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不可避免會涉及到閱讀,而就閱讀本身而言,快速閱讀對于中國學生相對有很大的難度。在師范類的大專院校,很多學生對于泛讀課后的快速閱讀題的準確率經常是“視情況而定”,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掌握快讀閱讀的技巧以及缺乏相關的知識。
關鍵詞:快速閱讀 跳讀 略讀
作者簡介: 趙琴娟,運城學院師范分院助理講師
快速閱讀是外語學習中獲得信息的一種手段,也是外語學習者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所謂快速閱讀就是利用視覺運動的規(guī)律,通過一定的方法訓練,在較短的時間里閱讀大量書報資料的一種科學學習方法。學會快速閱讀,對于擴大閱讀范圍,增加詞匯數(shù)量,豐富語言知識,增強英語語感都大有裨益。其實快速閱讀除了閱讀的快速性,還包括閱讀的無聲性,閱讀的科學性等要素。這種閱讀方法是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的,這就要求閱讀者必須具有一定的速度和準確性。要想達到這個標準需要教師(尤其是教泛讀的老師)幫助學生改正不良的閱讀方法和習慣,提高閱讀效率。就筆者看來,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養(yǎng)成學生快速閱讀的技能。
一、跨越生詞障礙
影響閱讀速度的最大障礙莫過于生詞了,所以教會學生跨越生詞障礙就顯得格外重要。跨越生詞障礙可以通過猜測詞義來解決。猜測詞義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根據語境、定義標記詞(means,refer to,…)、重復標記詞(in other words, that is to say,…)、列舉標記詞(for example,such as,…) 以及同位語、同義詞、 反義詞或常識等。
例如:The vast influence of identical pronunciation: For example, in Cantonese the pronunciation of \"eight\" and \"success\" are very close, which makes the number significant for Cantonese. 在這句話中,有些學生不知道identical是何意,但是,“for example”之后的\"very close\"則提示了identical的意思;另外,大多數(shù)學生都猜不出Cantonese指的是哪個地方的語言,但是在后面所舉的例子中提到了“‘八’和‘發(fā)’讀音相似”,那么很顯然,指的是廣東一帶的語言。再比如:When breakfast regular Stephen Sacavitch wasn't meeting women, she(the manager of the Carman's Country Kitchen) put his picture on a bulletin board, with the words: \"Girls. Good guy. Give him a break.\" 可能有的學生不知道“regular”還有“??汀钡囊馑?,但是從后面餐館老板的行為(put his picture on a bulletin board, with the words: \"Girls. Good guy. Give him a break.\" )完全可以看出:Stephen Sacavitch與 she很熟,經常光臨此店并且常坐呢個位置,那么很顯然 在此句中“regular”意為“常客”。
除了上述方法外還可根據構詞法猜測詞義。例如: childless(無子女的,-less表示\"無…\"),Marxism(馬克思主義,-ism表示\"…主 義),enlarge(擴大,en-表示\"使…\"),foretell(預告,fore- 表示\"前\"),Australian+satellite→Aussate(澳星),state+run→state-run (國有的 )等等。
有時很難猜出一個詞的真正意義,這時只要我們能看出它的詞性、在句中的作用,不影響閱讀就足夠了。
例如:The usual life span for shanghai men is 72 years.如果我們閱讀時不知道\"span\"的詞義,我們也完全可以看懂句子意思是\"通常上海男子的壽命是72歲\".再比如:But then the sure, poignant strains of Aram Khachaturian's \"Melody\" emerged, from the same large finger that once baited my fishing lines.如果閱讀時我們不知道“poignant”的詞義,但是它只是修飾名詞“strains”,而句子的主體結構很清晰。所以不會影響我們理解整個句子。
再如:But most will be returning to nothing but heaps of ruins. 本文是有關地震的,有了這樣的語境,我們就不難猜測了。此句中的heaps of ruins可能有些同學不認識,但是,首先對于ruins我們可能猜詞,我們比較熟悉它的動詞詞義,很明顯在此處它是名詞但是跟“破壞,損壞”有關;那么對于heaps是什么意思,并不影響我們對整個句子的理解。
生詞問題解決了,就為以后的閱讀鋪平了道路,但還存在一個閱讀習慣和技巧問題。造成閱讀速度慢的另一原因就是逐詞閱讀。
二、克服逐詞閱讀,養(yǎng)成“一目十行”的閱讀習慣
常見有人閱讀時總是一個詞一個詞地讀,且常伴有一些習慣動作:用手指、 擺頭等,這些都是速讀的障礙,教師一定要在平時的練習當中注意改正學生指讀的習慣。也有人將“一目十行”的閱讀方法稱為跳讀法,所謂跳讀法就是指眼光從一個\"字群\"跳到另一個\"字群\"進行識讀(字群是由多個單詞組成的),這個過程中眼球按\"凝視--跳躍--凝視\"的程序進行連續(xù),不斷運動。
首先,它要求把所讀的句子盡可能分成意義較完整的組群,目光要盡可能少地停頓。試比較:
(1)Can/you/speak/English?
(2)Can you read\\speak English?
