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景漢,劉玉峰
(1.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治安系,北京100038;2.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北京100875)
地鐵惡性犯罪防控研究
朱景漢1,劉玉峰2
(1.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治安系,北京100038;2.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北京100875)
地鐵在城市的發(fā)展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的發(fā)展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時,由于地鐵本身的一些特點,如空間封閉、人員集中、疏散困難等,也使其成為犯罪分子實施犯罪行為的首選地點。地鐵惡性犯罪種類多、后果嚴重、影響惡劣、救援困難,一旦發(fā)生地鐵惡性犯罪,其后果不堪設想,世界各地接連發(fā)生的地鐵惡性犯罪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目前我國的地鐵建設事業(yè)正在突飛猛進地進行,因此有必要對地鐵惡性犯罪進行深入研究,未雨綢繆。
地鐵;惡性犯罪;交通安全
世界上首條地鐵當屬1863年在倫敦開通的大都會鐵路[1](Metropolitan Railway),發(fā)明地鐵的初衷就是為了解決當時倫敦的交通堵塞。到現(xiàn)在為止,地鐵的發(fā)展已經(jīng)有一個半世紀的歷史,這一百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地鐵無論是在規(guī)模上還是配套上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球各個大城市都相繼建立了規(guī)模龐大的地鐵運營系統(tǒng)。但與此同時,和地鐵有關的犯罪活動也呈上升之勢,盜竊、搶劫、謀殺、毒品犯罪、恐怖活動等犯罪不斷發(fā)生,僅紐約地鐵每年發(fā)生的地鐵犯罪就高達1萬多件,巴黎地鐵警方在2007年一年就收到了2萬余宗報案,這些犯罪活動不僅嚴重影響了地鐵的運營和發(fā)展,而且一些嚴重的地鐵犯罪活動甚至影響到整個社會,給社會和公眾造成無法彌補的財產(chǎn)損失和心理創(chuàng)傷。
地鐵不但是一種交通工具,還是一種功能完備的運輸系統(tǒng),它在設計和施工上與其他交通工具都有所不同,有一些自身獨特的特點,這些特點容易誘發(fā)一些犯罪行為,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
1.空間封閉、狹小,容易滋生侵財類犯罪
空間封閉是從地鐵和列車兩方面而言的。從地鐵來說,最明顯的特點莫過于地鐵修建在地下,空間要受到技術、設備、經(jīng)濟條件等方面的限制,尤其是一些年代久遠的地鐵,其空間可能就更加狹小。列車亦是如此,空間受軌道寬度的限制,在交通高峰期更顯擁擠。這一局面的存在,給一些犯罪分子實施犯罪活動創(chuàng)造了便利條件,比如盜竊行為,犯罪分子專門在人多擁擠的時候下手。據(jù)法新社報道,巴黎大區(qū)的交通警力部門(SRPT,負責地鐵和捷運線路上的安全工作)在2007年收到2萬余宗報案,其中盜竊案13863起,占全部案件總數(shù)的69.2%,其他一些犯罪分子實施的犯罪活動如毒品犯罪等也多選擇在這里進行,空間狹小方便犯罪分子進行交易并且不容易被發(fā)覺。
2.人員集中、成分復雜,容易成為恐怖分子襲擊對象
地鐵快捷、方便,在城市交通運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上下班的高峰期,乘坐地鐵的人會增多。以北京為例,地鐵日人流量高達150萬人次,最多高達每日300萬人次[2],車廂里往往擠滿了人。這些因素恰恰也是犯罪分子所要考慮的,尤其是對恐怖分子而言,在地鐵里采取犯罪活動會達到他們的犯罪目的——人員和財產(chǎn)損失慘重,并且會引起社會各層以及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所以,犯罪分子也非常樂于在地鐵這樣人員集中的場所實施犯罪活動,并且已經(jīng)發(fā)生的犯罪案件也證實了這一點。如1995年日本東京奧姆真理教發(fā)動的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死亡12人,受傷人數(shù)高達3000余人。這些血腥的事實一次次驗證了地鐵犯罪的嚴重后果。
3.設計復雜、通路曲折、疏散困難,犯罪后果嚴重
