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榮霞 張東妹 趙二軍 寧洪亮
患者,男,84歲。因間斷性出現(xiàn)進食時哽噎感,伴胸骨后疼痛2年;消瘦,吐黏液樣痰2周入院。查體:體溫(T)6.5℃,脈搏(P)72次/min,呼吸(R)22次/min,血壓(BP)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一般情況可,前表淋巴結(jié)無腫大、壓痛,腹部平軟,肝未觸及。自述進食時咽下困難,伴體重減輕,余未見異常。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4.8×109/L,紅細胞48 ×1012/L,血紅蛋白122 g/L,中性細胞 0.57,血小板 10.6 ×109/L,查血肝腎功能均正常。食道造影顯示:食道中上段有一腫物,3.5 cm ×2.5 cm。診斷:食道癌晚期。
考慮患者年齡較大,給予中藥抗癌藥物輸液治療,并給予支持療法,同時服用片仔癀,用法將片仔癀每丸3 g磨成粉末狀,分成6等分,3次/d,每次吃1/6。4周后停用抗癌藥物的輸液治療,僅給予輸入營養(yǎng)藥物的支持療法,單純口服片仔癀。在治療期間,患者病情一直比較穩(wěn)定,白細胞穩(wěn)定在(4.6~4.8)×109/L,未出現(xiàn)明顯下降。血紅蛋白105~122 g/L,查血肝腎功能均在正常范圍之內(nèi)。而且患者進食時沒有出現(xiàn)其他食道癌患者晚期表現(xiàn)出的胸痛或背部疼痛等癥狀,也沒有出現(xiàn)黃疸、腹水、淺表淋巴結(jié)腫大等。3個月后,患者出院,繼續(xù)服用片仔癀治療。
討論 食道癌晚期患者多會出現(xiàn),胸骨后疼痛或悶脹不適,多在吞咽粗糙硬食、熱食或具有刺激性食物時疼痛明顯,進流質(zhì)、溫食疼痛較輕,咽下食物時疼痛,食后疼痛減輕或消失,有個別患者疼痛較重,呈持續(xù)性,患者自覺疼痛部位與食管內(nèi)病變不一致[1,2]。有的患者還會出現(xiàn)黃疸,腹水,淺表淋巴結(jié)腫大。片仔癀主要由三七、麝香、牛黃、蛇膽等天然藥材組成。其中三七為五加科植物,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行滯通脈等功能,麝香為雄麝之香囊中干燥的分泌物,擅于開竅醒神,活血通經(jīng),消腫止痛;牛黃為牛膽囊、膽管或肝管中的結(jié)石,具有瀉火清熱、熄風(fēng)止痙、清肝解毒,豁痰開竅等功能,蛇膽為蛇干燥的膽囊,擅于清肺化痰,清熱解毒,清肝明目利膽[3]。這四味天然藥材與其它藥材合理配伍。使片仔癀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活血化瘀的顯著功效。通過本病例,證實了中藥片仔癀能在消化系統(tǒng)的腫瘤治療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值得推廣。
1 顧瀟,米麗麗,王云平,等.食管癌患者圍手術(shù)期的飲食護理.河北醫(yī)藥,2010,32:2942-2943.
2 黃春旭,李瑞華,肖敬東,等.食管癌術(shù)后吻合瘺的治療.中國基層醫(yī)藥,2009,16:1013-1014.
3 陳翠花,劉愛學(xué).中藥在腫瘤治療中的應(yīng)用.河南中醫(yī),2004,2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