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本、進度與質量控制不是單一的部門和個人的工作,它是一項社會化工程、是一項系統(tǒng)化的工程。只有企業(yè)領導和全體員工高度重視起來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意識,對施工項目管理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進行控制,才能保證工程項目保質保量按計劃以最優(yōu)的造價完成。
關鍵詞:施工項目,成本控制,質量,進度。
1 前言
施工項目管理又稱為施工方項目管理,是工程項目管理的一大類,是指工程項目施工方的管理者為了實現所要求的功能、質量、時限、費用預算等,用系統(tǒng)的觀念、理論和方法,進行有序、全面、科學、目標明確的管理,發(fā)揮計劃職能、組織職能、控制職能、協(xié)調職能、監(jiān)督職能的作用。其管理對象是各類施工項目。
2降低施工成本
要使施工項目計劃成本目標的實現和進一步降低施工項目成本,不僅按上述各種原則執(zhí)行,而且還要采取各種降低施工項目成本的有效途徑和措施,降低施工項目成本的途徑總的說來就是既開源又節(jié)流,也就是既增收又節(jié)支。具體分析起來,從增收的方面,也就是:
一、認真會審圖紙。從方便施工,有利于加快工程進度,保證工程質量、降低資源消耗,增加工程收入等方面綜合考慮,提出有科學根據的又能使得設計單位和業(yè)主滿意的合理化建議;
二、加強合同預算管理,即認真研究招標文件,合同內容,正確編制施工圖預算,充分考慮施工中可能發(fā)生的成本費,對合同規(guī)定的“開口”項目如待定項目,按實結算項目及施工中種種原因變更項目等,應及時辦好隱蔽資料記錄和有關變更資料手續(xù),隨時辦理增減賬;
三、制定先進的、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也就是認真研究確定施工方法,選擇施工機具,施工順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組織等,使其促進工程進度、縮短工程工期和減少工程各種費用等;
四、落實技術組織措施,也就是技術與經濟相結合,以技術優(yōu)勢來取得經濟效益,降低其項目成本;
五、組織均衡施工、加快施工進度。這樣能夠縮短工期,減少管理人員的工資、辦公費、施工機具、周轉材料及施工水、電等費用,同時縮短工期,提前竣工還可得到一定的提前竣工獎;
從節(jié)支的方面分析也就是:
一、嚴格以施工預算控制項目成本支出。即按施工圖預算實行“以收定支”,如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管理費等;
二、以施工預算控制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的消耗,即按施工預算劃分施工段,合理安排勞動力,簽發(fā)任務單,限額領料單等;
三、建立資源消耗臺賬,實行資源消耗的中間控制,即依資源消耗臺賬數字作為施工項目用料控制的依據,通過消耗情況信息,對項目成本及時分析研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地中間控制資源消耗,隨時改善分部分項工程成本;
四、應用成本與進度同步跟蹤控制分部分項工程成本,也就是施工的時間與成本的關系,實際施工時間能按照進度計劃完成或提前完成,就能夠控制或降低分部分項工程成本;
五、加強質量管理,控制質量成本,即加強對職工質量教育,提高全員質量意識,建立強有力的質量管理體系,搞好施工項目工程質量,控制質量成本(①使控制成本低而合理;②避免或減少故障成本,如返工損失,返修損失,停工損失,保修費,賠償費,訴訟費,罰款等),從而使其施工項目成本降低;
3 施工進度計劃與控制
(1) 施工總進度計劃
施工總進度計劃是對建設項目施工或群體工程施工時編制的施工進度計劃。由于施工的內容較多,施工期較長,故其計劃項目綜合性大,較多控制性,很少作業(yè)性。
(2) 單位工程施工計劃
單位工程施工進度計劃是對單位工程、單體工程或單項工程編制的施工進度計劃的總稱。由于它所包含的施工內容比較具體明確,施工期較短,故其作業(yè)期較強,是進度控制的直接依據。
4 施工質量動態(tài)控制
動態(tài)控制,事中檢查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對質量控制,主要應抓住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加強管理力度,巡視檢查,平行檢驗與旁站監(jiān)理相結合。對于每一位現場技術人員要求做到:“五勤”: 即眼勤,發(fā)現問題、處理問題要有記錄, 要用文字記載工作的始終,并形成最終產品;腿勤,常到現場,了解施工現場的進度情況及隨時發(fā)現的各種問題,及時發(fā)現,及時解決、杜絕隱患;口勤,對于施工中易出現的質量隱患要常提醒、常交底;腦勤,根據設計和施工進展情況, 以及施工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協(xié)助施工隊伍制定新的計劃和杜絕產生質量問題的措施。對于重要部位或有特殊工藝要求的部位施工過程中工程師需要做到跟班旁檢,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2)抓“重點”、抓“樣板”、抓“臨界”。根據工程項目的規(guī)模,工程特點的技術要求,從實際需要出發(fā), 確定內容、范圍和制定規(guī)劃。施工中的難點是要抓的重點。對確定的重點,應會同施工隊伍共同制定施工計劃、施工技術措施。對工作量大,而且是重復性工作的,應先做樣板,工程師要會同施工隊的工程技術人員, 以樣板工程引路, 而后推廣。對臨界項目,則要求施工隊進行“三檢制”, 實行對工序交接檢查, 避免不同工序、工種交接時,將質量問題和隱患帶入下一道工序中。(3)現場巡查,數據說話。工程師通過現場巡視、實地測量來檢查和判斷工程質量,根據測量數據來評定質量是否合格。如軸線、標高等。施工前段時間對檢測出來的質量問題不能遮掩,要認真處理, 避免今后出現類似質量問題。
參考文獻
[1]王子宗.國際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及其發(fā)展趨勢[J]中國工程咨詢,2003, (02) .
[2] 梁達寧.淺議技術管理在施工項目管理中的作用[J]廣東水利水電,2000, (05) .
[3] 梁世連.淺談工程項目經理部的管理藝術[J]財經問題研究,2002,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