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舒
(常熟理工學院 外國語學院,江蘇 常熟 215500)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自主學習或學習自主性,就已經(jīng)得到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廣泛關注。“在過去的二十年,社會的變化已經(jīng)影響到教與學的觀念,人們相信主動的學習者會有很高的積極性,自主學習會帶來更好、更有效的工作。”[1]167
在中國,人們普遍認為,學習者的自主性應在學生身上體現(xiàn)出來,并且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多數(shù)大學生習慣于依賴教師的絕對主導地位。同樣地,教師也習慣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2]。毫無疑問,如果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無法改變的話,自主學習也不可能得以成功實施。
那么,如何培養(yǎng)與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教學的理想模式是怎樣的?就上述問題,基于筆者英國約克圣約翰大學的學習經(jīng)歷,本文將闡述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把國內的教學方式與之比較,提出了如何提高國內大學生自主學習水平的幾點建議。
本文以英國文化與社會課程為個案,重點介紹自主學習在課堂中的實施情況。英國文化與社會課程主要側重于現(xiàn)代英國生活與文化方面的知識。導師是克萊爾·華德曼(Clare Wardman),選修課程的學生人數(shù)15名,課時14周,每周一次,三學時。
課堂學習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在英國文化與社會課程教學中,導師的角色弱化,而學生的作用則得到提升。這種基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之上的師生角色定位也同時體現(xiàn)在教學計劃的制定以及課堂活動的組織上。英國文化與社會課程教學目標非常清晰,對該課程所涉及到的課題研究領域以及要求學生掌握哪些能力,均有詳盡的解釋,這使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對于學生在課程結束后應達到的水平也有明確的說明。而對于學生來說,明確課程的重點,也有利于他們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自主學習。
可以說,英國文化與社會的教學是在一個清晰明確的教學大綱下實施的,這樣一個明顯的界定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有了明確的針對性,避免了盲目性。同時,基于任務的教學每一個話題都非常明確而又可以進行廣泛的擴展。例如,針對“家與家庭”這一課題,在課堂上,學生可以暢想未來的家庭,可以對比不同階層的家庭,可以描繪理想的家,甚至夢想中的廚房。課堂上,學生們感覺像在家里一般輕松自在。他們沒有固定的位子,學生們會坐成一個圈,教師則隨意站在教室前面。課堂的教學是開放式的,學生有任何疑問或者不同觀點都可以隨時提出,教師都會非常耐心的解決或者與大家探討。這樣會給學生一種感覺,讓他們覺得這不是一堂課,而是一次研討會。課上也沒有教科書,老師每堂課會給學生發(fā)相關講義。完美的教學計劃給課程的系統(tǒng)性及邏輯性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保障。
“研究表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因素是讓學生在協(xié)作與支持的環(huán)境中有機會來做關于學習的決定?!盵3]171英國文化與社會課程良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因為在這一課程中,課堂教學的主動性多掌握在學生手中。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教師給出一個討論的話題或者活動形式,學生們會用大部分、甚至一節(jié)課的時間來進行小組討論,各抒己見。在最后十至二十分鐘,教師會主持辯論,每組需要報告他們的討論成果,教師對于學生有較大疑問的地方進行答疑。至于組與組之間的爭議性觀點,教師同樣會逐個給予點評,指出每個觀點的缺點與優(yōu)勢,而不是簡單地判斷哪一個觀點是對的,哪一個是錯的,只要言之有理,每一個觀點都是可取的 。這大大地培養(yǎng)了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具有針對某一話題進行自主研究的能力。
除了討論或辯論,教師還會特別設計多種多樣的游戲,寓教于樂。比如,在一堂圍繞英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課上,教師介紹了圣誕節(jié)。教師在教室四周墻上貼了很多不同的講義,幾乎涵蓋圣誕節(jié)所有方面。學生分成小組,找出講義上問題的答案??晒╅喿x的文章有許多,但是答案單單靠文章是找不到的。有一個問題是先讓學生品嘗一個圣誕節(jié)的傳統(tǒng)甜點,然后憑味道和口感猜測餡餅的成分是什么,通過這樣來了解其傳統(tǒng)糕點;另一個問題是播放一首圣誕頌歌讓學生聽,而學生需邊聽邊完成歌詞填空。這種在游戲當中自己尋找答案的方式,也給學生提供了一種學習方式的參考。在游戲中學習,學習者的主動性會大大提高,同時學生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激發(fā)了學習的濃厚興趣,進而自己主動去研究、去探索、去實踐。
