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耳聞爐西峽的奇險與俊美,但是一直沒有機會親臨其境。今天,我們欄目組終于決定前往爐西峽,用鏡頭記錄她的美麗。一大早,我們便沿著崎嶇坎坷的山路,來到鄭坑鄉(xiāng)的垟角降村,從這里開始下山尋找溪源。極為陡峭的山路,給我們這些平時很少走山路的同志來了個下馬威,好在有幾位“金牌老驢”為我們保駕護航,心里才有了底氣兒。
從山上下來,跨入溪灘的第一時刻,就感覺涼爽了許多,那是無比清新的,帶著山的氣息、夾著水的味道的空氣,讓人忍不住狠狠地多吸幾口,渾身舒爽。放眼四顧,滿眼的綠、滿眼的翠、滿眼的郁郁蔥蔥。不論是那座座綿延的山峰,還是那山兒的玉體,還有那從崖壁上時時掛落的青藤,目及之處,全是綠色的世界。
眼睛,在那層層疊疊的綠意里徜徉,目光還未來得及收回,便聽到“驢友”大哥下發(fā)的“渡水令”。天哪,那是多么清澈的溪水,好像溪里的每一顆小石子兒都是主角,在陽光的折射下,顆顆醒目,粒粒燦爛。我迫不及待地趟入水中,讓柔柔的溪水親吻我的肌膚,讓可愛的小石輕撫我的腳趾。只要稍稍高抬腿腳,那頑皮的水珠便會親昵地飛到你的臉上、身上,令你嘻笑著、叫嚷著,卻無從拒絕。
感覺竟是如此奇妙,置身于這樣的山與水的懷抱中,我們已經(jīng)忘記了自己是誰,光著腳丫在光滑的石子溪灘上放肆地玩耍嬉鬧,一路而上,我們盡情享受著。此時,早早走在前頭的“驢”大哥開始催促:“如果照這樣的速度,天黑之前我們根本趕不到宿營地”。于是,我們戀戀不舍地加快了腳步。雖然一路都是石與水,但每走一段便是另一番感受。踩著腳底那塊塊形狀各異的大小石頭,感覺它們是那樣生動,那么有靈氣。猛一抬頭,只見眼前綠意璀璨,一潭溪水如玉液瓊漿般細膩通透。
要再次渡水了。這一回,溪水上演的是激情系列。河面不是很寬,但是水流湍急,河中大石參差。溪水已經(jīng)沒至大腿,大家相互攙扶著,在急流中每跨一步都要小心翼翼,著實讓我們見識了溪水的奔放與熱情,更考驗了大家的團結(jié)與勇敢。
原來,這僅僅是個開始,也許是為接下來的“險”打個小鋪墊。不渡水,便是越石翻坡。石越來越大,坡越來越陡。我突然聯(lián)想到,這就是傳說中的絕妙武功“飛檐走壁”。但是我們卻沒有那么瀟灑,在“驢”大哥們的攙扶下,還經(jīng)常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四肢并用,好在那些峻石倒也還算體貼,每次都是有驚無險,讓我們在緊張地屏息之后,大聲地為勝利歡呼。
接下來,是一段窄窄的山間小道。那山路窄得出奇,有些地方竟容不下一只腳的寬度,而外側(cè)便是垂直般的懸崖,下邊是一潭濃綠的碧水,只是深不見底,真的叫人膽戰(zhàn)心驚??磥?,這次受考驗的不僅僅是勇敢了,還有爬山的技巧和心理素質(zhì)。讓人驚訝的是,在這陡峭的山壁之上,竟然還有生氣勃勃的蘭花株株俏麗,更有一些不知名的奇花異草,讓我們再次領(lǐng)略到了“險”與“美”的交融。
山路之后,又見溪灘,緣溪而上,不由吟誦起大詩人李白的“兩岸青山相對出”。享受間,突然發(fā)現(xiàn)前面竟已斷路,而走在前邊的“驢”大哥竟不見了蹤影。正驚呼,聽到從石頭底下傳來了“驢”大哥的聲音,原來,這是一個石洞。洞口很小,下到洞底,還真有置身井底的感覺,不過前邊不再沒有路,而早已是柳暗花明。
兩岸的巖石,有的嶙峋怪異,有的潤滑柔和,有的色澤鮮亮,姿態(tài)萬千。那溪水更是百媚千嬌,時而溫柔纏綿,時而恬靜安逸,時而激情澎湃,風(fēng)韻萬千。這山、這石、這水,無時無刻不在展示著他們那種剛與柔的絕妙搭配,無時無刻不讓我們感受到他們那種不可言傳的美。
越是往前,越是驚險。隨處可見幾乎要與水面垂直的巖壁,隨處可見近乎沸騰了的溪水。雖然溪水已經(jīng)將巖壁洗刷得極為干凈,但是依然洗不掉歲月留下的滄桑印記;雖然巖石堵?lián)踔魉l(fā)了無數(shù)次的驚濤駭浪,然而流水依舊從容。而那巖縫里無所不在怒放的杜鵑和那溪水中尾尾靈動的戲水小魚,便成了這巖與水的最亮麗點綴。
夕陽在遠處的山峰上,揮灑著余輝,巍峨的群山開始變得溫柔,迤邐的山脈,線條也更加清晰。溪水踏著山風(fēng)的節(jié)奏輕歌曼舞起來,波光粼粼中,天空與山巒的倒影交融在一起,恍惚間,分不清哪兒是天,哪兒是山,哪兒又是水,只覺這一切本就是一個不可分離的整體。
天色漸漸灰暗下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終于趕到了宿營地。那是一片平整的沙灘,前來接應(yīng)的“驢”友大哥早已為我們搭好了帳篷,還生了篝火,煮了米粥。對于那時那刻的我們來說,這可是下榻任何五星級賓館都還享受不到的幸福。
雖然奔波了一天,但是“天為廬地為鋪”的那一夜,依然興奮得無法入睡。靜寂空曠的峽谷里,不時傳來飛鳥掠翅的聲響和林間鳥兒的對話。天剛蒙蒙亮,我便迫不及待地鉆出了帳篷,因為,我一直在懷疑自己是否處于夢境,直到再次看見那近在咫尺的綠綠溪水,那對峙聳立的綿綿大山,才確信這一切并非遐想。
我們繼續(xù)前行,帶著說不出的輕松和快樂,更帶著對爐西峽深深的熱愛和眷戀……
(作者簡介:季彤曦,女,景寧畬族自治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就職,三十二集景寧鄉(xiāng)土文化電視片《魅力畬鄉(xiāng)》特邀編導(dǎo)、解說、節(jié)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