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凱
(江西省武寧縣中醫(yī)院 武寧 332300)
縮唇腹式呼吸減少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復發(fā)的觀察
李學凱
(江西省武寧縣中醫(yī)院 武寧 332300)
縮唇腹式呼吸;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復發(fā)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指終末支氣管遠端氣腔的擴張伴有肺泡壁的破壞,是一種不可逆的病變,病情常緩慢進展。2008年1~12月,我科收入經臨床醫(yī)生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共66例,采用縮唇腹式呼吸訓練來進行隨訪觀察,有明顯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66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男性50例,女性16例;最大年齡82歲,最小年齡62歲,平均年齡74歲;其中干部30例,農民21例,其他15例;平均住院天數(shù)15 d;出院后隨訪半年之內24例,隨訪半年之上42例。
1.2 方法 開始訓練時以半臥位,膝屈曲,情緒安定,平靜呼吸。呼氣時縮攏嘴唇,同時腹肌收縮,腹壁下陷,使肺內氣體經口徐徐呼出(此時切勿用力呼氣),然后經鼻吸氣,吸氣時腹肌放松,盡量使腹部鼓起。開始訓練時患者將一手放在前胸,另一手放在腹部,以感知胸腹起伏,呼與吸比例為2:1,每分鐘呼吸10次左右,每次訓練10~15 min,每日2~3次,熟練后可增加訓練次數(shù)及時間。
1.3 注意事項 首先向病人及家屬解釋腹式呼吸及縮唇呼氣可以有效增加呼吸運動的力量和效率,調節(jié)通氣的潛力,從而使患者的呼吸困難減輕,活動耐力提高?;顒忧昂蟛∪藨谐浞值男菹r間。盡可能在止喘藥發(fā)揮最大作用時進行活動。注意病人的主訴、心率、呼吸等的變化,活動時如有明顯不適,或運動后3~5 min后心率、呼吸未能恢復到運動前水平,應與醫(yī)生研究變更活動類型及運動量。
1.4 隨訪結果 見表1。
表1 隨訪觀察結果 例
1.5 典型病例 患者男,78歲,因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發(fā)熱3 d,于2008年1月14日入院。體檢:體溫38度,脈搏90次/min,呼吸32次/min,血壓140/70 mmHg;神志清楚,口唇紫紺,呼氣延長,桶狀胸,肋間隙增寬,兩肺呼吸音減弱,叩診過清音,胸片示:肺氣腫。追問病史,有慢性咳嗽史十年,每年發(fā)作6~10次,每次都行抗感染、給氧、止咳、平喘治療。臨床診斷:(1)慢性阻塞性肺氣腫;(2)慢性支氣管炎并感染。治療:抗感染、對癥、持續(xù)低流量給氧,增加縮唇腹式呼吸訓練。10 d后好轉出院,囑其出院后堅持縮唇腹式呼吸鍛煉,隨訪至今未復發(fā)。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一種慢性老年性疾病,是一種不可逆病變,難以治愈。研究表明,首次呼吸衰竭發(fā)生后,5年生存率只有15%~20%,病人及家屬應積極參與疾病的診治和康復過程。我們采用縮唇腹式呼吸鍛煉來減少復發(fā),阻止或延緩疾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腹式呼吸訓練是通過腹肌主動舒張與收縮來加強膈肌運動,以提高通氣量,減少氧耗量;縮唇呼氣可提高呼氣支氣管內壓,防止小氣道過早陷閉,利于肺泡氣的排出??s唇腹式呼吸可以有效增加呼吸運動的力量和效率,調動通氣的潛力,從而使患者的呼吸困難減輕,活動耐力提高。本文66例患者進行縮唇腹式呼吸訓練后,減少了疾病的復發(fā),住院次數(shù)亦減少。其中半年以內有效率91.7%,半年以上有效率95.2%。由此可見,堅持縮唇腹式呼吸鍛煉能使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癥狀減輕,活動耐力和生活質量提高。
R 563.3
B
10.3969/j.issn.1671-4040.2011.01.035
201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