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申請?zhí)枺篊N 201010558424.1 公開號:CN 102092993A
申請日:2010.11.25 公開日:2011.06.15
申請人:浙江大學;浙江華威建材集團有限公司
一種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納米強化方法,屬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和建筑材料生產(chǎn)技術領域,主要特征是將再生骨料與納米粒子分散液混合攪拌5~10 s,使再生骨料表面呈濕潤狀態(tài)后,進一步將再生骨料與全部摻合料混合攪拌5~10 s,再與水泥、水、高效減水劑混合攪拌20~45 s后,得到納米強化再生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其原理是通過改變攪拌工藝和引入納米分散液,使再生骨料開口孔隙和微裂紋中吸附納米粒子,并進一步在再生骨料表面形成富摻合料層,利用滲透到再生骨料開口孔隙內(nèi)部的納米粒子,與在再生骨料表面形成的富摻合料層共同吸收再生骨料混凝土強度發(fā)展過程中在再生骨料表面和孔隙內(nèi)富集的氫氧化鈣,通過水化、液相或固相反應,生成具有較高強度的膠凝物,使再生骨料本身和再生骨料——水泥石界面得以強化,從而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強度。再生骨料混凝土經(jīng)納米強化后,28天抗壓強度可提高15%~20%左右。
專利申請?zhí)枺篊N 201010515595.6 公開號:CN 101948280A
申請日:2010.10.22 公開日:2011.01.19
申請人:山東建筑大學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利用廢棄混凝土制備建筑砂漿的方法,屬于建筑材料工程技術領域,步驟為:(1)將混凝土在350~750 ℃煅燒 5~10 h;(2)將煅燒后的混凝土機械破碎后,用鄂氏破碎機破碎到5 mm篩余<5%;(3)將破碎后的混凝土用20目標準篩篩分,分離成兩部分;(4)將步驟(3)中分離的-20目混凝土粉,加入球磨機干磨;(5)步驟(3)中得到的+20目混合物料,加入球磨機干磨;(6)將步驟(4)和(5)中球磨后的物質混合,摻加水泥、礦物摻合料、外加劑的其中一種或兩種或三種制得建筑砂漿。本發(fā)明和現(xiàn)有技術相比,廢棄混凝土的利用率為100%,解決了廢棄混凝土堆放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同時可減少對礦物資源的消耗。
專利申請?zhí)枺篊N 201010555418.0 公開號:CN 102040362A
申請日:2010.11.23 公開日:2011.05.04
申請人: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利用廢棄水泥砂漿制作泡沫混凝土材料、混凝土及制備方法,所述泡沫混凝土材料包括:廢棄水泥砂漿、水泥、木膠粉、石膏、熟石灰、發(fā)泡劑泡沫。本發(fā)明利用廢棄水泥砂漿制作的泡沫混凝土材料,一方面可以回收廢棄水泥砂漿,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另一方面,可以制作隔熱、隔音、強度也較高泡沫混凝土砌塊,大量應用于建筑工程中,減低建筑工程造價。對廢棄水泥砂漿進行再利用,節(jié)約了成本,進行再利用后又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專利申請?zhí)枺篊N 201020523833.3 公開號:CN 201760306U
申請日:2010.09.10 公開日:2011.03.16
申請人:長沙理工大學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混凝土骨料再生設備。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混凝土骨料再生設備,以實現(xiàn)在機械設備靜力作用下的骨料物理碾磨,以滿足再生骨料的強度和粒徑尺寸符合要求。本實用新型包括碾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碾磨裝置包括圓筒,該圓筒內(nèi)的中心部位設有輥軸,該輥軸的一端通過連接器與電動機相連,另一端通過軸承與密封蓋相連,圓筒一端的上方設有帶插板的進料斗,另一端的下方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的下方,設置有篩分裝置,該裝置由帶篩網(wǎng)的粗骨料收料槽、細粉末收料槽和固定支架組成,帶篩網(wǎng)的粗骨料收料槽位于細粉末收料槽的上方。所述的輥軸為一變徑耐磨軸,表面有螺旋凸塊。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再生回收混凝土骨料。
專利申請?zhí)枺篊N 201020552945.1 公開號:CN 201824475U申請日:2010.09.28 公開日:2011.05.11申請人:方圓集團海陽成套設備有限公司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攪拌運輸車混凝土回收利用裝置,是由攪拌運輸車和沉淀池組成。螺旋骨料回收器傾斜安裝于地面上,螺旋骨料回收器的低端設有料斗,料斗的下方設有出水口與沉淀池連通,料斗與攪拌運輸車的卸料槽位置對應,沉淀池內(nèi)設有料斗水泵、清洗水泵和供水水泵,料斗水泵連接的料斗管路的出口位于料斗的上方,清洗水泵連接的清洗管路的出口位于攪拌運輸車的進料斗上方,供水水泵通過管路給需水處供水,補水管路給沉淀池補水,沉淀池內(nèi)設有攪拌器。本實用新型具有能對回收的混凝土分離物全部利用、自動清洗且清洗方便徹底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