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王澍有關《蘭亭》傳本研究略論

      2011-03-10 05:55:42白福春耿曉寧
      圖書館學刊 2011年2期
      關鍵詞:王澍蘭亭序蘭亭

      白福春 袁 丁 耿曉寧

      (大連工業(yè)大學圖書館,遼寧 大連 116034)

      由于唐太宗的尊王,自唐代始,王羲之的書法受到全社會的普遍推崇。據(jù)載,宋末宗室趙孟堅(字子固)寶一定武《蘭亭》,舟過嘉興,“至昇山,大風覆舟,行李皆淹溺無余,彝齋(趙孟堅自號)立淺水中,手持此帖示人曰:‘《蘭亭》在此,余不足介吾意也?!蝾}八字于卷首云:‘性命可輕,至寶是保?!盵1]正是由于社會上對《蘭亭》書法的寶愛,《蘭亭》由此得到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并通過臨寫、鉤摹和刻搨等手段被廣泛、大量復制。隨著《蘭亭》的不斷大量復制,歷代專門研究《蘭亭》版本并寫出著作的也不乏人。如宋桑世昌有《蘭亭考》、宋俞松有《蘭亭續(xù)考》、吳帥卿有《蘭亭考辨》、清翁方綱有《蘇米齋蘭亭考》、清曾廷美有《禊帖緒余》。到了清朝,收藏《蘭亭》成為時尚。甚至以此名室、名齋。如趙執(zhí)端有“寶蘭堂”、齊學裘有“寶禊室”、張興齋有“寶禊齋”。有的學者還直接將收藏《蘭亭》種數(shù)列為齋名。如陳元祿有“十二種蘭亭精舍”、金武祥有“二百蘭亭漢晉磚室”、吳云有“二百蘭亭齋”。清初的書學思想稟承明朝后期的風氣,《蘭亭》在書家的眼中依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王澍生活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之下,其一生除了在《蘭亭》的書法學習上用功頗深外,其書論中亦對《蘭亭》的傳本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王澍,字若林,號虛舟,又號虛舟子、竹云等。江蘇金壇人,后徙無錫。生于清康熙七年(1668),康熙五十一年(1712)進士,乾隆八年(1743)卒(一說乾隆四年卒),享年76歲[2]。王澍是清代著名的書法家,他一生臨古不輟,著述頗豐。著有《淳化秘閣法帖考正》10卷、《古今法帖考》1卷、《論書剩語》1卷、《竹云題跋》4卷、《虛舟題跋》10卷、《虛舟題跋補原》3卷、《論書剩語》1卷、《翰墨指南》兩卷,并輯有《蘭亭》12冊、《積書巖帖》60冊,且有其本人手書的《王良常楷書〈論書剩語〉》留傳于世[3]。王澍對于《蘭亭》傳本的研究成果主要體現(xiàn)于:

      1 《蘭亭》的傳本研究

      清初的書壇,書法大家仍把《蘭亭》奉為行書(或行楷書)的典范。在論述學書方法及范本選擇時,往往將其列作首選對象[4]。王澍一生臨古不輟,在研習《蘭亭》時,王澍不拘于一個傳本,而是就其所見,都一一臨摹,且均作出詳細的考證和論述。王澍在其《竹云題跋·蘭亭二十種》中言:

      金華王祎云:“《蘭亭》自唐以后分為兩派,其一出于褚河南,是為唐本;其一則出于歐陽率更,是為定武本。”余就所見歐得八種,褚得九種,歐、褚以外別派僅得三種,《蘭亭》變態(tài)大略已盡,固用宣德箋精心摹勒,合為一卷[5]。

      王澍把其臨摹的這12種《蘭亭》予以劃分,歐派8種為:定武真本、東陽本、國學本、上黨本、玉枕本、賈秋壑玉枕本、南宋重刻本定武本、趙吳興臨本;褚派9種為:穎上本、米氏袖珍本、洛陽宮本、婺女本、張界奴本、神龍本、良常于氏藏本、米元章臨本、宋高宗臨本;別派3種為馮承素本、慈溪姜氏本、開皇本。這些《蘭亭》的拓本是一生中所見到的本子,其實《蘭亭》的摹刻本何止于此。我們知道王羲之書法《蘭亭序》在唐代盛極一時,傳世的摹本有褚遂良、馮承素、歐陽詢的摹本。宋代沿唐代舊制,對《蘭亭》亦奉為至寶,官府民間爭相摹刻多至百余種。南宋紹興以后,《蘭亭》的翻刻、收藏達到了鼎盛時期,趙孟頫曾言:

      《蘭亭》帖,當宋末南渡時,士大夫人人有之。石刻既亡,江左好事者,往往家刻一石,無慮數(shù)十百本[6]。

      據(jù)元末明初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載:

