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為視角"/>
沈臻懿
(華東政法大學,上海200042)
構建海事司法鑒定機構的探索
——以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為視角
沈臻懿
(華東政法大學,上海200042)
近年,海事、海商等涉海案件的數(shù)量逐年增長。海事訴訟案件中的待證事實多涉及專門性問題,需要通過科學實證予以鑒別和判斷。上海在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同時根據(jù)國際法原則以及國際慣例,設立專門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已成為海事司法的必然要求。構建與完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對規(guī)范海事司法鑒定市場、維護當事人權益、保障社會法治建設、促進海事訴訟的審理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國際航運中心;海事司法鑒定;構建
Abstract:The number of cases relating to maritime affairs is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In these cases,factum probandum relates to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needs to be identified and judged with scientific evidence.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international practice,it is essential to set up professional maritime forensic appraisal institutions for judicial practice in maritime cases.Constructing and improving maritime forensic appraisal institutions are significant in regulating the maritime appraisal market,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parties,safeguarding the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promoting maritime case hearing and establishing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entre in Shanghai.
Key words:international maritime centre;maritime forensic appraisal;construction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帶來海洋產(chǎn)業(yè)的迅猛發(fā)展,船舶通航密度以及港口貨物吞吐量呈現(xiàn)出明顯上升態(tài)勢。國際航運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同時,海事、海商等涉海案件的數(shù)量也在逐年增長。海事訴訟案件中的待證事實涉及多項專門性問題,需要通過科學實證來予以鑒別和判斷。因此,根據(jù)國際法原則以及國際慣例,設立專門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已成為海事司法的必然要求。上海作為全國十座擁有專門海事法院的沿海城市之一,構建專門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不僅是海事訴訟審理的需要,更是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保證。然而,上海目前尚無一家專門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不可不謂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進程中的一大缺憾,這也使得構建專門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成為當前一項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200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實施以來,面向社會服務的司法鑒定機構數(shù)量迅速擴大。上海目前已設立的司法鑒定機構,主要集中在傳統(tǒng)的“三大類”鑒定門類,少量涉及司法會計鑒定、計算機鑒定、知識產(chǎn)權鑒定、建筑工程鑒定等領域,就是沒有海事方面的司法鑒定機構。隨著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步伐日益加快,海事訴訟案件的數(shù)量也逐年提升,構建以技術性、專業(yè)性為支撐的專門海事司法鑒定機構已顯得尤為迫切與重要。具體而言,這種迫切性重要性主要源自于以下三方面:
