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國良
(作者為《浙江日報》高級記者、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
留有余地,更有天地。畫面太滿,會給人一種逼仄和沉悶之感,往往少了想象的余地;地板太密,沒有了提前量,日后反而會互相頂擠,使得高低不平
我認識兩個“匠”,一文一武,一雅一俗,一個是大雅的畫匠,一個是大拙的木匠。他們的作品和手藝,或巧或工,或靜或野,在我的眼里都有著一層深邃的思想。
丹青高手老沈,每每為花鳥傳神,替山水留韻,總恰到好處地留些空白,這一“留”給人以詩的想象,弦的余音。讓人感到滿滿當當未必是藝術,簡簡單單方為高境界。
木匠師傅小陳,是我在前幾年裝潢房子時認識的。他鋪地板時,在每塊中曾留下小半指寬的縫,開始我們十分不解。他說,留點空隙可以使木板有個伸縮度,時間一長就密縫了。后來果然證實他的話,是實踐出真知的產(chǎn)物。
留有余地,更有天地。畫面太滿,會給人一種逼仄和沉悶之感,往往少了想象的余地;地板太密,沒有了提前量,日后反而會互相頂擠,使得高低不平。在生活中,不少人懂得“留有余地”的妙處。虛室生白,是一種對裝潢的高深見識;園林留空,曠遠的景色和花草的疏朗,也是一種高明的手筆;音樂停頓,正是休止的大音稀聲。
吊車吊物,全憑彎臂的空間可以運用自如;織布織綢,因為給了棱子飛馳的間隙;車輪滾滾,行路萬里,為什么能自如地轉動?那是因為車軸里的珠子沒有哪一只都被塞滿的,使得它可以靈活驅動行走天下。算盤為什么能活潑地搞計算?因為它的13個檔的每根檔有3個空缺,上檔缺了一個算珠,下邊缺兩個算珠,共缺39個算珠。但如果珠子補齊了,沒有一點可以退進的空檔,哪怕是“如意算盤”也不能使用了。
留有余地,是一種停頓和放遠,留出的是余地和空間,而升華之下,更是一種生活的藝術、處世的技巧。生命既然給了我們把握今天的時間,憧憬明天的權利,帶著希望生活,感受生命可貴,活出一個真實的自我!有時候做人不仗勢,不張揚,不張狂,也是一種“留有余地”,也見得一種境界。我聽過一位著名企業(yè)家的談話,他講到年輕時,總愛走在路中間,差不多一人占一條道,以示其威。真?zhèn)€是如古人所說的“十大俗”中之一“俗”:有幾分錢必作振衣響。后來到他腰纏萬貫之時,就更明事理,更講道理,以致反而走在路最邊上了。不僅如此,他的行為方式還體現(xiàn)在做生意上,在激烈的競爭中,常常想到了“留一條路給別人走走”,其低調正是一種生活藝術和處世態(tài)度。
常言道:“水滿則溢,月盈則虧”。凡事得注意尺度,不可太滿當,做事也不可太求完美。有人說過“完則完矣”的話,是有道理的。而當我們在直面人事,處理問題時,更要留下一點回旋周轉的余地。在人求我、我托人的交往中,話里也要留有一點余地,莫要把話說死,這樣才不會留下當面拍胸脯,背后撣屁股的“后遺癥”。否則,說話不留一絲縫,把話說絕對了,把自己的后路堵死,反而無路可走了。有時即使是與最親密的人相處,也要留下一點余地。親密無間,往往有“奸”,容易不分青紅皂白,迷失行路方向,不僅使交往相處變俗了,甚至還會有“好起來如蜜糖,惡起來加砒霜”的結果。余地是緩沖器,是潤滑油,是助跑機,是推動力,也是可讓人回旋的分寸,使人高攀和下走的階梯。而美是在距離中產(chǎn)生的,它印證了這么個道理:在懸崖上看風景是無限美的,前進幾步粉身碎骨就無比慘了。
滿嘴飯不能吃,滿口話不可說,放風箏不可用力過猛,載物船不可吃貨太多,帆只可張滿八九分,如則十分則危矣。這是生活的饋贈和智慧的結晶。中國古代的誨人篇給人教益多多。《菜根譚》上所言:“行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嘗?!薄对鰪V賢文》中也這么告誡人:“十分伶俐使七分,常留三分與兒孫?!闭f的都是要留有余地的道理。我們在生活中多說合適的話,多做得體的事,實實在在,實事求是,這才大路朝陽、天高地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