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偉艷 曹霞 馮艷苓
我院從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完成超聲小探頭95例,其中79例行無痛檢查。平均年齡為60.5歲,其中發(fā)現(xiàn)直腸類癌1例,胃間質瘤3例,胃平滑肌瘤12例,胃息肉25例,腸息肉30例?,F(xiàn)將護理及配合體會報告如下。
1 術前準備
1.1 患者準備 了解患者心理,因人施護,術前應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談,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可根據(jù)患者的年齡、性別、職業(yè)、經歷、文化修養(yǎng)及其所患疾病的種類向其解釋操作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不良反應以及手術的可靠性與相應的安全措施,以減輕患者的緊張、焦慮、恐懼,同時幫助患者采取正確的檢查體位及呼吸方法,使其更好地配合檢查。
了解患者有無藥物過敏史、高血壓、心臟病、前列腺增生等病史,有無活動性義齒(俗稱假牙),有無咳嗽等不適,并及時向操作醫(yī)師說明。
2 器械準備
2.1 內鏡系統(tǒng) 檢查光源、注氣、注水、負壓吸引以及內鏡角鈕功能是否完好。超聲探頭工作是否正常,注水裝置是否完好;因超聲時要向消化道內注入較多的水,可向貯水瓶內裝入水溫35~37℃的蒸餾水,以防止因水溫因素引起患者不適[1]。
3 術中配合
行上消化道超聲檢查時應協(xié)助患者取左側臥位,雙腿向胸部屈曲。替患者固定好牙墊,檢查過程中可經牙墊的空隙對患者口腔分泌物或嘔吐物進行充分吸引。術中當操作醫(yī)生發(fā)現(xiàn)病灶后,協(xié)助術者將注水管與內鏡活檢鉗道開口相連,腳
作者單位:130011 吉林大學第四醫(yī)院消化內科
踏注水裝置數(shù)秒,根據(jù)實際情況及病灶所處部位向消化道內注入適量脫氣水(注水不宜過多以免引起患者腹脹、誤吸等),然后配合醫(yī)生將超聲探頭輕輕插入內鏡鉗道,當探頭接近病灶觀察超聲圖像時,可根據(jù)檢查需要協(xié)助患者更換體位并密切觀察其呼吸、有無嗆咳等不適,及時吸出患者口腔分泌物[2]。
4 術中監(jiān)護
行超聲小探頭檢查時應由專職護士給予患者吸氧,心電監(jiān)護及血壓檢測,密切觀察患者神志、心電、血壓、呼吸、血氧飽和度及面色的變化并保持呼吸道通暢,若患者有較多口腔分泌物時應及時吸出,以防患者誤吸。
5 術后護理
5.1 患者護理 術后囑患者當日不能駕車,登高,不能參加重要會議及簽署文件。一天中需要要家人陪護。囑患者2 h后進溫良流質飲食。
5.2 器械處理 內鏡退出體腔后先用酶潔液紗布擦凈鏡身表面,送消毒室進行常規(guī)清洗消毒。消毒后的內鏡應放置在清潔、通風、溫度適宜、無陽光直射的房間備用。超聲小探頭使用結束后應采用酶潔液紗布擦凈表面,擦洗小探頭頭端部位時尤應格外小心,防止碰撞及折斷。
參考文獻
[1] 曾麗芬,深建偉,朱美萍,等.小探頭超聲內鏡檢查的護理配合.山東醫(yī)藥,2006,46(6):85.
[2] 溫建平,劉悅新.內鏡超聲診斷胃癌及胃隆起性病變.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