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對柳詞有一段精彩的評價:柳郎中的詞是十七八歲的女孩兒,手執(zhí)紅牙拍板,姿態(tài)妖嬈,鶯歌燕囀地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婉約詞自唐五代以來,繼承民歌的優(yōu)良傳統,不斷推陳出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曲新詞酒一杯”(晏殊《浣溪沙》),這些溫柔香艷之曲,懷人贈別之調,又多是歌伎舞女們在花間樽前輕歌曼舞中彈唱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李清照《聲聲慢》)。便只合十七八女郎,這類“旖旎近情,鋪敘展衍”的新曲,往往使聞者頓生愛憐之情。
“花兒”以傳情為主,所以,其內容多為男女間的愛情:“三錢銀子的尕耳墜,四錢銀子的穗穗;尕妹和阿哥倆將同歲,多早著配成個對對”。宛如一幅風俗民情畫卷的這首“花兒”,歌者向戀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意在求婚,因為,惜春之情,人皆有之,“花兒”中有很多同類的題材。如“百七百八的麻青稞,碾伯的街道里過了;十七十八時沒歡樂,老來思謀是錯了”,其中講的是因為沒有很好地把握住機遇,嘉年華的美好年齡一去不復返,老了很覺得無耐和后悔。其意也同于“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聲聲慢》),只能發(fā)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的感慨。婉約詞也往往抒寫感時傷世之情:“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同樣,“花兒”“金花小姐掃地哩,喇嘛爺掃經堂哩;裹絡慣了你去哩,咋撇下好心腸哩”,其男女之間身心之感,情致纏綿,哀婉含蓄,有過之而無不及,大可與“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落寞和惆悵相媲美。
再如:“貴德的黃河往南淌,虎頭的崖,又落了一對兒鳳凰;朝你的莊子上哭一場,有心腸來,沒有個落腳的地方”,“蘭州的白塔固原的鐘,拉卜楞寺上的寶瓶;疼爛了肝花想爛了心,哭麻了一對兒眼睛?!庇眠@樣的呼喊,向暗戀已久的心上人發(fā)出求婚要求,情意之切切,感情之熱辣,日月可鑒。
婉約詞“語工而入律”,它以情動人,道盡人間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情調柔美,容易為人們所接受。柳永的詞“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之,可見當時傳播之廣。直至近代,婉約詞依然具有“可歌性”,這是它的突出特點。“花兒”則不然,“花椒樹上你嫑上,你上時刺椏兒掛哩;莊子里去了你嫑唱,你唱時老漢們罵哩”。這說明“花兒”的傳播地域和傳播方式是有限制的,不能達到“凡有井水處,皆有歌柳詞”那樣自由而廣闊的天地。
婉約詞的又一特點是“以美取勝”。它以美的語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來歌頌人物的心靈美、自然美與生活美?!皷|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柳永《望海潮》)還有李清照“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聲聲慢》)等等。這方面,“花兒”也絕不遜色,“大紅的洋緞臥龍袋,二龍戲珠的轉帶;你我哈稀罕者我你哈愛,一天嘛三趟價看來。”這首“花兒”比興與寫實密切相關,刻畫出了人物的美,描繪出男子的偉岸形象,想見女性也極有姿色,并且多情。從另一個方面也反映西北地區(qū)民間對婚姻緣分的崇尚心理和宿命的觀念,認為一個男子與一個女人的結合,其緣分是前世所定,而且是靠自己修煉而得來的?!吧嚼镱^有名的昆侖山,大川里,美不過青海的草原;花兒里俊不過白牡丹,人伙里,好不過英俊的少年。”描寫的是青海山川之地域美,大漠瀚海,綠洲草原,襯托出樸實善良的民族,英俊瀟灑之青年,實在是絕妙。
宋代的娛樂業(yè)比較發(fā)達,紅燈區(qū)遍布大都市的各個角落。那時的妓女,大多有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會唱歌,能寫詩,擅彈琴。尤其是“營伎”,一般都不賣身,只賣藝,憑她的歌聲、舞技、琴藝、畫功博取客人的歡心,而不是靠低級、下流的勾引技巧拉客的。這些妓女每當得到一首高手寫的新詞,喜不自勝,馬上配上相應的曲調,迅速唱給高貴的客人,很快會得到這些客人的青睞,迅速地竄紅起來。在這樣的情景下,詞就必然與“香艷”之類的題材發(fā)生聯系,歌樓妓院就成了催生歌詞的溫床。這些地方最適宜男女活動,也是新詞最流行的場所。同時,歌妓們老是唱一首歌,觀眾也會聽得乏味,那些達官貴人也不會頻頻光顧,也會影響到生意的好壞。
“月華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時情苦。翠娥執(zhí)手,送臨歧、軋軋開朱戶。千嬌面、盈盈佇立,無言有淚,斷腸爭忍回顧。//一葉蘭舟,便恁急槳凌波去。貪行色、豈知離緒。萬般方寸,但飲恨、脈脈同誰語。更回首、重城不見,寒江天外,隱隱兩三煙樹?!?柳永《采蓮令》)由此我們也就知道,為什么宋代著名的詞人在青樓里特別吃香,為什么他們的詞集里大多有贈妓、寫妓的詞作?!盎▋骸敝幸膊环@樣的詞句,如“紅牡丹獻到佛龕上,白牡丹,獻給在堂間的柜上;我愛花兒到心坎上,放不下,有心腸腔子上鏈上!”;“房子拆掉了墻留下,墻頭上落下個雁兒;阿哥你走了把魂留下,給尕妹做兩天伴兒?!彼裕覀冏x宋詞也罷,欣賞“花兒”唱詞也好,看到許多我們尊敬的詞人如歐陽修、蘇軾、秦觀等人也有描寫青樓的作品,聽到我們喜歡的歌手如馬俊、張存秀、索南孫斌等在一些場合里唱讓人感到“肉麻”的“花兒”時,完全不必大驚小怪,更不能與“色”字掛鉤。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花兒”以愛情為主線,廣泛地展現著各個時期的社會生活,多側面地反映著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因此,無論是婉約派的詩詞,還是民間口頭傳唱的“花兒”都是人民生活中的歡樂、苦難、愿望、理想以及風俗、傳說、心理素質、審美感情……盡情得到傾吐和表現的一種途徑和方式。
(作者單位:都蘭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