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君 徐 暉*
(蘭州大學第一醫(yī)院小兒內科,甘肅 蘭州 73000)
過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關節(jié)炎或關節(jié)痛、腹痛、胃腸道出血及腎炎為主要臨床表現。常見發(fā)病年齡是7~14歲,男女比是1.4∶1,以冬春季為多,夏季較少[1]。腹型紫癜在兒童是比較多見的,以腹痛、嘔吐、嘔血及便血為主要癥狀,復發(fā)率高[2]。本文就注射用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天津生物化學制藥有限公司)治療過敏性紫癜,對腹部癥狀的療效進行觀察及評估。
選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蘭州大學第一醫(yī)院小兒內科,患有過敏性紫癜并有腹部癥狀的56例住院患兒為研究對象。年齡在3~14歲,男性33例,女性23例,男女比為1.43∶1,符合過敏性紫癜流行病學特征[1]。
56例患兒均有典型的皮膚紫癜表現,腹型紫癜有16例,混合型紫癜有40例,其中有31例合并有關節(jié)癥狀,有17例合并有繼發(fā)性腎臟損傷,有8例合并有血管神經性水腫表現。
患兒均為住院患者,均給予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5~10mg/kg,靜脈滴注,臨床癥狀緩解后改用強的松口服治療,并逐漸減量至停藥。將腹型紫癜使用激素后腹部癥狀緩解時間與混合型紫癜使用激素后腹部癥狀緩解時間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使用SPSS16.0),P<0.05認為有統計學意義。
2.1 使用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治療過敏性紫癜,腹部癥狀均可緩解,激素使用3d以上腹部癥狀方緩解的病例有9例,余病例均在使用激素3d內緩解。
2.2 將腹型紫癜使用激素后腹部癥狀緩解時間與混合型紫癜使用激素后腹部癥狀緩解時間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結果如下:t=-0.648,P=0.520,P>0.05,認為是否同時合并有其他癥狀對激素治療過敏性紫癜,腹部癥狀的緩解無統計學差異。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發(fā)生于毛細血管的的感染性、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確,諸多研究證明感染與HSP的發(fā)病關系密切,其在HSP 的發(fā)病原因中居于首位,如溶血性鏈球菌、肺炎支原體、柯薩奇病毒以及近年研究發(fā)現的幽門螺桿菌、甲肝病毒、微小病毒B19、EB 病毒等等[3]。其發(fā)病機制與IgA介導的免疫反應有關,由于輔助性T淋巴細胞及B淋巴細胞的活性增強,產生大量IgA免疫復合物,沉積在全身小血管壁而至血管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內皮素-1及P選擇素均參與其中[1-3]。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是氫化可的松的鹽類化合物,具有抗炎、抗過敏和抑制免疫等多種藥理作用。
根據過敏性紫癜的發(fā)病機制,可以使用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治療本病。本研究表明,使用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對緩解過敏性紫癜腹部癥狀療效顯著,多數病例在3d內腹痛癥狀可緩解。但是使用激素后腹部癥狀緩解時間在腹型紫癜與混合型紫癜來說,無明顯差異。換言之,合并有關節(jié)癥狀,繼發(fā)性腎損傷以及血管神經性水腫并不會延長激素治療過敏性紫癜腹痛癥狀的緩解。有學者認為嚴重腹部癥狀的持續(xù)常為腎臟受累的先導,及時使用激素緩解胃腸道癥狀有助于減少腎臟受累的發(fā)病率,此種觀點尚未完全得到公認,尚需進一步探討其關聯。
[1]胡亞美,江載芳.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688.
[2]朱梅,張秀萍.兒童過敏性紫癜復發(fā)原因分析及護理[J].中國醫(yī)藥報道,2006,3(26):107-108.
[3]林雀卿.過敏性紫癜的研究進展[J].華中醫(yī)學雜志,2009,6(33):35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