絞痛程度、持續(xù)時間、發(fā)作頻率及硝酸甘油停減量。
2.1 兩組心絞痛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P<0.05,見表1)。
2.2 兩組在硝酸甘油停減率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P>0.05,見表2)。
2.3 兩組心電圖療效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P>0.05,見表3)。
2.4 兩組均能明顯降低血脂,在降 TG方面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 (見表4)。
2.5 兩組患者 CRP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治療組降低更加明顯 (見表5)。
代謝綜合征性冠心病,其標在痰瘀,其本在脾,脾虛痰濁瘀血內(nèi)生,滯于心脈是代謝綜合征性冠心病發(fā)生發(fā)展的機制,以健脾化濕行氣祛痰化瘀,通陽泄?jié)釣榉?(標本兼治)方有好的療效?,F(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表明代謝綜合征性冠心病患者為多重危險因素如血脂、血糖、血尿酸及 CRP水平升高,進一步研究揭示了血脂及 CRP在此類患者發(fā)生、發(fā)展中的始動和促進作用。通痹顆粒正是運用了中醫(yī)理論-整體觀念,辨證施治,治病求本,標本兼治。全方共奏健脾化濕,行氣祛痰,通陽散結(jié)行痹之功,采用宣痹祛痰法從多環(huán)節(jié)、多靶位全面干預(yù)心血管危險因素,其機制可能正是通過改善瘦素抵抗,降低血尿酸、血脂、血糖及 CRP水平,抑制炎性反應(yīng),從而使機體能量代謝平衡,改善內(nèi)皮功能紊亂,降低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減輕炎癥反應(yīng),減少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最終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狀態(tài)而防治冠心病心絞痛。
通痹顆粒方:瓜蔞滌痰散結(jié),寬胸行氣;薤白通陽泄?jié)嵝袣?半夏燥濕化痰,消痞散結(jié);白術(shù)補氣健脾,燥濕利水;丹參活血化瘀;石菖蒲化濕豁痰;檀香利膈寬胸,行氣止痛;萊菔子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綠茶化痰、利尿、調(diào)和諸藥。現(xiàn)代藥理研究:瓜蔞:瓜蔞通過阻滯鈣通道而擴張冠脈,減慢心率,減弱心肌收縮力,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提高耐缺氧能力。薤白: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抗心律失常,降血脂作用。白術(shù):擴心血管、降糖、利尿等作用[4]。姜半夏:具有降血脂、擴張冠脈作用。丹參:保護心肌、擴張血管、抗動脈粥樣硬化、抗血栓形成等作用;菖蒲:降脂、調(diào)節(jié)心律、冠狀動脈擴張、降低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有關(guān);萊菔子:降壓、降脂。檀香:清除氧自由基,從而顯著改善缺血心肌能量代謝和細胞損傷。綠茶:降低膽固醇,預(yù)防動脈硬化。
表1 兩組心絞痛療效比較Table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表2 硝酸甘油停減率比較Table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itua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表3 兩組心電圖療效比較Table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脂變化 (±s,mmol/L)Table4 Comparison of some indexesbetween two group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脂變化 (±s,mmol/L)Table4 Comparison of some indexesbetween two groups
組別 例數(shù) TC TG LDL-C HDL-C治療組 60 治療前 6.46±0.12 2.33±0.24 4.69±0.13 1.03±0.24治療后 4.15±0.13 1.72±0.27 3.39±0.15 1.87±0.21對照組 60 治療前 6.55±0.11 2.37±0.22 4.76±0.14 1.01±0.27治療后 4.16±0.15 2.25±0.25 3.25±0.17 1.90±0.19
表5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清 CRP比較 (±s,ng/m l)Table5 Comparison of CRP between two groups
表5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清 CRP比較 (±s,ng/m l)Table5 Comparison of CRP between two groups
組別 例數(shù) CRP治療組 60 治療前 24.85±3.68治療后 12.20±2.36對照組 60 治療前 23.84±3.48治療后 20.38±3.46
1 國際心臟病學(xué)會及世界衛(wèi)生組織臨床命名標準化聯(lián)合專題組報告.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 [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8,8(1):5-7.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醫(yī)政司.中國常見心腦血管疾病診治指南[M].北京:北京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0:59-60.
3 K rempler F,Breban D,Oberkofler H,et al.Lep tin peroxisome p roliferator2activated recep tor gamma,and CCAAT/enhancer binding p rotein alpham2RNA exp ression in adipose tissue of humans and their relation to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0,20(2):443-449.
4 毛俊浩.白術(shù)多糖對小鼠淋巴細胞功能的調(diào)節(jié) [J].免疫學(xué)雜志,1996,12(4):23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