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師俊 林月雙 楊秋燕 韋 燕
中、重度癌性疼痛是癌癥患者的常見癥狀,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隨著醫(yī)務人員對癌痛治療觀念的轉變、疼痛治療的新進展及新型阿片類止痛藥物的合理應用,80%~90%患者的疼痛都能得到有效緩解。但由于對阿片類藥物認識不足,而影響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和止痛效果。為此,我科對住院期間服用鹽酸羥考酮緩釋片治療的3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給予疼痛護理,提高了患者使用該藥的依從性,取得良好的止痛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0年1月至10月在我科住院服用鹽酸羥考酮緩釋片治療的中、重度癌痛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20~68歲。其中肺癌10例,肝癌7例,乳腺癌5例,鼻咽癌3例,大腸癌2例,宮頸癌、胃癌、淋巴瘤各1例。
1.2.1 給藥方式 鹽酸羥考酮緩釋片單藥整片吞服,不可掰開、咀嚼或研碎,初始量為10mg,q12h,根據患者疼痛緩解程度調整用藥劑量至理想止痛效果。
1.2.2 護理流程 由本科室醫(yī)護人員共同協商制定。具體步驟為:①評估新入院患者對疼痛及止痛治療的認知情況;②根據患者的認知情況,判斷是否存在對疼痛程度判斷不清、對藥物副反應及成癮性、藥物療效的顧慮等;③由經過培訓的醫(yī)護人員,按照“一對一”的方式,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實施疼痛護理,如給藥前指導患者正確使用疼痛評價量表(主訴疼痛程度分級法(VRS)、數字疼痛程度分級法(NRS)、鼓勵患者如實告知疼痛程度,向其說明正確使用鹽酸羥考酮的藥理作用、療效、可能帶來的不良反應及其防治措施等,消除患者心理顧慮;④給藥后及時評估患者止痛效果、服藥依從性、心理狀態(tài)和認知程度的變化情況,根據具體情況進一步調整護理方案,并及時處理可能出現的便秘、惡心、嘔吐、嗜睡、排尿困難等藥物不良反應;⑤收集患者護理前后疼痛程度、羥考酮成癮顧慮、羥考酮不良反應、服藥依從性及疼痛治療效果[1]的變化情況,并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
實施疼痛護理后患者均能正確陳述疼痛,26例(86.7%)患者能按時服藥和正確表達疼痛治療的效果;多數患者服藥后疼痛明顯緩解,其中完全緩解8例(26.7%),部分緩解20例(66.7%),輕度緩解2例(6.7%),中度以上緩解率93.3%;對羥考酮有成癮恐懼者 1例(3.3%);不良反應:便秘 4例(13.3%),惡心2例(6.7%),經積極對癥處理后好轉。
鹽酸羥考酮屬阿片受體激動劑,生物利用度達60% ~90%,主要通過к受體起到鎮(zhèn)痛作用[2],患者服藥后1h內起效,藥效可持續(xù)12h[3],既能達到止痛又能減緩阿片類藥物的耐藥性[4],目前該藥已成為臨床廣泛使用的癌痛治療藥物。由于癌痛患者往往缺乏對疼痛和鎮(zhèn)痛治療的正確認識,主要表現在認為癌性疼痛不可避免,即使治療,效果也欠佳,擔心藥物的不良反應和成癮性等,由此產生的患者依從性問題已成為影響癌痛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臨床醫(yī)療護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5,6]。本研究通過制定疼痛護理流程,先評價患者可能存在影響治療依從性的心理因素,再由經培訓的護理人員以“一對一”的方式進行個體化干預,顯著提高了患者對癌性疼痛的認識和治療的依從性,消除了對阿片類藥物的誤解,進而達到了更好的止痛效果,患者疼痛治療依從性從56.7%提高到86.7%,止痛效果從13.3%提高到86.7%。
鹽酸羥考酮的主要不良反應包括便秘、惡心、嘔吐和嗜睡。本研究中有4例患者出現便秘,可能與長期臥床和纖維素攝入不足有關,調整飲食并按摩腹部后,癥狀緩解,必要時也可服用番瀉葉、大黃碳酸氫鈉片或開塞露塞肛、灌腸等。另有2例患者出現惡心,口服胃復安后緩解。未發(fā)現嗜睡、多汗、排尿困難等不良反應。
本文通過對服用鹽酸羥考酮治療的中、重度癌痛患者實施疼痛護理,糾正了患者對止痛藥品成癮性、依賴性、耐受性等認識誤區(qū),明顯減輕了患者對癌痛治療的顧慮,提高了藥物依從性和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中國抗癌協會.新編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guī)范癌癥疼痛控制與姑息治療分冊[M].北京: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99∶18.
[2] 劉艷麗,顏玲娣,吳春福,等.不同阿片受體在羥考酮引起小鼠高活動性和鎮(zhèn)痛過程中的作用[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7,23(11)∶1484-1489.
[3] Mandema JW,Kaiko RF,Oshlack B,et al.Characteriz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pharmacokinetic model for controlled release oxycodone[J].Br J Clin Pharmacol,1996,42(6)∶747-756.
[4] 梁 鵬,鐘進才.羥考酮替換鹽酸嗎啡減輕阿片類藥物耐藥的臨床研究[J].中國癌癥防治雜志,2011,3(1)∶69-72.
[5] 陸雨晗,尤黎明,馬雙蓮,等.癌癥疼痛患者對疼痛治療的顧慮與遵醫(yī)行為[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04,10(6)∶335-337.
[6] Gunnarsdottir S,Donovan HS,Serlin RC,et al.Patientrelated barriers to pain management:the Barriers Questionnaire II(BQ-II)[J].Pain,2002,99(3)∶385-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