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是中國擁有上市公司數量最多的縣級市:25家。其中,與服裝有關的公司又占了大多數。七匹狼、安踏、特步、匹克等等已是這個地方的城市名片。這些公司的創(chuàng)業(yè)邏輯非常相似:不是小作坊出身,就是靠代工發(fā)家,即都把上游生產線視為生命線。
但諾奇是個例外。它從略面的零售店面起步,一直深挖終端渠道,并通過賣別人的雜牌服裝來確立自己的連鎖品牌。但是,它又不想讓自己僅僅局限于渠道品牌的定位上,而是以渠道為依托,開始打造自己的產品品牌。這個一直把渠道建在三、四線城市的“快時尚”品牌,憑什么喊出要敞中國的“ZARA”?
從路邊店開始
在大多數時間里,丁輝身上的衣服都是“諾奇”品牌。這位對穿著十分講究的董事長,認為諾奇的產品完全可以滿足他對時尚的要求。而丁輝對時尚的熱愛可以追溯到20年前:“年輕的時候看著圖片里國外的人穿得都很漂亮,愛美之心誰沒有呢?”當時丁輝有了個去澳門的機會,他抓緊時間在當地做了一條男褲。正是這條很漂亮的褲子改變了他的生活,借著改革開放的東風,高三還沒讀完的丁輝下海創(chuàng)辦了一家小服裝廠,從仿造這條澳門褲子開始,生產男裝。
3年之后丁輝給這家服裝廠起名為“諾奇”,不過那時他也開始認識到,在中國這樣的生產大國,生產力永遠是過剩的,做服裝還是要控制處于主導地位的鏈節(jié):零售終端?!白錾a商你要另找渠道來為你批發(fā)、零售,完全沒有控制權”,在經歷了被欠款和算不清楚的果賬、壞賬之后,丁輝終于決定在1997年解散已經有100多個工人的服裝廠,在晉江的公路邊開起了第一家“諾奇時裝平價行”——做零售,至少能保證現金流。
和街頭隨處可見的小服裝店一樣,諾奇當時還是雜牌軍,所銷售的衣服是從不同生產廠商拿來的散貨。這時的諾奇相當于一個最小型的零售渠道商,像每個剛起步的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一樣處于弱勢?!敖M的貨都是對方最邊緣的品牌,只要他們愿意把貨給我賣,貨的性價比還可以就行。”丁輝說。在最早的時期里,他無法避開從渠道代理起家的創(chuàng)業(yè)者必經的階段。但這家外觀簡陋、面積不到100平方米的小店,卻有著一顆先進的內核:當時剛剛進入零售渠道的丁輝,同時也在規(guī)劃著今后的連鎖事業(yè)。
不過,在只擁有一家雜牌服裝店的時候,奢談大規(guī)模連鎖顯得有些不太實際,尤其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國內的信息化還相當的不成熟?!疤岬竭B鎖,就涉及到異地管理,一定要提到信息化的配合”,但撥號上網時代10兆左右的網速和網絡的低普及率,決定信息化管理在當時只能是美麗的幻想,“沒有電腦,條形碼更沒有”。再加上國內的服裝連鎖經營尚未起步,丁輝是有心無力,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解服裝零售行業(yè)、積累終端門店管理經驗、培養(yǎng)店長上面:未雨綢繆,這些都是日后進軍連鎖經營領域的基礎儲備。
在此后的4年中,諾奇“堅持利潤百分八”的平價策略切中了三四線城市消費人群的要害。不在最好的商業(yè)地段開店,幫助丁輝有效地控制了租金成本,薄利多銷。2001年,這家晉江小店已被他做得風生水起?!斑@個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成熟了,也有一定的經驗和思考了”,加之國內的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斷進步,丁輝于是參考國際連鎖企業(yè)的成功經驗,自己動手編寫了一系列推進標準化運營的方案:與單店不同,連鎖企業(yè)不僅是人在管理,更是流程、制度在管理。
