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艷 李艷云
(北京昌平區(qū)醫(yī)院 北京 102200)
彩超引導下行PICC置管的應用研究①
劉小艷 李艷云
(北京昌平區(qū)醫(yī)院 北京 102200)
目的探討彩超在PICC置管中的應用及效果。方法對12例靜脈充盈不良的病人在彩超引導下行PICC置管。結果12例病人置管一次成功,成功率達100%。結論在彩超引導下行PICC置管,可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病人的痛苦,是一種實用、安全的置管方法。
經外周中心靜脈置管 彩超引導置管 護理
經外周導入中心靜脈置管(PICC)是指采用引導針經外周靜脈穿刺將1根由硅膠材料制成、標有刻度、能放射顯影的中心靜脈導管插入并使其頂端位于上或下腔靜脈內的深靜脈導管置入術[1]在臨床上應用越來越廣泛,目前國內醫(yī)院對行PICC置管患者的血管選擇方法有2個,即肉眼觀察[2]和超聲引導。采用肉眼觀察行PICC置管的都是局部血管狀況良好的患者,但對于那些局部血管條件差,即使扎上止血帶后只能摸得到但是肉眼不可見的患者只得采用盲穿法,成功率較低。如何提高PICC穿刺置管的成功率是臨床面臨的一個新的課題。2008年1~10月我科與彩超室聯合采用在彩超技術引導下PICC置管12例,全部置管成功,這項技術的應用,可提高外周血管條件差的患者穿刺的準確性,減少穿刺針在組織間潛行對外周組織的損傷和局部刺激,減輕患者的痛苦,降低置管并發(fā)癥,取得了滿意效果,總結如下。
2008年1~10月在我科住院患者,腺癌5例、食道癌3例、肺癌4例,需行PICC置管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選擇標準均為肥胖患者、危重病人,局部血管條件差,扎上止血帶后,血管只能摸得到而肉眼不可見,或即看不到又觸摸不到符合盲穿的條件。根據患者的局部血管情況在B超引導下置管。
使用的儀器為:西門子512彩色超聲診斷儀1臺,配高頻血管探頭,材料中心靜脈導管為:美國arrow導管,導管內徑為4F。
(1)首先在患者平臥于超檢查床上,在彩超引導下仔細觀察肘部靜脈的位置、走行、寬度、血流情況及有無解剖變易,測量臂圍(肘上2寸)及穿刺長度(穿刺點至胸鎖關節(jié)至第二肋),穿刺上肢與軀干呈90°,確定最佳穿刺路徑。
(2)常規(guī)消毒,帶無菌手套,鋪一次性無菌治療巾2塊,在穿刺部位皮下注射局麻藥形成皮丘。
(3)準備好所有穿刺的物品,注射器內吸滿生理鹽水,將PICC穿刺導管內充滿生理鹽水,去除PICC導管尖端的保護套,將導管放置在無菌區(qū)域內。
(4)將吸滿生理鹽水的注射器連接可撕裂鞘的穿刺針,進行穿刺,見回血后,將穿刺針和可撕裂鞘一起向前送,直到可撕裂鞘很好的到達血管內。
(5)松開止血帶,推出穿刺針,拿住導管外無菌保護套,沿可撕裂鞘送入導管,當導管尖端到達預定部位時,讓病人把頭轉向插管的上肢方向,并將下顎貼在肩部,繼續(xù)送管到預定的位置,向回拔出可撕裂鞘,拿住可撕裂鞘的兩個側翼將鞘完全撕開。
(6)檢查導管的位置,彩超定位導管的位置(上肢貼在體側時,導管位于上腔靜脈內,第二肋間隙水平;上肢外展90°,導管尖端應位于上腔靜脈內,第三肋間隙水平。)抽出導絲,連接肝素生理鹽水注射器向回抽吸,直到可以看見血液。然后用肝素生理鹽水沖洗管腔,以保證沒有殘留血液,接可來福接頭,無菌紗布加壓包扎穿刺部位。
12例病人在彩超引導下經肘部靜脈(頭靜脈3例,貴要靜脈9)置管全部一次成功,成功率達100%,高頻超聲均能在皮下脂肪層內找到清晰的淺靜脈,經超聲定位引導穿刺后,清晰顯示導管頭端位于上腔靜脈內表明穿刺成功。置管后無局部青紫、腫脹等組織損傷和血栓形成。
(1)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在我科已廣泛應用,如外周靜脈條件很差的患者,需連續(xù)應用抗生素2周以上患者,需輸入高滲性溶液,輸入刺激性強的化療藥物或毒性藥物及癌癥晚期需營養(yǎng)支持的患者等。PICC導管頭部定位于中心靜脈,血流量大,能迅速降低液體滲透壓及藥物濃度,可長期輸入高滲性及刺激性藥物,保護外周血管不受損害,尤其適用于腫瘤化療病人,可有效成減輕反復穿刺的痛苦,減少靜脈炎及靜脈硬化,減少化療藥物滲出所致的周圍管壞死的危險,同時病人可以自由活動,導管維護方便,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2)在使用彩超引導以前,經外周至中心靜脈置管的成功率,主要取決于操作者的經驗及患者的血管情況,成功率達95%以上,
對于那些肘部血管差,肥胖或靜脈不充盈的血管,往往會增加靜脈穿刺的次數,一方面損傷血管,增加機械性靜脈炎的機率;另一方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最終以失敗告終。而在B超引導下行PICC置管可以清晰的觀察到前臂靜脈的走形,寬度,血流情況。操作者可以準確地將穿刺針送入血管腔,通過12例病人的操作已達到100%,提高了一次穿刺置管的成功率。提高此方法損傷小、安全、穿刺成功率高、縮短了置管時間、減少了血栓的形成。同時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護士的工作效率,特別是對于外周靜脈狀況差的患者,更能體現其實用性和優(yōu)越性,值得臨床推廣。
[1]李于凡,崔其亮,陳麗萍,等.新生兒外周穿刺中心靜脈置管術的插管注意事項[J].現代護理,2003,9(4):304.
[2]郭麗娟,張鴻雁,趙曉玉,等.超聲技術在預防PICC所致血栓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5,20(13):33~34.
R472
A
1674-0742(2011)08(b)-0168-01
劉小艷:女,1964年出生,護理部主任,副主任護師。
2011-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