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俊
(天津市寶坻區(qū)八門城醫(yī)院 天津 寶坻 301823)
慢性原發(fā)性心肌病變和心室長期壓力或容量負荷過重導致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可分為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心肌舒縮功能受損。在早期,通過代償調節(jié),尚能使心室每搏排出量和每分排出量滿足休息和活動時組織代謝的需要;在后期,即使通過充分代償調節(jié)也不能維持足夠的心搏出量和心排出量。前者稱為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代償期;后者稱為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失代償期。由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失代償期大多有各器官阻塞性充血,因而通常稱為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功能不全(CHF)分為左側、右側心功能不全和全心功能不全,任何年齡可發(fā)生。常見病因有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心肌炎、主動脈瓣狹窄或關閉不全、室間隔缺損、肺原性心臟病、肺動脈瓣狹窄等,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發(fā)展的最后階段。
CHF診斷[1]中最有用的單獨診斷手段是二維超聲心動圖加多普勒血流檢查。左室容量或左室內徑大小及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仍是目前最明確的標準。左室內徑增大、LVEF小于或等于40%應明確診斷左心功能不全。對于LVEF代償?shù)男墓δ懿蝗颊撸瑧妹}沖多普勒測定跨二尖瓣血流速度、肺靜脈血流速度,以及用組織多普勒測定二尖瓣環(huán)運動速度等,有助于判斷舒張功能異常。核素血池掃描可較準確地測量左室射血分數(shù)和心臟體積,核磁共振成像有助于評估心臟大小、心室質量,發(fā)現(xiàn)右室發(fā)育不良,成為CHF診斷的重要補充[2]。
血清腦鈉肽代謝分解產(chǎn)物鈉尿鈦(BNP)、血清N末端腦鈉素前體(NT-PROBNP)的測定,為心功能不全的及時診斷、預后判斷、治療評估提供了一項較好的參考指標[3]。國內楊文娟[4]也報道了血漿腦鈉肽濃度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時的變化及臨床診斷價值。其結論是血漿腦鈉肽水平能較好地反映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室功能狀態(tài),其對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診治、病情評估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2.1 利尿藥治療CHF 利尿劑通過抑制腎小管不同部位的Na+重吸收,或增加腎小管Na+濾過,增進水、Na+排出,從而降低心室充盈壓,減輕肺循環(huán)和(或)體循環(huán)瘀血所致的臨床癥狀。利尿藥可以比其他藥物更快地改善癥狀,在CHF治療中發(fā)揮關鍵性作用。合理應用利尿藥,力求患者無液體潴留表現(xiàn)是其他藥物成功應用的關鍵[5]。不恰當應用大劑量利尿藥可導致血容量減少、電解質紊亂,增加ACEI和血管擴張藥以及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藥(ACEI)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導致腎功能不全的風險。
2.2 ACEI治療CHF ACEI主要通過兩個途徑改善CHF,一是抑制醛固酮系統(tǒng),二是抑制緩激肽的降解,提高緩激肽的水平。在利尿基礎上,ACEI應該盡早應用于所有階段的CHF患者。ACEI能夠減輕癥狀,改善臨床狀態(tài),對輕、中、重度心功能不全都有效,降低死亡率25% ~26%[6]。ACEI起始宜采用小劑量,同時監(jiān)測腎功能和血鉀,根據(jù)臨床情況,在數(shù)周內逐漸增加至靶劑量或能耐受的最大劑量,并長期維持[7]。ACEI不良反應主要與血管緊張素抑制或與緩激肽相關。ACEI不僅能緩解心功能不全癥狀,還能改善心室重塑和生存率,長期服用后突然停藥可導致臨床情況惡化,因此除非有禁忌證或不能耐受,否則必須應用ACEI。
2.3 ARB治療CHF 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藥(ARB)通過選擇性阻斷血管緊張素受體Ⅰ(ATⅠ)阻斷血管緊張素Ⅱ(AngⅡ)收縮血管、升高血壓、促進醛固酮分泌、水鈉潴留、交感神經(jīng)興奮等作用,產(chǎn)生與ACEI相似的藥理學作用。此外,由于AngⅡ合成反饋性增加,血液與組織中AngⅡ水平升高,作用于血管緊張素Ⅱ2型(AT2),產(chǎn)生擴血管、抗細胞增殖、調節(jié)細胞凋亡等作用。但在CHF治療中,ACEI仍是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的首選,目前還不主張ARB作為首選藥物。
2.4 醛固酮拮抗劑治療CHF 由于ACEI不能長久抑制血漿醛固酮(ALD)水平,而使心功能不全患者ALD高于基線水平[8]。近年來,主張把醛固酮拮抗藥列為一種獨立類型抗心功能不全藥物與ACEI合用。有研究表明,ALD高水平可影響心臟收縮和舒張功能而加重心功能不全發(fā)生,而且ALD可使Na+-K+-ATP酶活性增加,促進腎遠曲小管集合管對Na+重吸收,而致CI-重吸收增加,促進K+分泌增加,增加Mg2+排泄。應用排K+利尿劑時,Mg2+丟失更嚴重,而致冠狀動脈收縮、心肌缺血。并可與低K+一起致室性心律失?;蜮赖陌l(fā)生。醛固酮拮抗劑(RALES)試驗對于螺內酯(ALD拮抗劑)對CHF的治療作用給予肯定?;颊咂骄盟幹委熡^察24周,總病死率下降30%,心功能不全住院率下降36%,心功能不全惡化死亡和住院復合終點降低32%。
2.5 β受體Ⅲ阻滯劑治療CHF β受體阻滯劑不僅能改善臨床情況、左室功能、心室重塑,降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死率、住院率,還可減少致死性心律失常的發(fā)生,是唯一有效降低猝死率的藥物[9],可降低CHF患者的死亡風險。β受體阻滯藥對某些類型擴張型心肌病可改善癥狀、心功能和預后,尤其是心率較快、心功能Ⅱ~Ⅲ級的患者,可在洋地黃基礎上酌用β受體阻滯藥,宜從小劑量開始。對于LVEF低下的穩(wěn)定或輕度至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除非有禁忌證,即使患者沒有明顯癥狀,均可盡早使用β受體阻滯劑。對于新的輕中度心衰患者首先選用β受體阻滯劑,應該充分考慮患者的血壓、心率以及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程度。
