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懂教育的仁人志士都認同:學校工作重在育人,教學(訓練學生掌握知識、技巧)倒在其次。但是看得見的教育實效卻難在育人上立竿見影地體現(xiàn),這在普遍追求升學率的教育大氛圍中,使得學校的德育工作被擠占到次要從屬地位,再加上社會和家庭的影響使得德育工作的的實效又大打折扣,德育工作的現(xiàn)狀與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德育工作的費、慢、差現(xiàn)狀給一線的德育工作者提出了嚴峻的課題,加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迫切要求,也是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務和歸宿。
要想實現(xiàn)德育工作的高效率,首先要了解我們的德育對象的特征。今天的青少年學生更務實、更人性,更重視個人的發(fā)展。調查顯示,接近半數(shù)的學生把金錢、地位和安逸的生活作為人生追求的目標。不少學生有講金錢地位,講實惠思想,而且有很多學生認為有權就會有錢,權與錢是往往可以劃等號的?!皥笮ё鎳沾蟊姟?,“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豪情在今天學生身上已漸漸消退,未來追求也以收入高工作輕松為幸福,輕視精神價值,呈現(xiàn)實用化傾向。
今天的青少年還表現(xiàn)出“人小鬼大,看透一切,我什么都懂的心理”,最不喜歡聽人說教,很多時候對自己真的是毫不謙虛。并且獨生子女出身的他們,自我中心意識強,協(xié)作意識越來越差。而此時的他們是最需要得到正確的引領和點撥的。
當如今的青少年呈現(xiàn)這一特征時,反觀我們的德育工作就不難發(fā)現(xiàn)德育效果差的原因了。德育內容的針對性和可行性還不強,德育方法呆板、活動形式單一,重說教,輕實踐,缺乏適合青少年心理特點的、具有時代特征的生動活潑的新穎的德育形式。通俗地講,就是目前的德育內容很不合當今青少年的胃口。所以,根據(jù)當今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點,我們的德育應講求“靜水流深”,多一些浸潤,少一些說教;設若能明此法,德育的效果何愁不能實現(xiàn)。
根據(jù)我校德育工作和班級工作的實踐經(jīng)驗,我發(fā)現(xiàn)實現(xiàn)德育工作實效化的最好方法是將生活德育化,德育無痕化。
一個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絕大多的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在學校不僅要學習相關的智育知識,更多的是要在學校生活成長。我們將與其有關的德育內容細致化,生活化,無痕化,將德育內容溶解在生活之水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習慣,德育就會流通到他們的血液中了。為此,我校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工夫做文章,使德育工作上了個臺階。
第一、加強德育環(huán)境建設,重視氛圍的力量。一方面在校園設施上搞好綠化、美化、凈化,陶冶學生情操,四季常綠的香樟;狀如虬龍的紫藤蘿;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傲霜挺立的臘梅無不給學生以美的感受和生活的啟迪。學校特殊的文化氛圍,對學生道德教育起著潛移默化作用,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fā)揮校園環(huán)境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潛在的非強制的持久的作用,這也是重要的德育方法。走在美麗的校園里,低頭看見“繞行三五步,留得芳草香”的溫馨提醒;抬頭仰望“成材先立本,立本先明理”人生格言或是本班的愛校樹警語,會頓然生出或自律的行動,或自豪的情感。長久的熏陶就會變成行動的必然,何愁德育不見實效呢?教育人需要一種精神氛圍,以使人維持一種高昂的情緒狀態(tài)。我們通過“和”字校訓、以及學校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等營造特殊的文化氛圍,對學生道德教育起著潛移默化作用。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精神,通過健全并嚴格執(zhí)行學校規(guī)章制度來激勵、引導校園行為;通過開展諸如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科技節(jié)等的活動,增強校園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在校園思想建設上,培養(yǎng)優(yōu)良的校風和教風,也是我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重視德育生活細節(jié),使德育貼近生活,便于行動。作為塑造靈魂的德育,既不能滯后,也不能嚴重超越現(xiàn)實生活,應該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言行統(tǒng)一,在現(xiàn)實生活和學生的思想之間找到最佳結合點。
其實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務不是讓學生循規(guī)蹈矩;而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人性”。如有同情心、責任心、尊重人等。德育就是弘揚其“人性”,使之回歸自然,充滿愛心。讓學生懂得“為何而生”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它不僅僅要求學生掌握品德規(guī)范,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能用一種更廣泛的倫理思維去審視自然、社會和人的方方面面,做出倫理上的價值判斷和行為上的抉擇。我們的各類社團活動和班級試驗田給學生提供了德育行動基礎,我相信“陽光小隊”的成員挖完校園內的口香糖殘渣后不會再隨地亂吐了;以為學習辛苦缺乏學習責任心的孩子在坌完班級責任田,撒下種子的那一刻責任意識會得到增強的。
第三、展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堅持德育活動的多樣性?!办`活多樣是提高德育工作成效的一個保證。這里包括德育內容的多樣性;德育方法的多樣性以及德育形式的多樣性。”我們利用各節(jié)假日和紀念日、班團隊活動和升旗儀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弘揚正氣,表揚好人好事,把不正之風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之中,除掉學生心田的雜草,在學生心田里種上“莊稼”。
著名的文學家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痹诘掠逃袘浞种匾暻槿ば?,對學生動之以情,授之以趣。在課內設置各種激發(fā)學生興趣、情感的方法和手段,加大學生參與度。我們在引導他們深入思考現(xiàn)實問題時,給他們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機會,用“提問式”、“討論式”等多種形式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教育活動,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發(fā)揮,形成“授”和“受”互動關系,使學生由被動變成主動,從而促進教育效果的提高。所以,德育要抓出實效,要“立”字當頭,要堅持德育活動的多樣性,在活動中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第四、讓愛包圍學生,形成“三位一體”的德育合力,提高德育的實效性。有識之士指出:“加強和改進教育工作,不只是學校和教育部門的事,家庭、社會各個方面都要一起來關心和支持”。思想品德教育要向社會、家庭延伸和拓寬,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學校、社會、家庭要求一致的教育氛圍。學校、家庭和社會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作用均不相同,各有優(yōu)勢和不足,但總體目標是一致的。為使學生在校與在家的5+2天時間內都能接受健康有益、積極向上的德育教育,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我們通過家長學校、校信通、家訪等形式與學生家長建立經(jīng)常的聯(lián)系,及時交流情況,認真聽取家長對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的建議。
蔡元培說“道德不是記熟幾句格言,就可以了事,要重在實行?!奔訌妼W校德育,提高德育的實效,是一項艱巨和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作為教育工作者,任重道遠。我們應竭盡全力,以國家的繁榮昌盛、民族的興亡安危為己任,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正確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振奮學生為祖國而學習的刻苦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德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只要認識正確,路子對頭,工作扎實,開拓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大有可為,德育的實效性不斷提高。讓我們改正理論性德育過多,實踐性德育太少的缺點,克服德育工作面臨的種種困難,共同來關注青少年德育工作,提高青少年的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從而促進中華民族之未來國民素質的整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