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曾國藩的治軍路數按圖索驥,可以發(fā)現湖南廣電在魏文彬的主導下也形成了某種“書生領山農”的局面。“書生”是有信仰的“書生”,“山農”是肯任事的“山農”,由此在舊體制之外開出一條新路。
2007年4月9日,魏文彬(原湖南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現湖南省政協(xié)副主席)在哈佛大學發(fā)表演講時,將電視湘軍成功的秘密解讀為“心憂天下,敢為人先”八個字。實際上,這也是對變革者最大的褒獎,一年以后魏就離開了他奮斗多年的電視事業(yè)。
在長沙采訪期間,許多人試圖為我們解答“為什么湖南會有湖南衛(wèi)視”這一問題,除“湖南比較窮”之外,提到最多的答案是“變革的藝術”。正是魏文彬在15年間主導的兩輪變革,成就了湖南衛(wèi)視的持續(xù)創(chuàng)新。
也有論者認為,電視湘軍的所作所為不過是一種體制內的改革,一種“分分合合的游戲”。這或許不無道理,魏文彬亦未嘗不知。他在離任后的一次演講中就說:“我們面臨的是體制性障礙、行政性切割兩大頑癥所糾結出來的一個死結。不解開這個死結,文化產業(yè)的核心資源就永遠滯留在行政事業(yè)單位,進入不了市場,我們就做不大,神仙也做不大。”
“天下事在局外吶喊議論,總是無益,必須躬自入局,挺膺負責,乃有成事之可冀。”傳媒業(yè)敏感而復雜,變革絕非易事,重要的是人們可以從變革的歷史中學到什么,并用以照耀未來。
變革原則一:保護來自非權威的聲音
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以一介書生之力,締造出一支特別能戰(zhàn)斗的隊伍,為清帝國帶來了最后一抹斜陽。魏文彬樂于將湖南廣電追溯至曾國藩的湘軍,盡管這只是一種氣質上的索隱,并無確實的考據。
湘軍隊伍里,將領都是信奉儒教的書生,士兵都是樸實易被感化的山農,形成了特殊的書生領山農的帶兵體系。曾國藩平生最恨“官氣”,即“圓滑取巧,心竅太多,敷衍塞責,不能負巨艱,擔大難”;推崇“鄉(xiāng)氣”,任用久困場屋,沉淪下僚,有用世心腸而無從致用的人,因為這種人守著一個“拙”字,遇事可以身到、心到、口到、眼到,能忍辱負重。
沿著曾國藩的治軍路數按圖索驥,可以發(fā)現湖南廣電在魏文彬的主導下也形成了某種“書生領山農”的局面?!皶笔怯行叛龅摹皶保吧睫r”是肯任事的“山農”,只不過,曾國藩團結書生和山農是為了在八旗兵和綠營兵之外別立一支新軍,魏文彬團結“書生”和“山農”是為了在舊體制之外開出一條新路。
1993年,43歲的魏文彬被任命為湖南省廣播電視廳廳長兼黨組書記、湖南電視臺臺長,開始了他的變革之旅。那時候,他對人才已經有了自己獨到的認識,他說:“靠權力靠得最近的人,都心知肚明,他寫寫別人不贏,說說別人不贏。中國的知識分子有個毛病,表現出來的就是清高。一看你周圍的這一群人他瞧不起,他不來了。人都是有感情的,你這個領導是有水平的,是高明的,但這些人轉久了以后,你難免會在用人決策上作出一些不恰當的決定。只要你作出一兩次這樣不恰當的安排,就寒了這些人才的心。”又說:“我得出一個結論,知識分子什么都不要,只要理解,知識分子什么都不怕,就怕不被尊重。別看他講起來滔滔不絕,玄而又玄,一尊重他,就一通百通?!?br/> 上任之日起,魏文彬就很注意發(fā)掘那些才華出眾、擁有獨立見解,只是因為體制所限,無法繼續(xù)向上,甚至遭遇排擠的人才。湖南廣電的很多骨干因此感念其知遇之恩,愿意在危機時刻和困難關口挺身而出,在他們眼里,魏文彬不僅是領導,還是導師。魏文彬自己也承認,“在湖南廣電有些特殊作用,有很高的權威”。
