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10月初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一度達到1364美元/盎司,使得年底漲至1300美元的預期提前到來。
在各投資市場大受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復蘇前途未卜之影響下,黃金市場大有“綜觀世界風云,風景這邊獨好”之勢。金價在2010年10月初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一度達到1364美元/盎司,使得原先很多分析師預計金價將在今年年底漲至1300美元/盎司的預期提前到來。金價目前的強勢表現(xiàn)似乎預示著它將要開啟新的歷史篇章——“千三時代”。
市場越是瘋狂,我們愈要冷靜。為求知其所以然,就本輪新高,得出幾點粗淺看法。究其主要推動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推動本輪金價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的最主要因素,來源于美聯(lián)儲有意重啟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無論是市場傳言,還是美聯(lián)儲的政策暗示,都會推動金價強勢上漲。美國目前潛在通脹趨勢略低,無法長期、最大化地促進就業(yè)和物價穩(wěn)定。因此,為了應對國內經濟下滑風險,美聯(lián)儲不得不在必要的時候出臺新的量化寬松政策。
美聯(lián)儲目前有可能實施的量化寬松政策,是通過購買美國國債壓低市場利率,促進銀行借貸,以刺激經濟復蘇。此項政策以及美聯(lián)儲的超低利率政策,無疑會進一步降低美元計價資產回報的吸引力,從而導致投資者大量拋售美元,黃金則受益于作為對沖美元貶值的工具而受到市場投資者的熱烈追捧。
第二,全球經濟復蘇放緩以及復蘇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將會促使投資者尋求黃金作為避險投資工具。2010年上半年,歐元區(qū)主權債務危機引發(fā)歐元的信用危機,歐元兌美元匯率的大幅下挫,使得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劇烈,黃金避險需求再一次得到提振。為了應對主權債務危機,歐元區(qū)成員國不得不削減財政預算赤字,以獲得歐盟和IMF的資金救助。但是此項政策的副作用,在于緊縮的財政赤字會導致原本依賴于經濟刺激政策的國家經濟復蘇步伐進一步放緩,失業(yè)率增加,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就會大大增加,而黃金往往在經濟發(fā)展處于不確定的時候有比較好的表現(xiàn)。
第三,來自中國的需求。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和消費國,但我國人均年黃金消費量僅約0.26克,遠低于0.7克的世界平均水平,這反映出中國黃金投資市場潛力巨大。2010年7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展改革委、工業(yè)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稅務總局和證監(jiān)會六部委聯(lián)合下發(fā)了《關于促進黃金市場發(fā)展的若干意見》,旨在明確黃金市場發(fā)展定位,促進黃金市場健康發(fā)展。其中,擴大有進出口黃金資格的商業(yè)銀行數量,被看作是中國有意增加黃金進口量的一個信號。
而且,人民幣升值有助于降低中國購金成本。今年9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累計升值幅度已達1.4%左右。由于黃金主要以美元計價,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中國購金成本,提升中國的黃金進口量。來自中國的實物黃金需求增長因此利多黃金。
第四,實物金需求旺季的到來。每年從9月份至次年2月,印度的排燈節(jié)、中東地區(qū)的開齋節(jié)和宰牲節(jié)、西方的圣誕節(jié)以及中國春節(jié)會相繼到來,黃金珠寶市場也迎來了銷售旺季。珠寶商會在旺季來臨前1—2個月,提前購入黃金并進行加工,因此每年的8月至次年的1月是珠寶制造業(yè)的需求旺季。實物金消費旺季所產生的黃金消費題材概念,很多時候都會推升金價出現(xiàn)一輪牛市行情。
第五,黃金市場投資投機資金推升金價不斷上漲。首先,全球最大的黃金ETF-SPDR的黃金持有量自2010年1月以來累計增加171.77噸,截至9月24日,其黃金持有量為1300.52噸,逼近歷史高點1320噸。其次,截至9月21日,美國COMEX期金非商業(yè)多頭持倉量為286568張,與8月3日的數據相比累計增加63864張,增幅為28.7%。機構大舉增持黃金,從資金面上幫助金價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
第六,金價的歷史走勢,往往也預示著黃金在下半年有著比較不錯的表現(xiàn)。從黃金之前的歷史走勢來看,很多時候黃金在完成夏季弱勢震蕩之后,后市很有可能出現(xiàn)大級別的單邊上漲行情。因此,目前黃金上沖至1300美元上方只是一個開始。
綜合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所有的推動黃金上升的因素來源于目前國際經濟形勢的大背景。這也將意味著所有的這些推動因素,在短期內不會消退,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黃金未來的價格可能會超出我們所有人的預期。尋找機會介入,合理的利用價格回調和整理,建立自己的頭寸部位,當“新高”已經成為一種習慣,黃金市場年內應還有驚喜回饋。
作者系中聯(lián)金儲首席黃金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