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林 金慧琳 王向陽 賈樹爾 藺桂霞
糖尿病是近年來常見的一種代謝病。隨著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發(fā)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我國已成為糖尿病大國。糖尿病常起病隱匿,早期癥狀不典型,尤其是老年患者,三多一少癥狀尤不顯著,體檢時血糖已增高明顯。我科采取胰島素泵強化血糖控制治療初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小樣本臨床觀察,治療效果顯著,報告如下。
入院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齡平均(56±10)歲,均符合Wegues標準,隨機分為治療組及觀察組10例,治療組平均空腹血糖13.6 mmol/L,糖化血紅蛋白10.6%,觀察組平均空腹血糖12.4 mmol/L,糖化血紅蛋白9.8%,二組患者年齡,體質(zhì)量,無統(tǒng)計學差異。以上患者出外心肝腎等嚴重病變,無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
首先對二組患者均進行糖尿病教育,嚴格控制飲食,定時定餐,鼓勵運動,限制體質(zhì)量。治療組給予胰島素泵持續(xù)治療,根據(jù)血糖調(diào)整劑量,直至血糖達標。觀察組給予甘舒霖R 3次/d皮下注射及甘舒霖N睡前皮下注射,調(diào)節(jié)胰島素劑量使血糖達標,以上兩組治療時間均為2周。兩組患者均不給予調(diào)脂,降壓等藥物。2周后治療前后患者生化指標變化如下。
表1 2周后治療前后患者生化指標變化(±s)
表1 2周后治療前后患者生化指標變化(±s)
?
患者出院后自行調(diào)整胰島素劑量,定期門診隨診,6月后隨診,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指標變化如下。
表2
結(jié)果表明:治療組與對照組在治療前后血糖,血脂,血黏度等指標均有改善,但治療組療效更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且治療組有4例達到臨床完全緩解,即停用任何藥物,僅通過飲食運動控制血糖可以完全達標,控制良好。其他患者也均能明顯減少胰島素劑量。觀察組僅有1例達到完全緩解,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型糖尿病發(fā)病機制為胰島素缺乏及胰島素抵抗,亞洲人體質(zhì)量偏輕,以細胞功能衰竭為主,在診斷臨床糖尿病時細胞功能已減退50%,治療時積極采用胰島素泵治療能夠完全模擬正常人胰島素自然分泌模式,控制血糖療效快,進餐靈活,患者依從性好,低血糖發(fā)生幾率明顯降低,且體質(zhì)量增加不明顯。短期強化治療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血糖下降。近年來經(jīng)研究血糖具有代謝記憶效應,如能盡早控制血糖達標,則患者遠期發(fā)生微血管病變幾率明顯下降。且越早治療效果更佳,患者胰島功能損傷輕,血糖波動較小,葡萄糖毒性控制后,細胞功能能得到較大改善,從而使患者進入“蜜月期”。遠期觀察部分初發(fā)患者能進入臨床緩解期,從而脫離胰島素的應用,而觀察組僅有一例達到完全緩解,治療效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