上海在高速發(fā)展海洋經(jīng)濟的同時,涉海方面的沖突與糾紛也逐年攀升。隨著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原來以行政調(diào)處為主要的解決方式越來越多地通過訴訟形式來解決,海事訴訟與海事司法鑒定方面的相關問題變得尤為重要[1]。海事訴訟中的待證事實涉及多項專門性問題,如海上船舶發(fā)生碰撞事故的起因、海洋運輸中受損貨物的受損原因、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污染損害程度、海面溢油的溢油源確認等專業(yè)性問題。海事訴訟案件中,需要對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定的案件數(shù)量已占到較大比例。通過對2006年某海事法院76件已判決結(jié)案的案件進行考察,發(fā)現(xiàn)其中涉及鑒定結(jié)論、檢驗或評估報告及專家證言等專業(yè)證據(jù)案件的就有32件,占42.1%[2];又據(jù)對2009年某海事法院全年受理的一審海事海商案件進行考察,其中有四類案件上升明顯:一是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糾紛253件,同比增長29%;二是船舶建造、買賣、修理合同糾紛131件,同比增長51%;三是船員勞務合同糾紛83件,同比增長16.9%;四是海上保險合同糾紛70件,同比增長268%[3]。上述案件審理過程中,基本都涉及船舶碰撞、海運貨損、船舶評估等專門性問題的鑒定與判斷。由于海事訴訟案件發(fā)生在海洋這一特定的環(huán)境,當事雙方無法提供證明案件客觀事實的證據(jù)。即使一方當事人進行了舉證,但相對方提出相反的證據(jù)予以抗辯,使得當事雙方提交的證據(jù)真假難辨,給裁判者的自由心證造成極大的困惑。此外,案件中的爭議問題基本都涉及專業(yè)技術,顯然已超出裁判者認定、識別的能力范圍。因而,為了有效解決涉及海事訴訟的各種專門性問題,必須借助于專門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運用海事科學知識以及專業(yè)檢測技術手段做出科學鑒別與判斷。裁判者在對鑒定意見審查判斷的基礎上,利用鑒定意見正確認定海事訴訟中涉及的專門性問題,增強其定案時的自由心證。
長久以來,所發(fā)生的海事沖突與糾紛往往都由海監(jiān)、港監(jiān)、漁政等海事行政執(zhí)法部門采用行政手段予以調(diào)處。即使在糾紛處理中需要對某些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定的,也幾乎被海事行政執(zhí)法部門下屬的鑒定機構所壟斷。海事行政執(zhí)法部門下屬的鑒定機構,多為“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模式,作出的鑒定易受行政權的干預與影響,難以形成科學、客觀、中立、公正的鑒定意見。司法公正的理念要求任何人都不得成為自己的法官。海事行政執(zhí)法部門中存在的“自我執(zhí)法、自我鑒定”現(xiàn)象,顯然有悖于司法公正的理念。
構建專門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不僅是海事訴訟的需要,更是司法公正的需要。專門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本身及其主管機關不直接參與訴訟活動,訴訟結(jié)果與其自身及主管機關亦無任何利害關系。該定位有利于專門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保持客觀性、獨立性、中立性的地位。這種性質(zhì)可以使司法鑒定機構排除各種行政、人為等因素的干擾,用科學的、客觀的態(tài)度去開展鑒定工作,盡可能地保證其鑒定意見的準確性、科學性、客觀性,使鑒定意見有較大的公信力[4]。專門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由于較少受到各種干擾因素的影響,作出的司法鑒定意見更易被海事訴訟雙方所認可,有利于防止和克服司法鑒定腐敗的產(chǎn)生。
相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2009年底上海港的貨物吞吐量達5.9億噸,位居世界第一位;集裝箱吞吐量達2 500萬TEU(標準箱),位居世界第二位。上海港船舶通航密度及港口貨物吞吐量的明顯增長,使其在全球航運業(yè)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上海在高速發(fā)展國際航運業(yè)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海事糾紛,必然需要通過完善的法律制度予以保障。海事活動中產(chǎn)生的糾紛與沖突不可調(diào)和時,往往需要通過訴訟的手段予以解決。對于海事訴訟中的海損、海洋污染、船舶評估、溢油等專門性問題,如何通過完善的法律制度來構建科學實證下的司法證明,已顯得尤為迫切與重要。這些專門性問題的鑒別和判斷,都會對案件的審理工作以及定紛止爭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上海加速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目標召喚下,司法活動能否有效地解決海事及航運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與糾紛,已經(jīng)成為了當前需要解決的一大重點問題。而海事司法鑒定機構作為解決海事訴訟中專門性問題的重要組織,如何對其進行合理的構建,以充分發(fā)揮其司法證明作用,也需要在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過程中不斷思考與探索。
