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 崗 朱艷媚 于梅花
1.青海省人民醫(yī)院核醫(yī)學科,青海 810007;2.青海大學醫(yī)學院,青海 810001
皮膚瘢痕疙瘩是常見的一種皮膚病,見于全身各部位,在瘢痕組織增生時出現(xiàn)疼痛、瘙癢等,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和精神壓力。臨床上有多種治療方法,但療效都不明顯,且復發(fā)率高。筆者采用放射性90鍶敷貼治療369例624處患者皮膚瘢痕疙瘩,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2007年1月-2010年12月青海省人民醫(yī)院核醫(yī)學科治療并隨訪的患者369例。其中男171例,女198例,年齡5~67歲,中位年齡36歲;病程3個月~15年,中位病程10.2年。病灶面積為12 cm×15 cm~215 cm×323 cm。369例患者624處病灶,頸面部35處、雙上肢28處,手背64處,胸部130處,腹部165處,臀部149處,雙下肢43處,腳部10處。以上患者在做90鍶敷貼治療前,均已接受中醫(yī)或西醫(yī)藥物注射、手術、激光、冷凍等治療,療效都不明顯,多數(shù)復發(fā),其中中西醫(yī)藥物治療復發(fā)82例,手術治療復發(fā)421例,激光治療復發(fā)36例,冷凍治療復發(fā)85例。90鍶敷貼治療前行血常規(guī)檢查,對白細胞小于3.0×103/L和嚴重免疫功能不全者,禁用90鍶敷貼治療。
1.2
1.2.1 儀器 采用2005.8.8北京原子能高科股份公司生產的放射源:源殼尺寸為48 mm×48 mm,活性尺寸為40 mm×80 mm,面積為8cm2,內容物估計活度為40mci。90鍶敷貼器為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生產。
1.2.2 治療方法 根據(jù)瘢痕疙瘩面積大小、形狀,制作鉛橡皮防護屏蔽。治療范圍應包括瘢痕疙瘩周圍2~3 mm的皮膚,若病變范圍大于90鍶敷貼器的面積,應采用分區(qū)移行法,避免重復照射,每次吸收劑量20~25 Gy,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總療程吸收劑量200~250 Gy。療程結束后1個月復查,如未愈,再次治療,一般3個療程后痊愈,最多4個療程。每次治療后觀察療效。
1.2.3 操作方法 使用前檢查敷貼器各部件是否已按要求組裝妥當,在其外包裹鉛玻璃防護屏,以減少β-射線對患者的影響;拿取敷貼器時,操作者戴好防護眼鏡和鉛橡膠手套,以免受β-射線的輻射;敷貼器使用時輕拿、輕放,避免碰撞或掉落;治療場所最好采用軟性地面,勿置金屬物,以免產生電離輻射。暴露患部,將90鍶敷貼對準瘢痕疙瘩部位行敷貼治療,治療后敷貼活性面應用75%乙醇棉球擦拭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敷貼器置干燥的防護器中,以避免放射線對環(huán)境的污染。治療結束后囑患者防潮,禁止抓癢,保持局部的清潔干燥,預防感染,隨時。
1.3 療效評價標準 治愈:瘢痕疙瘩結痂脫落,皮膚平整光滑,顏色由淡粉色逐漸呈白色,隨之漸與正常膚色接近,3年后隨訪無復發(fā)。好轉:瘢痕疙瘩無增生,皮膚表面出現(xiàn)皺褶,脫皮,瘢痕疙瘩停止生長。治愈率和好轉率的計算均以“處”為統(tǒng)計單位。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1.5統(tǒng)計學軟件,資料描述以相對數(shù)表示,并做直線相關分析。
369 例患者624處病損,共治愈564處,治愈率90.4%,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結果見表1。
表1 療程治愈率比較
第1個療程治愈243處,治愈率為39.0%(243/624)。第2個療程治愈454處,治愈率為72.8%(454/624)。第3個療程治愈523處,治愈率為83.8%(524/624)。第4個療程治愈564處,治愈率為90.4%(564/624)。相關分析顯示,治愈率與療程呈正相關 (r=0.9334,P<0.05)。
其余60處病損,經3個療程的90鍶敷貼治療明顯好轉,其中2個療程為28處,好轉率為4.5%(28/624);3個療程為46處,好轉率為5.1%(32/624),這60處病損的好轉率與療程呈正相關 (r=0.9892,P<0.05)。
瘢痕疙瘩見于全身各部位,隨著病程的延長而逐漸增大,使患者在精神和肉體上受到了很大的痛苦。90鍶敷貼治療瘢痕疙瘩是一種安全、簡便、無痛苦、治愈率高、復發(fā)率低且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1]。90鍶是一種放射性同位素,其放出β-射線則衰變?yōu)?0釔,再衰變成為穩(wěn)定元素90鋯。90鍶衰變成90釔時放出的β-射線能量較弱,在組織中最大射程為2 139 mm,而90釔衰變成90鋯時放出的β-射線能量較強,在組織中最大射程為11 mm,平均射程為310 mm,其能量隨組織深度增加而減少,其吸收劑量下降很快。在組織深度1 mm處其吸收劑量近50%;3 mm處組織吸收后,吸收劑量為85%~90%;6 mm深度吸收劑量為99%[2-3]。應用90鍶敷貼治療瘢痕疙瘩是利用放射線電離作用抑制分化不良或增生的瘢痕組織,且通過破壞組織細胞萎縮脫落,達到治療瘢痕疙瘩的目的。
由于本組研究對象均為高原常住人口,高原地區(qū)紫外線較強,常規(guī)劑量的90鍶敷貼治療瘢痕疙瘩常無效,故本組加大了放射劑量,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療程越長,治療效果越好,治愈率越高,且無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對首次治療療效欠佳者,可根據(jù)病情適當增加劑量,延長治療療程。
[1]黃江河,唐真武.90鍶敷貼改良法治療血管瘤248例[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9,25(4):619-620.
[2]饒國輝,李潔明,岳殿超.90Sr-90Y敷貼治療嬰幼兒瘢痕疙瘩103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21):5201-5202.
[3]耿建,王勝利,計學理,等.同位素90鍶-90釔[90Sr-90Y]敷貼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27例臨床觀察[J].新醫(yī)學,2005,36(5):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