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菊芳
(西北師范大學(xué) 文史學(xué)院,甘肅 蘭州 730070)
北朝婚姻述論
張菊芳
(西北師范大學(xué) 文史學(xué)院,甘肅 蘭州 730070)
婚姻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故長期以來為中國宗法社會所重視。本文從婚姻類型、婚姻風(fēng)俗兩個方面對北朝婚姻做了論述。婚姻類型從制度、方式和風(fēng)氣上進行分類;婚姻風(fēng)俗從基本的“六禮”,到青廬交拜、乘馬鞍、戲新婿等風(fēng)俗進行論述,試圖對北朝的婚姻狀況有個清晰地了解。
北朝;婚姻;類型;風(fēng)俗
婚姻本作“昏姻”或“昏因”?;橐鲈跐h語語源中可以歸結(jié)為三類:“婚姻之道,謂嫁娶之禮”(《詩·鄭風(fēng)·豐箋》);“壻曰昏,妻曰姻”(《禮記·經(jīng)解註》);“壻之父為姻,婦之父為婚……婦之父母、壻之父母相謂為婚姻……婦之黨為婚兄弟,壻之黨為姻兄弟”(《爾雅·釋親》)??傊?,“婚姻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也,故君子重之”(《禮記·昏義》)?;橐鍪顷P(guān)系到宗族、續(xù)嗣的大事,故長期以來為中國宗法社會所重視。所以,筆者選取婚姻類型、婚姻風(fēng)俗兩個方面對北朝婚姻做一粗淺的論述。
北朝的婚姻類型,可以從婚姻制度、嫁娶方式和婚姻風(fēng)氣上進行分類?;橐鲋贫戎饕ǘ喾蚨嗥拗啤⒁环蛞黄拗?、一夫多妻制和一妻多夫制。嫁娶方式,主要有掠奪婚、買賣婚、聘娶婚和收繼婚。從婚姻風(fēng)氣上講,北朝門第婚與財婚盛行。
在婚姻制度上,可將婚姻主要分為四類:多夫多妻制、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其中,多夫多妻制是針對原始群婚而言,在此不做論述?!白灾芤詠?,無論禮也、法也,于原則上皆系采取一夫一妻制,雖有媵妾,非即為妻,故愚向稱其為多妾制中之一夫一妻制。”[1]此種多妾制中的一夫一妻制,是我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普遍存在。所以在此僅就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和一妻多夫制的特殊情況加以論述。
這里的一夫一妻制指沒有媵妾的,和現(xiàn)代社會一夫一妻含義相類似的婚制。北齊時 “將相多尚公主,王侯娶后族,故無妾滕,習(xí)以為?!e朝既是無妾,天下殆皆一妻”。[2](《元孝友傳》卷二八)這種“一夫一妻”在封建社會是比較獨特的。
此處的“多妻”指有兩個嫡妻,沒有大小之分,地位平等。北朝時期,二妻制度還是比較多見的。如,魏收先娶妻崔氏,后又被賜以魏太常劉芳孫女,中書郎崔肇師女,并立為妻,時人以此與賈充置左右夫人相比。[2](《魏收傳》卷三七)又如,陸定國先娶河?xùn)|柳氏,后納范陽盧氏,二室都是舊族而妻妾嫡庶不分。[3](《陸俊傳附陸麗傳》卷四十)
在古代中國,一妻多夫制只是偶爾存在于邊境地區(qū),很稀少的一種婚制。清趙翼《檐曝雜記》謂甘省多男少女,往往有兄弟數(shù)人合娶一妻者??梢?,一妻多夫制的情況雖然少見,但還是存在的。
掠奪婚是以強行掠奪的方法達到成婚目的的一種婚娶方式?!奥訆Z婚者,男子以掠奪方法取女子為妻妾,而為得該女子及其親屬同意之謂也。”[4]掠奪婚起源很早,是母權(quán)制向父權(quán)制過渡的產(chǎn)物。北朝時受少數(shù)民族原始氏族制的影響,掠奪婚的痕跡依然存在且較為明顯?!凹夼?,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娶婦之家,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保ā抖Y記·曾子問》)又如,北齊高乾求崔氏女不得,昂與見往劫之,置女村外,謂見曰:‘何不行禮?’于是野合而歸。”[5](《高允傳附高昂傳》卷三一)
買賣婚是用財務(wù)換取女子為妻妾,是掠奪婚之后興起的婚娶方法。北魏律記載,“賣周親及妾與子婦者流”[6](《刑法典》卷一六七)。從中可見,北朝存在買賣婚且造成不小的消極影響,所以,北魏統(tǒng)治者出臺法律禁止買賣婚。
聘娶婚以買賣婚為淵源,是中國古代最主要的婚娶方法。男子要依禮聘娶,是為“六禮”。所謂“六禮”,便是聘娶婚中的嫁娶程序,按先后依次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和親迎六個階段。此后,聘娶婚的內(nèi)容和程序逐漸增多?!八^聘者,其主要事件,第一須有媒妁之言,故有以媒妁婚名之者;第二,須有父母之命,故有以贈與婚擬之者;第三須有聘約,故又有以相約婚稱之者?!保?]聘娶婚自古以來是中國婚姻形式中最廣泛、最持久的婚姻形式。
收繼婚與遺產(chǎn)的繼承和古代群婚的現(xiàn)象有關(guān),流行于中國邊境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一般是兄收弟媳和弟收兄嫂,子收庶母為妻。北齊文襄皇帝將蠕蠕公主收繼后,其弟文宣、武成均有逼嫂為淫之事。[2](《文襄帝紀》卷三)鮮卑統(tǒng)治者曾下令禁止這種遺俗。孝文帝太和七年(公元483年)詔曰:“夏、殷不嫌一族之婚,周世始絕同姓之娶,斯皆教隨時設(shè),政因事改者也。黃運初基,日不暇給,古風(fēng)遺樸,未遑釐改。自今悉皆禁絕之,有犯者以不道論”[3](《高祖紀》卷七)。西魏文帝大統(tǒng)九年(公元543年)下詔:“禁中外及從母兄弟姐妹為婚”[5](《西魏文帝紀》卷五)。
