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做過一件讓自己感到非常后悔的事。我從來沒有對誰講過這件事,它一直深深地埋在我的心底。
那是我上六年級的冬天。
有一次,媽媽把家里存的舊報紙、破瓶子賣給了收廢品的老大爺,換來了五元錢。我一瞧,呵!收益還很可觀嘛。當(dāng)時我剛剛建立“私人小金庫”,賣廢品的事不由使我萌發(fā)出了一種想法:何不通過賣廢品填飽自己的儲錢罐呢?于是,我漸漸養(yǎng)成了收集廢品的習(xí)慣。一時間,破銅爛鐵、報刊稿紙、藥瓶油壺……可回收利用的幾乎都是我的“獵取目標(biāo)”,甚至連路人丟棄的易拉罐我也撿。日積月累,我終于存了一大摞破爛兒并賣得25元,這是多么輝煌的成績啊!我手捧著這筆“巨款”,不禁喜出望外,決心再接再厲,將本項“賣廢品事業(yè)”繼續(xù)發(fā)展下去。
然而,接下來我卻犯難了,廢品全部賣光了,一時半會兒難以搜集“新物資”。兩個月過去,即使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shù),除了幾份報紙,我仍一無所獲。這時候的我仿佛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后來,我猛然想起了舅媽的一句話:“金屬價格不菲。”哪兒有金屬呢?嗯——對了!我頓時眼前一亮,計上心來。
我不是存了一滿罐清末的有孔銅錢嗎?銅錢也屬于金屬,反正不流通,索性賣掉賺錢吧!我迫不及待地叫來收廢品的叔叔,將罐子里的銅錢“嘩啦啦”倒了出來……就這樣,七八年來,三三兩兩從長輩們那里討來的銅錢被我賣掉了。一番激烈的討價還價后,我終于得到了一元錢。瞅著裝銅錢的罐子,握著皺巴巴的一元錢,我的內(nèi)心不知為何霎時空蕩蕩的……
沒過多久,后悔便像臺風(fēng)一般襲擊了我。我從電視上了解到:舊錢幣現(xiàn)在已成為人們爭相購買的古董之一,一枚有收藏價值的近代貨幣能賣到上千元,升值空間還很大呢!我不由聯(lián)想起了自己的那些銅錢,其中還包括九枚民國時期的銅板,那是年邁的太公保存了數(shù)十年才送給我的。如今,這些承載著歷史與親情的寶中寶卻被我以一元錢的價格輕而易舉地賣了!我真后悔自己當(dāng)時怎么會想出這個餿主意,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偠灾?,我做了一件大大的蠢事!
這件事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幾年了,但我還是記憶猶新。我至今還在后悔:當(dāng)時自己為什么要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