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自古以來的涼茶世界
深圳——清心涼茶滿天飛的城市
在我國嶺南地區(qū),尤其是廣東,廣西甚至再往南的香港、澳門,居民世世代代對一種取材多味中草藥、具有濃郁苦澀味道的“涼茶”情有獨鐘。嶺南一帶以“炎方地卑”的地理環(huán)境和自然氣候條件特點,尤其是夏天持續(xù)時間較長,又比較潮濕。在日常飲食中,居民偏愛海鮮野味,烹調(diào)多用煎,炒、燒、烤等方法,佐料則多以姜、蒜、蔥、椒鹽,八角等辛溫燥熱之物。居民普遍需要清熱、解毒、祛濕,涼茶正好除去濕熱之癥。這一帶飲涼茶的習俗可追溯到魏晉時期,葛洪在《肘后備急方》中記載了很多治療嶺南熱毒上火及傳染病的藥方,這可以說是最早的涼茶配方。
2006年,廣東、香港、澳門的涼茶配制入選我國首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廣東涼茶”成為嶺南涼茶文化的代表。廣東有三寶,即燒鵝,荔枝、涼茶鋪,從中可見涼茶已經(jīng)深入廣東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有關(guān)廣東涼茶的記載,最早出自元代釋繼洪撰修的《嶺南衛(wèi)生方》,當時將這種清熱解毒的湯藥稱為“涼藥”。如今,廣東的涼茶的縣縣有,鎮(zhèn)鎮(zhèn)不同,如石歧涼茶,湛江感冒茶、汕頭的汽布袋茶等。涼茶鋪也是林林總總、星羅棋布。
廣東的任何一個城都有涼茶風范和氣息,這里我們介紹的是深圳。在深圳,涼茶已經(jīng)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涼茶在深圳人的心中已不單單是消暑止渴的飲料,而是一種生活習慣,一種城市文化。來深圳,要融八這個城市,感觸涼茶文化是不可或缺的。涼茶不僅僅能生津止渴,消暑去濕,有些人家還會買一些涼茶藥包放在家中以保平安。
在深圳,以前是中藥鋪的藥師在店里擺個涼茶攤,出售不同功效的涼茶。后來發(fā)展為一個小推車、幾個涼茶煲推走于街巷的流動攤。涼茶鋪最初是出售“盒仔茶”,即將涼茶制成小盒的干品成藥,專門批發(fā)給中藥店經(jīng)銷,顧客買回家后煎服或用開水沖服。有的藥店專門雇請伙計,穿街過巷,沿途吆喝“××茶,發(fā)燒發(fā)熱有揸拿(把握)”,以招徠顧客。20世紀八九十年代,廣州街頭涼茶鋪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開始是出售“碗茶”,并兼售涼茶包。不少老字號的藥茶濃縮成顆粒,裝成小包出售,方便沖服,還制成液體飲料出售。時至今日,不管是自營的還是加盟的,深圳的涼茶鋪是競相開疆拓土。一般藥店都兼營涼茶,專門做涼茶生意的也多以經(jīng)營糖水為主。專營涼茶鋪的鋪面都很精致玲瓏,小的十幾平米,大的不過幾十平米,遠沒有會館酒店之類的氣勢恢弘。講究的店里會擺上一兩套古香古色的桌椅,墻上貼著介紹產(chǎn)品的宣傳畫,還有的會把各種證書一并展示給路人。深圳的涼茶鋪大多采用窗口開放式經(jīng)營。店子小而別致。柜臺上通常會十多個茶壺一字排開,用的是一次性紙杯,隨買隨喝,不做停留。店里還放著七八個大壺,茶壺里的涼茶冷了以后,就放在爐上溫一下,夏天有喜歡吃冷飲的顧客則可以從冷凍柜里取冷藏好的涼茶。每逢客人上門,笑容可掬的服務員通常會先問顧客哪里不舒服,然后再對癥推薦涼茶。
深圳的茶鋪數(shù)量上多于任何商店。太公涼茶、寶慶堂等本土涼茶店鋪在街頭遍地開花,近年來不乏王老吉涼茶、黃振龍涼茶到深圳涼茶市場上分一杯羹。在深圳,三、四塊錢便捧得一杯或苦或甜。配料不同的涼茶,在炎熱中求得沁心的清涼,細細的品味一杯涼茶,可以回味到深圳人獨特的生活情趣,那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暢快。
深圳早已是個開放的現(xiàn)代城市,但小資的星巴克咖啡往往不敵大街小巷的粥、湯和涼茶。下午3時,對于北京和上海的白領(lǐng)來說,正是咖啡時間,但對深圳人來說,他們更愿意叫一份龜苓膏或太公或黃振龍涼茶,再配以小點心當作下午茶,為自己在喧鬧的都市里覓得一方清凈之地,讓匆忙的腳步暫時停歇,浮躁的心清涼下來。時尚之間,人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紛繁的五顏六色終究比不上涼茶那永恒的淡褐,以及褐色之中濃縮的那分慰藉人心的自然涼意。
廣東人培養(yǎng)全世界飲涼茶
