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瑩
教師書面反饋對學生二語寫作水平的影響一直是二語寫作領域的研究熱點。迄今為止,國外研究者針對教師書面反饋有效性的課題已經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研究反復探討的問題是:教師反饋是否有效?教師反饋對學生修改作文和進行二語寫作有什么積極影響?教師反饋類型怎樣影響反饋效果?國內研究者主要通過實證研究的方法論證國外研究結論,分析國內教師書面反饋的特征和成因,以幫助教師優(yōu)化書面反饋,切實提高學生外語語言質量和二語寫作技能。
本文重點回顧了2000年至2009年相關研究成果,評述了教師書面反饋有效性考辯、具體功效和反饋類型對二語寫作的影響,指出研究視角正悄然從爭論教師書面反饋是否有效轉向研究反饋類型與反饋效果之間的關系,試圖探索落實教師反饋意圖、切實提高學生二語寫作技能的有效途徑。
1996年,Truscott在述評20世紀70年代以來二語教學和相關實證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教師書面反饋,尤其是語法錯誤反饋“無效且有害”的激進論點。他指出語法錯誤反饋只對學生修改作文有有限的作用,因而應該廢棄不用。[1]之后,研究者便圍繞教師書面反饋的有效性展開了激烈持久的討論。
其中,Ferris和 Truscott的論戰(zhàn)最引人矚目。Ferris(1999)撰文回應了無效論,指出教師只要有選擇的給予反饋,并且用清晰的語言表達反饋意見和建議,語法錯誤反饋就行之有效。[2]她認為Truscott只是籠統地討論語法錯誤反饋的效果,并沒有根據錯誤反饋類型考察對反饋效果的影響。如果教師對學生進行策略培訓并針對“可處理錯誤”(treatable)提供直接反饋,教師就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糾錯。[2]
21世紀以來,國外有關教師書面反饋有效性的爭論依然存在,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者似乎達成共識,認為教師書面反饋對推動學生二語寫作是行之有效的反饋手段。
教師書面反饋對學生二語寫作的積極影響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有效地啟發(fā)學生對作文作出積極的修改,進而減少作文中的錯誤;二、明顯改進二語作文質量;三、提升學生注意力,促使中介語不斷接近目標語。
Ashwell(2000)實驗證實,學生在接受教師語法錯誤反饋后再修改作文可以明顯提高語言準確性。[3]Chandler(2003)研究發(fā)現,凡是獲得語法錯誤反饋的學生都明顯改進了語言質量。研究還說明,學生能否提高修改和寫作能力,關鍵在于學生是否按照教師反饋修改作文。如果學生先按照教師反饋修改作文,他們就會特別注意中介語和目的語之間的差異,在完成新的寫作任務時就能夠有意識地避免類似錯誤,自然可以明顯改進英語語言質量。[4]
國內研究者朱曄,王敏(2005)提出,學生處理教師反饋的過程實質上是外部教師反饋信息與學生內部中介語系統相互交互作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反饋對學生同時產生糾正錯誤和提升注意力的雙重功能。他們認為,不能僅僅從錯誤糾正的緯度衡量反饋效果,主張教師反饋對學生注意力的提升更有助于促進學生二語語言能力的長遠發(fā)展。[5]陳曉湘和李會娜(2009)以非英語專業(yè)大二學生為研究對象,經過16周的實驗發(fā)現,語法錯誤反饋可以明顯提高學生的語言準確性,內容修正反饋也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質量。[6]
教師書面反饋有多種類型。研究者討論的焦點一直是學生對直接反饋/間接反饋,和形式反饋/內容反饋的不同態(tài)度和偏好。Ferris&Roberts(2001)調查發(fā)現,學生最喜歡下劃線和錯誤描述相混合的間接反饋。[7]Chandler(2003)對比研究發(fā)現,學生偏愛教師給予直接反饋,但是大多數學生認為下劃線和錯誤描述相結合的間接反饋,最容易幫助他們辨識錯誤類型和提高二語寫作語言質量。[4]
國外研究者進一步評估了不同反饋類型對學生二語寫作的影響。Ashwell(2000)比較研究發(fā)現,內容反饋不會顯著改進學生的作文質量,是否同時給予形式反饋和內容反饋不會影響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而且不同的反饋順序在提高學生語言準確性方面也沒有根本差異。[3]Ferris and Roberts(2001)對比了錯誤類型描述、下劃線和零反饋三種間接書面反饋對于學生寫作的影響,結論表明間接反饋的方式對于學生修改作文并沒有實質性影響。[7]Chandler(2003)研究發(fā)現,直接反饋的明晰度最高,是幫助學生準確修改作文的最佳反饋方式。[4]Bitchener(2005)將研究深化,指出明晰度高的直接反饋能夠幫助學生在新的寫作任務中準確運用一般過去時和定冠詞,主張教師如果把書面和口頭兩種直接反饋結合起來就能有效地促進學生改正“可處理錯誤”。[8]Yoshihito Sugita(2006)指出,教師反饋可以采用陳述句、祈使句和疑問句三種語言形式。[9]其中,命令式的反饋最有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和促使他們修改作文。[9]
