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世紀,距今兩千年。炙熱的火山灰將時間凝固,全息地保存了龐貝古城的一切。
我早就有一個可笑的想法:走進龐貝,漫步于兩千年前的石板路上,與古龐貝人打個招呼——哈嘍,早晨好!
記得在我上小學時就很喜歡看探險、旅行類的書。那時,母親給我的零花錢大都買了書。為了省錢,我常常步行七八站地到花市新華書店去挑書買書。那時的書店都是閉架售書,售貨員認識了我,每每讓我到柜臺內挑書。記得當時我最喜歡的是《見習水手回憶錄》。這是一本翻譯的少年讀物,書中描寫了小小見習水手湯姆,隨著探險船停泊在地中海的那不勒斯灣,游歷了兩百多年前被意大利農民用鋤頭“挖出”的一座古代城市。這座古城就是位于意大利南部維蘇威火山腳下的龐貝。真是不可思議!書中的故事給那時還是小學生的我留下的印象頗深。
龐貝在我心目之中是虛無縹緲的。想象之中,自己就像那時看的一部中法合拍的兒童片《風箏》中,那斷了線的風箏一樣,飄臨海外,去觸摸龐貝古城的歷史印跡。這也許正是那時的孩子最浪漫的想象。要知道,那時候在閉關鎖國的中國,對于億萬老百姓而言,妄談出國旅游不僅不著調,而且還有“里通外國”的政治嫌疑!
曾幾何時,改革開放,國門頓開,出國已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我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曾經的三次歐洲之行,由于行程安排所限都與龐貝失之交臂。2007年,雖在北京世紀壇看了中國意大利年的收官之作《龐貝末日——源自火山噴發(fā)的故事》大型考古實物巡回展,但面對大量出土文物,始終找不到感覺一一那種身臨其境的滄桑感。
2010年金秋,機會總算來了。我和妻子遠赴歐洲看望留學法國的兒子,順道游覽意大利的幾座城市,終于到了魂牽夢繞我?guī)资甑凝嬝惞懦恰?/p>
十月中旬的一天,我們從羅馬出發(fā),驅車三百公里,中午前后到達那不勒斯市。那天天氣不錯,撥開游艇的根根桅桿遠眺二十多公里外,白云映襯下的維蘇威火山,并未感到有多么的高大威嚴。沿著海灣公路向東南方向行駛,與維蘇威火山擦肩而過,抬眼望去,維蘇威火山就像一頂穩(wěn)穩(wěn)扣在地上,失去帽頂的碩大斗笠,確實與眾不同。一千九百多年前,就是它的暴虐吞噬了羅馬帝國的第二大城市龐貝。
繞過維蘇威火山前行十公里,歷盡滄桑的古城映入眼簾。
龐貝,我終于來了!
始建于公元前六世紀的龐貝城,于公元前89年被羅馬人占領,由于這里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羅馬等地富商紛紛云集于此修建別墅,使其成為富人的樂園。到公元一世紀龐貝的人口已超過兩萬五千人,是當時聞名遐邇的享樂之都。
絕不夸張,站在龐貝街頭真給你以震撼的感覺。龐貝中心廣場周圍大型公共設施齊備,有可容納兩萬人的大型競技場,容納三千人的斗獸場,雄偉的大會堂,多座公共浴池,各具特色的神廟。盡管已是斷壁殘墻,但仍然飽含著當年的雄渾氣勢。要知道,你所光顧的城市是原汁原味的兩千年前的古城!它的時代相當于我們古老中國的東漢初期,而魏蜀吳三國鼎立,一代梟雄逐鹿中原還是一二百年之后的事情。
龐貝城內的大街小巷均為石板路,最寬的街道有七米,路邊有排水溝渠。久經歲月,以及火山灰、巖漿的侵蝕,鋪路的石板有的已爆裂成不規(guī)則的大塊。路當中行車磨損出的車轍清晰可見,“馬路牙子”條石上備有拴馬的環(huán)洞。街巷口有突出路面三十厘米左右的石塊拼成的人行橫道,石塊間預留了車道。既保證了過街行人的安全,又控制了車速,調節(jié)了行車流量。不能不承認,兩千年前龐貝人的“交規(guī)”是多么的人性化!
道路兩旁一排排整齊的建筑物等級鮮明。既有鑲嵌著馬賽克大幅壁畫的豪華別墅,也有一般民房和低矮的蝸居。主要街巷有地下供水管線,街邊路口設有雕刻精美的飲水龍頭和小水池,供路人、馬匹飲水之用。商鋪和面包房遍布各條街巷,據統(tǒng)計在已出土的一點八平方公里的古城內,僅面包房就有三十家。有的規(guī)模還很大,鍋灶烤爐成排??镜玫拿姘线€留有商家的印跡,以重信譽。兩千年前龐貝作為商賈云集的重鎮(zhèn),其文明程度令人驚嘆!
古羅馬人古希臘人卓越的思想觀念更是我們所望塵莫及的。現代人的民主、法制意識大都源于此。在龐貝房屋的墻壁上發(fā)現的眾多涂鴉中,就有“請投×××一票”的競選標語。要知道,這樣的標語在中國的出現也不過才有百余年的歷史。龐貝人的民主思想比我們整整早了兩千年!
龐貝作為兩千年前地中海地區(qū)的享樂之都,也是那時的酒色之都。由火山肥沃的火山灰培育出的葡萄個兒大汁甜,釀造的葡萄酒味道極佳,城內有酒吧上百家。人類最古老的產業(yè)——色情業(yè)在這里也相當發(fā)達……孟子曰: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龐貝人的悲劇命運也許是冥冥之中注定了的……
公元62年龐貝發(fā)生了造成很大破壞和人員傷亡的強烈地震,但當時的人們始終未將其與近在咫尺的維蘇威火山聯(lián)系到一起。沉湎于享樂之中的龐貝人,還在大興土木建造自己的安樂窩。據記載和出土的實物表明,火山噴發(fā)前龐貝最大最豪華的公共浴場仍在建造之中。
地震十七年后,歌舞升平的奢華之都終于走到了盡頭,遭遇了滅頂之災。公元79年8月24日下午一時許,在異常酷熱襲擊龐貝一周后,維蘇威火山突然發(fā)威!千萬噸火山灰、浮石、礫石騰空而起,噴射高度達數公里;隨后滾燙的石雨從天而降,熾熱的巖漿奔涌而出,直瀉古城。人們匆匆逃離家園,動作遲緩、存有僥幸心理或其他原因沒能逃離的人們葬身于飛石、巖漿、火海之中。十八小時后厚約五六米的火山噴發(fā)物把龐貝城全部掩埋?;钌纳萑A之都——龐貝從此消失,直到一千七百年后被發(fā)現。
據科學家預測,已沉睡若干年的維蘇威火山,可能醞釀著新的噴發(fā)。如果應驗將是毀滅性的,不僅龐貝會再度消失,擁有300萬人口的那不勒斯市也將遭受重創(chuàng)……
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是多么的脆弱……
歷史是一面鏡子,歷史的遺跡向后人傳遞著無窮無盡的信息。我為意大利人對歷史遺跡的保護而感慨,也為我們以建設的名義無休止地破壞歷史遺跡而嘆息。有時人類的狂妄無知比自然界的破壞更可怕……
在龐貝拍攝的照片,留住了我和妻子漫步在公元一世紀石板路上的瞬間;從龐貝帶回來的火山巖、火山灰、浮石、礫石標本,放在了我家的收藏柜里,它同樣留住了我并不輕松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