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國新
善用三種思維做好煤炭企業(yè)信息工作
文/鄧國新
煤炭企業(yè)信息涉及層面廣泛、反映內(nèi)容豐富、形式靈活多樣,為企業(yè)決策者科學決策、指導工作、了解情況、聯(lián)系群眾,發(fā)揮著參謀、助手、耳目和橋梁作用。當前,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須善用三種思維,來保證上報信息的質(zhì)量和數(shù)量,以進一步做好煤炭企業(yè)信息工作,增強煤炭集團綜合辦公室的信息服務能力。
煤炭信息素材缺乏,是信息報送過程中常見的問題。而信息人員單一的線性思維往往是造成這種問題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善于圍繞企業(yè)的中心工作和職工群眾關(guān)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充分運用立體思維,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挖掘信息素材,形成多維度的信息搜集網(wǎng)絡,不斷豐富煤炭信息素材,廣開煤炭信息之源。
1.從上至下,帶著“情況”搜集信息。所謂“情況”是指煤炭企業(yè)新出臺的文件、重大決策、重要會議和批示精神等在基層單位和部門的貫徹落實情況。信息人員要順勢跟進,及時搜集、分析、反饋政策在執(zhí)行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經(jīng)驗、新建議。首先,要善于捕捉亮點。對基層單位和部門貫徹落實決策的新思想、新舉措,要作客觀、科學的判斷和實事求是的評價。其次,要善于剖析難點。注意緊扣企業(yè)決策在基層實施的困難,不僅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和反映問題,而且要深入剖析原因。第三,要善于捕捉盲點。所謂盲點,是指政策對基層情況顧及不周或說明不清,需要修改和完善的地方,也是決策者非常關(guān)心和關(guān)注的地方。
2.自下而上,帶著“民意”搜集信息。這里所說的“民意”,就是體現(xiàn)職工群眾意愿的,反映強烈的熱點、重點、難點問題。其主要做法有三。一是深入群眾采集。經(jīng)常深入基層、工作現(xiàn)場和職工家庭,聽聽他們議論最多的話題是什么,問問他們最為關(guān)心的問題是什么,及時捕捉帶有共性、傾向性和苗頭性的信息,編輯上報。二是把握形勢采集。重點把握企業(yè)階段性重點工作和新出臺的重要政策在職工群眾中引起的反映和反響。三是從基層上報的材料中采集。如基層單位上報的階段性工作總結(jié),信息量很大,可以尋根索源進行信息挖掘加工。
3.由此及彼,用聯(lián)系的觀點搜集信息。在搜集、整理信息時不能靜止孤立地就事論事,要用聯(lián)系的觀點去分析和處理問題,達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果。一是要善于挖掘信息背后的信息。有些信息如同冰山一角,反映的只是事物的表象或部分。這就需要進行深入思考,透過現(xiàn)象看到事物的本質(zhì),找到隱藏在表象背后最本質(zhì)的東西。二是要善于挖掘信息中間的信息。要立足微觀,著眼宏觀,挖出潛藏在信息中對宏觀有指導價值的信息。三是要善于挖掘具有預見性的信息。對苗頭性的信息,要做到知微見著,超前預測,竭力為決策者提供具有超前性和長遠性的決策依據(jù)信息。
煤炭信息來源于煤炭基層、上層和中層,但又不僅僅囿于這些。這就需要信息人員善用抽象思維,對零散的、初級的材料進行理性的分析、歸納、綜合、提煉,最終形成“含金量高”、參考價值大的深層次信息。
1.善于選取最佳素材。一項工作包含的內(nèi)容很多,要善于對已采集的各種題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最需要反映的情況、最核心的內(nèi)容、最有說服力的材料提煉出來,抓住事物的本質(zhì),抓住問題的要害。
2.善于選取最佳角度。要以小見大選角度,信息角度選得太大,難以把握,而且面面俱到必然不深刻、不透徹。一篇信息只要有一兩個閃光點,就能給人以啟示,就能達到窺一斑而見全豹的效果。要圍繞特點選角度,推出“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信息,把最突出的特點和亮點體現(xiàn)出來。
3.要善于還原事實真相。真實性是信息的基本要求。有時候事實的真相被表象和假象所掩蓋,單憑表面來判斷一切,不作更深一步的思考,就會造成信息失真,煤炭信息失真后果極為嚴重。因此,要善于把握事物本質(zhì),還原事實真相,把那些內(nèi)在的、深層的情況和問題反映上來,避免一葉障目、以偏概全。
一條好的信息,除了要求其內(nèi)容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典型性和前瞻外,對其外在表現(xiàn)形式也有較高的要求,這是由信息報送面廣量大、反映情況迅速直接等特點決定的。因此,信息人員在占有信息題材、確定報送主題之后,要善于運用形象思維,在擬訂信息標題、選擇表達語言以及增加信息含量上下工夫,力求所報信息神形兼?zhèn)?,增強信息的可讀性和感染力。
1.標題要凝練新穎。標題是信息的眼睛。不僅要求用最簡練的語言表達出信息的題旨,而且要求具有一定的形象性,能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力。因此,信息人員在擬定信息標題時,必須把握好三點。一是標題要能準確反映煤炭信息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二是標題要體現(xiàn)煤炭信息主題,觀點鮮明;三是標題的語言要形象,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做到了這三點,不僅能使決策者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nèi)了解盡可能多的信息,而且能吸引決策者的注意力,使所報內(nèi)容在眾多的上報信息里脫穎而出,被決策者給予更多的關(guān)注和重視。
2.語言要生動樸實。信息被稱為公文寫作中的“輕騎兵”,其核心價值在于其反映的內(nèi)容及時、準確、簡練。這就要求信息人員思維敏捷、思路清晰,在行文過程中,善于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歸納、綜合、分析各種不同的事物,做到行文迅速,表達準確,言簡意賅。要堅持寫作內(nèi)容和手法上樸實無華的特色,少議論、少推理、少引用文件精神,多用一些生動的話、新鮮的話、群眾的話。在遣詞造句方面,既要準確,又要生動、鮮明,多運用一些能夠準確傳情達意的群眾語言,動真情、寫實情,寫出事物的本來面目,寫出新意,增強信息的說服力。
3.資料要真實豐富。厚積才能薄發(fā)。信息人員只有掌握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才能寫出具有一定思想性、真實性、時效性和完整性的信息,那些靠主觀臆斷而拼拼湊湊形成的信息是沒有任何價值的。所以,信息人員一定要本著對工作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主動深入基層,傾聽群眾呼聲,多采擷第一手資料,挖掘問題深層原因,找尋問題癥結(jié)所在,在深入思考中迸發(fā)出思想的火花,提煉出信息的主題。而不能蜻蜓點水、淺嘗輒止,或者閉門造車,敷衍塞責。要把煤炭信息和調(diào)研有機結(jié)合起來,搞好調(diào)查研究,提出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思路、方法,構(gòu)建一個有情況、有分析、有建議、有深度、有啟發(fā)意義的高水平的信息平臺。
(作者單位:徐州礦務集團)
(責任編輯:龐永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