      《蘭亭》一百一十七刻,裝褫作十冊,乃宋理宗(1225~1265)內(nèi)府所藏,每板內(nèi)蓋有內(nèi)府圖書鈐縫玉池上,后歸賈平章。至國朝有江南,八十余年之間,凡又易數(shù)主矣。往在錢塘謝氏處見之,后陸國瑞攜至松江,因得再三披閱,并錄其目,真?zhèn)魇乐畬氁瞇7]。

      南宋理宗時,內(nèi)府收藏了這些《蘭亭》拓本117本,據(jù)陶宗儀在其《南村輟耕錄》的記錄,這117本見表1。

      表1

      《蘭亭》的翻刻可謂多矣,然而實際上《蘭亭》的摹刻本何止于此。王澍終其一生只得見20種拓本,表明歷史上的拓本到清代已不多見。因此,他有關《蘭亭》拓本的研究只能受制于其所見。

      與王澍同時代的陳奕禧亦把《蘭亭》分為兩大系統(tǒng),他認為:《蘭亭》刻本不下數(shù)百,大約有二源,“定武”與“神龍”是也?!岸ㄎ洹睔W模,“神龍”褚模,各以己意摻之,其派分矣。清初的書家大多持論如此。造成《蘭亭序》摹刻驟減的原因還在于元、明兩代對《蘭亭序》摹刻的驟減,且《蘭亭序》多收于匯刻之中所致。

      2 《蘭亭》傳本的比較

      現(xiàn)存最早的《蘭亭序》分為兩大系統(tǒng),一為唐人摹本,一為定武刻本。唐人摹本,清代皆收入內(nèi)府,并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匯刻于御制《蘭亭八柱帖》中。主要有唐虞世南臨本、唐褚遂良臨本、唐馮承素摹本等。宋以后,臨摹墨跡本已不多見。所以南宋姜夔在《蘭亭考》中說:“《蘭亭》真跡隱,故臨本行于世,臨本少,石本行于世,石本雜,所以定武本行于世?!彼我院?,《蘭亭》流傳最多的是石本系統(tǒng),而石刻系統(tǒng)中最早、逼真、影響最深、最廣的則是定武本,它甚至被視為《蘭亭》的偶像。有關《定武蘭亭》的歷史,宋人趙與畤在其所著《賓退錄卷》敘述較為詳實,他認為:

      《蘭亭》石刻惟定武者得其真,蓋唐太宗以真跡刻之學士院。朱梁徙至汴都,石晉亡,耶律德光輦而歸,德光道死,與輜重俱棄之中山之殺虎林,慶歷中為士人李學究所得,韓魏公索之急,李瘞諸地中(按:即第一石),而別刻以獻(按:即第二石)。李死,其子乃出之,宋景文公始買置公帑。熙寧間,薛師正向為帥,其子紹彭又刻別本(按:即第三石)留公帑,攜古刻歸長安。

      據(jù)此可知,《定武蘭亭》實際上是定本、定州本、定武本3種的總稱。定本實是唐太宗刻在玉石上的刻本,即定武最早的刻本,第一石也;定州本為李學究所刻的別本,即第二石也;定武本是薛道祖別刻本,亦稱為長安本,即第三石也,《定武蘭亭》因黃庭堅的推重而聲名大振。

      王澍不但就所見《蘭亭》都一一臨摹,而且就每一復本都進行了詳細的評述。但他將《定武本》推為“眾妙俱來”、“大而化之,無所不有”,并言“《蘭亭》之有《定武》,猶十二律之有黃鐘……細研《定武本》,始知崑崙為萬派之原,河南妙腕猶為所蓋,《東陽》以下皆其支流矣?!盵5]