海事司法鑒定系指在訴訟活動中依法取得海事司法鑒定資質(zhì)的鑒定機構統(tǒng)一受理委托,并由本機構中具有執(zhí)業(yè)資格的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海事訴訟中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并提供鑒定意見的活動。司法實踐中,海事司法鑒定機構從事的鑒定內(nèi)容一般包括以下三大類9個方面:
2.1.1 船舶碰撞事故鑒定
鑒定人依據(jù)海上交通安全法規(guī)、國際海上避碰規(guī)則以及航海慣例等,結(jié)合事發(fā)當時的海況、船舶動態(tài)等資料和數(shù)據(jù),對海域中船舶之間發(fā)生碰撞的起因及責任等進行分析和鑒定。
2.1.2 海運貨損鑒定
鑒定人依據(jù)海洋運輸中的相關規(guī)范以及合同約定,利用專門的分析儀器進行檢測、化驗,從而對海洋運輸中受損貨物的受損原因以及損失貨物的價值進行評估與鑒定。
2.1.3 船舶評估鑒定
鑒定人運用專門知識以及科學技術對海事訴訟中涉及船舶建造、修理、買賣以及拆解等合同糾紛中的專門性問題進行評估與鑒定。
2.2.1 救助打撈鑒定
運用打撈救助等科學原理以及潛水勘探、攝錄技術等,對沉沒的船舶、其他沉沒物和水下設施(包括工程設施中的水下部分)的實際狀況進行鑒別和判斷,并提供鑒定意見;對打撈救助、水下工程中涉及的專門性技術問題進行鑒定。
2.2.2 海洋工程及設施鑒定
依據(jù)海洋學、建筑學、工程學的理論與技術,結(jié)合國家相關的技術標準與規(guī)范,通過儀器分析、測試,對海洋工程及其設施的工程造價、工程質(zhì)量事故等進行評估與鑒定。
2.2.3 海域使用和征用補償鑒定
根據(jù)海洋工程建設的需要,依據(jù)專門知識或科學技術對相關海域的使用情況和海域環(huán)境影響進行分析和評估;對擬征用的海域養(yǎng)殖設備、海水(海底)養(yǎng)殖物、水面(水下)設施、海岸、灘涂等海域征用面積及其補償金額進行勘驗、評估與鑒定。
2.3.1 海洋污染鑒定
運用海洋學等多學科的綜合理論與技術,依據(jù)《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規(guī)范》、《海洋調(diào)查規(guī)范》等技術標準對相關海域的海洋環(huán)境質(zhì)量、被損害海洋動植物、污染物以及污染源進行檢測與分析,從而對海洋生態(tài)、海洋資源以及海洋動植物的損害程度進行勘驗和鑒定。
2.3.2 溢油鑒定
依據(jù)油品具有的不同化學特征,并利用油品的光譜、色譜圖不同,通過對海面溢油和溢油源的油樣進行比對檢驗與鑒定,從而確定溢油源。
2.3.3 海水養(yǎng)殖損害鑒定
依據(jù)海產(chǎn)品的生理特性、養(yǎng)殖原理以及生物技術,對海水養(yǎng)殖物的受損原因及受損產(chǎn)量、價值等進行評估與鑒定。
海事訴訟活動中,往往需要委托海事司法鑒定機構對于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與判斷,以提高法官對于海事專業(yè)知識的認知能力。然而,目前海事司法鑒定的現(xiàn)狀,不僅制約了海事訴訟的順利開展,也對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產(chǎn)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截止至2009年底,經(jīng)上海市司法局登記核準的司法鑒定機構共有101所。除大多數(shù)為法醫(yī)、物證、聲像資料等“三大類”鑒定機構外,還有為數(shù)不多的計算機、司法會計、知識產(chǎn)權、建筑工程司法鑒定機構,但至今尚無一所專門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這與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目標極不相稱。大量的海事訴訟案件表明,造成法官無法及時、準確斷案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海事司法鑒定的缺失。由于上海缺乏專門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海事法院遇到訴訟中的專門性問題時,往往只能委托一些行業(yè)鑒定機構進行鑒定。這類機構不是為司法鑒定而設立的,而是遇到訴訟案件時經(jīng)有關司法機關委托才從事一些司法鑒定工作[5]。此類行業(yè)組織未經(jīng)司法鑒定主管部門的登記公告,相對于專門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而言社會公信力較弱。行業(yè)鑒定機構作出的鑒定往往不能完全滿足訴訟活動的要求,出具的鑒定意見也不足以令當事雙方信服。司法實踐中,鑒于海事訴訟案件中涉及專門性問題的復雜程度,缺乏專門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往往會對案件事實的及時、準確認定產(chǎn)生諸多不利的影響。
我國高校司法鑒定機構是鑒定行業(yè)的主力軍之一,他們主要承擔司法鑒定教學與科研任務,奠定了高校在司法鑒定人才和設備上的先天優(yōu)勢。上海作為法治建設與航運發(fā)展的大都市,所屬高校中擁有眾多法學以及海事專業(yè)方面的高端人才。例如海事類、海洋類、理工類以及政法類高校的航運、船舶、海洋、機械工程、司法鑒定、海商法、國際法、海洋法等相關專業(yè)的專家學者;儀器設備基本能覆蓋當前海事司法鑒定中的船舶碰撞事故鑒定、海運貨損鑒定、海洋工程設施鑒定、海洋污染鑒定、救助打撈鑒定、溢油鑒定等主要鑒定事項。然而在海事訴訟日益頻繁的今天,上海尚未充分依托高校的優(yōu)勢與資源,構建專門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為海事訴訟服務。一方面,面對海事訴訟案件呈現(xiàn)大幅度上升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專門性問題需要通過科學技術手段來予以證實;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專門海事司法鑒定機構這一平臺,高校擁有的專家學者、儀器設備無法充分利用,亦不能直接介入到海事訴訟專門性問題的解決機制中。
