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丹,陳元祿,劉 芳,王建勇,趙春玲,陳慶華
(天津醫(yī)科大學心血管病臨床學院,天津 300457)
心磁圖(magnetocardiography,MCG)是無創(chuàng)性記錄和分析心動周期中心臟磁場變化的檢測方法。MCG能夠檢測早期心肌缺血所致的異常電流變化,對心肌微小的病理改變具有較高的敏感性,有助于對早期心肌缺血的診斷[1-2]。本研究對冠心病患者及非冠心病患者MCG參數(shù)進行了比較,旨在探討MCG在冠心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1.1 研究對象 冠心病組:選取本院2005年9月至2007年6月期間的住院患者共383例,男性253例,女性 130 例,年齡 27~79 歲,平均年齡(59.56±9.62)歲。所有患者均有心前區(qū)疼痛、不適等疑似冠心病臨床表現(xiàn);冠狀動脈造影顯示至少1支冠脈主要分支狹窄≥50%;心功能Ⅲ級以下。非冠心病組:同期住院冠狀動脈造影無狹窄的患者110例,男性52例,女性 58例,年齡 27~70歲,平均年齡(51.15±8.60)歲。研究對象除外嚴重高血壓(>180/110mmHg)患者;復雜心律失常,如頻發(fā)性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完全性束支傳導阻滯者;嚴重肺疾病和胸部畸形或手術者;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不足3個月者;超聲心動圖證實為心室肥厚或擴張性心肌病者;嚴重心功能不全、肝腎功能障礙及電解質紊亂者。
1.2 儀器與方法 應用美國CardioMag Imaging公司生產的CMI-2409型MCG儀進行檢測。該儀器記錄探頭由9個低溫超導干擾量子裝置(SQUID)組成,呈3×3矩陣排列,探頭間距4 cm。此記錄探頭需用液氦使探頭置于-269℃環(huán)境下的低溫保持器內,使儀器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檢查時被檢查者需去除身上所配戴的任何金屬物品,仰臥在檢查床中間,分別記錄心前區(qū)4個區(qū)域,每個部位記錄90 s,共記錄36個探測點,同步記錄肢體導聯(lián)心電圖。儀器分析系統(tǒng)根據(jù)心臟復極不同時相的磁偶方向、角度變化范圍、磁偶個數(shù)、等磁圖同心圓性產生7個定量參數(shù):(1)T 峰前磁向量(pre-peak repolarization angle):單位為度,以-120~-25為正常范圍,<-120及>-25均為異常。(2)T峰前磁移動距離(pre-peak repolarization trajectory):單位為 cm,<4.3為正常,≥4.3為異常。(3)T峰前磁向量變異率(pre-peak repolarization angular deviation):單位為弧度,<0.5 為正常,≥0.5為異常。(4)T峰后磁向量(post-peak repolarization angle):單位為度,-110~-22 為正常范圍,<-110及>-22均為異常。(5)T峰后磁移動距離(post-peak repolarization trajectory):單位為 cm,<3.7 為正常,≥3.7為異常。(6)T峰后磁向量變異率(Post-peak repolarization angular deviation):單位為度,<0.45 為正常,≥0.45為異常。(7)T峰前后磁向量變化(prepostanglechange):單位為度,-35~-12為正常范圍,<-35及>-12均為異常。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資料均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非正態(tài)分布計量參數(shù)用秩和檢驗,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用方差分析和t檢驗。以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 兩組基線特征比較 兩組基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吸煙史、高血壓病史、糖尿病病史)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這與冠心病危險因素相關。冠心病組中單支病變134例,雙支病變110例,3支病變121例,左主干病變18例。
表1 冠心病組與非冠心病組臨床資料比較( )
表1 冠心病組與非冠心病組臨床資料比較( )
* 表示為 χ2值
身高(cm)165.22±17.65 166.98±8.75 0.996 0.320體重(kg)71.22±14.48 70.50±12.17-0.486 0.627組別冠心病組非冠心病組t P n 383 110年齡(歲)59.56±9.60 51.15±8.60-7.893 0.001高血壓?。ɡ?29 35 26.883*0.001糖尿?。ɡ?7 6 9.818*0.002性別(男/女)253/130 58/52 6.52*0.011高脂血癥(例)120 24 2.585*0.108吸煙史(例)217 38 16.734*0.001
2.2 兩組定量參數(shù)的比較 MCG 7項參數(shù)在兩組 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冠心病組與非冠心病組MCG各項參數(shù)比較
2.3 診斷評價
2.3.1 MCG檢查7項參數(shù)對冠心病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陽性似然比、Youdon指數(shù)見表3。MCG檢查7項參數(shù)陽性個數(shù)對冠心病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陽性似然比、Youdon指數(shù)見表4。
表3 MCG各項參數(shù)診斷試驗評價參數(shù)分析
表4 MCG各項參數(shù)聯(lián)合診斷試驗評價參數(shù)分析
