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慶田
國家在醫(yī)療單位實施基本藥物政策以來,參麥注射液由于治療范圍廣,不良反應較少,又是國家基本藥物,因此,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使用;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終末階段,住院率、病死率高,嚴重危害患者的健康。2011年1~7月在西藥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參麥注射液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參照《2007中國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制定的臨床評估標準,2011年1~7月收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齡47~79歲,平均67歲。隨機分成治療組30例和對照組各18例。其中包括冠心病32例,擴張型心肌病5例,高血壓心臟病11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左室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均在40%或以下,心功能Ⅱ級5例,Ⅲ級37例,Ⅳ級6例。并排除瓣膜性心臟病、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梗死、縮窄性心包炎、慢性肺部疾患、有嚴重室性心律失常、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有肝腎衰竭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兩組性別、年齡、病因及心功能等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抗心力衰竭常規(guī)治療,應用強心苷類、利尿藥、硝酸酯類藥物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治療,必要時加用β-受體阻斷劑。參麥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參麥注射液(云南個舊生產)60~100 ml靜脈滴注,1次/d。治療前后檢查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
1.3 觀察指標 所有病例治療前和治療1周后,通過心臟彩超檢查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每搏輸出量(SV)、左室短軸縮短率(FS)。心功能Ⅲ級以上的患者在治療前后均進行6 min步行試驗。
6 min步行試驗:治療前兩組病例6 min步行距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的6 min步行距離均較治療前大,治療前后6 min步行距離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兩組病例經治療后心功能均有改善。參麥組6 min步行增加的距離較對照組大,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參麥組心功能改善和運動耐量的增強較對照組明顯。心臟超聲指標:治療前兩組病例的SV、LVEF、FS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病例治療后SV、LVEF和FS值均較治療前增加,參麥組各項指標的增加值均較對照組大,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上各項指標的改變,提示參麥組心臟收縮功能的改善較對照組明顯。
不良反應:兩組治療前后肝腎功能、血尿常規(guī)均無明顯變化。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一種復雜的臨床癥狀群,為各種心臟病的嚴重階段,已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癥。中醫(yī)理論認為,“心主血脈”,心氣充沛,心陰與心陽協(xié)調,心臟搏動有力,頻率適中,節(jié)律一致,血液才能正常動地輸布全身,血液的運行有賴于心氣、肺氣的推動及肝氣的疏泄調暢,氣的充盛,氣機調暢,氣行則血行,血液的正常運行才得以保證。心力衰竭在中醫(yī)學方面屬“心悸”、“喘咳”、“水腫”等范疇。在治療方面,多以益氣養(yǎng)陰,溫陽,利水為主,佐以活血化瘀、化痰、寧心安神等。目前對于心力衰竭患者,西醫(yī)治療常規(guī)應用的利尿劑,以及中醫(yī)治療的利水藥,導致心衰患者大量利尿后,易傷津液,出現(xiàn)心悸氣短、咽干口燥等陰虛表現(xiàn)。
參麥注射液由人參、麥冬提純制備而成,方中人參甘,溫。能大補元氣,補益虛衰之心氣,具有抗休克,強心,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降壓,抗缺氧和保護心肌的作用,麥冬,具有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大量利尿后津液受損而出現(xiàn)的心悸氣短、咽干口燥等陰虛癥狀,它能抗心律失常,能增加冠脈血流量,參麥注射液繼承了原方大補元氣、益陰生津固脫的特點,適宜治療肺腎陰虛、氣陰將竭等喘癥,同時配合西藥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本研究結果表明,在西藥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參麥注射液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明顯增加患者心臟收縮功能,增強患者的運動耐量。參麥注射液聯(lián)合西藥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協(xié)同作用,療效確切,不增加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