不久,諾奇開始了連鎖化的進程。不過丁輝還是比較謹慎,到2003年,門店只開到了第6家。磨合團隊和銷售運營體系是丁輝在這兩年中的主要任務之一,另一個則是完善公司從22001年起推出的會員制。平價一直是諾奇的主要策略,為此丁輝一直把店開在城市中的二線、三線位置,甚至社區(qū)以控制租金。為了在非黃金地段的店面吸引更多顧客,諾奇決定深挖用戶價值。
到現在為止,大多數實體店面仍不太重視進店顧客的資料,而諾奇從當時就開始留意銷售行為背后的數據:消費能力、頻率、傾向,家庭背景、個人喜好等等信息。會員這個龐大消費群體的意義,顯然不僅在于銷售額而已。諾奇陸續(xù)開始為會員提供熨燙服裝、修改褲長、節(jié)假日贈送禮物等增值服務,以期提高用戶的黏性,逐漸培養(yǎng)他們對品牌的忠誠度。
“做會員制要看你有沒有維護會員關系,有沒有分析會員的需求,有沒有提煉會員數據。”丁輝認為,如果做不到這些,會員體系只是一個空殼。在諾奇,會員的基礎數據和消費行為都會成為產品研發(fā)的依據,會員的喜好很可能會影響到公司的決策。而通過短信群發(fā)等針對會員的宣傳行為,諾奇節(jié)省了一大筆廣告費,從而保證了平價策略的實施。
到現在為止,諾奇的會員數已經超過50萬,丁輝預計到明年將發(fā)展到百萬會員。而根據丁輝的統(tǒng)計,95%以上的消費都來自于會員,重復消費的會員占到總數的80%以上,每位會員每年內的平均消費在1000元左右——數量和質量都如此高的會員群體,時至今日已經幫助諾奇打造了強大的渠道掌控能力。“諾奇不是簡單地在賣衣服,”丁輝說,“我們是在賣數據庫。”在此后的2004年到2006年,諾奇提高了擴張速度,門店發(fā)展到60多家,也從福建擴張到了廣東、江西等省份。
不再賣別人的牌子
2007年諾奇的門店數目突破100家,但這對丁輝來說還遠遠不夠:諾奇到此時為止,仍是靠買手來搭配散貨,沒有自己的品牌。這也是代理商發(fā)展過程中的必然,丁輝說:“假設只有30個店,年銷售額都不一定做得到幾千萬,想下單生產的話,服裝有這么多類別、這么多款式,你怎么下單?不現實,成本風險太高?!痹僬?,這樣小的單體更得不到生產商的重視。盡管在門店初建時,丁輝覺得是否經營自己的品牌不重要,但此時他已經意識到,做服裝要想求發(fā)展,還是得做自有品牌。諾奇對消費者做了許多調查,發(fā)現國內用戶對零售商品牌的理解還很少:大多數人更接受的形式是,一個服裝店里面只賣一個品牌,比賣許多不同的品牌,看起來更加“專業(yè)”。另一方面,中國的信用體制不是很好,如果沒有自有品牌,加盟商可以到外面拿散貨來賣,很難控制。而服裝企業(yè)在做大的過程中,加盟形式已被證明是簡便有效的路子。
想清楚這些之后,考慮到此時諾奇的需求量已經達到了一定規(guī)模,丁輝認為推出自有品牌的時機已經成熟。諾奇認真地走著許多世界知名零售商過去的路:從多品牌的散貨組貸,發(fā)展到經營單一的自有品牌。
自有品牌給諾奇帶來的最大好處是,商品規(guī)劃得以更加成熟,從單純的買手判斷并組貨,發(fā)展到能夠親自根據單店的產品企劃方向做出公司總部企劃,對產品設計、質量的掌控能力都更強。不過,之前的幾年,靠買手去不同廠家組貨的模式其實也為此做出了貢獻?!霸谇览镔u別人的品牌,也給了你機會了解不同品牌是怎么進行開發(fā)的,他們的款式、設計有什么特色?!倍匾氖?,在自有品牌階段。諾奇同樣需要市場觀察人員從流行趨勢中挑出重要元素,進而和不同產品匹配組合,力圖整合市場中不同品牌的優(yōu)勢——從組合貨品到組合流行元素應用于自己的貨品,方式雖不同,但所需的流行把握能力和組合能力并未改變。