      對于各種復本的考證,王澍認為,《東陽本》“乃南宋《定武》覆本,決非原石”;《國學本》“比《定武本》短二寸許,字亦差小而瘦,然精神意度奕奕動人,勝《東陽本》”;《上黨本》“筆法圓勁,風神清朗,蓋亦南宋佳刻,的為《定武》之子”;《玉枕本》有三本,其一為“唐文皇使率更令以楷法摹《蘭亭》藏枕中,名《玉枕蘭亭》”;其二為宋政和間營繕洛陽宮闕,內(nèi)臣見后有役夫作枕小石有刻畫,視乃《蘭亭序》,只存數(shù)十字;其三則為秋壑使廖瑩中以燈影縮小刻之靈壁石者。《賈秋壑玉枕本》,王澍所見乃“所謂《福州本》是也”,即文征明所言的二本中的一本,王澍對于沒能看到另一本而深表遺憾;《南宋重刻定武本》為南宋覆刻《定武本》,但純用禿筆,與《定武》又微有不同;《趙吳興臨本》獨得《蘭亭》之髓,“然亦不免稍縱,時露我法”;《穎上本》,王澍肯定“非河南妙腕焉能到此”,“今河南摹仿本最多,要無出此上者”;《米氏袖珍本》為米元章得褚摹仿黃絹真跡對紫金浮玉裁為袖珍,手裝成卷者;《洛陽宮本》比河南他本筆法不殊,風神又別;《婺女本》,王澍定為褚遂良自臨別本,“心閑手敏,意勝于法,此卷別有法外之意,格韻又微不同”;《張界奴本》亦為褚氏摹仿本,比《穎上》特為沈雄縱逸;《神龍本》,紙墨水皆古,比他本高半字,字亦較大,勢極縱宕;《米元章臨本》,筆法清圓飛動,特為超特;《宋高宗臨本》,行列較寬,字尤秀腴。在各復本的特點比較進行分別論述之外,王澍亦進行了各復本之間的比較,他認為,“《穎上》變化似《定武》,而雄厚不及,《開皇》遒古似《定武》,而淵渾不如,大而比之,無所不有其唯《定武》乎!”王澍對各復本的精研詳校,無非是在證明《定武》為“萬派之源”,由此,王澍在臨《定武》時“凡五易紙猶未肖其彷彿,信《定武》為天下妙也”,王澍對《定武》可謂推重之至了。然而王澍亦贊成米芾有關《穎上蘭亭》“轉折毫鋩備盡,與真無異,為于下《蘭亭》本第一”的觀點,對于褚摹遜于《定武》的原因,王澍在其《虛舟題跋·稻孫摹唐初四家禊序》中認為:

      河南以超妙之才,變化之筆,不必規(guī)規(guī)依本,獨取右軍之神,故臨本獨多,然摹書必依本為正,褚雖超妙,終遜《定武》一籌[8]。

      由于歐、褚臨摹《蘭亭》各以己意摻之,所以王澍在教其子習《蘭亭》時要“損歐之凝重而以清和,去褚之飛動而易以淵靜,不疾不徐,有韻有度乃適得其正”[9]。這是王澍告誓其子,要透過歐、褚,試圖以還《蘭亭》之真面目,這也許是王澍一生研究《蘭亭》后落實到實際臨摹時的一種最佳方法吧。

      3 結束語

      王澍一生以臨書為主,自稱腕有元章鬼,《清史稿》稱:“(王澍)告歸,益耽書,名播海內(nèi)。摹古名拓殆遍,四體并工。于唐賢歐、褚兩家,致力尤深,輒跋尾自道所得。后內(nèi)閣學士翁方綱持論與異,謂其篆書得古法,行書次之,正書又次之[10]?!蓖蹁趯鹘y(tǒng)書學用功頗多之余,受時風的影響,不斷擴大自己的取法范圍。上至秦漢,下迄晉唐,就其所見無所不臨,王澍就其所臨往往從文字演進、史料考證、辨?zhèn)蔚戎T多方面題寫題跋。因此,他的書學思想亦多體現(xiàn)于他的題跋及其所作的帖學研究之中。透過王澍有關《蘭亭序》傳本的研究,可以使我們窺探到王澍的一些書學思想,也由此可以窺視清初書學之一斑。

      [1](明)錢士升.南宋書1-2.二十五別史15-16.濟南:齊魯書社,2000:311.

      [2]王鐘翰.清史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7:5827.

      [3]馮煦.重修金壇縣志[M].上海:商務印書館,1926.

      [4]劉恒.清代書家與《蘭亭序》[J].華人德,白謙慎.蘭亭論集[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0:473.

      [5]王澍.竹云題跋[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6]趙孟頫.蘭亭十三跋.中國書畫全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397.

      [7](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76.

      [8]王澍.虛舟題跋·稻孫摹唐初四家禊序.盧輔圣.中國書畫全書[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827.

      [9]張元濟.四部叢刊.

      [10]趙爾巽.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77:13887.

      猜你喜歡
      王澍蘭亭序蘭亭
      王澍建筑作品中的傳統(tǒng)水墨“畫意”表達
      國畫家(2022年1期)2022-03-29 01:20:24
      狂妄與謙恭
      狂妄與謙恭
      書法作品
      《王羲之 蘭亭序》
      中華詩詞(2017年4期)2017-11-10 02:18:50
      王羲之書蘭亭序
      中國三峽(2017年2期)2017-06-09 08:15:26
      On Tess’s Tragic Fate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蘭亭燒烤記
      Bondage and Feminist Consciousness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自由如蓮徐徐開
      华坪县| 乌苏市| 兖州市| 广丰县| 静海县| 平罗县| 浮梁县| 永胜县| 来凤县| 大港区| 昌乐县| 河池市| 高平市| 福鼎市| 资阳市| 寿阳县| 广丰县| 裕民县| 莲花县| 崇信县| 喀喇| 竹北市| 东城区| 柞水县| 贺兰县| 甘南县| 通化县| 翼城县| 彰化市| 旬阳县| 从江县| 广安市| 新宁县| 台州市| 石柱| 南溪县| 北川| 昌平区| 镇远县| 天全县| 兴安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