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強,張峰濤,趙云棟
高血壓腦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因長期的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使腦內(nèi)小動脈因發(fā)生病理性的改變而破裂出血[1]。本研究旨在比較應用立體定向方式和小骨窗開顱兩種不同的手術方法對高血壓腦出血進行外科手術治療,觀察兩種外科手術方法治療效果有無差別,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 2007年 2月—2010年 11月到我院就診的20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 100例。其中立體定向組中,男 54例,女 46例,年齡 31~70歲,平均 45.1歲;小骨窗開顱組中,男 58例,女 42例,年齡 33~76歲,平均46.3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意識狀況、部位、血腫量及進行手術的時間等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立體定向組:患者在局麻狀態(tài)下使用尿激酶溶凝塊加立體定向置管引流,之后向引流管內(nèi)注入尿激酶 2×104U,2次/d,注入后即將引流管關閉 2h,2h后再開放引流管同時進行低位引流,直到血腫消失為止。小骨窗開顱組:患者在局麻狀態(tài)下在頭皮上做一長約 4~5cm的切口,開啟骨窗約 3cm,仔細清除血腫后縫合硬膜,間置骨瓣。
1.3 評價指標 觀察患者術后 3個月的血腫清除率、總病死率及日常生活能力情況。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總分 20分為正常,總分 >加分即有不同程度功能下降,有兩項以上功能喪失或總分 >26分認為日常生活能力缺損。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 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 χ2檢驗,以 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立體定向組和小骨窗開顱組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術后3個月兩組患者的血腫清除率分別為 83%、59%;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O5),總病死率分別為 2%、3%,兩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O.05);立體定向方式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 3個月日常生活能力明顯優(yōu)于小骨窗開顱組(P<O.O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Table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高血壓腦出血,在腦血管疾病中占 1/3,其死亡率高達 40%~60%,占據(jù)首位,致殘率非常高,真正成為人類三大殺手之一[2]。手術治療的目的在于消除血腫、降低顱內(nèi)壓,解除腦疝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改善腦循環(huán),促進受壓腦組織的及早恢復。血腫較大時,如外囊或內(nèi)囊區(qū)血腫體積達到 20ml以上,及時開顱手術或行腦立體定向手術清除血腫,常有助于解除腦受壓,促進恢復[3]。立體定向手術是目前國際上的治療精神病十分先進的尖端外科技術之一,它充分地利用了高精度立體定向儀來對病變核團進行準確定位。目前,腦立體定向技術不僅能做到對腦內(nèi)靶點定位精確,而且還可以根據(jù)患者出現(xiàn)的不同癥狀和治療的需要,針對需治療靶點的做部分毀損,這樣既可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又保留了除靶點外的其他部分的功能,已成為治療難治性精神病的有效治療方法之一[4]。
本研究通過比較應用立體定向方式和小骨窗開顱兩種不同的手術方法對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效果。結果發(fā)現(xiàn)立體定向組術后 3個月患者的血腫清除率、日常生活能力明顯優(yōu)于小骨窗開顱組。因此,我們認為立體定向方式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損傷小,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手段。
1 王忠誠.王忠誠神經(jīng)外科學[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870-871.
2 夏吉勇,侯瑞光,馬驥超,等.高血壓腦出血外科手術治療的臨床研究[J].中華實用醫(yī)學雜志,2006,8(8):25-26.
3 趙憲林,王漢忠.三種不同手術方法治療基底節(jié)區(qū)腦出血比較[J].解剖科學進展,2007,13:56-58.
4 Landi A,Marina R,DeGrandi C,et al.Accuracy of stereotactic Experimental findings[J].Acta Ncurochir(wien),2009,143(7):59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