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英 陳煥弟 何 立
廣東佛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佛山 528000
腎功能衰竭導致的尿毒癥患者以血液透析為主,從而起到人工替代腎的作用而延長壽命。根據不同情況患者需要透析治療2~3次/周,治療費用昂貴,給患者造成精神和經濟壓力,影響其生活質量。2005-07~2008-11,我科對101例患者血液透析前進行心理問卷調查,了解尿毒癥患者焦慮、抑郁的發(fā)生情況,并提出護理對策,為臨床護理干預措施提供了依據,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在我院透析中心行常規(guī)透析治療的患者101例,男50例,女51例;年齡35~76歲。已婚83例,未婚18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診斷分類上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意識清醒,可與護理人員進行語言溝通。
1.2 方法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2份量表各20個條目,分為4級評分。該量表的信度、效度已在國內得到驗證,可以應用于臨床研究。給知情同意、樂意參加本項調查的患者發(fā)放問卷,讓患者在血液透析前24~72 h自評,根據指導語提示不記名獨立完成評定。發(fā)出問卷101份,回收問卷101份,合格率為100%。
1.3 統(tǒng)計學處理方法 采用SPSS 10.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t檢驗和χ2檢驗。
本組101例尿毒癥患者SAS、SDS標準分均明顯高于常模(P<0.01),見表1。說明尿毒癥患者心理障礙較重。
表1 尿毒癥患者SAS、SDS分值情況 (±s,分)
表1 尿毒癥患者SAS、SDS分值情況 (±s,分)
組別 SDS標準分 SAS 標準分尿毒癥51.06 ±11.02 45.02 ±10.3常模15.22 ±6.03 21.11 ±7.02
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是身體完整性、家庭穩(wěn)定性和生命安全感喪失所致。焦慮、抑郁情緒會嚴重影響患者的食欲和睡眠,加重病情,并導致機體免疫功能的降低,影響疾病的轉歸。
3.1 尿毒癥患者焦慮狀態(tài)及相關因素 焦慮是個體在對一個模糊的非特異的危險作出反應時所經受的不適感和自主神經激活狀態(tài),是一種與環(huán)境不相稱的痛苦情緒體驗。表現(xiàn)為心悸、血壓升高、頭暈、聲音發(fā)顫或音調改變、坐立不安、尿急、尿頻、失眠、煩躁、健忘、思維中斷等。出現(xiàn)焦慮的原因:患者對疾病和住院的應激反應(疾病心理反應),合并心理疾患,某些藥物的不良反應,藥物過量或毒性反應。
3.2 抑郁狀態(tài)及相關因素 抑郁的顯著特征是心情低落。表現(xiàn)為興趣減退甚至喪失,對前途悲觀失望,而不能面對現(xiàn)實,接受現(xiàn)實或對現(xiàn)實作出歪曲的情感反應,無助感,感到精神疲憊、缺乏動力,不能振作。經常表現(xiàn)出自責自罪,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沒有意義,有自殺念頭或自殺行動。抑郁癥還伴有睡眠障礙、食欲差、體質量下降、性欲降低等。原因:經濟因素、家庭因素、社會支持、對藥物治療效果的擔心、相關知識缺乏、住院時間長、反復多次住院等因素比率較大。
3.3 護理對策
3.3.1 進行針對性宣教:溝通交流的有效性受許多因素的影響。由于患者的性別、職業(yè)、生活環(huán)境、社會關系和文化背景等個體差異,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生理特點。這些因素都影響著每個患者的行為、價值、習慣、健康的意念和求醫(yī)態(tài)度。護士在為患者進行宣教時,應了解這些特點,尊重患者,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有效的溝通交流技巧,避免造成信息的歪曲或改變,使其在認知、情緒和心理等方面不斷進行調整,以消除或減輕焦慮緊張及抑郁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以獲得最佳的效果。
3.3.2 服務態(tài)度熱情:合適而親昵的稱謂是溝通護患之間情感的橋梁。因此,對醫(yī)生、護士來說,與患者交談技巧與語言藝術是改善醫(yī)患、護患關系,提高防治效果,減少醫(yī)療糾紛,促進醫(yī)德醫(yī)風建設的重要方法,是醫(yī)務人員不可缺少的一項基本功[1]。對患者的提問詳細解釋,了解其心理動態(tài)及對此病各種問題的擔憂,并有針對性進行透析知識的宣教,良好的護理文化素養(yǎng)是高品質護患溝通的有力保證。有時候,一杯水、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句問候、一個細小的動作都將會成為護患真心交流的開始。通過護士良好的語言與非語言溝通,使護理“人文關懷”滲透到日常護理工作中。護士合體的裝束、優(yōu)雅的舉止、和藹的態(tài)度、親切的語言、規(guī)范的操作,時刻體現(xiàn)出護士的素質和修養(yǎng),時刻向患者表達著關心、體貼、理解、安慰和支持。
