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學玉
武當龍門派內(nèi)家拳秘訣
文/宋學玉
曰敬道,曰從愿,曰斂性,曰凝真,曰虛涵。
凝虛渾穆銜無縫,氣斂神放罡攝魂。
虛實破萬論,只此動靜生。
七星納兩儀,身手步法純。
正順背逆擇,先天后天分。
往來無重弊,觸接落下乘。
萬變不出此,訣祭捆仙繩。
三田懸一劍,三盤莫失偏。
天盤云虛繚,地盤魚竄旋。
人盤風擺柳,三盤如鳶線。
三才若在梢,三節(jié)九催連。
三才四門搏,九宮十字見。
內(nèi)五行,外五行,內(nèi)外相生又五行。
能將生克設(shè)彼我,始知此言異凡品。
內(nèi)三合,外三合,內(nèi)外不合奉人捉。
一竅髓藏順契間,何苦枉自硬相磨。
頭手肘肩胯膝足,頂圓墜沉松關(guān)溜。
耽身攢步簇息至,縱是大羅一把收。
頭手肘肩胯膝足,頂打刺撞擠沖蹴。
奪居中鉉判少正,沾身撒出千只手。
腳下七星走八門,八爻中有一宮門。
關(guān)守放縱任急徐,上下八方金錢圇。
眸神賴從丹爐提,水木齊發(fā)驚彼魂。
聳耳怒目顧八風,此為初覺應(yīng)思神。
次覺玄璣心胄驗,三萬八千毫端問。
卷渦搜煞火土逸,內(nèi)外循軌上下掙。
一來一往謂命生,絕納去息養(yǎng)天真。
引月載火照玄斗,庚甲譴自土釜烹。
氣散于力皆緣口,神散于氣因心分。
松導(dǎo)緊扎百骸竄,浩宏一令八萬身。
御人先藏形,現(xiàn)形安打人。
識清神光馳,氣正浩然渾。
充吸蓄形力,勁催放神問。
內(nèi)提外示逸,拘魂捉魄陣。
軟如綾,滑似錦,吃勁周身胄黃金。
拳行千趟氣血往,開合導(dǎo)納索松緊。
上要叩,下得收,十趾抓地如金鉤。
騰注領(lǐng)瀉憑心意,龜甲著體抵冷揍。
內(nèi)宜實,外須弛,皮肉筋骨經(jīng)脈咨。
虛盈一嚏見表里,逐氣鼓蕩溢軀肢。
勁圓驅(qū)曲直,八方脹力撐。
搭手隱流意,八方均掀人。
源從根底起,勁由樞脊生。
鼓動丹爐火,浪氣撼堤城。
旋善解百愁,松蓄靈空純。
賓主三七著,粘觸頃俄更。
力貴短沉迅,勁須整冷渾。
發(fā)化機在控,捉失千斤騰。
乘感而能應(yīng),一點牽牛繩。
有竅指何處,腳間腰胯問。
力不卷不緊,勁不炸不混。
力不催斷節(jié),勁不飽失魂。
力不蓄無濟,勁不透惠人。
力無氣不威,勁乏神不整。
力過實生虛,勁過實丟根。
力缺根恨弱,勁失根何沉?