2.3.2 MCG各項參數(shù)在單支病變患者與雙支病變患者或3支病變患者間比較中只有參數(shù)Angular Deviation具有明顯的差異,P值分別為0.010、0.014。不同病變支數(shù)患者間MCG參數(shù)陽性個數(shù)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3.3 以心電圖上兩個連續(xù)相關導聯(lián)ST段或ST-T改變 (肢體導聯(lián)ST下移≥0.05mV,胸導聯(lián)ST下移≥0.01mV)作為診斷冠心病的標準,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32.1%和87.3%。
心肌的電活動常反映心肌功能狀態(tài),這種電活動所產生的磁場可以穿透人體組織且無信號衰減。當心肌供血狀況、興奮性及傳導情況發(fā)生改變時,體內的電流和磁場就會發(fā)生變化,MCG通過對心臟磁場的變化而對心臟電生理進行探測。
國內李英梅等[3]觀察了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造影至少1支主要冠脈內徑減小≥50%)129例、正常對照組92例的MCG結果,以ACTM(average classification of totalmaps)和R-max/T-max同時陽性作為診斷標準,顯示MCG診斷冠心病的敏感性為61.2%,特異性為93.5%。Hailer等[4]研究了177例不穩(wěn)定心絞痛患者和冠狀動脈造影證實為冠心病患者與123例有典型胸痛癥狀但冠狀動脈造影陰性患者,證實MCG診斷冠心病的敏感性73.3%,特異性70.1%。我們前期觀察了76例冠心病患者和36例正常對照組的MCG參數(shù)改變,結果顯示以MCG 2項參數(shù)作為診斷的標準,MCG診斷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為71.0%和97.2%[5],與文獻報道相近。
本研究采用大樣本量(冠心病組383例)觀察MCG診斷冠心病的價值,對照組為非冠心病患者,通過分析心臟復極的Pre-peak repolarization angle、Pre-peak repolarization trajectory、Pre-peak repolarization angular deviation、Post-peak repolarization angle、Post-peak repolarization trajectory、Post-peak repolarization angular deviation、Pre-postangle change,發(fā)現(xiàn)在應用單個參數(shù)陽性診斷冠心病時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報道低,只有Pre-postangle change陽性時的特異性達97.27%,陽性似然比11.58,但敏感性卻只有31.59%,這些差別可能與所用的儀器、所選的對照組及所選參數(shù)不同有關。當聯(lián)合各項參數(shù)再進行評價時,以≥2項參數(shù)同時陽性為MCG診斷冠心病的標準,結果顯示MCG診斷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77.02%和59.09%,以≥3項以上參數(shù)陽性時敏感性達56.4%,特異性可達90.9%,陽性似然比為6.20。
在診斷性研究中,似然比是同時反映靈敏度和特異度的復合參數(shù),較靈敏度和特異度更穩(wěn)定。陽性似然比是真陽性與假陽性的比值,其比值越大,就越能區(qū)分出真患者,陽性似然比>5診斷價值較高,陽性似然比>10,具有肯定診斷的價值。本研究中5項或以上參數(shù)同時陽性時特異性達100%,陽性預測值100.00,陽性似然比≥20,臨床上可明確診斷冠心病。MCG各項參數(shù)在判斷冠心病患者病變嚴重程度時,無參考作用。
本研究還觀察了所有受檢者同期的心電圖變化,發(fā)現(xiàn)應用心電圖診斷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32.1%和87.3%,低于以MCG≥3項參數(shù)陽性診斷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因此,臨床上懷疑有冠心病而心電圖正常的患者,通過MCG檢查,可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檢出率。
[1]Gapelyuk A,Wessel N,Fischer R,et al.Detection of patients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using cardiacmagnetic fieldmappingat rest[J].JElectrocardiol,2007,40(5):401
[2]Van Leeuwen P,Hailer B,Lange S,et al.Identif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using magnetocardiographic signal analysis[J].Biomed Tech(Berl),2006,51(2):83
[3]李英梅,金惠根,權薇薇,等.冠心病患者的MCG應用[J].臨床醫(yī)學,2008,28(5):1
[4]Hailer B,Chaikovsky I,Auth-Eisernitz S,etal.The valueofmagnetocardiography in patientswith and without relevant stenosis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using an unshielded system[J].Pacing Clin Electrokphysol,2005,28(1):8
[5]陳元祿,劉芳,王建勇,等.靜態(tài)MCG在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07,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