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聰
(黑龍江科技學院 體育部,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7)
大眾健美操的社會價值探討
劉 聰
(黑龍江科技學院 體育部,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7)
運用社會學的基本原理,從大眾健美操的社會文化價值、社會經濟價值和社會調控價值三個角度,對我國大眾健美操發(fā)展情況進行社會學分析,為更好地使大眾健美操在我國社會中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大眾健美操;文化價值;經濟價值;調控價值
大眾健美操是一種通過肢體語言向人們來展示自我的,自由的健身活動,它可以充分發(fā)揮人們的想象力,大膽的想象,去盡情的領略大眾健美操這種用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自己的樂趣。大眾健美操己經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普遍存在于社會中,也是時下社會上最流行的、最廣泛、最有效的健身項目之一。大眾健美操運動發(fā)展如此迅速,需要我們從社會學角度進行相關分析與研究,使我們更加深入的對這一社會現(xiàn)象進行解釋,完善這一運動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指導。
體育社會學是一門把體育這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作為一個不斷變化發(fā)展的整體,在外部研究體育與其他社會現(xiàn)象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內部研究體育與人的社會行為、社會觀念的關系,以及體育運動的結構、功能、發(fā)展動力和制約因素,用以推動體育 和社會合理發(fā)展的綜合性的科學[1]。本文的研究是運用社會學的基本原理對我國大眾健美操發(fā)展情況進行社會學分析,為更好的使大眾健美操在我國社會中健康發(fā)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大眾健美操的社會價值。從大眾健美操的社會文化價值、社會經濟價值和社會調控價值進行研究。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期刊網和圖書館查閱關于健美操與體育社會學方面的文獻資料與書籍,對大眾健美操在我國的發(fā)展進行較全面的社會學分析,為本研究作理論依據。
1.2.2 訪談法 與中國健美操協(xié)會技術委員會官員和我國著名的健美操專家等七位座談,通過對專家的訪談,就影響我國大眾健美操發(fā)展的社會學因素進行了深入交流。
1.2.3 邏輯分析法 運用比較、歸納、演繹等邏輯方法,把感性的認識上升為理性的認識,在科學抽象的基礎上得出正確的結論。
體育文化(Sports Culture)是整個體育運動領域的一種社會文化,是研究關于人類體育運動的物質、制度、精神文明的總和。大體上包括體育認識、體育情感、體育價值、體育理想、體育道德、體育制度和體育的物質條件等[2]。體育文化的產生是一種社會需要[3],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除了生產的需要外,還有生理、心理、安全、娛樂、社交、信仰等各種各樣的需要,大眾健美操的產生發(fā)展正是因為人們有各種各樣的需要,尤其是高層次的需要,如:社交的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紤]到大眾健美操項目所獨特的大眾性和時代感以及多方面的綜合功能和屬性等,主要從大眾健美操項目所獨特的創(chuàng)新意識、審美意識、休閑意識三方面來闡述大眾健美操的社會文化價值。
2.1.1 創(chuàng)新意識 創(chuàng)造是一種表象活動,是人發(fā)展的因素,可以說是人類的根本需要,正是有了這種需要,人類才創(chuàng)造出文化。大眾健美操在科學基礎上崇尚創(chuàng)新,這一點可以從動作編排、隊形變化以及音樂的選擇等方面表現(xiàn)出來。人作為創(chuàng)造的主體,在運動時把自身作為一種物質力量,通過客體使主體發(fā)生人所需要的改變,使人真正成為支配客體的主體,而同時,人有根據主體的需要,對客體加以改造、創(chuàng)新,使之更加符合自己的需要,使客體的價值更大的發(fā)揮,這個改造的過程便是創(chuàng)新的過程。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具有超越自然的主體性、文化性和永恒的創(chuàng)造能力。動物也有身體,甚至有非常美的運動形式,但動物永遠不會有主動改造自己軀體的愿望和動力,也永遠不會在自己的身體上創(chuàng)造出奇跡,更永遠不會創(chuàng)造出一種人體文化。
2.1.2 審美意識 審美能力通過美育可以培養(yǎng),在對美的重復體驗中,能大大增強感受性,我們應該鼓勵人們在大眾健美操運動中嘗試美的內在體驗和自覺的審美意識,培養(yǎng)對美的感受能力,使他們把內心體驗的美與外形觀察的美結合起來,從中獲得美感,培養(yǎng)對美的鑒賞力,正確的評價美。而大眾健美操就是一種充滿著美的運動項目,十分有利于人們正確審美觀的形成,也能夠提高藝術審美能力,也是一種美感教育。
2.1.3 休閑意識 大眾健美操形式的優(yōu)美感是一種主體的感官對對象形式的直觀把握而獲得的適情順意的情感狀態(tài)的愉悅體驗。在這種形式優(yōu)美感中,感覺、知覺的因素較為突出,這種看起來非常單純的感官愉快實際上也包含對生命力想象、理解等理性因素,只不過和感性因素和諧統(tǒng)一在一起,表面上感性因素較為突出而己。形式優(yōu)美感的產生在于對象與主體的同構對應,對象在形式上表現(xiàn)為和諧、對稱、節(jié)奏、韻律、比例,與主體的知覺活動對應契合,使二者處于相對統(tǒng)一狀態(tài),從而引發(fā)主體陶醉、愛戀和輕松自如的感覺;大眾健美操形式的優(yōu)美感愉悅身心主要體現(xiàn)在音樂和舞蹈兩個方面,音樂和舞蹈分別借助聲音和形態(tài),旋律和表情,激起人們的情緒并引起想象和聯(lián)想。
