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盡了鉛華,沉淀了浮躁,回憶便幻化成斑斕的貝殼。我將它輕輕地放在耳邊,便聽見悠揚(yáng)的回聲,感受到那段塵封歲月的余韻。于是,身心俱醉,思緒飄飛。
老街青石板
獨(dú)自漫步,我總會不知不覺地來到那個路口,記憶里小路的那一頭是一條鋪著青石板的老街。
記憶中,那條老街上的青石板雖然不平整,卻被歲月打磨得很光滑。雨一來,打在上面的聲響清脆極了。每一塊石板都在街上躺了好幾百年,承載著老街?jǐn)?shù)不清的秘密……
記憶始終是記憶,如今的老街早已變了樣,再也聽不到昔日雨滴撞擊青石板發(fā)出的清脆的聲響,再也看不到在青石板上走過一個撐著油紙傘,獨(dú)自彷徨的,丁香一樣的姑娘。
靜聽老街的回聲,始終都是關(guān)于青石板的記憶。
老屋老槐樹
推開油漆斑駁的木門,記憶猶如奶茶般醇香。推開木門的手帶下些許的碎漆,它們飄飄灑灑地在陽光下飛舞,然后歸于塵土,歸于寧靜。
輕步走進(jìn)老屋,我深怕褻瀆了這寧靜的天堂。
我被時間所屏蔽,無法感覺到它的存在。在這里,我只能靜靜地睜著眼,眼前晃動的光影漸漸凝成血肉之軀,在嬉戲,在打鬧。干涸的記憶,又復(fù)活起來。
老槐樹的葉子在眼前晃動,記憶中的那棵老槐樹真的很老,粗壯的枝干,幾個人圍在一起都抱不住;黝黑的樹皮上不知爬滿了多少條皺紋,一如曾在樹下乘涼的白發(fā)老人,但它巍峨地挺立著,每到春天,綠葉成蔭。我尋找那棵老槐樹,卻不見了蹤影。
靜聽老屋的回聲,始終都是對老槐樹的懷念。
童年我
我總是喜歡提一些“那時”“童年”等字眼,朋友不解。其實(shí)總是提起,是因?yàn)樗缫巡辉?,只能回想?/p>
回想從前,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女孩,“狂妄”地做著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拿著火柴,把那片草地給點(diǎn)燃;抓幾只小蟲,然后弄死,把它們放進(jìn)爸爸茶杯里;偷來媽媽的毛線,一截一截全部弄斷……可想而知,最后是怎樣的結(jié)果。
靜聽童年的回聲,始終都是對于曾經(jīng)的歲月的留戀。
靜聽回聲,那不絕如縷的韻律是回憶中最美的漣漪。那些記憶的回聲溫馨地響起,沉淀、累積成為人生的財富,在每個微風(fēng)拂過的夜晚靜靜地想起。
點(diǎn)評
本文最大的特色便是片段式行文:靜聽老街的回聲,感悟老街的消逝;靜聽老屋的回聲,表達(dá)對故鄉(xiāng)的深情懷念;靜聽童年的回聲,體會歲月長河的一去不回。作者精心選取了三個有代表性的典型片段,由物及人,從三個不同的角度體會世事的滄桑變化給自己帶來的情感沖擊,結(jié)尾處簡練的總結(jié),絕妙的比喻,耐人尋味。
【指導(dǎo)并置評:丁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