“課外學習是學習的一個新領域,這對自主學習的理論以及實踐有著重要意義。教育者著重于學習者可以在課外創(chuàng)造學習機會的方法。”[3]203英國文化與社會課程要求學生通過“檔案袋”(portfolio)來記錄并展現(xiàn)他們的課外學習的進程。檔案袋中的一個基本部分,就是學生的家庭作業(yè)。家庭作業(yè)由教師制定目標的課外學習,具體的要求會以講義的形式發(fā)給學生。教師會提供講義或樣板來指導學生,同時推薦一些單詞或者詞組使得學生在語言表達上更加專業(yè)化。這些任務往往比較簡單,但是需要花費一定時間。一旦完成,學生會發(fā)現(xiàn)他們在獨立做家庭作業(yè)的過程中學到了許多。以第五周的作業(yè)“設計一個廣告”為例,第五周的主題是“食物與飲料”,要求學生發(fā)起一個廣告活動來賣出他們所選擇的英國食譜或者食物,導師在講義上給每一個設計者一個參考步驟。
課外的自發(fā)性學習也同樣記錄到檔案袋里。學生自己在課后所搜集的相關資料,所看的各種書籍,都應記錄進去。課堂講義上同時也會推薦一些與周話題有關的網(wǎng)站以供學生瀏覽。所用到的閱讀材料或資料都應貼進檔案袋以證明你所做的功課。這些證明可以是從書上摘錄的筆記,也可以是網(wǎng)頁或報紙的復印件,或者是打印出的新聞稿。關鍵是所有文件里的證明都必須是由學生做過標記的,即有他們閱讀過的痕跡。這些標記可以是他們的想法或是對課文的理解,以及一些他們不知道的特定的定義,甚至是一個單詞的解釋。
檔案袋作為學生課外學習的反應,其實也是學生與教師的一種交流方式,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檔案袋,得到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反饋。所以,課上記的筆記也是需要收入檔案袋中的。這其中也包括課堂討論或陳述的記錄,將語言組織有序,記錄并抄寫整理好。學習者同樣可以寫下他們對課堂活動的看法以及他們自己對該課題的意見[3]208。一個優(yōu)秀且標準的檔案袋應明確包括他們常規(guī)活動與有效學習的證明。檔案袋能較全面的反映出學習者的自主性,是一個有效的提高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途徑。
評估是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學生本學期自主學習成果的驗收部分。一個設計科學、精準計算、目標明確的綜合性評估方案對實現(xiàn)該課程的目標是舉足輕重的,而且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挑戰(zhàn)?!霸诂F(xiàn)今大學教育下,教師很大程度上依賴考試來安排課堂活動以及吸引學生的注意。應試教育學習已扭曲了學習的性質,導致教與學效率的低下,這也與自主學習的目的相背離”。[4]然而,如果沒有考試,自主學習的成果將不能體現(xiàn),也不能作為今后教育的參考。因此,評估的重點應放在如何讓考試為自主學習教學服務,而不是掌控考試這一點上。英國社會與文化課程方式,是一套經(jīng)過檢驗的考核方法。學生也對它的公正性以及全面性很滿意,因此,在這樣一種方法下,學生的成績不再依賴于期末考試,而是分在許多不同的方面。英國文化與社會課程的評估由兩部分組成: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
1.檢測平時學習的形成性評估
形成性評估在整個評估中占50%,是由檔案袋所反映的。檔案袋是學習者的自主性學習的最大的反饋,是自主學習培養(yǎng)考核的精髓。它反映的是日常學習,它的制作需要一天天的積累起來,而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檔案袋的評分規(guī)定也是嚴格謹慎的,因此不同等級之間的差別是顯而易見的。評分標準給出了對不同等級的描述,這些等級全面反映了檔案袋的要求。檔案袋需在學期結束前的截止日期以前上交到系里。在模式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導師會進行一個短暫的指導,以確保學生能跟上步伐并對如何制作檔案袋有更好的理解。指導會以期中考試的形式出現(xiàn),如果學生未能正確組織好檔案袋,在需要重新組織的地方導師會給出建議。導師會根據(jù)標準給檔案袋打分,如果學生表現(xiàn)上佳的話,那學生會得一個A。如果學生有常規(guī)學習的證明,但有些次要的遺漏,那可能就會得一個C,但如果學生未能提供正常學習的證明,其成績將會不及格。大多數(shù)課程都要求對檔案袋進行考試,這是約克圣約翰大學激勵學生獨立學習的最大的一個閃光點。
2.成果反饋的終結性評估
除形成性評估外,英國文化課程用口頭陳述和提交論文的兩種方式而非期末考試來評測成績。在學期的最后三周之內,學生會有15分鐘的時間對與課程相關的課題進行口頭陳述。這次口頭陳述在最終成績中占百分之二十的比重。陳述演講在現(xiàn)代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價值,在社會上也一樣。它可以對演講者的能力提供一個更全面的評估。做好一次口頭演講是一門藝術,其中包括對觀眾需求的關注,細致的計劃以及演講時的集中精力。評估的最后一部分——學術論文占最終成績的百分之三十。檔案袋反映了自主學習的進程以及成果,而論文則展示了學習者從學習中所獲得的能力。人們相信,學術論文可以評估與課程目標所關聯(lián)的能力。它為學習者提供機會來展示他們對關鍵問題的理解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能力。