地鐵往往修建在地下數(shù)十米深,并且地鐵在施工的時候要注意地面建筑、下水管道、通信設施等的走勢,因此從地面到達地鐵、從地鐵軌道到達站臺、地鐵線路之間的換乘等都有一段距離,往往是曲曲折折,出入和換乘都非常麻煩,一旦有諸如縱火、投毒等犯罪活動的出現(xiàn),人員疏散將會異常困難和復雜。2009年6月北京市2號地鐵線就曾發(fā)生過因斷電導致乘客被困事件,事發(fā)一個多小時后乘客才得以疏散,如果此時再發(fā)生惡性犯罪事件,那么事件后果可想而知。再如2003年韓國大邱市地鐵中央路站發(fā)生人為故意縱火事件,因疏散困難,結果造成135人死亡、137人受傷、318人失蹤的嚴重后果。
地鐵有其自身的特點,因此在地鐵中發(fā)生的犯罪類型也比較集中,主要有暴力犯罪、侵財犯罪和恐怖犯罪等幾種。這些犯罪行為往往會引起嚴重的后果,有的財產(chǎn)嚴重受損,有的人員傷亡嚴重,有的具有巨大的政治和社會影響,會給所在地區(qū)和國家造成社會秩序混亂等不利局面,本文把這些犯罪稱為地鐵惡性犯罪。實施地鐵惡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利用地鐵空間狹小、人員集中、疏散困難等特點,大肆進行犯罪活動,嚴重影響了地鐵的正常運行,還對社會秩序產(chǎn)生了惡劣的影響。下面分析幾種較為典型的地鐵惡性犯罪。
地鐵中發(fā)生的暴力犯罪有傷害、殺人、強奸等犯罪類型。發(fā)生這些犯罪的原因主要在于地鐵相對其他地點而言在空間上比較封閉和狹小,面對窮兇極惡的犯罪分子,一些處于弱勢地位的被害人如老年人、女性和兒童,逃生空間小,并且地鐵當中通道曲折,對他們而言不容易逃生,然而對于犯罪分子而言,通道的曲折無疑是天然的屏障,他們隨意躲進一個角落或者混入人群當中就可以輕而易舉地逃脫警察和保安人員的追蹤,之地鐵修建在地下,對犯罪分子在心理上總有一種“安全感”,認為實施犯罪是在“隱閉和黑暗”的空間中進行的,所以對犯罪分子來說,在地鐵中實施犯罪行為相對容易得手。
地鐵中發(fā)生的侵財犯罪主要有搶劫、搶奪、盜竊等犯罪類型。犯罪分子之所以在地鐵里實施盜竊,一方面是因為地鐵當中人員集中,犯罪分子可選擇的犯罪對象多,并且在擁擠的車廂里實施盜竊不容易被被害人發(fā)覺,另一方面,犯罪分子的犯罪收益相對也大,乘客中有上班族、學生、旅客等,他們隨身攜帶的財物多,諸如現(xiàn)金、手機、相機、電腦、MP3/4等,這些財物對犯罪分子的吸引力最大。搶劫和搶奪則多發(fā)生在地鐵的早班和夜班期間,法新社的一個調(diào)查顯示,巴黎地鐵19.2%的搶劫案發(fā)生在21點至第二天6點這一時段,在這一時段地鐵內(nèi)除了部分工作人員以外乘客稀少,其中多數(shù)是上下班的公司職員、上下學的學生,地鐵顯得空曠和冷清,與白天喧囂的場景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環(huán)境更容易刺激犯罪分子實施侵財行為的犯罪動機。
地鐵里發(fā)生的恐怖活動比比皆是,巴黎、紐約、莫斯科、倫敦、東京等地的地鐵都發(fā)生過恐怖襲擊事件,均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發(fā)生這些恐怖襲擊活動的主要原因在于地鐵中人員高度集中、疏散相對困難,對恐怖分子而言,實施恐怖活動容易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并且容易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以達到趁機宣傳他們的政治、宗教、軍事主張,在恐怖襲擊發(fā)生以后,馬上就會有恐怖組織宣稱對恐怖活動負責,借機對政府施加壓力和提出不合理的政治和軍事要求,如果威脅要求得不到滿足他們就繼續(xù)進行恐怖襲擊。這些恐怖活動已經(jīng)成為恐怖組織慣用的伎倆,值得我們關注。
前面已經(jīng)提到過,地鐵當中人員密集,在交通高峰期人員會更加集中,無論是車廂還是站臺都會擠滿了乘客,一旦發(fā)生諸如縱火、毒氣、爆炸等犯罪和恐怖活動,人員傷亡將不堪設想。典型的犯罪案件如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至少3個火車站當日發(fā)生爆炸,造成至少192人死亡,此外還有1240人受傷,如此大的危害,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下表是最近十多年以來影響較大的地鐵惡性犯罪造成的人員傷亡情況統(tǒng)計,通過圖表,我們會對地鐵惡性犯罪的后果有一個直觀的了解。
時間地點犯罪類型犯罪分子人員傷亡情況1995年日本東京毒氣邪教12人死亡,3000多人受傷2003年韓國大邱市縱火普通犯罪135人死亡,137人受傷,318人失蹤2004年莫斯科爆炸恐怖分子30人死亡,70多人受傷2004年馬德里爆炸恐怖分子192人死亡,1240人受傷2005年倫敦爆炸恐怖分子50多人死亡,數(shù)百人受傷2010年莫斯科爆炸恐怖分子41人死亡,74人受傷