這契合了變革的第一個原則:要保護那些能夠提出尖銳問題并因此引起不滿的人,因為他們直指組織的內部矛盾,比權威擁有更大的自由,可以激發(fā)組織進行反思。舊勢力本能地會維護已有的平衡,千方百計讓那些提出挑戰(zhàn)性問題的人閉嘴,而變革者就是要保護那些舊勢力很想讓其閉嘴的人。
1995年,也就是湖南衛(wèi)視上星前兩年,魏文彬在湖南電視臺啟動了一次頻道改革。他沒有通過臺務會議自上而下推動此事,而是挑選出十幾名有改革意愿的業(yè)務骨干,組成一個臨時改革小組。改革小組沒有法定名分,直接受命于魏文彬,其中的很多人只是各部室副主任,本沒有機會參與制定改革方案,但魏文彬給了他們絕對的信任,讓他們擔負起改革的重任。當事人回憶,這個改革小組保持了一定的開放性,陸續(xù)還有年輕人加入其中。改革小組工作一年半以后,湖南電視臺趕在上星前完成了部門架構的重大調整,原有的十幾個部室被合并為6大中心,6大中心負責人全部由“改革派”擔任。由此,才有強化總編室職能,將播出科與節(jié)目編排科無縫銜接這一系列后續(xù)舉措,也才有總編室對收視率和頻道品牌的規(guī)范化監(jiān)控,對頻道品牌的總體性塑造。
類似的變革也發(fā)生在節(jié)目生產領域。上星后,為在湖南衛(wèi)視全面推行真正的制片人制度,魏文彬發(fā)動了一場公開竟聘,年僅25歲的丁暉脫穎而出,成為湖南衛(wèi)視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欄目負責人。他辦了一檔名為《瀟湘晨光》的早間節(jié)目,擁有相對獨立的用人權、財權與廣告經營權,只是除節(jié)目時段外,衛(wèi)視不提供任何其他支持。在丁暉最困難的時候,魏文彬經常對他說:“改革如果那么容易,那就不會總被人在前面冠以‘艱辛’二字了,你不容易,我也不容易,要堅持?!?br/> 這句話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曾國藩對士兵的訓導。曾似乎是中國軍事史上第一個將“訓”與“練”區(qū)別開來的人,“訓”側重于思想,“練”側重于技能,本其宗旨,不外乎用禮法來訓導將領,鞏固其忠義血性。變革的困難時刻,魏文彬對下屬說出這番話,表明:第一,他知道新生力量是變革的基礎;第二,他知道只有保護這些來自非權威的聲音,變革才能進行下去。變革原則二:創(chuàng)造短期成果,持續(xù)推進
大的變革往往需要很長時間,領導力大師海菲茲認為,要推進變革,就要創(chuàng)造具有以下三個特點的短期成果:大家都能看見,成果確定無疑,與變革密切相關。這是因為,變革最大的挑戰(zhàn)是改變人們的行為方式,改變人們行為方式的最好辦法不是“分析、思考、改變”,而是“目睹、感受、改變”。
“分析、思考、改變”很難打動人們,因為它雖然能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但是卻很難有效地改變人們的行為方式。只有盡量使用直觀的方法,讓人們可以摸到、感到、看到,才能使人們的情感受到沖擊,令他們從內心深處作出反應,進而削弱阻礙變革的情感因素,最后作出改變(想一想張瑞敏的砸冰箱事例)。
1995年,湖南經濟電視臺的設立就是這一理論的完美演繹,作為第一輪改革的標志性產物,經視深深刺激著衛(wèi)視,使之自慚形穢,窮則思變。這也契合了變革的第二個原則:創(chuàng)造短期成果,然后持續(xù)推進。