同樣沒有本質變化的是整個渠道管理思路。事實上,從第一家門店成立開始到2007年,諾奇對終端渠道都一如既往地重視,即使在信息化未普及的時候,店員也會不停觀察分析門店中哪種產品和貨號銷售得最好,這樣才能保證到市場上迅速組貨。到了自有品牌階段,諾奇根據渠道中的市場反應變化調整貨品的空間更大了——只要稍加聯(lián)想,便不難發(fā)現這同時下最流行的服裝運營模式,即以ZAIKA等巨頭為代表的“快時尚”自有品牌服裝專業(yè)零售商十分類似。
諾奇與ZARA的不同之處在于后者自己控制一些工廠,而前者與供應商結成聯(lián)盟。在諾奇的本部福建晉江,有著太多服裝生產資源,于是丁輝選擇OEM外包的方式進行自有品牌的生產。目前與諾奇進行合作的主要供貨商有十多家,不合格的會被淘汰?!俺速|量和成本,還會考核是否會配合我們追單,是否能對我們的需求作出快速反應。”之前與供應商結成的良好關系和供應鏈談判能力此時到了真正發(fā)揮作用的時候,丁輝開始從渠道著手,向產業(yè)鏈上方整合生產商的力量。
這時,丁輝遇到的問題是與產業(yè)鏈上游的磨合。他不得不放棄一些之前合作過的服飾代理,因為對方不具有生產能力。對于合作過的服裝生產廠商,丁輝不再直接拿對方的品牌,而是請對方代工,為自己貼牌。晉江豐富的生產資源幫了丁輝的忙,那里大多數中等規(guī)模的加工廠商都是兩條腿走路:自己的品牌并不十分響亮,有貼牌訂單時可以貼牌,不貼就使用自己的品牌,并不矛盾?!爸匾氖悄阌袥]有單子、有多少單子來給生產廠商做?!倍≥x說。
雖然創(chuàng)業(yè)的最初丁輝曾經做過生產商,但他此時并不想重新?lián)碛凶约旱墓S。在他看來,這并不是模式中的重點:“優(yōu)衣庫等很多快時尚企業(yè)也沒有工廠。核心是以市場為導向的產品快速設計、研發(fā)、生產?!彼环裾J自己建造工廠后對產品的控制力更強,但考慮到因此投入的成本,卻可能得不償失。在服裝生產資源豐富的中國,和供應商形成利益共同體,電是個不錯的選擇。
就像是沃爾瑪把寶貴的購物籃分析數據共享給供應商以圖雙方共贏,在諾奇的信息平臺上,OEM生產商也可以及時看到自己產品的銷售情況:10000件的男褲訂單,現在賣了500件還是300件?賣的是什么碼數,哪個貨號。什么顏色,各賣了多少件?還有多少庫存,還能賣幾天,要不要提前做好生產準備?并非每個渠道都會為生產商第一時間提供這樣的市場動態(tài)信息。這對他們很有吸引力。不過,國內的服裝生產商大多數都由早期的外貿加工出口企業(yè)轉型而來,采用訂貨制的模式,提前半年接單,這樣的反應速度顯然不能滿足諾奇這類新型渠道商的要求。
“這幾年許多供應商已經進步了,我們也培養(yǎng)了許多生產商從原來的慢反應發(fā)展到現在的快反應。”盡管如此,丁輝認為,觀念的轉變需要一個調整期,尤其是在渠道規(guī)模不大的時候,采取這種模式會比較困難。所以在經過10年的摸索之后,等到公司規(guī)模、運營模式和供應鏈管理流程都比較成熟的2007年,諾奇才啟動了自己的品牌。之后的事情如同丁輝預想的一樣,諾奇開始大規(guī)模地對外引入加盟商,目前總的門店數達到了300家左右,而且還在以每月兩位數的速度增長。
快時尚需要什么樣的“殺手銅”
想成為中國ZAKA的企業(yè)并非諾奇一家,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并非口頭說說就能實現。丁輝面臨的首要考驗是如何實現“快時尚”中的“快”字,為此,他必須在如同零售企業(yè)血脈般重要的供應鏈體系上下功夫。