從約克圣約翰大學的主要教學活動可以看出,他們的課堂講授時間較少。在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與教學模式,重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然而,我國高教課堂的大多數(shù)教學活動還是以教師為中心,過多重視教師的講解作用和課堂效果。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增強了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即學生將課堂當作唯一獲得知識的場所,教材作為唯一的參考書,教師被視為唯一的知識傳播者。[5]課堂氣氛壓抑,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不用說自主學習的興趣了。課后的學習是自主學習的主要表現(xiàn),而在課后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上,我國高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課后學習基本上單純地由課后作業(yè)組成,這些作業(yè)往往量大,而且答案單一固定,無法體現(xiàn)學生的特點和觀點,也無法反應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
在教學評估方面,我國大學生的最終成績主要由期終考試所決定,雖然大學里面設置了平時分,但對于平時分的評定卻沒有統(tǒng)一明確的評分標準供師生參考。教師打分也不需要提供任何證據(jù),一些教師往往憑個人印象給分,主觀性非常大,也很難做到公平公正。這些都極大地抑制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非常不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而英國文化與社會課程所采用的50%、20%、30% 的評分方法,既強調平時課后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又對一個學期所學有一個最終的總體的反饋,從而避免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無法得到體現(xiàn)和認可的情況。
上文所提及的差距提醒我們應該采取一些措施,做一些改變。首先,在課堂教學方面,教師應該對其教學有更多的選擇權。教科書可以讓教師根據(jù)教學需求自行選擇,而非由學校統(tǒng)一定制。學校同時還可以鼓勵教師將課堂時間交給學生,而不是整堂課由教師做演講。其次,應更加重視課后學習,使學生在課后的學習更加的靈活和自主。教師應該提高作業(yè)的趣味性和多樣性而不僅僅是使用傳統(tǒng)的課后習題。再次,學??梢愿纳圃u分體系來保證課堂和課后的改革的有效實施。將書后習題與考試題目分離開,建立明確、嚴格、且持續(xù)始終的考試評分制度都是很好的方法。
鑒于教師很難逐個評閱學生的檔案袋,學??梢越柚诨ヂ?lián)網(wǎng)和信息科技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洞髮W英語課程教學要求》里提到,“應大量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開發(fā)和建設各種基于計算機和網(wǎng)絡的課程”。[6]如果學??梢詣?chuàng)建一個基于信息科技的電子檔案袋,不僅教師會發(fā)現(xiàn)評估平時分變得有據(jù)可循,學生也會發(fā)覺課后學習變得更加有趣,繼而更有積極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效果也會更加顯著。
自主學習在教育界一直很受重視。學習者本能的試圖控制他們的學習的傾向為自主學習的概念提供了依據(jù)。人們認為自主學習是控制學習過程中不同的層面的一個有效手段。許多教師相信自主學習是一個很好的理論,但同時也承認它在實踐中很難推廣[3]104。英國文化與社會課程很好的體現(xiàn)了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性。它系統(tǒng)的教學計劃為學生自主學習指明了方向;它開放輕松的課堂氛圍調動了學生對于課程的興趣;它方式多樣的課后任務確保了學生對于話題的研究深度與廣度。檔案袋記錄了課后自主學習的進程,其在最終分數(shù)中所占的一半的比重揭示了它在自主學習中的主導地位。評分政策將分數(shù)分布在檔案袋、口頭陳述和論文三方面,這樣既可以避免分數(shù)僅僅取決于考試的情況,確保了考試的公平性,還成功地將考核與學生的自主學習聯(lián)系在一起。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教學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新教學模式應能使學生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進行學習,獲得學習策略的指導,逐步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盵6]這表明中國的教育也正在尋找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而英國文化與社會課程則是一個可以借鑒的范本。然而,自主學習也有許多不同的形式,因此,并不能指定某個單一的形式是最好的。英國文化與社會課程只是提供了一個參考,它的經(jīng)驗值得學習。我們應該基于中國的特定國情,通過更進一步的完善來建立一個最適合我國國情的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體系。
[1]Dickinson L.Autonomy and motivation:a literature review[J].System,1995(2).
[2]亓淑君,龐萍.英語教學中師生對自主學習態(tài)度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英語教學,2002(02):41-43.
[3]Benson P.Teaching and Researching-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4]曹榮平.重視個體差異,倡導中國外語教學中的自主式學習[J].中國英語教學,2003(02):39-42.
[5]龐國星.英國大學的教學特點[J].華北航天工業(yè)學院學報,2002(2):51-53.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