涼茶歷史悠久,又賦有傳奇色彩。如鶴山人王澤邦被稱為“藥俠”,于道光年間始創(chuàng)王老吉涼茶,并隨著“老廣”漂洋過海,首先在世界各地的華人中流行,成為涼茶業(yè)開拓市場的先驅(qū)。又有“寶芝林”因黃飛鴻飲譽海內(nèi)外。名揚中外的“李眾勝堂”藥店的著名產(chǎn)品保濟丸,遠銷東南亞、美國和加拿大等地。
涼茶文化逐漸成為世界飲料業(yè)的一匹“黑馬”。2007年單單廣東涼茶的產(chǎn)量已達500萬噸,銷售范圍已覆蓋全世界20余個國家。在產(chǎn)量上,已經(jīng)足以和可口可樂相抗衡。在產(chǎn)業(yè)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作為中華飲食文化的組成部分,保護和發(fā)揚涼茶文化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正如四川人教會大家吃辣一樣,廣東人正在培養(yǎng)全國人民甚至是全世界人民喝涼茶。
購物旅游在南山
沒有專門為追求涼茶來深圳的癡迷者,但行在深圳一定會迷戀上那種散發(fā)著愜意的涼茶鋪。如果行程中給呷一杯涼茶留個時間,那便是對深圳文化另一個層面的感悟。無處不透露著現(xiàn)代氣息的深圳處處是景,這里介紹一下深圳經(jīng)濟特區(qū)西部的南山區(qū)。南山區(qū)東臨深圳灣,西瀕珠江口,北靠羊臺山,南至大鏟島和內(nèi)伶仃島,與香港元朗隔海相望。1990年1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成立。南山區(qū)是深圳市旅游基地。擁有荔枝世界,中山公園,宋少帝陵、赤灣古炮臺、西麗湖度假村、青青世界,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主題公園和著名景點,形成了主題公園游、都市觀光游、歷史古跡游、度假休閑游、郊野生態(tài)游等多種旅游產(chǎn)品互補并存的格局。深圳不僅僅是高新科技的代表,也是旅游的勝地。來深圳,必到南山。如果您要購物,那就去南山中心區(qū),一波又一波的購物節(jié)搶盡了風頭。在南山,太陽百貨、萬象城,羅湖商業(yè)城、曼哈廣場、中信城市廣場、茂業(yè)百貨,怡景中心城,座座購物中心大廈鱗次櫛比,讓人難以遏制購物的沖動,夜景無限,深圳的夜景堪稱中國的最美,每當夜幕降臨,這座城市華燈初上,火樹銀花,街市如晝,流光溢彩,繁花似錦的夜晚。這座城市擁有獨特的魅力,在夜色中,更能感受她的魅力和蓬勃的氣息。來深圳,來南山,來品一品嶺南地區(qū)特有的涼茶,來親身經(jīng)歷一下璀璨但不喧嘩的南山文化。深圳,似乎不再需要形容詞。
TIPS
吃火鍋、吃小龍蝦,吃辣子魚、吃燒烤,凡是遭遇可能讓人內(nèi)火上升的食物,很多人總會在同一時刻將目光投向涼茶。涼茶在用藥上經(jīng)過改良更適合常人服用。性味比較平和,以鄧老涼茶和白云山?jīng)霾铻榇?。涼茶并不是茶,而是中藥熬出來的藥湯,涼茶也不一定涼,熱著喝效果更好。涼茶涼而不寒,清熱而不傷脾胃,沒有肝腎毒性,秋冬防秋燥,春夏祛暑濕,可以起到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平衡陰陽、柔潤肌膚的作用。涼茶還可去濕生津、清火、明目、散結(jié),消腫等,對目赤頭痛、頭暈耳鳴、疔瘡腫毒和高血壓有明顯療效。在嶺南地區(qū),飲涼茶是有很多講究的,如果您是正要感受嶺南涼荼文化氣息,那您一定要注意以下方面:
涼茶畢竟是藥,要注意因人制宜。涼荼可有效去“實火”,卻對“虛火”無能為力。涼茶口感苦澀,藥性偏寒,并非每個人都適合飲用。年老體弱、體質(zhì)虛寒、氣血兩虛者都不適宜飲用。另外幼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血少氣弱,也不適合長期服用涼茶。
涼茶的保存。在器皿的選擇上,玻璃壺、瓷碗,茶杯都可以用來盛涼茶,但以帶蓋泥陶壺最佳。一則不傷料,二則裝茶不餿,三則比其他容器更具備降溫的作用,倒出來的茶水冰涼沁口。在保存上,將剩下的涼茶料放進陶制帶拎把的大茶壺里,置于冰箱冷藏室中,這樣保存適當?shù)臎霾璨粫冑|(zhì),第二天可以繼續(xù)享用。
涼茶可煮可泡。最初古人飲茶,是把茶葉放到釜中煎煮,與現(xiàn)在的煎藥法大致相同。到了宋代,煎茶法才過渡為直接投入茶碗,沖入沸水的泡茶法。涼茶亦可直接沖泡,但煮的涼茶更容易發(fā)揮效用。
心急喝不上涼茶。雖然涼茶只需煮5~10分鐘時間,但要等它涼了再喝卻要花半天工夫。有節(jié)約時間的辦法,可以往煮好的涼茶里沖涼白開,這并不影響涼茶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