在傳統(tǒng)的服裝企業(yè)中,產品設計師需要提前很長時間開始設計,生產完成后,廠家組織訂貨會,正式把產品推向市場。而在進入市場的過程中,省級代理商、區(qū)域代理商、終端加盟店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利潤,也都會降低鏈條的效率,生產商更無從獲知市場的一手數據。在訂貨會上敲定進貨量的代理商,再申請補貨、新品也比較麻煩。很顯然,這樣的過程已經不適合現代飛速變化的市場需要。
如同它的美國榜樣,諾奇正在把傳統(tǒng)的流程倒過來,以用戶需求為導向進行供貨:根據市場數據所反饋的需求迅速組織生產,在短時間內提供符合最新潮流趨勢的新品。相對于其他產品,容易過時、換季的服裝更需要供應鏈的陜速反應?!拔覀儸F在的供應鏈很短,管理是扁平化的”,諾奇取消了代理商制度,產品直接從廠家發(fā)送至終端,物流成本、倉儲成本都會大幅度降低。更重要的是,鏈條短了之后,整個流程快了起來。
多年積累的信息系統(tǒng),能夠實現讓終端和總部隨時進行直接的信息交換,避免在不同層級間的信息滯后和偏差。諾奇特設的銷售監(jiān)控部會監(jiān)控各個分店每天的經銷存情況,以最陜的速度知道門店的需求?!拔覀儾恍枰_訂貨會,都是配貨制的概念,”丁輝說,“門店需要什么,我們就能配什么,配完之后還有變化的話,隨時修正?!?/p>
這套看似簡單的體系得益于丁輝的戰(zhàn)略選擇。從渠道做起的諾奇,相對于晉江多如牛毛的服裝生產商來說,在生產方面并不占有多少競爭優(yōu)勢,卻從出生開始就更貼近市場。隨著快時尚模式的走紅,很多服裝廠家都在嘗試轉變,但體系架構、管理、人才等各種因素的變化絕非易事。最大的問題之一在于,傳統(tǒng)模式中從總部、代理商、區(qū)域代理商到加盟店,這些環(huán)節(jié)并不是一個利益共同體,總部無法及時地全面了解終端需求,所導致的脫節(jié)必然使“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生產”成為空談。
在快速反應體系中,諾奇的上新速度十分驚人?!胺b配飾每年會新推3000多個款式,每周都會有新款”,門店可以不斷調換、淘汰、追加產品品類。一件新式男褲的誕生從諾奇的綜合信息平臺開始:這里捕捉到的市場信息大至國際、國內褲業(yè)流行趨勢,小至每個終端店的男褲銷售情況。之后銷售監(jiān)控人員每天把最新信息反饋給商品中心,需求建議再統(tǒng)一被提交至OEM生產廠家的設計人員。打樣之后,諾奇迅速下單,生產好的新褲子由總部直接派送到各個門店?!拔覀兊目偣局苯涌刂迫珖拿恳患议T店,—丁輝介紹說, “如果某個省有一定的店鋪數量了,總部會外派管理人員,但他是代表總部直接對區(qū)域進行管理,保證我們跟終端店是兩點一線的概念?!?/p>
為了保證消費者在最短時間內買到新褲子,諾奇在福建總部的倉庫之外,還在店鋪較多的江蘇、江西等省份設置了分倉。分倉與店面的距離都很近,基本上來說,店面要進的貨兩天之內就能送到。諾奇極力縮短從生產下單到終端店鋪的距離,使得新品從構思到出售的時間平均只需要三個星期。眼下是9月份,一般的銷售渠道都已開始準備下明年春夏季的服裝訂單,而諾奇的門店還可以不停地對秋冬季服飾下單。
快節(jié)奏的溝通效率和物流配送使得降低庫存成為現實,而這恰恰是傳統(tǒng)服裝廠商最大的憂慮之一,因為事先生產再推向市場的模式很難對供求情況進行把控。目前諾奇整個鏈條的庫存差不多在訂單的8%以內,而整個服裝行業(yè)的平均水平在20%~30%左右。除了鏈條的簡化避免了層層代理商手中的壓貨之外,總部對門店小批量的持續(xù)、快速配貨也對庫存率的降低居功至偉。
縮短鏈條并提高鏈條中每環(huán)的效率,到底能帶來多少差別?“這個差別是非常可怕的,”丁輝很肯定,“諾奇的定位是一個渠道零售商品牌,我必須靠快速反應才能取得競爭優(yōu)勢?!?/p>
