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料未及?。浅扇鹤吡?,連聲招呼都來不及打就帶著天大的遺憾匆匆上路了。
就在臨走前的三四天,電話里他還雄心勃勃、信心滿滿地對我說,他要在2015年之前創(chuàng)作百幅作品,辦一次個展,出一本畫冊,然后攜老婆和愛女去朝瞻那濃縮了五千年華夏文化、據(jù)說如今又十分現(xiàn)代時尚的古都西安和“華夏之根”的華山,了卻一樁久縈心頭的夙愿。略顯沙啞的嗓音渾厚飽滿,語速緩慢而堅定。我也答應他一定盡地主之誼,好好陪陪他們。不料僅幾天功夫便傳來噩耗,我腦子頓時一片空白,之后多日,他的一舉一動、音容笑貌在我腦子里過電影,活脫脫地一個人哪!我怎么能接受這個“死”字呢?可是他畢竟駕鶴西去了!
記得還在“文革”中,他和年高德邵的老雕塑家賀元起同志一起到烈士公園,我當時在搞泥塑《收租院》的臨摹,說是也想在他們下放的地方復制《收租院》泥塑,他們每天忙碌著。吳成群鼻梁上架著副黑色方框的眼鏡,體魄壯實卻顯露著一股儒雅之氣。改革開放后,文聯(lián)恢復有幾年了,有天我在院子里突然見到了他,彼此都很意外,一時又都叫不出對方的名字,只簡單地寒喧了幾句。后來發(fā)現(xiàn)同住一座樓,我在頂層居天,他在一樓據(jù)地。由于彼此都打“單身”,我總是方便地在他屋里坐坐,還教會了他如何把菜和面一鍋煮著吃,省事又營養(yǎng)。后來他高興地說:“哈哈,太棒了!你怎么不早告訴我呢?”于是兩人大笑。漸漸地,我們成了朋友,一個是湘西山坳坳里的“苗蠻子”,一個是秦地黃土高坡的“西北狼”,都是豪爽之人,只是我天生具備秦人的率真和耿直,成群兄則豁達中略顯幾許城府。我們幾乎無話不說,往往縱論天下,慨嘆人生,書生意氣,憂國情結無不溢于言表,大概受我的影響,我們恐怕還是文聯(lián)大院絕無僅有的經(jīng)常談論兵器和軍事的“軍迷”。最使我們感情篤甚的原因是我們總能在藝術上作出較深的交流和探討。吳成群是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和“魯迅版畫獎”的得主。他還有著不俗的文字功底和理論素養(yǎng)。他的版畫藝術造詣很深,他所創(chuàng)造的表現(xiàn)石質的方法,無需用刀,只利用在板子上著色的技巧,便能隨心所欲地印制出各種石材的肌理效果,頗為神奇。從他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的作品《一線天》,便可窺見一斑。作為一名少數(shù)民族藝術家,他深深地珍愛著苗鄉(xiāng)的大山,他構思了多件以家鄉(xiāng)為題材的作品,在創(chuàng)作中他不僅任意揮灑著他那獨特的“造石魔術”,更是寄托著他濃濃的苗鄉(xiāng)情懷。他常常結合畫面給我講述他的想法,講述他童年的故事。記得有件作品整個構圖是巨石疊壓一般的山體,一條石徑忽明忽暗攀爬而上,可謂曲徑通幽,石徑一處安排了兩個小娃娃,他說他小時候每每站在那里等候母親自山下趕集歸來,說不定會給他帶來什么好吃的,或者別的什么意外收獲。我被深深地感染了,小時候我也是個農村娃娃,雖然我們的家鄉(xiāng)環(huán)境各不相同,但是作為孩子們的小小心靈,無論南北,無論什么民族和種族都是一樣的。另有一件作品,整個畫面幾乎被一個碩大無比的巨石充斥著,怎一個“險”字了得,右側的造型交待了巨石的高峻,上端一小段是月光照耀下的一泓清泉,背光的巨石石體生長著各色大小不一的植物,統(tǒng)一于幽暗之中,依稀可辨,同石上景物形成對比,清泉之中是一群嬉戲逐波的裸女——當?shù)氐纳倥蛏賸D,那充滿野趣的灑脫自在,甚而有種身處世外的放縱。