北朝時期,世家大族興盛,婚姻上講究門當(dāng)戶對。隨著鮮卑統(tǒng)治者封建化和民族融合的加強,為了適應(yīng)這種門第婚,文成帝和平四年(公元463)下詔:“夫婚姻者,人道之始。是以夫婦之義,三綱之首,禮之重者,莫過于斯。尊高卑下,宜令區(qū)別?!保?](《高宗文成帝紀》卷五)這就更加強化了門第婚的盛行。
北朝門第婚的具體事例在史書中是有記載的?!俺?,巨倫有姊,明慧有才行,因患眇一目,內(nèi)外親族,莫有求者,其家議欲下嫁之。巨倫姑,趙國李叔胤之妻,聞而悲感曰:‘吾兄圣德,不幸早逝,乞令此女,屈事卑族!’乃為其子翼納之?!保?](《崔巨倫傳》卷三二)雖“患眇一目”,其姑還是不忍將其嫁與卑族。又如,“賜妻韋氏,既士人子女,又兼色貌,時人榮之”。[2](《孫搴傳》卷二四)人們以能否娶上士族女子判斷榮耀與否?!捌湓诒背?,弟室每為異族,故望族與其聯(lián)姻之例甚罕,其對于卑門更然。是故趙邕寵貴一時,欲與范陽盧氏為婚,女之母終不肯”(趙翼 《陔余叢考》)??梢姰?dāng)時門第等級制的森嚴。
財婚與門第婚的興盛關(guān)系密切,是北朝婚姻的重要特征?!胺不?,無不以財帛為事,爭多競少,恬不為怪也”,“魏、齊之時,婚嫁多以財帛相尚,蓋其始高門與卑族為婚,利其所有財賄紛繾,其后遂成風(fēng)俗”。[7](《財婚》卷十五)顏之推也對這一現(xiàn)象有過敘述:“近世嫁娶,遂有賣女納財,買婦輸絹,比量父祖,計較錙銖,責(zé)多還少,市井無異?!保?](《治家篇》卷一)可見,當(dāng)時財婚盛行且造成了奢侈浪費的局面。
《北齊書·封述傳》記載,封述為他的一個兒子娶李士元女,將要成婚,聘禮還欠很多,封述竟然向李士元“打像作誓”,絕不短少分文。另一子娶盧莊女,封述訴說道:“送騾乃嫌腳跛,評田則云鹵咸薄,銅器又嫌古廢?!笨梢?,當(dāng)時財婚風(fēng)氣的盛行。
對于財婚,北朝統(tǒng)治者多次下令予以禁止。拓跋燾在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就下令限制“婚姻奢靡,喪葬過度”[3](《世祖紀》卷四)。拓跋浚在和平四年(公元463年)也下詔:“今喪葬嫁娶,大禮未備,貴勢豪富,越度奢靡,非所謂式昭典憲者也。有司可為之條格,使貴賤有章,上下咸序,著之于令”[3](《高宗紀》卷五)。
“六禮”指周代開始形成的正規(guī)化的聘娶婚婚禮儀式,“限定男女之年,定婚姻之時,六禮之儀始備”[6]。是漢族婚姻中普遍采用的婚禮形式。
入主中原前的鮮卑等少數(shù)民族由于受原始氏族制的影響,掠奪婚盛行?!捌浠橐?,富家厚出聘財,竊女而去”。[9](《四夷·吐谷渾傳》 卷九七)“至于婚姻,貧不能備財物者,輒盜女將去?!保?0](《異域下·吐谷渾傳》卷五十)隨著其封建化的日益加深,漢族傳統(tǒng)的儒家婚姻觀念和禮儀規(guī)范逐漸被接受,得到鮮卑統(tǒng)治者的大力推行,基本已同于漢族傳統(tǒng),“后齊聘禮,一曰納采,二曰問名,三曰納吉,四曰納征,五曰請期,六曰親迎”[11](《禮儀志四》卷九)。
“共牢”,即新婚夫婦共用一個牢盤進食;“合巹”,即將一個瓠一分為二,夫妻各用其一酌酒。“共牢合巹”在北朝不但盛行且到了奢靡的地步。東魏元孝友就對這一現(xiàn)象進行抨擊:“又夫婦之始,王化所失,共食合瓢,足以成禮。而今富者彌奢,同牢之設(shè),甚于祭槃。累魚成山,山有林木,林木之上,鸞鳳斯存。徒有煩勞,終成委棄?!保?](《臨淮王傳》卷十八)為了禁止這種奢靡的狀態(tài),北周武帝建德二年下詔:“政在節(jié)財,禮唯寧儉。而頃者婚嫁競為奢靡,牢羞之費,罄竭資財,甚乖典訓(xùn)之理。有司宜加宣勒,使咸遵禮制?!保?0](《武帝紀上》卷五)
北方游牧民族向來 “隨逐水草,廬帳為屋”[9](《四夷·吐谷渾傳》卷九七,所以,“青廬交拜”的婚俗在北朝頗為盛行。所謂“青廬”,即用青布搭蓋的臨時帳篷,用作舉行婚禮的地方。江德藻《北征道里記》,記載了這一習(xí)俗,“青布幔為屋,在門內(nèi)外,謂之青廬,于此交拜”。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也記載:“北朝婚禮,青布幔為屋,在門內(nèi)外,謂之青廬,于此交拜?!?/p>
與漢族使用轎子的習(xí)俗不同,北朝流行催婦上車及新婦乘馬鞍的習(xí)俗。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xù)卷四引《聘北道記》云:“北朝婚禮,……夫家領(lǐng)百余人或十?dāng)?shù)人,隨其奢儉,挾車俱呼‘新婦子,催出來?!渎暡唤^,至新婦登車乃止。”《酉陽雜俎》續(xù)卷四《貶誤》載:“今士大夫家婚禮,露施帳,謂之入帳,新婦乘鞍,悉北朝余風(fēng)也?!碧迫朔庋菰凇斗馐下勔姟分幸舱f:“婚姻之禮坐于馬鞍之側(cè),或謂此北人尚乘馬鞍之義。夫鞍者安也,欲其安穩(wěn)同載者也。”
“戲新婿”是北朝婚禮中的特有習(xí)俗。江德藻在《聘北道里記》記載說:“以竹子杖打婿為樂,乃有大委頓者?!碧贫纬墒健队详栯s俎》亦載:“北朝婚禮……婿拜閣日,婦家戚賓婦女畢集,各以杖打女婿為樂,至有大委頓者。”
