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朦朧的月色浸潤夜的深邃,是否有人想起那個歷經(jīng)時間洗滌依然光彩如初的形容詞——快樂??鞓肥敲總€人都想得到的恩賜,它如陽光般灑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然而并不是每個角落都有陽光,每個人都很快樂。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本驮谖覀儾唤?jīng)意的一瞬間,快樂已如柳絮般從手指間悄然滑落。因此,尋覓快樂必須抓住那些個不經(jīng)意的一瞬間,請記住它的名字叫“實踐”。
實踐中的快樂是難忘的。云煙籠罩的江南小鎮(zhèn),下著蒙蒙細(xì)雨的三月,你如果沒有撐傘外出,怎能領(lǐng)略江水的柔情與魚兒的歡悅?“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你如果沒有置身于溪橋上,怎會有美景取悅君心呢?樂觀的蘇軾仕途坎坷,幾經(jīng)挫折,卻依然快樂,“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便是他對快樂最好的詮釋??鞓凡辉谟谀闶チ硕嗌伲谟谀闶欠裰雷约簱碛卸嗌?。人們在實踐中得到心靈的愉悅。
無論別人如何形容,如何描述,自己沒有經(jīng)歷過的便不是真真切切的快樂。記得冰心說過:“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無可比擬!仿佛萬一,只能說是似娟娟的靜女,雖是照人的明艷,卻不飛揚妖冶,是低眉垂袖,瓔珞矜嚴(yán)?!睙o論怎樣反復(fù)地品讀始終體悟不到其中的真諦,月下的青山到底是怎樣的美麗,讓人心悅誠服?直到有一天,晚自習(xí)放學(xué)回家的路上,輕煙裊裊繞花樹,明月皎皎白如絹,置身其中,才深刻地體會到月下青山的精髓。深藍色的遠(yuǎn)山,水墨般的天,無不吐露著生命的蒼勁與充沛,讓人仿佛走近了自由飛翔的境地。這便是快樂,感悟自然感悟生活之后出自內(nèi)心的快樂。只要我們親自嘗試,快樂時刻便與我們同行。
讓我們用實踐點燃青春歲月,在成長中尋覓快樂,在快樂中逐漸成長?!昂L挠袄?,子規(guī)聲外,立盡黃昏”不再是課本上生硬的文字,將是我們快樂的生活畫面。
清月一彎,淡若清夢,驀然回首中你悟出快樂的真諦了嗎?
點評
本文是一篇議論性散文。文章開篇以充滿詩意的筆觸提出“尋覓快樂必須抓住實踐”這一中心,引用蘇軾的事例、冰心的話來闡釋中心,內(nèi)容充實,中心突出。從表達上,文章開篇提出論點,中間引用事例證明,結(jié)尾以反問的手法點明中心,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文章大量引用詩詞,材料豐富,富有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