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俊杰
【摘 要】科學備考不要成為一句口號,要用智慧去詮釋其深刻的含義,要用持久的行動去證明其淺顯的道理。
【關鍵詞】研究 目標 積極性
高考復習既不是對舊知識“照本宣科”式的重復,更不能是“蜻蜓點水”式的講解,我們要留給學生的是完整的知識體系和科學的學習方法、技巧,讓他們領悟到如何去探索高考的規(guī)律及命題趨勢。學生學習的最高境界是能預測出要考哪些知識點,甚至自己能自己命制較高質量的試題。所以老師在復習的過程中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分層推進,科學備考,切實加強復習課的針對性。下面提出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一、加強對高考和診斷性試題的研究,從考查的終端啟發(fā)始端教學
對物理試題的研究主要從兩點入手:一方面分析羅列出各地高考試題的考點,還原高考命題的雙向細目表(考查知識點、考查能力、難度系數),讓我們明白一套優(yōu)秀試題的考點分布、難易分布和對學生各種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對所有試題分章分知識點進行匯編,然后進行比對,分析出哪些是必考點,哪些是??键c,哪些知識點出現在選擇題,哪些知識點經常作為計算題的考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明白各科的主干知識,從而真正地把握住復習的重點,加強復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分層設定教學目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長
針對不同層次的班級,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對于普通班,一定要降低重心,從基礎上著手,讓學生感覺到不難學,但要學好又需要花不少功夫。對于重點班,復習一定不要簡單的重復,而應是對知識的升華和提煉,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歸納出解題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能舉一反三。總之,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既不能讓學生感到復習的內容太難而產生畏懼甚至放棄,也不能因復習就是以前知識的重復而感到索然無味。
三、分層精編講義,調動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現在很多老師,被教輔資料牽著鼻子走,因為對考試說明研究不透,在難題上不能大膽地刪減,因為害怕刪了又考到這種題型。教學的重心沒有降下來,在難題上不僅浪費了時間,而且搞壞學生心情,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信心,最終導致的結果是難題沒有掌握,基礎無法得到夯實。惡性循環(huán)中學生越學越差,越學越厭學。我們建議讓教輔資料僅僅成為一種教學輔助,而不能成為復習的主體,讓老師和學生都處以被動狀態(tài),埋沒老師的智慧,降低復習效率。鼓勵在真正研究試題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層次的班級,下功夫自選、自編,重新組合新的、規(guī)范的、高質量的講義,切實提高課堂效益。
四、分層精編習題,讓不同層次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
備課組長是一個教學團體的一把手,是復習方向的領航人。備課組長和題組長牽頭,選編課后作業(yè),把準作業(yè)的質,嚴控作業(yè)的量。只有控制住作業(yè)的質和量,才能讓學生從成堆的作業(yè)中解放出來,才有時間去復習,去看糾錯本,去反思,真正地掌握曾經復習過的內容。組長一定要團結組內的老師,發(fā)揮好全體成員的集體智慧,帶領老師研究考試方向。命題考試題要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經過集體討論,對考試命題要全組共同制定雙向細目表,落實每一個考題的知識點,能力考查要求和難度系數。只有這樣,才能命制出高質量的試題,也才能提升每位老師的命題水平,從而帶動教學水平的提高。謹防組內成員有下列南郭先生:有職稱的不稱職,有文憑的沒水平,有學歷的沒能力,有能力的不出力。
五、加強對不同層次學生答題技巧的分層指導
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首先要他們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不要盲目地追求高分,而是要求他們在自己能力的范圍內多得分。對于普通班的學生,要讓學生清楚,要得滿分是很困難的,對簡單的題目一定要得全分,對中檔題盡量多得分,而對難題能得分就得分,不能得分堅決放棄。而對重點班的學生而要要求學生容易題和中檔題不失分,難題用夠時間,盡量多得分。
比如理科綜合往往成為學生間拉開差距的主要科目,而困擾學生的是答題時間分配不合理,答題順序不科學,導致難題沒有做出來,簡單的沒有時間做?,F在學生對理科綜合普遍做法有兩種:
1.先做自己的強勢科目。缺點在于如果自己的強勢科目題出難了,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自信和心情,導致其他弱勢科目答題更加失敗。比如2009年四川高考理科綜合物理最后一個計算題難度系數為0.1378,第(3)問難度系數為0.0374,全省沒有一個人做對(包括參加高考的物理奧賽生),若物理優(yōu)生先做物理將會導致理綜全盤失敗。
2.按順序做,遇到覺得難的題直接跳過,待做完其他題后再回頭做。缺點:考場上如此緊張,根本沒有時間回頭做題,導致丟掉一些稍難題中的簡單得分點。
經過研討,征求各方面的意見,為了學生盡可能地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得高分,我們建議理科綜合答題時:按照題號順序做,遇到難的選擇題實在無法解答時,先猜一個答案,并做適當的標記。做完選擇題后,先填涂機讀卡后再做第二卷。第二卷遇到所謂的壓軸題,一定要通讀試題,能做出來的盡量得滿分;一知半解的根據狀態(tài)或過程列式,盡量多得分;如果一個題所用的時間超過其分值的一半(如20分的題花時間超過10分鐘)還找不到方向,果斷放棄,心平氣和地做下一題。
總之,科學備考不要成為一句口號,我們要用智慧去詮釋其深刻的含義。落實不要停留在表面,我們要用持久的行動去證明其淺顯的道理。團結一心,通力協作,我們才能取得高考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