什么是渠道品牌
與七匹狼、杉杉等企業(yè)相比,諾奇這個渠道品牌商走的路子有點兒不同:國內傳統(tǒng)的服裝企業(yè)大多是當生產達到一定規(guī)模、公司有一定積蓄時,開始由生產走向產品品牌,再去推廣品牌、發(fā)展渠道。而諾奇是先建渠道,再發(fā)展自有品牌,與國外一些服裝巨頭類似。兩者的方向恰好相反,前者是從上游到下游,后者是從下游往上走。
“舊模式不能說不好,但只是曾經非常好?!倍≥x認為。十幾年前,以七匹狼為代表的很多福建服飾企業(yè)就是靠這樣的模式得以快速擴張。不過到現在,這個模式的缺點也已經暴露出來:鏈條太長、成本太高、反饋太慢?!捌款i很多,所以現在有很多品牌開始把精力下沉到渠道里面去,”丁輝說,“方法包括回收代理商權限,控股、參股代理等等。”但這并非萬全之策。如何砍掉代理商的利潤,以什么樣的價格控股代理商,有沒有能力去管理終端,對傳統(tǒng)生產企業(yè)來說都是難度很高的問題。
事實上,已經有一些服裝廠商試圖改變先生產,再發(fā)展代理商、加盟商,層層批發(fā),提前訂貨的老路。美特斯邦威在發(fā)展中為人稱道的一點是“虛擬經營”,將生產完全外包,再去發(fā)展渠道,但也保留了代理商的體制。自選服裝超市海瀾之家,以發(fā)展加盟為主,與許多上游生產商合作,先拿貨、后結款,利用自己的渠道進行銷售。
在丁輝看來,作為渠道品牌而非產品品牌的諾奇,有著更強的擴展性,因為兩者掌握的核心不一樣。產品品牌掌握的是服裝、品牌的無形價值,而渠道品牌最大的價值在于渠道運營管理能力和團隊?!氨热缥覀儼l(fā)展會員制,渠道會員就是我們的價值,—丁輝說, “對于一個產品品牌,如果品牌拿走了,幾乎就什么都沒有了。而對于渠道商品牌,例如把國美、蘇寧的品牌拿掉,他的團隊還在、整個供應鏈的控制能力和零售渠道管理能力也還在。換個品牌,一樣可能迅速做起來。”
在諾奇的渠道品牌模式中,市場需求得到了充分的重視。迅速地找到對應的生產商去快速打樣生產,再把滿足市場流行趨勢的東西迅速推向消費者,同時價格又比較實惠——用丁輝的話來說,這叫做大眾時尚。商品直接從廠家進入門店,沒有中間代理商,流通成本很低,層級的減少也降低了管理成本;通常不把門店建在黃金地段,加之信息系統(tǒng)的輔助,節(jié)約租金和運營成本;實行會員制,利用短消息和口碑傳播等方式進行宣傳,減少廣告開支。
丁輝希望通過持續(xù)創(chuàng)新,將諾奇在未來三年的擴張速度維持在50%以上,到2014年將門店發(fā)展到1000家。
國內服裝行業(yè)現在的競爭已非常激烈。下一個十年里,變革與創(chuàng)新的方向將會是什么?丁輝覺得像諾奇一樣以商業(yè)平臺為主導的方向將會占據優(yōu)勢地位, “現在不管什么行業(yè),最怕的就是生產的產品和市場的需求對不上”。而掌控渠道才能夠和消費者面對面接觸,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生產品牌向渠道品牌的轉變顯得十分自然。丁輝認為,這有助于諾奇牢牢把握住消費者的脈搏。
幾年前丁輝曾經試圖在北京開店,仔細評估之后卻最終放棄,眼下,他覺得是時候了——諾奇已經找準了自己的定位?!拔覀兊臅r尚并非走在風口浪尖,也不另類夸張,針對普通大眾,”丁輝說,“中國的消費者類型太多了,沿海三四線城市里的富人很多,北京、上海也有窮人?!币患覄?chuàng)業(yè)公司想囊括多元消費市場顯然太過困難,諾奇不想進行盲目的競爭。但即使如此,丁輝仍面臨相當大的挑戰(zhàn)。諾奇已經成功完成了從代理到品牌的轉變,不過它的中國式快時尚之路還很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