知識經濟時代人們對體育的認識發(fā)生了變化,“買健康”的觀念逐步建立,體育成為人們健身娛樂的時尚消費。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眾健美操所特有的保健、醫(yī)療、健身、健美、娛樂的實用價值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的重視。吸引了不同年齡的愛好者參與,形成了一定規(guī)模的消費群體。各級電視臺紛紛制作以大眾健美操比賽、普及為內容的專題節(jié)目,其收視頻率遠遠超過其他節(jié)目[4]。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體育市場日益強大,我國在計劃經濟時代由政府部門辦體育的局面被突破,建立起各種體育運動管理中心,以謀求在新的形勢下各運動項目的發(fā)展。
2.2.1 大眾健美操的間接經濟價值 大眾健美操運動能夠使人們的身心得到全面鍛煉,能夠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促進企業(yè)文化的建設,在現(xiàn)代企業(yè)中,企業(yè)文化建設越來越為人門重視。企業(yè)文化的優(yōu)劣,關系到企業(yè)的形象,職工的素質,工作的效率和企業(yè)的利潤。
在企業(yè)文化中職工體育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大眾健美操又是職工體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一點以女職工占多數(shù)單位尤為突出),它不僅能增進職工的健康,減少發(fā)病率,減少職工的保健、醫(yī)療費用開支也可以提高出勤率,而且也有利于增強企業(yè)的凝聚力、向心力,發(fā)揚團隊精神,提高企業(yè)的整體實力。它是企業(yè)無形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2.2.2 大眾健美操的直接經濟價值 大眾健美操成為健身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種體育產業(yè)的形成與發(fā)展對國民經濟具有促進作用,體育產業(yè)是新興的并具有極大發(fā)展前途的、主要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健身等需求的產業(yè)。大眾健美操健身市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人們進行各種體育活動的需求和欲念,也會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而不斷提高。
體育運動推向市場,對經營者要考慮“上帝”的需求,有市場才有產業(yè)的生路。對消費者要考慮物有所值,體育消費要有增進健康、愉悅身心的效益。各種體育運動項目要謀求發(fā)展就要適應時代的需求,不斷改革與創(chuàng)新以占有市場。大眾健美操運動較之其它體育健身項目有更廣闊市場。
應當指出的是,大眾健美操運動在諸多體育健身運動項目的市場競爭中有良好的前景。首先,大眾健美操作為身體操練的體育項目之一,其界定范圍比較廣闊,它不同于田徑項目以人類生存和生活的技能走、跑、跳為主體進行活動,也不同于球類項目有鮮明的游戲對抗性,更不像有些運動項目需要在水上、冰上、空中等特定的環(huán)境下進行活動。大眾健美操運動具有“人為性”特點,它的運動形式是人們根據需要而人為地創(chuàng)造動作去進行練習。人的肢體各個部位、關節(jié)、肌肉和器官的鍛煉,為了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可以科學地通過改變身體姿勢,動作方向,動作路線、動作頻率、動作速度和動作的節(jié)奏進行調節(jié),以創(chuàng)編適宜于不同人群或個體需要的練習。此外,在運動的環(huán)境條件上,大眾健美操可以在室外、室內、廣場、大廳、娛樂場所、健身房,甚至在家庭的居室中進行。練習的人數(shù)可多可少,時間可長可短,這種廣泛的適應性是一般運動項目難以相比的。
1987年我國第一家大眾健美操健身中心“利生健康城”面向社會開放,首次把大眾健美操這項新的體育運動介紹給廣大人民群眾,其新穎的鍛煉方式、良好的健身效果很快被人們所接受,吸引了大批的健身愛好者。尤其是在北京、廣州、上海等大中型城市,人們的思想觀念更加開放,追求健康、追求美成為時尚,并且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為健康投資逐漸深入人心,因此千千萬萬的人熱衷于健身,熱衷于大眾健美操,他們每周2~3次地參加每次1~1.5h的大眾健美操練習。通過鍛煉,不僅增強了體質,而且娛樂了身心,同時使大眾健美操成為健身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些精明的投資者抓住了廣大健身愛好者的心理,把握了商機,大力投資大眾健美操市場,隨后,越來越多的以大眾健美操為主要形式的健身中心、俱樂部在社會上相繼開業(yè),這不僅推動了大眾健美操的快速發(fā)展,而且也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fā)展,同時他們也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除此之外,大眾健美操的廣泛開展,也促進了服裝業(yè)、音像制品業(yè)、醫(yī)療衛(wèi)生、廣播廣告業(yè)等相關產業(yè)的連帶發(fā)展。
新的技術革命,一方面極大的改善了人們的生存與生活條件,另一方面卻動搖了人們原有的信仰根基,人們在感嘆科學技術力量之偉大時,又可能陷入到自身尊嚴與價值降低甚至失落的陰影中。如高科技信息傳播擴大了青少年的知識范圍,使他們有了更多了解世界的機會,但是不良影視,不良文化的傳播又無形中降低了他們的道德觀。根據對408人的年齡和職業(yè)的調查顯示,愛好并且經常參加大眾健美操鍛煉有327人(占調查總數(shù)的80%)是社會青年和在校大學生[5]。社會青年和大學生政治熱情的易變性、激情性易于在感情支配下走向極端,隨感情起落而發(fā)生變化等,以及校園環(huán)境所具有的社會凝聚性,易于使各種政治影響、政治后果夸大化,把青年易于偏激的特點高度凝聚化,形成一種能量的高度濃縮,產生出強烈的社會影響。