《禮記·曾子問》記載:“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娶婦之家,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敝袊怨疟阌谢槎Y不用樂的習(xí)俗,但在北朝婚禮用樂卻非常盛行,并且出現(xiàn)了屢禁不止的局面。“前朝之世,屢發(fā)明詔,禁諸婚娶,不得用樂。及葬送之日,歌謠鼓舞,殺牲燒葬,一切禁止。雖條旨久頒,而不革變。……禮云: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火;娶妻之家,三日不舉樂。今諸王納室,皆樂部給伎以為嬉戲,而獨禁細人不得作樂,此一異也”。[5](《高允傳》卷四八)崔猷也曾提出禁止婚娶用樂,“時婚姻禮廢,嫁娶之辰,多舉音樂……猷又請禁斷, 事亦施行”[10](《崔猷傳》卷三五)。
綜上所述,北朝婚姻從制度上可分為多夫多妻制、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四種?;槿⒎绞剑饕新訆Z婚、買賣婚、聘娶婚和收繼婚?;橐鲲L(fēng)氣上門第婚與財婚盛行。北朝婚姻既講求基本的“六禮”,又包括北方游牧民族一些特有的遺風(fēng),如,青廬交拜、乘馬鞍和戲新婿等??傊橐稣?,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長期以來為中國宗法社會所重視。
[1] 陳顧遠.中國古代婚姻史[M].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29.55.
[2] 李百藥.北齊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3] 魏收.魏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4] 陳顧遠.中國婚姻史[M].上海:上海書店,1984.76.
[5] 李延壽.北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6] 杜佑.通典[M].北京:中華書局,1984.
[7] 趙翼.廿二史札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8.
[8] 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37.
[9] 房玄齡.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0] 令狐德棻.周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1] 魏征.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責(zé)任編輯 于 湘]
On the marriage theory in the Northern Dynasty
ZHANG Ju-fang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Gansu, China)
Combining the two surnames of a couple, marriage, on the one hand, could take care of the temples of older generations of the two families, and on the other hand, could continue later generations.Therefore, it was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for a long time 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of China.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its types and customs, the former being done in the perspectives of system,mode and atmosphere,and the latter from the basic “six courtesies”to the procedures of exchanging bows,riding the saddle, playing with the new son-in-law and so as to offer a clear picture of the marriage in the Northern Dynasty.
Northern Dynasty; marriage; type; custom
K239.2
A
1008-6390(2011)02-0051-03
2010-11-13
張菊芳(1986-),女,河北唐山人,西北師范大學(xué)專門史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社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