除了人員傷亡以外,地鐵惡性犯罪的另一個危害結果就是財產(chǎn)損失。眾所周知,地鐵的造價高、日常支出高、維護費用高,按目前的情況來看,地鐵的造價為3億~5億元人民幣/公里,在地鐵里發(fā)生縱火、爆炸等犯罪案件,不但會影響地鐵正常運營,破壞配套設施,嚴重的還會損毀列車,造成地鐵坍塌,甚至還會影響地面的建筑和交通,按照上面的費用來計算,重建費用和搶救費用將不可估量。這些也僅僅是直接損失,間接損失也不可小視,地鐵重建會影響正常的交通運行,無形中增加了人們的出行成本,其結果損失的不僅僅是金錢,還有可能是生命和健康,這些損失根本無法用金錢來計算。所以,地鐵惡性犯罪造成的財產(chǎn)損失也是不可估量的,同樣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加大對地鐵的安全保護力度,防止地鐵犯罪的發(fā)生。
地鐵里的乘客很大一部分是以公司職員為代表的上班族,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學生,如果發(fā)生惡性傷害案件和恐怖活動,他們將成為最危險的受害者之一,他們代表著社會的活力和民族的希望,一旦他們受到傷害,其社會反響可想而知。2010年上半年連續(xù)發(fā)生在校園里的幾起傷害案件,就會給社會公眾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和一定程度的恐慌。與此同時,地鐵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城市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更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安全管理水平,地鐵運營與普通公眾的生活息息相關,沒有嚴密的安全管理制度,地鐵是不可能得以安全運行的,如果連地鐵這樣的日常生活設施都不能保證一種安全的運行狀態(tài),那必將引起社會公眾對政府安全管理能力的懷疑,人們的正常生活秩序必將受到影響,嚴重的情形還會引起社會面的恐慌。1995年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和2010年莫斯科地鐵爆炸事件造成的惡劣影響至今還籠罩在人們的腦海里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
地鐵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也代表著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安全管理水平。如果一個地區(qū)發(fā)生地鐵惡性犯罪事件,相鄰國家和地區(qū)的犯罪勢力和恐怖分子便會爭相模仿,大肆制造地鐵惡性犯罪。2004年2月和3月,恐怖分子在莫斯科和馬德里相繼制造地鐵爆炸事件;2005年7月,恐怖分子用炸彈襲擊了倫敦地鐵;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后,恐怖分子和犯罪勢力試圖在北京制造地鐵爆炸事件,幸虧被警方及時破獲;2010年3月,恐怖分子在莫斯科地鐵連續(xù)制造三起爆炸事件。這些惡性犯罪的發(fā)生,引起了世界各國和地區(qū)的高度關注,以2010年莫斯科地鐵爆炸案件為例,事件發(fā)生以后,世界各主要國家和國際組織如美、英、法、德以及歐盟、北約等均表示了嚴重關切,在對恐怖分子進行譴責的同時,也對本地區(qū)的地鐵安全表示了擔心。如果恐怖分子的地鐵犯罪活動屢屢得手,不僅會增加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還會對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局勢造成不利影響。
盡管地鐵惡性犯罪不斷發(fā)生,并且造成了嚴重的犯罪后果,但這種犯罪也不是不可控制的。做好以下幾點,可以有效地防范地鐵惡性犯罪的發(fā)生。
安全檢查是常用的預防和控制犯罪的方法之一。在地鐵里使用安全檢查的方法,要注意做到以下兩點:第一,對所有乘客均需進行例行安全檢查,無論男女老少都要接受嚴格的檢查,防止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女性和兒童攜帶犯罪工具進入地鐵。現(xiàn)行的安全檢查往往對女性和兒童“網(wǎng)開一面”,這是一個嚴重的安全漏洞。第二,對所有行李無論是大件行李還是隨身攜帶的包裹,均要進行安全檢查,對一些體積小的包裹如女性的手提包、上班族的公文包、學生的書包均要進行檢查,目的也是為了防止犯罪分子攜帶犯罪工具進入地鐵。此外,還要對地鐵配套設施進行安全檢查,如地鐵控制室、列車駕駛室、電源開關等,加強防護和管理,防止犯罪分子接近并利用這些因素實施犯罪活動。
除了進行安全檢查以外,另一個防范地鐵惡性犯罪的重要的工作是加強安全知識的培訓。安全培訓也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加強對地鐵工作人員的安全培訓。地鐵工作人員作為服務人員,發(fā)揮著重要的服務職能,因此安全方面的服務也應該是地鐵服務的一部分。安全知識培訓要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第二是對乘客進行培訓。對乘客的培訓可以通過廣告的方式進行,比如在車票上進行安全宣傳,通過列車播音系統(tǒng)進行安全知識宣講,把隧道里的商業(yè)廣告替換為安全知識講解等,同時,明示和擴大安全指示標志,使其更加明顯。