2.6 洋地黃甙類藥物治療CHF 洋地黃類藥物直接作用于心肌Na+-K+-ATP酶,使酶失活,Na+外流和K+內流因而減少。細胞內Na+增高,促使肌漿網(wǎng)釋放Ca2+與Na+交換,從而增強心肌收縮力。對于缺血性心臟病、高血壓心臟病等引起的CHF,尤其是伴有心房顫動快速心室率的患者,強心苷效果較好,而對于擴張型心肌病、心肌炎的心功能不全效果欠佳。本品對于單純舒張功能不全者有害。地高辛是治療CHF藥物的主要代表,詹才杰[10]在2008年報道了地高辛對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神經(jīng)功能及預后影響。結論為長期應用地高辛能降低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提高迷走神經(jīng)張力,從而有利于降低CHF患者的病死率,提高生活質量。
3.1 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 CHF常有心臟收縮不同步的癥狀,可加重心功能不全,增加病死率。臨床實驗表明,藥物治療加CRT組與藥物治療組比較,可顯著改善生活質量、心功能等級、6分鐘步行實驗、射血分數(shù)等,心功能不全再住院率降低32%,病死率降低25%。劉兵等[11]也觀察了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慢性心功能不全(CHF)的臨床療效。結果24例治療后心功能改善,2例猝死,有效率92.3%,心功能NYHA分級,從Ⅲ~Ⅳ級改善為Ⅱ~Ⅲ級,患者活動度從(0.17±0.24)小時∕天增加至(2.98±0.46)小時∕天,夜間心率由(80.8 ±12.0)次∕分降低至(61.3 ±2.5)次∕分,QRS波時限從(158.60 ±31.86)ms縮短至(130.95 ±23.44)ms,(P <0.05)。LVEF 從(0.21 ±0.05)提高至(0.35 ±0.05),(P <0.05),其他相關超聲指標較CRT之前明顯改善(P均<0.05)。結論為CRT是治療CHF的有效方法。
3.2 心臟除顫器(ICD)的適應證 LVEF≤30%,NYHAⅡ~Ⅲ級或有心跳驟停、室顫或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的室速等。ICD可以降低死亡率和延長患者生命,植入式心臟復律除顫器可使中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病死率降低23%。心臟移植是終末期心功能不全的最后治療手段。等待心臟移植的患者,左室輔助裝置可能暫時改善心功能,幫助其過渡到心臟移植。沈洪[12]也報道了心臟性猝死-心功能不全試驗(SCD-HeFT)證實,2521例中度心功能不全患者與藥物(包括胺碘酮)療效的相比,應用ICD5年內可使死亡率降低。
3.3 骨髓干細胞移植 骨髓干細胞移植通過骨骼肌衛(wèi)星細胞(SMS)移植能改善兔冷凍受損心臟收縮和舒張功能。Smits等首次成功地利用心導管移植,6個月后,13例患者中有8例左室射血分數(shù)增加9%,細胞移植研究顯示,移植細胞不僅能在心肌中長期存活和分化,而且左室功能顯著改善[13]。國內李華珍等[14]也報道了自體骨髓干細胞經(jīng)冠狀動脈移植對終末期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響及安全性,結論為終末期心功能不全患者進行自體骨髓干細胞經(jīng)冠狀動脈移植術可提高生存率。
[1]戴閨柱.2005年美國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治療指南淺析[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5,33(12):1065
[2]楊 巍,梅育嘉.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和治療進展[J].實用藥物與臨床,2009,12(6):440
[3]V uolteenaho O,Ala - Kopsals M,Ruskoaho H,et al.BNPasabiomarker in heart disease[J].Adv Clin Chen,2005,40:1
[4]楊文娟.血漿腦利鈉肽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診治價值研究[J].菏澤醫(yī)學??茖W校學報,2009,21(4):6
[5]金 蘭.慢性心力衰竭的藥物治療[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4,24(1):13
[6]H unt SA,Bachi,DW,Chin MH,et al.ACC ∕AHA guideline for theevaluation andmanagement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the adul:t executive summary[J].J AmCol.l Cardiol,2006,38(6):2100
[7]Swedberg K,Cleland J,DargieH,,et al.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executive summary(update2005):T he task for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cardiolohy[J].E urH eart J,2005,26(11):1115
[8]P itt B,Zannad F,Remme WJ,et al.The effect ofspironolactononmobili-ty andmortality in patientswith severeheartfailure[J].N Engl Jmed,2006,341(10):709
[9]吳學思.正確掌握β受體阻滯劑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應用時機[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6,34(9):769
[10]詹才杰.地高辛對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經(jīng)功能及預后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8,46(16):98
[11]劉 兵,王海昌,李偉杰,等.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08,22(4):317
[12]沈 洪.預防心臟猝死植入ICD應考慮循證因素[J].世界急危重病醫(yī)學雜志,2005,2(2):640
[13]吳朝暉,袁明遠,勞漢珠,等.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擴張型心肌病[J].中國醫(yī)藥,2006,1(1):11
[14]李華珍,謝 劍,吳玉付,等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治療終末期心力衰竭[J].南華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36(6):761 -763,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