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加薪秘訣》是今年“中法文化之春”交流活動的重頭戲,特邀法國導演德尼#8226;蓋農(nóng)執(zhí)導。這位哲學博士、法國文學教授最終會給予我們怎樣的驚喜?他說:“哲學是思想的力量,我努力通過戲劇這種更有力量的形式讓思想變成具象。如今法國黑暗悲劇盛行,可能是社會、思想上的危機,藝術(shù)家們紛紛迎合、反應現(xiàn)實。但是我不喜歡很悲哀的,所以我很喜歡在上海做喜劇?!?/p>
果然,《加薪秘訣》令人耳目一新。當帷幕落下之際,人們依舊在為漫漫加薪路上的主角們唏噓不已。如此看來,《加薪秘訣》不僅僅是一部白領(lǐng)話劇,更不僅僅是一部喜劇……
《加薪秘訣》是一部充滿哲學意味的話劇,處處彰顯著法國人的智慧和深刻。其哲學性、思辨性體現(xiàn)在結(jié)構(gòu)中,即一種反復和輪回的結(jié)構(gòu),很有數(shù)學邏輯,就如同迷宮,劇中人不斷在假設和否定中行進,且每相隔10分鐘他們又回到原處重新出發(fā)。劇中不斷重復著這樣一個命題:選擇A還是B,正如“To be or not to be”這樣一個千百年來一直困擾著人們的命題。七個演員,在舞臺徘徊,反復說著“A選項,如果你的老板在辦公室;B選項,如果你的老板不在辦公室……”諸如此類的種種可能性,可卻遲遲沒有人敢于去實現(xiàn),哪怕只需要簡單地邁開一小步。開場后整整三十分鐘,導演不厭其煩地為我們表現(xiàn)著選擇的艱難。臺上的演員躊躇不前,臺下的觀眾感同身受:人生就是漫長的選擇,大到選擇工作、伴侶、生活方式,小到選擇行車路線、食堂飯菜……一生的抉擇不計其數(shù),而每一次的決定都是對人生的注釋。所以,不要把生命浪費在猶豫和遲疑中,只有勇敢地面對選擇,才是對自己生命的尊重。
《加薪秘訣》是一部先鋒實驗話劇,處處充滿著間離的意外與會心的驚喜。劇中的七名演員沒有具體的身份和年齡,他們只是符號,通過簡單的服裝變化輪番扮演著老板和職員的角色,而真正的主角卻是觀眾。演員的臺詞都是第二人稱:“如果老板不在,那么你就應該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在公司轉(zhuǎn)一圈”,“如果你看到老板對你微笑,那么恭喜你,你有機會提出你的要求”……于是,在這些充滿戲謔的臺詞和舞臺布景的轉(zhuǎn)換之中,觀眾忽而是那些希望加薪的小職員,他們在苦苦揣測老板陰晴不定的臉色,忽而又成為刻板冷漠的老板,居高臨下地俯視著那些誠惶誠恐的小員工們。由此觀眾在不經(jīng)意間被拉進了劇情,設身處地地體會著那些小人物們的辛酸和無奈,戲里戲外地慢慢咀嚼著自己的生活,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暗潮涌動。
當然,全劇最讓人印象深刻或者說崩潰的是那些不斷重復的臺詞,這種簡單的重復不斷挑戰(zhàn)著觀眾的極限,因為它們看似對劇情沒有起到任何推動作用。因為擔心缺少劇場效果,導演最終被迫將法文原版的重復七遍改成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兩三遍。而這恰恰是讓人遺憾的地方,因為正是枯燥乏味的疊加重復讓這出戲的力量不斷積蓄,才能讓人在百無聊賴的時候深入體驗那些角色的內(nèi)心世界,才能在漫長無望的等待和選擇后酣暢淋漓地呻吟流淚。
其實,生活又何嘗不是一種重復和慣性?我們的生活更習慣常規(guī),一旦固有的模式被打破,人們便無所適從。所以,我們默認了那些小職員們在老板辦公室門口的遲疑,體諒著他們的膽怯和懦弱。因為人們更愿意相信重復的生活是真實的,而那些超常規(guī)的生活則是虛妄的。也因為重復就是力量,是一種觀念,一種權(quán)力秩序。說到底,歷史沒有終結(jié),一切都在循環(huán)往復,一如舞臺上的那些大人物和小人物,我們的生活依然重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