3.3.3 分散患者注意力,淡化“患者角色”:尿毒癥患者經過透析等治療,加之疾病對身心造成重大創(chuàng)傷,要給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分散患者的心理壓力,有計劃地安排康復期患者參加一些必要的娛樂活動,如聽音樂、下棋、翻閱報紙雜志。在和諧的氣氛中轉移其注意力,減輕焦慮和抑郁情緒。增加其參與社會生活和集體活動的情趣和意識,以淡化“患者角色”,喚起心理的愉快和滿足感。
3.3.4 幫助協(xié)調各種關系,爭取家庭的支持:尿毒癥患者入院后很希望得到親人的安慰。因此,護士應努力促進與患者有關的人員參與到心理護理中來。教會他們心理疏導方法,能有效減輕患者孤獨、抑郁的心理。護士說話通情達理,嘴勤、腿勤、護理認真負責,給患者樹立起護士的信任形象[2]?;颊咴诩倚菹⑵陂g要求家屬陪伴,指導家屬給予患者合理的膳食,使患者從中感受溫暖,以調整他們的不穩(wěn)定情緒,減輕焦慮、抑郁心理,促進身心早日康復。
3.3.5 滿足需求,增強抗病信心:護士通過與患者談心,在準確判斷其心態(tài)及心理承受力的基礎上將預后及病程中能出現(xiàn)的情況告知。焦慮、抑郁較經且心理承受力較強者給心理疏導,以減輕心理痛苦,激發(fā)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對心理承受力較差,焦慮、抑郁較重的患者,醫(yī)護人員應協(xié)同家屬采取必要的保護性措施,以免發(fā)生意外。盡可能讓患者了解各種診療措施,病理檢查的目的。向患者及家屬講明治療中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及不良反應,解除其顧慮,積極配合治療。
3.3.6 因人而異,進行心理疏導:心理疏導的前提是良好的護患關系,使患者對護士有信賴感。對尿毒癥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心理疏導,讓患者能正確對待疾病,配合治療。為解除患者抑郁和焦慮情緒,可向患者介紹一些康復病例以及目前治療的新成就,使其充滿生存的希望,調動患者的積極心理因素,幫助克服消極的心理因素。
3.3.7 營造人文氣氛,實施人性化護理:人性化護理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藝術性、個性化的整體護理,是對整體護理內涵的補充和延伸[3]。是為了努力營造一種充滿人性、人情味的,以關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利益和需求為中心的人文環(huán)境,從而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把禮儀服務與臨床護理融合在一起,體現(xiàn)了護理的藝術特征,提升了護理人員的服務水平,得到患者的認同,提高了滿意度。通過人性化護理,護士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得到升華,使患者充分感受到護士在其疾病康復中所起到的作用和責任,改變了護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拉近了護患距離,提高了護理質量和效果,最終反映出來的就是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提高。
通過對尿毒癥患者進行心理狀況評估,實施人性化護理,使患者得到溫馨、優(yōu)質的全程護理服務,患者滿意率提高。不僅解除了疼痛及由此引發(fā)的心理和生理嚴重不適,而且更注重給予服務對象的關懷和照顧,努力營造一種關心患者、尊重患者的環(huán)境,受到了廣大患者的認可。在得到良好社會效益的同時也提高了護士的自身素質,展現(xiàn)其多重角色的功能并擴大了護理范疇。
醫(yī)學護理的發(fā)展動力緣于醫(yī)護人員呵護患者的情懷,在倡導人文關懷護理的今天,這一情懷將通過醫(yī)患、護患的溝通更加發(fā)揚光大。護患溝通在醫(yī)院中的深遠意義不亞于醫(yī)療技術及先進設備,受到重視程度已被醫(yī)學界廣泛認可。
[1]趙振華,柴文鳳.醫(yī)患交談技巧與語言藝術[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02,(4):15.
[2]李漓,何仲.外科病房護患關系信任度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1998,33(11):663.
[3]李一桔.注重人文素質教育提高護生綜合素質[J].中國新醫(yī)藥,2004,3(2):118.
(收稿 201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