國內研究者朱曄,王敏(2005)考察了反饋形式、反饋明晰度與反饋效果三者之間的關系,認為反饋形式對反饋效果影響不顯著,但是學生對教師反饋的感知明晰度決定了反饋效果的優(yōu)劣。[5]陳曉湘和李會娜(2009)研究顯示,詳細和籠統的內容修正反饋都可以明顯改進學生作文的整體質量,但是直接語法錯誤反饋更有助于提高中等水平學生的語言準確性。[6]閆嶸等(2009)發(fā)現,如果教師根據學生自尊水平的高低確定反饋明晰度和面子威脅程度的大小,學生就能夠在正確感知錯誤信息的基礎上產生主觀修改意愿,最終將教師反饋轉化為積極的修改行為并有效地對作文內容作出修改。[10]
如上所述,教師書面反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課題。目前研究者就教師書面反饋的有效性還存有爭議和分歧,但是研究者都肯定了教師期望學生利用反饋糾正錯誤、提升注意力和改進二語寫作水平的反饋意圖。研究側重點已從有效性探討向策略探索轉移,關注和審思反饋類型與反饋效果之間的關系。研究轉向說明教師書面反饋的研究開始從以文本為客體的研究轉向師生交互的主體研究。當前研究結果對教師優(yōu)化書面反饋的重要啟示是:教師應該在師生雙方交互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自尊水平、反饋偏好和不同發(fā)展變化的二語水平,能夠在不同反饋階段靈活調整反饋類型,慎重選擇反饋語言形式,在觀照學生作為反饋感知主體的認知過程和內心體驗的同時提出富有建設性和指導性的書面反饋。
[1]Truscott,J.The case against grammar correction in L2 writing classes[J].Language Learning,1996,(2):327–369.
[2]Ferris,D.The case for grammar correction in L2 writing classes:a response to Truscott[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999,(1):1 -11.
[3] Ashwell,Tim.Patterns of Teacher Response to Student Writing in a Multi-Draft Composition Classroom:Is Content Feedback Followed by Form Feedback the Best Method?[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00,(3):227-257.
[4]Chandler,J.The efficacy of various kinds of error feedback for improvement in the accuracy and fluency of L2 student writing[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03,(12):267-296.
[5]朱曄,王敏.二語寫作中的反饋:形式、明晰度及具體效果[J].現代外語,2005,(5):170- 180.
[6]陳曉湘,李會娜.教師書面修正性反饋對學生英語寫作的影響[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09,(5):351-358.
[7]Ferris,D.& Roberts,B.Error feedback in L2 writing classes:How explicit does it need to be?[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01,(3):161 -184.
[8]Bitchener,J.,Young,Stuart.,& Cameron,D.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ypes of corrective feedback on ESL student writing[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05,(3):191-205.
[9] Yoshihito Sugita.The impact of teachers’comment types on students’revision [J].ELF Journal,2006,(1):34-42.
[10]閆嶸,吳建設,栗小蘭,等.二語寫作教師反饋研究——明晰度、面子威脅程度及其對不同自尊水平學習者篇章修改影響[J].現代外語(季刊),2009,(5):168-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