地鐵里除了專職的乘務服務人員以外,還要設置專職的安全管理員。專職的安全管理員除在發(fā)生惡性犯罪的時候進行安全管理、引導、疏散和提供幫助外,在平時可以作為警方的協(xié)助人員進行安全巡邏檢查,協(xié)助警方做好犯罪預防和安全知識的講解和宣傳工作。同時還要賦予安全管理員進行安全檢查的權力,針對地鐵里的一些不安全隱患和容易引發(fā)犯罪的不安全因素,安全管理員有權進行糾正。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nèi)只有北京、廣州等個別城市設置了專門的地鐵公安機關,然而,在這些城市的地鐵內(nèi)很少能看到警察的身影。地鐵作為一種主要公共交通工具,其運行、管理理應得到嚴格的控制和保護,以維護地鐵的良好運行秩序,然而事實上地鐵運行卻沒能得到警方的重視,地鐵警力嚴重不足。因此,為了加強對地鐵內(nèi)部的安全管理,必須增加足夠的警力,通過提高見警率來震懾犯罪分子?,F(xiàn)時,還要對這些警力進行合理的布置,比如在出入口、換乘通道、站臺兩端與軌道相接的地方加強巡邏、安全檢查等,在列車里設置乘務警察等。惟有如此,才能保證地鐵運營有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避免地鐵惡性犯罪的高發(fā)。
從情境預防角度出發(fā),防范地鐵惡性犯罪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增加地鐵內(nèi)的照明。除了地鐵站臺以外,列車、軌道、疏散通道都要增加照明,強度較大的光照會對犯罪分子造成心理上的震懾作用,讓他們產(chǎn)生一種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感覺,不會輕易實施犯罪。第二,擴寬地鐵空間,尤其是站臺、出入口、換乘通道等,以方便人員往來和緊急情況下的疏散。這樣做雖然會增加地鐵成本,但是從安全的角度出發(fā),是很有意義的。第三,在地鐵軌道兩側設置逃生空間。目前地鐵軌道兩側只有很窄的一個通道供工作人員使用,用來對地鐵軌道進行日常維護,其寬度完全不能滿足突發(fā)惡性犯罪時人的逃生需求,因此要擴寬其寬度,遇有爆炸、縱火、毒氣等犯罪發(fā)生,方便人員疏散。第四,簡化地鐵出入口設計、出入通道設計和換乘方式。從地面進入地鐵,要經(jīng)過數(shù)個拐角和一段不近的距離,有些地方還要經(jīng)歷上、下電梯和樓梯,通道漫長,極為麻煩,此外,地鐵線路之間的換乘也相當曲折,這樣一方面增加了被害人逃生的距離和時間,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犯罪分子的逃跑時間,無形中提高了犯罪分子的犯罪成功率,增加了乘客的危險。因此要簡化地鐵出入口、出入通道和換乘通道設計,以縮短被害時間,增加逃生概率。第五,明示逃生標志和安全指示。大部分地鐵里設置有逃生標志和安全指示,但也存在一個明顯的缺陷,那就是逃生標志和安全指示不明顯,大部分只有手掌大小,在緊急情況下不容易發(fā)現(xiàn)。因此,為了方便人員疏散,應該明示逃生標志和安全指示,可以借用交通燈的做法,用紅、黃、綠等容易分辨的顏色設置逃生標志和安全指示,使人們在緊急情況下也能輕易觀察到上述標志和指示。
近年來接連發(fā)生的地鐵惡性犯罪一次次地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在沉痛哀悼傷亡人員的同時,我們應該吸取經(jīng)驗和教訓,更應該對發(fā)生在地鐵中的惡性犯罪進行詳細的研究,分析地鐵惡性犯罪產(chǎn)生的背景、原因及危害,進而制定合適的防范對策。目前我國的各個大城市都在進行熱火朝天的地鐵建設,在進行地鐵建設的同時,我們對地鐵惡性犯罪加以研究,必將有利于地鐵的安全建設和發(fā)展,也有利于維護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局面,給社會公眾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
[1]金康錫.誰來保障地鐵安全[J].中國減災,2005,(9).
[2]裴巖,王樹民.從反恐視角審視奧運期間首都地鐵安全[J].交通企業(yè)管理,2008,(7).
責任編輯:崔海英
D631
C
1009-3192(2010)05-0025-04
2010-06-20
朱景漢,男,河南葉縣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08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治安安全管理;劉玉峰,女,遼寧沈陽人,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2009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