最初,歐陽常林還只是一名科級干部,作為湖南電視臺對外部主任,擔任華夏影視制作公司總經理,在北京和瓊瑤公司合拍電視連續(xù)劇。因為具備開闊的視野、強大的執(zhí)行力、良好的經營意識,歐陽常林被魏文彬相中,以黑馬身份參加經視臺長的競聘。多年以后,魏文彬對《解碼電視湘軍》一書作者楊曉凌說起他用人的標準,還特別以歐陽常林和丁暉為例,他說:“我一般是看三個度,待人誠懇的程度,對事業(yè)專注的程度,能夠吃苦的程度。譬如說常林和丁暉,用這三個度去衡量,三個度都是比較飽滿的,常林特別是后兩個度,沒幾個人比得上?!?br/> 這不是溢美之詞。到2000年離開經視臺長任,歐陽常林將經視辦成了一家最具品牌意識、受眾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的地面頻道。品牌方面,經視最先引入視覺形象系統(tǒng)對頻道進行整體包裝;受眾方面,經視推出了大型綜藝節(jié)目《幸運3721》開湖南電視綜藝娛樂之先河;創(chuàng)新方面,經視令長沙的歌廳文化登堂入室,捧紅了奇志、大兵等本土笑星。最重要的是創(chuàng)收,頭一年創(chuàng)收3000萬元,第二年是6000萬元,第三年就突破了1億元。經視節(jié)目的草根娛樂精神,經視員工的敬業(yè)精神,構成了這股新勢力的底色?!霸瓉黼娨曔€可以做成這樣”,衛(wèi)視開始坐臥不安,就此踏上變革之旅。
“創(chuàng)造短期成果,持續(xù)推進”,用更為人所熟知的話代替,就是“建立經濟特區(qū)”了。日后天娛傳媒秉持的也正是這一原則,雖然在延伸傳媒產業(yè)鏈的路上走得有點磕磕絆絆,但對事關“產權”的改革來說,它卻是未來的一粒過河卒子。
變革原則三:行動的同時抽身而出
海菲茲喜歡以籃球運動員“魔術師”約翰遜為例,認為他領導球隊的成功之處在于既能打球,還能留意到整個比賽的情形,就好像每時每刻都站在看臺上一樣。他的意思是,領導者既要行動也要反思,需要經常抽身而出,全面觀察局勢。簡言之,優(yōu)秀的領導者往往有在行動的同時抽身而出的能力,這是變革的第三個原則。
至少有兩次面臨重大抉擇時,魏文彬從局中跳開,思考下一步該如何走。一次是上任廳長之初,他閉關3個月,隨后提出了傳媒產業(yè)化的發(fā)展方向。后來他回憶:“當時想了解國外電視臺是怎么發(fā)展的,找來相關資料研究了1個月。美國的報紙的產值早就超過了鋼鐵業(yè),一個好萊塢撐起了一個洛杉磯,人家的傳媒集團一年能賺幾百億美元。這種刺激和傷害,非常非常大?!币淮问窃?002年,湖南廣電內部衛(wèi)視、經視、都市、生活、娛樂、影視、體育7個頻道已經陷入惡性競爭,魏文彬決意進行頻道整合。雖然已經醞釀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他并沒有立刻召開相關會議,只是放出風聲:“整合成一個電視臺沒有出路,維持現狀很快也會死掉”。然后返回了常德桃源老家,《桃花源記》里那個“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之地。暫時跳脫變革風暴的風眼后,他有了更多的時間從容謀劃,改革棋局中的人們也有了充分的時間思考未來。于是相關會議召開,很快達成決議,經視、生活、都市三頻道合并成為新經視,從無競爭到過度競爭再到適度競爭,湖南廣電內部找到了某種適度的平衡。
變革時期的領導者常常處于危險之中,威脅和壓力不僅來自周圍,也來自領導者的內心。為了避開危險,發(fā)揮效力,領導者必須管理好自己,他需要明白,人們對他行為的反應,是針對他扮演的角色,而不是他本人。區(qū)分變革角色與自我,不是要拋開包括價值觀和激情在內的情感、不真誠地扮演角色,而是要不被情感誤導:別人說的話、做的事并非針對自己,那些話和事常常與己無關。就像魏文彬說的:“有一天晚上,我走在馬路上,看著天上的星星,還有遠處的山,我就想,一百年后,我們都化為灰燼了,但是,那顆星星還在,那座山也還在,那我還有什么解不開的呢?還是回家睡覺吧?!弊龅搅诉@一點,才能在行動的同時真正抽身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