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捷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形勢的發(fā)展和教學改革的日益深入,二十一世紀需要具備走向世界,面向國際交流、要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的綜合性人才。在幾年的教學工作中我深刻的認識到作為一名數學老師,要搞好數學教學,必須要求自己對所教學科知識有整體的認識和把握;要了解學生的認知結構;要處理好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關系。只有具備或者達到以上幾點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理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情趣和積極性才能使學生潛意思的接受數學。
課堂教學是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主陣地,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不但要加強雙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僅要發(fā)展學生的智力,也要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不僅要讓學生學會,也要要求學生會學,特別是自學;作為老師盡量在有限的時間里,讓學生了解數學,接受數學,認可數學,讓學生能快速迅捷的掌握理解所知所學。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認為要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積極性并讓學生喜歡并接受數學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讓學生了解和認識到數學的魅力:希臘哲學家普羅克拉斯說:“哪里有數,哪里就有美”。英國哲學家羅素說:“數學,可以純凈到崇高的地步”。中國數學家陳省身說:“我們欣賞數學,我們需要數學”。我說:“數學讓人恐怖,也讓人看到希望”。不同時代的數學有著不同的魅力和時尚。 古希臘時代數學主要是嚴密的推理,牛頓時代就是算、就是做,偏向于有成果就行,到 20世紀下半葉,逐步趨向于發(fā)展應用數學。但不管其如何變化,數學總是走在各個學科的最前沿,以其新方法和新角度,解開自然的奧秘,總是一種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真善美”的樸實文化。今天的數學已發(fā)展成為一門分支眾多、體系龐大的學科,并且正不斷地向其他學科滲透。數學的應用如此廣泛,以至從事任何事業(yè)的人都深切地感到需要它。數學之所以具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就在于數學的趣味和其無法比擬的魅力。這就是所謂的“數學美”。數學的“美”在于它的思維是一個迂回曲折的過程,每一個走過它的人都會記得“山陰道上,目不暇接”的興奮和“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歡樂。
數學本身是具有趣味性和無窮的魅力的,是“美”的。而我們所缺少往往是發(fā)現“美”的眼睛。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應盡可能聯系實際生活,適當增加數學趣味性與數學史的教材(如在課外活動時做一些數學趣題,講一些數學史上的小故事等);在教學時也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在較短的課時內完成的專題(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思維與應用、數學健模和數學競賽講座等),以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的魅力,體會數學的趣味,促進學生潛在的能力和個性特長的發(fā)展。我堅信有了對數學的濃厚興趣和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輔以我們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教導,我們的學生可以在璀璨的概念、簡潔明快的公式、絢麗多姿的符號、奇特盡疑的問題、深邃奧妙的邏輯、和諧對稱的圖形中自由飛翔,體會到數學才是這個世界上美的原型。
其次讓學生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數學是一門很有用的學科。自從人類出現在地球上那天起,人們便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同時對數學有了逐漸深刻的了解。早在遠古時代,就有原始人“涉獵計數”與“結繩記事”等種種傳說??梢?“在早期一些古代文明社會中已產生了數學的開端和萌芽”?!霸诎捅葌惡桶<皵祵W出現以前,人類在數學上沒有取得更多的進展”,在古希臘學者登場后,數學便開始“作為一名有組織的、獨立的和理性的學科”登上了人類發(fā)展史的大舞臺。 如今,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在工農業(yè)生產和人們日常生活中有極其廣泛的應用。譬如,人們購物后須記賬,以便年終統(tǒng)計查詢;去銀行辦理儲蓄業(yè)務;查收各住戶水電費用等,這些便利用了算術及統(tǒng)計學知識。此外,社區(qū)和機關大院門口的“推拉式自動伸縮門”;運動場跑道直道與彎道的平滑連接;底部不能靠近的建筑物高度的計算;隧道雙向作業(yè)起點的確定;折扇的設計以及黃金分割等,則是平面幾何中直線圖形的性質及解直角三角形有關知識的應用。由于這些內容所涉及的高中數學知識不是很多,在此就不贅述了。
由此可見,古往今來,人類社會都是在不斷了解和探究數學的過程中得到發(fā)展進步的。數學對推動人類文明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目前階段,課堂教學依舊是學校教育的主渠道,要十分注重課堂教學的不斷改革和優(yōu)化,強調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客觀性,即,使學生掌握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 、基本規(guī)律 、基本技能及問題解決的策略。以具有初步的科學意識、科學態(tài)度 。同時又強調課堂教學的人文性、社會性,發(fā)展學生的自信心、自制力,培養(yǎng)積極進取的良好個性品質.著重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內心體驗,注重知識、智能、情感和行為的整合。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數學興趣,提高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