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瑛群
門診注射室的工作任務主要是負責門診病人的藥物注射治療,是病人門診診療過程中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颊呓涍^掛號、候診、看病、做檢查、交款、取藥等一系列過程,最后到注射室已經身心疲憊,都迫切希望能優(yōu)先輸液[1],如果護士對患者等待注射的過程中提出的問題不能及時給予解答,患者就容易把在就醫(yī)過程中的不滿情緒發(fā)泄至護士身上,容易引起護患關系緊張,甚至發(fā)生護患糾紛。所以注射室護士要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為患者提供滿意的服務,以提高護士與患者溝通的效果。2009年 4月 10~20日我們對 300例在門診注射室輸液的患者采用多種溝通技巧,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本組患者 600例,男 312例,女 288例。年齡 30~62歲。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 300例,其中實驗組男 154例,女 146例。年齡(35.6±21.3)歲。上呼吸道感染 106例,盆腔炎 98例,腦動脈供血不足 56例,風濕病 40例;對照組男158例,女 142例。年齡(35.6±21.2)歲。上呼吸道感染 98例,盆腔炎 96例,腦動脈供血不足 60例,風濕病 4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傳統溝通方法,實驗組采用如下溝通方法。
1.2.1 穩(wěn)定性溝通 患者經過一系列就診過程,最后到注射室已經身心疲憊,都迫切希望能優(yōu)先輸液。因此,患者到注射室的時候,要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對患者有高度的同情心,急患者所急[2],引導患者說話,對癥進行護理。對感冒發(fā)熱患者,主動給予測量體溫;對腹痛、腹瀉患者主動觀察治療效果;為患者提供各種便民服務措施,如開水、紙杯、手紙、熱水袋、塑料袋等。實實在在地為患者服務,這種護士與患者之間的交流就會更容易讓患者在溫馨的環(huán)境下等待,這樣既能夠穩(wěn)定患者焦急的情緒,同時作為護患建立良好關系的起點,也是門診注射室護理服務質量一種質的飛躍。
1.2.2 技術性溝通 注射技術是溝通效果的重要體現。嫻熟、敏捷、高超的注射技術容易贏得患者的信賴,大多數患者在穿刺前都有一種緊張而擔心的心理,惟恐一針穿刺不成功。因此一針見血的技術就顯得極其重要。作為一名門診注射室的護士,只有在平時工作中多看、多練,使自己的注射技術嫻熟、準確,盡量做到鎮(zhèn)靜自如、有條不紊、一針見血,才能使患者從心理上接受。
1.2.3 語言性溝通 門診輸液患者藥到病除的心理特別強??傁MR上見效,否則就視藥物無效,產生各種抱怨、不信任心理,結果導致護患關系緊張。首先我們要懷著同情心,向他們解釋,任何病癥都有一發(fā)生、發(fā)展和轉歸的過程,可以用“我很理解您的感受”、“一定想盡辦法讓您康復”等語言來弱化患者的焦慮和不安心理,避免使用“我不知道”、“說不準”等消極的語言做解釋。其次,要盡可能與患者進行預見性的交流,如對發(fā)熱的患者,在輸液前就應向其說明在輸液過程中,體溫可能還會升高,請您多留意并及時告訴我們;又如輸入阿奇霉素可能出現腹痛、嘔吐;654-2可能出現面色潮紅;鉀鹽可能出現輸液部位疼痛等,即使真的發(fā)生上述情況,由于事先告知,他們也會表示理解并積極配合治療。處理預見性事件比處理突發(fā)性事件所面臨的壓力要小,而對成功的信任度卻明顯增強。同時我們要根據患者的年齡差異和文化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與患者進行溝通。溝通如符合實際,易得到患者的認可,他們也都會高興地配合治療,使護患關系更加融洽。
1.2.4 尊重性溝通 在護士與患者的溝通中,首先護士要尊重患者,認真做好每項護理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讓患者樂于與護士溝通,才能達到有效的溝通效果。對患者要選擇恰當的稱呼,選擇恰當的稱呼往往是我們與患者建立良好關系的開端[3]。到注射室進行治療的患者,常需要連續(xù)數天進行注射,如能記住患者的名字,則能讓患者感到受護士的關注,使患者感到很親切。在給患者治療時可以一邊操作一邊與患者交談,這樣既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又可以了解病情,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對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采用 SPSS 12.0統計學軟件,兩組患者滿意率和投訴率的比較采用 χ2檢驗。 α=0.05。
表1 兩組患者滿意率及投訴率的比較 例(%)
護患溝通貫穿于護理活動的全過程,溝通效果不僅影響護患關系、護理質量,而且涉及護理糾紛的產生和激化[4]。門診注射室是人群集中,流動性大的場所,輸液患者都迫切希望能優(yōu)先輸液,易導致忙亂,甚至會引起護士與患者之間的爭執(zhí)[5]。這時需要護士運用良好的溝通技巧,借助真誠的語言來化解矛盾。護士要熱情接待患者,幫助患者熟悉醫(yī)院環(huán)境、醫(yī)務人員、醫(yī)院的制度,并使患者簡單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療方案,讓患者盡快適應醫(yī)院就醫(yī)的程序,從而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懼感,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處于最佳心理狀態(tài)。這樣對患者康復起到一定積極作用,對提高護理工作質量也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很多護士忽略溝通技巧的作用,不少患者投訴護士態(tài)度冷漠,也有人對醫(yī)院醫(yī)務人員敬而遠之。其實一句溫暖的話勝似一劑良藥,治病是講究技巧的,溝通技巧運用得好,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溝通是一門藝術,需要溝通者有一顆博愛之心[6],門診注射室護士掌握了溝通的技巧,不僅能在護患交往中更好地為患者服務,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理論水平與交往技能,醫(yī)院也可因此而產生明顯的社會效益,使門診注射室真正起到醫(yī)院窗口的作用[7]。采用以上溝通的技巧,獲得了患者的好評,提高了來院注射患者的滿意率。因此,護理人員應注意不做一個機械的操作者,要以一流的服務,打造出一流的“窗口”形象[8]。
[1] 張 玲,葉文琴,席惠君,等.門急診輸液室現狀及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5):63-64.
[2] 安秀芹.護患之間的語言交流藝術[J].醫(yī)藥產業(yè)資訊,2006,3(16):132.
[3] 陳懷敏.實現護患交流有效性的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4(11):120-121.
[4] 于樂霞,武麗麗.護患溝通的方式與技巧[J].齊魯護理雜志,2006,12(12B):2513-2514.
[5] 張 霞,王絨花,門診輸液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J].現代護理,2005,11(3):227-228.
[6] 張玉英,代 敏.淺談護患溝通技巧[J].齊魯護理雜志,2006,12(4A):667.
[7] 鄒艷輝.護患溝通技巧現況及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4,18(5A):776-777.
[8] 井 渝,白茹杰,雷艷麗,等.護患溝通對卒中后抑郁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yī)生,2007,45(13):1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