鑒于上海缺乏專門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法院欲委托專門機構從事海事司法鑒定時,往往只能選擇外省市的相關專門海事司法鑒定機構。例如山東海事司法鑒定中心、廣東華南海事司法鑒定中心等機構。無形中增加了訴訟成本,并且導致訴訟效率降低。海事司法鑒定的鑒定對象多為受損的船舶或者特定海域的污染狀況,需要鑒定人在實地勘驗的基礎上進行鑒別與判斷。鑒定機構距離上海較遠的客觀限制,使得法院進行案件委托時不甚便利,鑒定人來往途中也同樣需要消耗較多的費用與時間。如果鑒定人在鑒定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對現(xiàn)場或者受損物進行復驗,又將進一步地拖延訴訟周期。司法實踐中存在的一系列實際問題都表明,上海缺乏本地的專門海事司法鑒定機構,不僅導致海事訴訟成本的上升,更容易使案件久拖不決。
截止至2009年底,經(jīng)各省、市、自治區(qū)司法廳(局)登記公告的涉及海事司法鑒定的機構為16所,基本分布在部分沿海城市以及港口城市。其中大連3所、錦州1所、營口1所、廈門3所、福州2所、泉州1所、青島3所、廣州1所、武漢1所[6]。海事司法鑒定在海事、海商類訴訟案件中的重要作用與顯著地位也日益被社會所認可。僅以某海事法院2005年至2008年審理的海事訴訟案件為例,2005年該院委托海事司法鑒定48件、2006年59件、2007年43件、2008年54件。通過海事司法鑒定機構的及時介入,有效確保了海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開展[7]。
然而,作為航運經(jīng)濟發(fā)達的上海,卻無一所專門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這一現(xiàn)狀與上海構建國際航運中心的目標與地位不甚匹配。隨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不斷發(fā)展,在上海設立公正中立、科學鑒定、規(guī)范有序的專門海事司法鑒定機構已迫在眉睫。毋庸置疑,建構專門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對規(guī)范海事司法鑒定市場、維護當事人權益、保障社會法治建設、促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4.1.1 依托高校的高端人才與技術優(yōu)勢
國際海洋交通運輸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海事司法鑒定機構的建立及其活動也已成為國際航運中心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一流的國際航運中心,就需要有一流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配套。從世界范圍來看,擁有專業(yè)資源最為豐富的莫過于高等院校與科研機構。上海的一些高校擁有眾多海事司法鑒定相關領域的高端人才和國際領先的儀器設備。依托高校資源而構建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無論是在技術設備還是在人員配置上都具有明顯的綜合優(yōu)勢??茖W技術方面,高校作為科學研究的前沿陣地,它對新理論、新科學的研究能力是其他一般社會鑒定機構無法比擬的[8];人員方面,高校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雄厚的師資力量、深厚的學術基礎、科學合理的學術梯隊確保了高校司法鑒定人員綜合素質(zhì)上的優(yōu)勢[9]。
4.1.2 整合相關高等院校的鑒定資源
海事司法鑒定不同于傳統(tǒng)“三大類”鑒定,對司法鑒定研究以及海事專門技術均有較高的要求。在高校資源中,政法類院校對于司法鑒定、海事訴訟的研究較為深入,但對于海事專門技術的掌握較為欠缺;海事、海洋類院校雖然具有門類齊全的海事專門技術,但缺乏對司法鑒定及海事訴訟的專門研究,難以將專門技術有效運用至海事訴訟活動中。這也決定了僅憑個別高校的科研、技術力量亦不能完全滿足海事司法鑒定的需要。因此,在構建專門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時,要善于將高校資源進行整合,依托相關高校的人員、設備從事海事司法鑒定業(yè)務。面對海事訴訟中科技含量極高的專門性技術問題,既要依靠海事、海洋類院校擁有的高科技海事技術與設備進行分析和檢測,又要依靠政法類院校對于司法鑒定、海事訴訟的深入研究,指導專門技術如何能夠符合司法鑒定的要求,從而更好地為海事訴訟服務。
4.2.1 由司法行政機關對海事司法鑒定機構實行統(tǒng)一管理
2005年《決定》頒布以來,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確賦予司法行政機關主管全國的司法鑒定工作。然而在當前司法實踐中,尚未將海事司法鑒定機構納入到司法行政機關的登記管理范圍。隨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發(fā)展,海事訴訟也將日漸廣泛,將海事司法鑒定機構納入到司法行政機關統(tǒng)一管理的范疇已是必然之趨勢。根據(jù)訴訟的需要,將海事司法鑒定機構納入到司法鑒定主管部門的統(tǒng)一管理中,有利于通過行政管理的模式對海事司法鑒定進行控制與監(jiān)督,規(guī)范海事司法鑒定機構的鑒定工作,從而保障司法鑒定在海事訴訟中應有的公信力,增強訴訟當事人對于鑒定意見的認可程度。