力不隨則滯,勁不合不混。
力不探不敏,勁不化不純。
手是陰陽環(huán),八節(jié)織網(wǎng)幡。
扒拿化發(fā)打,觸變?nèi)珉婇W。
前手封來勢,身步卸急拳。
化過前箭險,力入吾網(wǎng)粘。
身步稍催措,后手發(fā)連環(huán)。
手握拴鼻線,把人如弄丸。
明腿蹬捅擺,暗彈犁跺踩。
掛鏟截釘蹶,咫距時機裁。
身手掩瞬雷,腿須刁冷快。
穩(wěn)慫拔根力,趟穿鐵靴來。
前腿穿山路,后足撲猛豺。
炮審虛明洞,峰照棋局開。
環(huán)膝三寸破鐵塔,蹩拆擠裹封頂壓。
遠行半指伏地劫,鑿利尚須勁錘砸。
袖后一尺隱雙煞,分管人天與接發(fā)。
粘截盤靠挑纏釘,肘未照膝反遭打。
鑿不露形最掩形,縮骨尤賽披金甲。
中環(huán)險機信手解,鑿攻鐵石散堅架。
活向中節(jié)取,項頂足要蹬。
牛梁蚤繃膝,步到身打人。
側(cè)進邀清風,溜煙似鉆門。
搶進須闖逼,封退好抽身。
偏鋒貼刃靠,滾鰍趕洪奔。
內(nèi)吸外宜宕,圓化得還真。
地盤立架奔八方,滑魚暗潛擺尾驚。
低擦跺溜躥泥地,疾緊穩(wěn)活膝胯靈。
舉步拾階尖霜峙,落足摔涕又趟冰。
船底五面夫撐槳,曲戈三鐮聚真經(jīng)。
退閃恭學狐貓慎,接力辯向腳下聽。
欺拒近遠個中竅,氣平踵下撼千鈞。
通天徹地本一家,尤似松根舒云爪。
寓主寓賓尊孟仲,滑巧隨活藏幻殺。
掏步抽身分次第,單行難濟嗟失差。
形影御搏游若即,謹守戊己任旋拶。
筋拔肉擰攢分間,責向針隙飛身插。
蛟龍騰云漫天行,鶴舞神氣概露凝。
猛虎下山摧壁倒,魚游深潭柔水清。
犬抖力崩似炸雷,燕掠正恰和風輕。
靈猿攀藤勁韌巧,龜御天浪卷渦進。
蟒蛇纏棲冰枝滑,蝦剪舒彈閃電驚。
貍貓勁捷堪利刃,狼竄如箭疾無停。
閑鹿寂定飆雨住,鋒辣暗馳遁無形。
旦得魂魄規(guī)中意,獨領(lǐng)天賜養(yǎng)和命。
消打伏虎勇,等打括蒼龍。
攆打度險宜,鉆打鬼追風。
陰打冷難防,巧打搜奇功。
樞密心機運,蓋打乃障目。
心忌畏,勢忌失。樞忌偏,步忌死。架忌散,神忌滯。身忌背,形忌癡。力忌僵,貪劫至。
從人力活,逆掙力滯。從人勢怯,三方開式。
從人險己,險迫激智。從人毋盲,得序占恣。
翻控力竭氣浪掀,跌控斜直迫臨淵。
鎖控貼困封節(jié)竅,網(wǎng)控取看捆人篇。
制手易闊走,制肘半身丟。
制腿要管膝,管膝腳難踢。
制身定腰際,手足枉亂移。
欲把周身制,封逼困貼擠。
發(fā)人有徑在逗力,接成一線勁相欺。
管勘來勢擄根撬,腳下手中掀浪起。
明暗長短觸感識,利風吸消險乃遷。
發(fā)化足扎一條筋,消侵吞吐陰陽運。
圓化直發(fā)賴和合,迎偏進失舉權(quán)定。
發(fā)化接送勁與氣,走隨洗抖毋失底。
教去阻礙宛脫骨,丹田一摧五岳移。
閃消,藏避,吸化。謀破,關(guān)捆,搶插。
牽撞,卸截,擠送。撲裹,旋貼,抖卡。
御險地利先,無憂予人前。
雙目勘生路,兩耳察方圓。
我順彼一線,審勢折桿尖。
威智擁霸氣,長嘯驚膽劍。
虛伏實當泄,布陣詐疑玄。
狹接索命徒,毒手詔激電。
惑計咄賊恝,滅燈砉骨銜。
奈何落險機,暗施迷瘴煙。
身扁藏,步穩(wěn)忙,意不可遲護中堂。
一念祭啟二門閉,三才安持四隅張。
