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就是臉上呈現(xiàn)出愛。我們都有過類似的經(jīng)驗,再漂亮的人,如果臉上是冷冷的,傲慢的,或很不耐煩的,就會讓人暗自嘆息,嘆息他白白浪費了好容貌。而長相再普通的人,有從心底萌生出的愛意,也會像陽光一樣燦爛,呈現(xiàn)出讓人心動的一面。
表達出來的愛,不僅讓人美麗,還能傳遞鼓舞人的力量。比如上班的媽媽,每當遇到壓力,或是身心疲憊,感到再也無法付出時,一聽到孩子說“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立刻心里就變得甜甜的,人也像被滋潤過了。愛人和朋友一個體貼的眼色,也有同樣的功效。
人們常說在國外長大的孩子比較陽光。除了課業(yè)負擔少,大量的戶外活動使孩子健康活潑外,從他們成長的環(huán)境也可以找到答案。比較起來,國外一些相對開放和單純的環(huán)境鼓勵孩子盡可能充分地表達感情,尤其是正面的感情。
孩子會發(fā)現(xiàn),家人朋友間常說一些稱贊的話,或做一些貼心的事,并有一些肢體動作,比如一個擁抱,這會讓人十分開心,而接受的一方也心存感激之情。在高興的時候,人們除了由衷地大笑,還會各自把心里的喜悅再大力發(fā)揮一下,讓快樂的氣氛再持久一點。孩子從小學習,不斷增強愛別人的能力,學會各種表達愛和友情的方法。面對親人朋友時,他們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燦爛。這種成長,靠的不是單純物質(zhì)上的滿足或加班加碼的補習、監(jiān)督。
在國外,陌生的路人從對面走來,常以微笑向我們致意??吹叫『⒆?,更會多笑一會兒,眨眨眼,做個鬼臉。如果把孩子逗樂了,他會很有成就感。這樣被人注意,甚至被特別對待的經(jīng)歷讓孩子自我感覺良好,同時,他會覺得與陌生人的交流很有趣,不產(chǎn)生隔膜。而如果在人群中仰頭注視著大人的孩子,看到的都是視而不見或不耐煩的神情,他們會不由自主地被感染,以為世上不友好的人居多,而最安全的辦法就是變成“橫眉冷對”的小路人。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國外的孩子比較容易上陌生人的當。適當提醒孩子對陌生人保持戒備心理是很有必要的,國內(nèi)國外都如此。不同的是,為了教育孩子尊重每一個人,在沒有進一步的證據(jù)表示有危險之前,國外很多家長鼓勵孩子保持樂觀又有禮貌的態(tài)度。而國內(nèi)家長總提醒孩子保持警惕,不給陌生人任何可乘之機。這樣,無形中給孩子的成長營造了不同的氛圍。而處于這樣一種氛圍,要保持和傳達愛心會變得十分困難,即使對大人也是如此。
大多數(shù)父母除了操心孩子的學習和人身安全外,還是很希望孩子能夠長得健康、俊美、快樂、積極向上的,那么,最好的方法也許是成年人陽光起來,有勇氣以微笑面對冷漠,同時有意識地評估一下自己,是否給予孩子的快樂多于批評和擔心。而支持這些行為的背后,應該是一份理性的樂觀,對生活和每個人的大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