4.2.2 將行業(yè)鑒定機構納入司法行政機關統(tǒng)一管理范疇
由于上海尚沒有專門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海事法院有時也會委托一些本地的行業(yè)鑒定機構從事相關的鑒定活動。但畢竟此類機構并不專職從事司法鑒定業(yè)務,不受司法行政機關的管理與監(jiān)督,不能夠完全滿足訴訟活動對司法鑒定提出的要求。此外,這類機構也未經(jīng)司法行政機關的批準與登記,其社會公信力不強,不能令訴訟雙方信服。筆者建議,可以將行業(yè)鑒定組織中從事海事司法鑒定工作的人員與設備剝離出去,組成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組織。并通過司法行政機關的登記注冊,建構為專門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在司法鑒定主管部門的管理與監(jiān)督下為海事訴訟活動提供鑒定服務。
海事司法鑒定的范圍較為廣泛,構建專門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時應當有所側(cè)重。要根據(jù)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要求來確定現(xiàn)階段重點發(fā)展的鑒定方向。真正做到最大程度利用現(xiàn)有資源,同時也可以防止資源的閑置與重復發(fā)展。
4.3.1 明確海事司法鑒定機構發(fā)展重點
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過程中,會凸顯海事訴訟中遇到的專門性問題,諸如船舶碰撞、海運貨損、船舶評估、救助打撈以及溢油泄污等。在現(xiàn)階段的專門海事司法鑒定機構建立過程中,應當將發(fā)展重點集中于此類鑒定項目??梢猿浞掷孟嚓P專家及儀器設備,重點開展船舶碰撞事故鑒定、海運貨損鑒定、船舶評估鑒定、救助打撈鑒定、海洋污染鑒定等業(yè)務。同時,在專門海事司法鑒定機構發(fā)展較為成熟的基礎上,可以繼續(xù)增加其他鑒定事項,比如:海水養(yǎng)殖損害鑒定、海洋工程及設施鑒定、海域使用和征用補償鑒定等。
4.3.2 避免鑒定事項過度重復建設,造成鑒定資源浪費
海事訴訟案件中,經(jīng)常也會對海事活動中的人身傷害、航運合同文書、航海記錄的真實性以及船舶碰撞后遺留的微量物證進行鑒定。這些鑒定事項雖然出現(xiàn)在海事訴訟案件中,但現(xiàn)有“三大類”鑒定機構中的法醫(yī)類鑒定、文書司法鑒定、微量物證司法鑒定已完全能夠滿足此類事項的鑒定需求。在構建專門的海事司法鑒定機構中,應當避免鑒定事項的過度重復建設,造成大量的鑒定資源浪費。著重根據(jù)上海發(fā)展國際航運中心的要求,構建能夠保障國際航運中心有序發(fā)展的專門海事司法鑒定機構。
[1]孫慶和,文艷.海事訴訟與海事司法鑒定[J].中國船舶,2002,(5):57.
[2]辜思臻.論民事審判中的技術權與審判權——以海事訴訟為實證背景[J].法學論壇,2007,(8):33.
[3]寧波海事法院2009年司法統(tǒng)計分析[EB/OL].http://www.nbhsfy. cn/info_bg.jsp?aid=14343,2010-07-28.
[4]杜志淳.司法鑒定概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75.
[5]杜志淳,霍憲丹.中國司法鑒定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87.
[6]司法部司法鑒定管理局.國家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名冊(2009年度Ⅱ)[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7]關于海事審判和執(zhí)行中委托司法鑒定的調(diào)研報告[EB/OL]. http://www.nbhsfy.cn/info_bg.jsp?aid=11961,2010-07-28.
[8]閔銀龍.論我國高校司法鑒定機構的完善與發(fā)展[J].中國司法鑒定,2008,(3):11.
[9]沙萬中.整合高校資源開展司法鑒定工作的現(xiàn)實必要性[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336.
(本文編輯:朱淳良)
The Construction of Maritime Forensic Appraisal Institutions——in View of Establishing Shanghai as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entre
SHEN Zhen-yi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Shanghai 200042,China)
D918.9
A
10.3969/j.issn.1671-2072.2011.01.009
1671-2072-(2011)01-0039-05
2010-06-18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建設項目(J51102)
沈臻懿(1987-),男,碩士研究生。E-mail:shenzhenyi1987@yaho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