手慎接,茍莫貼,察虛探實尋漏劣。
五行罔替六開奇,七打八勁琵琶卸。
弱踩里,強掛斜,立處謹閂彼受截。
手腳放箭若張傘,碎步夾魚闖旌闕。
收如簧,勁弩揚,身作竹韌手熔鋼。
表雍里疾拾短徑,雖遲尤先儀舉祥。
下打拆,上打亡,中傷氣血翻五臟。
軟粘硬擊攜浪涌,十二時辰諾天罡。
摔切內(nèi),跌把外,牽襟搜絡(luò)連根帶。
心線紉縫遮五體,捶過中節(jié)負無猜。
手眼當先身步合,膝拐竊投牽絲捉。
夾股頂項虛心口,腰胯七方費著磨。
卸甲齊峰松盆腋,扣腳裹膝脊勁托。
上下矩圓筑形骸,血氣內(nèi)沛神外奪。
首尾如蛇三盤顧,身手步法催如梭。
力發(fā)于心源筋勁,機樞只在此中琢。
白手相見,有開門一法,引手入內(nèi),破中節(jié)而以側(cè)進正。貼身取人三盤,迫彼四體無濟,中樞受柄。施抱靠擠跌,撞頂抖打之法,重挫其銳。不怠寸息,旋攻而下。
凡正門緊護,則偏退必呈。插足越鋒,逼控中節(jié),牽襟可走。中垂外進,切取一線,頃俄撲跌。所謂手到封化,足往人飛,皆身步之勞也!
凡步法者,奪地利之機,分豪之差,即失老嫩。蓋步宜遮藏生門,護佑天人(云盤、人盤)。斂其勢而發(fā)其根,互為相扶。步有氣,乃接地應(yīng)天。其概外圓內(nèi)方,八面緊撐,節(jié)節(jié)相應(yīng),司管其靈。靈生活,活漸異,異而神,其變莫測。
步法御人之術(shù),三尺之內(nèi)由己轄司。前足為機,后足為樞,陰陽有相,虛實各宜。蓋人之進退閃避,賴有高低左右上下旋閃之變,又有快慢虛實死活靜定之別。前足為魂,后足為魄。靜不致木,虛而勿懈。時刻荷待,內(nèi)外各俱陰陽。彼我距不觸尺,勿輕動!動則亂,亂即露,蓋無果反失,不若蓄待以觀之。旦見彼近,吾必立應(yīng)。此靜中生動,初判少陽,虛予之。待彼往而利我,斷正陽,困限其根,方謂老陽。尚出前后上下左右六面萬化,均不出陰陽之理。
前足者,有藏護進退驅(qū)向之功。是故為魂,呆之則滯,滯之則背。償輒白手相欺者,凡實舉惡侵,唯三步之內(nèi)茲呈高低。故魂畏驚恐,步忌散亂,千蓄而一發(fā)之。蓋因散即失序,開門自潰。乃具迎面接貼,御向驅(qū)距,調(diào)契生死之大用,萬莫輕廢。
后足者,寓動靜展蜷,縱橫發(fā)化之根,為步之樞要。其用更勝前足。魄畏飛散,當依魂而緊惜。是以前足為轆,后足為軸,乃可收控自如,掣控八方。又以前足喻弓,后足喻箭,有前縱后躍,左挪右騰之能。人莫能近,實唯趾踝膝腰之功。
驅(qū)步既分陰陽,乃有五行。按金(弓箭步)、木(高虛步)、水(半跪步)、火(騎龍馬)、土(戊土為陽:高樸步;巳土為陰:歇盤步;中宮定式陰陽各半:點立步)五母步為體,以躥、抽、辨、藏、旋、閃五母法為用,又取吸(吞)、困(卡)隨()、拆(破)、驚(疾)五訣。得以前伸低出、抽拔高回、偏走碎小、淬及旋化、縮蓄彈放,而變化混形。無往不利,百年不敗之術(shù)。
心神者,辨識萬物,司載一身。心活則步活,神靈則步靈。務(wù)使身手一氣,步到身擁,制卸彼勢,為所欲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