銀鈴般的笑叫,仿佛蕩出了畫外,蛙鼓蟲鳴,青輝如帳,月亮在守護著這群人間“仙子”呢。作品傳遞出人性的真實,散發(fā)出詩一般的生活美,令人疑惑這高懸于天上的清泉該不是王母娘娘的瑤池?沐浴者中可有織女?我開玩笑問:“老兄哥(吳成群用語),老實交待,你小時候在農村是否偷看過女孩子在河里洗澡?”他開始是一句嚴肅的拖腔“那——”,接著換成了狡黠的一笑。我說:“鬼東西,當年就你那個小屁股,鬼倒不小呢!”吳成群的作品深深扎根在苗鄉(xiāng)的泥土里,不僅有著繪畫作品的審美情趣,而且在畫作特征不受侵害的同時,還散發(fā)出一股文學美,使作品更有看頭,更具可讀性。這的確與他有著不錯的文學修養(yǎng)有關。吳成群一旦進入創(chuàng)作,總是全身心的投入,往往還要把我叫去“參謀”,一個誠心誠意地請?zhí)嵋庖?,一個則毫無保留地送上看法。對于作品哪怕是一個細節(jié),他總要不停地修改,反復推敲,反復調整,反復印制,不達目的不肯罷休。那種不依不饒、精益求精的精神,有時把我都折騰累了,他依然勁沖沖的。這就是藝術勞動,這就是真正的藝術家??!
幾年前,年近古稀的吳成群,忽然調轉船頭,選定新的航標,義無反顧地駛去,他一心要在水墨畫領域開創(chuàng)新天地,為了不受外界紛擾,把自己關在岳麓山下一個幾乎與外界隔絕的地方,打算面壁十年,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2008年春節(jié)我回長沙時,他把初創(chuàng)的幾幅作品拿來,要我和金星提意見,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作品中竟是幾只十分可愛的小羔羊,他說自己小時生活在湘西的小山溝溝里,對這種小精靈很有感情,熟悉透了。這是一個別人尚未涉獵或者涉獵未深的領域。藝術是高妙的,別看小小羔羊,依吳成群的藝術城府,一樣可以做出大文章來,有時候題材不在大小,關鍵看藝術家的高下,白石大師在前,道理無需贅述了。我和金星認為,可以不要那些樹枝草木之類,僅有羊崽子足矣,畫面單純清新,主題突出,吳成群欣然接受。我們期待著他的成功,眨眼三年過去了,尤其吳成群臨行前幾天在電話里的雄豪之氣,更令我期待的心火上澆了一瓢油,不料須臾間他竟撒手人寰了!當我抬頭看時,他已在天邊,高揚著畫筆,趕著心愛的羊群,和著悠悠白云飄然而去。我急了,罵他:“渾蛋!停一下吧!”他似乎沖我笑笑,卻亮起了平日從不顯山露水的“美聲”歌喉,歌聲越來越幽遠……
吳成群走了,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遺憾,我省版畫界也從此失去了一位饒有成就的藝術家。在朋友們的記憶中,吳成群又是一位藝術上不折不扣的“拼命三郎”。當今浮躁之風日盛,他卻關起門來,青燈孤影,甘于寂寞,埋頭搞創(chuàng)作,在大多數(shù)人喜歡用金錢來衡量藝術價值的今天,難能可貴。他堅信,無論何種藝術,藝術家都要用作品來說話,只有凝聚了作者思想和心血的創(chuàng)造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吳成群晚年投身一個全新的藝術領域,抱定“面壁十年圖破壁”的壯懷,其雄心壯志和膽識令我輩深深佩服。孰料他卻因病中途折戟,倒在了無怨無悔的征程上,“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呀!
老兄哥一路走好!
2011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