大眾健美操運動的廣泛開展給人們提供了發(fā)泄攻擊性的場所,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說大眾健美操運動可以調試人們的各種壓力[6]。大眾健美操能夠導引激情,就當代大學生而言,用專業(yè)來分類無外乎文理兩科,日常生活中除了面對枯燥的程式就是大篇幅的文字,再加上現(xiàn)行社會狀況的枯燥,使得他們的激情無法宣泄?,F(xiàn)代社會心理學有一種理論認為人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攻擊性,與一切動物的攻擊性一樣,是一種保護自我存在的必要條件。而我們這個社會之所以常出現(xiàn)不安寧狀態(tài),與人類的這種時時可能釋放出來的攻擊性有關。行為學家認為光靠壓抑和控制,只能收到局部的、暫時的效果,而且這種壓抑和控制長久不能找到一條適當?shù)陌l(fā)泄渠道,反而會被積聚下來,爆發(fā)出人們難以預料的惡性事件,而讓各種不良情緒和行為在一個可控制的范圍內發(fā)泄的最好途徑是體育鍛煉[4]。大眾健美操步伐組成豐富,動作變化快,加上新奇激昂的音樂,使得每個動作都充滿力量,使主體的自我在鍛煉的過程中得到表現(xiàn),激情得到宣泄,從而產生樂觀、熾熱的情感,進而產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體會人生的樂趣,抑制不良人生觀、價值觀的滋生。
大眾健美操能夠促進人際交往,現(xiàn)代大學生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長期獨處加上家庭的溺愛,使得他們個性強、自我意識特別明顯,容易造成在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漠不關心,人際關系緊張。而大眾健美操在社會和學校中主要以集體形式練習,氣氛輕松,極易溝通,容易建立友誼,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對促進人們或同學間良好關系的建立有較大的推進作用。
(1)大眾健美操通過形態(tài)造型,促進人的心身健康,培養(yǎng)人的創(chuàng)新、審美意識,具有健身價值、文化價值、經濟價值、調控價值。
(2)大眾健美操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普遍存在于我國社會當中,大眾健美操文化產生與發(fā)展是現(xiàn)代社會一種深層次的社會需要,具有獨特的創(chuàng)新意識、審美意識、休閑意識。
(3)大眾健美操的大眾健美操的間接經濟價值體現(xiàn)在他能夠使人們的身心得到全面鍛煉,能夠提高勞動者的素質。直接經濟價值體現(xiàn)在大眾健美操成為健身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4)大眾健美操具有社會調控價值,能夠促進人際交往,對人的社會化有積極的作用,是建設精神文明的一種社會活動。
(1)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大眾健美操這一具有高度時代特征的健身項目,為我國全民健身事業(yè)的發(fā)展發(fā)揮最有效的力量。
(2)加強大眾健美操的科學研究,是不斷提高大眾健美操鍛煉效果的有效途徑。
[1]龍?zhí)靻?聞獻樣.體育哲學[M]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印刷廠, 1987: 76-78.
[2]李先雄,周建社,譚成清. 大眾健美操的社會文化價值探究[J]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4, (2) 47-48.
[3]王 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1: 265.
[4]馬 莉,何幸光.我國健美操理論研究現(xiàn)狀[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05, (6) : 46-47.
[5]侯樂榮,周 濤.不同年齡人群體育需要及體育行為方式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 2008, (11) 75-76.
[6]趙 靜. 淺談大眾健美操及其推廣價值[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 2008, (23) : 63-65.
Discussion on Social Value of Mass Aerobics
LIU Co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Si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27, Heilongjiag China)
The article make use of basic principle of sociology, which discussion on mass aerobics development from cultural value, economic value and regulation value. The aim is that provide advisory opinion to mass aerobics healthy development on our society.
Mass Aerobics; Cultural value; Economic value; Regulation value
G811.5
A Article ID: 1008-2808(2010)04-0034-04
book=2010,ebook=120
G811.5
A
1008-2808(2010)04-0034-04
2009-10-27;
2010-06-01
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G2007-20)。
劉 聰(1980-),女,講師,學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