其次,讀的時候不要把目光停在第一個詞上,而應停在第二個詞上;用兩眼余光看這個詞兩側的詞。眼睛不要盯在字行上,要高一些,這些映入眼簾的便是詞組而不是單個的詞。
第三,讀的時候要不擺頭,只要眼球來回轉動就可以了,尤其不允許指讀、默讀等。大多數(shù)的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不自覺地養(yǎng)成了用手指或筆著讀者在心里把每個單詞都默讀一遍的習慣,這樣的習慣不利于提高閱讀速度。
第四,成組視讀的關鍵在于通過目光在外語與大腦之間建立直接的聯(lián)系,即外語思維。這是一個簡捷快速的過程, 需要經過學生大量的練習方可得之。試比較以下閱讀過程:My favourite English teacher \\could draw humor \\out of the driest material.\\ It wasn't imposed either.\\ He took Samuel Johnson's dictionary,\\ Addison's essays, \\and many other literary wonders \\from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made them hilarious,\\ even at eight o'clock\\ in the morning. 再如:An earthquake hit Kashmir \\on Oct.8,2005.\\ It took some 75 000 lives, \\injured 130 000 \\and left nearly 3.5 million \\without food, jobs or homes. \\Almost overnight,\\ scores of tent villages \\bloomed across the region, \ended by international aid organizations, \\military personnel and aid groups \\working day and night to \\shelter the survivors\\ before winter set in.
最后,在經過大量的練習之后,逐漸加寬視區(qū)范圍,延長目光移視長度,這樣就能縮短凝視時間,達到快速閱讀的目的.
跳讀法是一種良好的閱讀方法,既提高了速度又有助于理解,所以泛讀教師一定要在學生大量閱讀的同時,加強學生成組視讀的強化練習,以幫助學生獲得這種閱讀技巧。
三、略讀
熟練的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根據自己閱讀目的、讀物內容和文體調整閱讀速度,并利用頭腦中已有的相關知識,借助盡可能少的文字信息進行選擇、推測和推理,必要時還可跳出讀物客觀地判斷作者意圖。這便是略讀。略讀的關鍵是要抓住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以及各段的關鍵詞和主題句。主題句可能在各段開頭也可能出現(xiàn)在結,在特殊情況下可能出現(xiàn)在段落當中。通過識別主題句,可以快速、準確地抓住文章中各個段落的主要意思,如果能把每一段落的大意抓住了,那么全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把握住了,在閱讀中識別主題句,并準確理解其意思,可幫助我們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分析文章的內容結構,搞清楚各個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有利于提高閱讀的速度和理解的準確性.
以一篇英語四級考試閱讀題The Tips for Saving Money in College為例。從題目上可以看出,本篇文章是針對大學生如何省錢提出了十條建議,因此,每段的詳細內容可以不用花太多時間去閱讀。第一段只需要看第一句就可以:College can be an expensive endeavor, even with scholarships and other kinds of financial aid.從此句就可知道第一段是本篇文章的寫作目的。正文內容都是以黑體字開始的,很明顯黑體字部分便是“十條建議”:Buy Textbooks from Used Bookstores, Seek Alternative Transportation, Choose the Right Meal Plan, Set up a Student checking Account, Get Organized, Be Creative with Your Leisure Time, Find a Job, Get the Right Cell Phone Plan, Smart Apartment Living, Look Out for Scholarships; 每條建議之后的內容,是關于建議實施的具體措施,因此可以“一目十行”地掃讀;最后針對閱讀材料之后的問題再從相應的段落里面“有的放矢”地尋找所需要的信息。
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適當給學生補充英語國家相關的背景知識、要求學生在課后多看一些其他領域的雜志和書籍,以幫助學生建立一定的知識構架。這樣一來,學生在快速閱讀時,對于自己相對較為熟悉的材料就比較好理解,速度較快同時準確率也會高一些。比如,有篇閱讀材料是關于汽車方面的,里面提到了immobiliser(鎖止器)、micro-processor(微型處理器)、memory(存儲器)、ignition(點火),等與汽車相關的生詞,如果學生對此有所了解,那么在理解這些單詞遇到的障礙就會小很多。
五、不斷的訓練
在教會學生上述技巧之后,泛讀教師可在課堂上留出專門的時間進行訓練:給學生特定的時間,要求學生只能在給出的有限時間內閱讀并答題。然后對學生的答案進行訂正,以檢查學生理解的程度以及技巧的掌握運用程度。當然,剛開始練習時,可適當放寬時間限制,在大多數(shù)學生都達到預期要求之后,可逐漸縮短時間。
總之,閱讀作為學習語言不可缺少的一項技能,要在教授、指導學生閱讀的同時,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和方法,在充分掌握閱讀技巧的基礎上用盡可能少的時間去理解閱讀材料,把握所需要的信息。
參考文獻:
[1] 王振亞. 語言與文化[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
[2] 莫提默.J.艾德勒 查爾斯.范多倫 How to Read a Book [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3] 王力 王霞. On A Few reading Skills [J] 陰山學刊, 2005,3.
[4] 欒蘭. Meaning Guessing Strategies in English Reading [J].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 2005,3
[5] 呂文玲. Improving reading Skills [J]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 2004,1
[6] 王波. On the Depth of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J]. 河南教育學院學報, 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