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猜猜我是誰?!碑斈憬拥揭粋€類似直呼自己姓名的電話時,可千萬要當心了,說不定這是個騙局!河南省通信管理局提醒,電信詐騙花樣百出,市民要注意防范十類電信詐騙。
第一類
“猜猜我是誰”
[案例]上個月,廣西偵破一起電信詐騙案件,2名男子利用9部電話,詐騙錢財300多萬元,受害人分布在7個省份共計300多人。
“詐騙流程”:在網(wǎng)上非法購買個人信息后,打電話,讓對方“猜猜我是誰”,當對方誤認為某個熟人時,就冒充這個熟人,以車禍、嫖娼被抓、生急病等為借口騙錢。
提醒
遇到這種情況,請直接掛斷。
第二類
“我是法院的,你被起訴了”
[案例]2009年10月份,四川省眉山市發(fā)生了10起電信詐騙案,被騙金額累計多達250萬元。兩個月后,這起詐騙案宣布告破。
“詐騙流程”:
自稱“郵政人員”向事先選好的對象打電話,問“是否收到法院寄的傳票”;若被追問,又假稱把電話轉(zhuǎn)接到“公安局”,再由自稱“劉警官”的人說受騙對象身份證已丟失,有人利用其詐騙,“你被起訴了,賬戶將被凍結(jié)”;“警官”再把電話撥通“檢察院”,稱“檢察長”可通融,騙取銀行賬戶轉(zhuǎn)賬弄錢。
提醒
遇此詐騙,一定要打電話到相關(guān)機關(guān)核實。
第三類
“我是老師,你女兒被車撞了”
[案例]2009年3月某日,吳某接到一個自稱“王老師”的女子打來的電話,對方稱吳某的女兒被車撞了,現(xiàn)在某市的第一人民醫(yī)院搶救,急需用錢。吳某便到郵政儲蓄所向?qū)Ψ教峁┑馁~號匯了1.4萬元。
提醒
凡涉及借錢、要求匯款時,在落實清楚情況和對方的真實身份后再決定。
第四類
“你的汽車被退稅1678元”
[案例]2009年7月的一天,陳某接到一個電話,問他是否有一輛豫A×××××的五菱之光汽車,并對陳某的身份證進行確認,之后稱要退陳某購買汽車的部分稅款1678元,并告知其一個銀行轉(zhuǎn)賬賬號。
陳某按對方電話要求在農(nóng)業(yè)銀行打?qū)Ψ教峁┑牟樵冸娫挘磳Ψ揭蟛僮?,一小時后,陳某發(fā)現(xiàn)卡內(nèi)的8000元變成了18.62元。
提醒
市民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誘惑,如果你想辨別真?zhèn)?,請與汽車代理商聯(lián)系。
第五類
“你的銀行卡在外地巨額消費了”
[案例]2009年2月某日,劉某收到一條短信,說其在丹尼斯百貨用中行的卡透支12800元,請盡快還,并留下一電話。劉某就按對方指令按鍵,等按完后,才發(fā)現(xiàn)卡里的49986元已經(jīng)轉(zhuǎn)到了別人的卡號上。
提醒
收到的短信提示,首先懷疑可能是詐騙。
第六類
電腦上彈出了“中獎提醒”
[案例]北京的郭某一日在淘寶網(wǎng)各門店閑逛時,屏幕上忽然彈出一個網(wǎng)頁,上面寫道:“尊敬的淘寶網(wǎng)用戶,感謝您對本公司的支持,為表答謝,特設(shè)抽獎活動,恭喜您中獎?!本W(wǎng)頁還注明,郭某中得筆記本電腦一臺及現(xiàn)金2.9萬元,但先要向指定賬戶匯款1200元,用于繳納個人所得稅。郭某照做中招。
提醒
此類詐騙最近發(fā)案較多,不過涉案金額不大。
第七類
低價提供股票“內(nèi)幕信息”,你要不要?
[案例]股民戴先生有一天收到了某“證券公司”的短信,稱自己能提供股市內(nèi)幕消息。戴先生打電話過去,對方說,要先成為會員,繳納500元一年的“會費”。戴先生照做中計。
提醒
這類詐騙一般都是利用短信、電話等提供虛假六合彩、股票“內(nèi)幕信息”,進行詐騙。
第八類我們可以提供低息貸款,需要嗎?
[案例]江西省九江市的王某手機上收到一條提供低息貸款的短信。王某與對方短信聯(lián)系說需貸款2萬元,對方稱只需繳納10%的保證金及手續(xù)費2000元。王某照做中招。
提醒
這類詐騙就是以短信形式向手機用戶發(fā)送貸款資訊,然后利用需要資金周轉(zhuǎn)的人員急需貸款的心理進行詐騙。
第九類網(wǎng)上虛假主頁里的特價商品
[案例]2009年4月,孟某在網(wǎng)上見有人賣一輛奔騰二手轎車,價格非常便宜,他就和對方電話聯(lián)系。對方稱先交定金后看車,孟某先后分三次給對方匯去1.45萬元人民幣。最終知道被騙。
提醒
如果是需要交定金的,一定要留個心眼兒。
第十類
提供低價“走私物品”,只用交個定金
[案例]去年7月初,寧波的張先生收到一條短信,說有低價走私車出售,上面還留了個手機號碼。張先生相中了一輛九成新的本田越野車,價格是2.2萬元。對方讓匯定金。張先生先后匯了2萬多元,也沒見到車和人。
提醒
這類詐騙就是利用手機短信形式向用戶提供低價走私車交易信息等,以騙取用戶手續(xù)費、定金等。
據(jù)《東方今報》
責編/延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