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萍,龔秀萍
(江蘇省揚州市婦幼保健院婦科,江蘇揚州,225002)
多西他賽為紫杉醇類抗腫瘤藥,通過干擾細胞有絲分裂和分裂間期細胞功能所必需的微管網絡而起抗腫瘤作用。奈達鉑為順鉑類似物,主要通過與DNA結合,并抑制DNA復制,從而產生抗腫瘤活性。多西他賽和奈達鉑聯(lián)合用藥方案(TP方案)是目前國內、外最受歡迎和值得推廣的治療婦科惡性腫瘤的黃金組合方案。本科2008年1月~2010年4月,用多西他賽聯(lián)合奈達鉑對25例婦科惡性腫瘤患者進行化療,取得了預期的療效。但抗腫瘤藥物毒性大,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殺傷機體的正常組織細胞,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通過嚴密監(jiān)護,精心護理,能有效地減少不良反應,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F(xiàn)將化療患者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及護理報告如下。
本組患者25例,完成化療73周期,平均每例2.92周期。年齡23~65歲,平均46歲。宮頸癌14例,Ⅰb2期 4例,Ⅱa期3例,Ⅱb期7例;卵巢癌9例,Ⅰc期1例,Ⅱ期2例,Ⅲ期6例;子宮內膜癌2例,Ⅱa期1例,Ⅲa期1例,都經病理組織學明確診斷?;熐靶母文I功能正常,血常規(guī)基本正常,無嚴重過敏病史。
化療方案:第1天,多西他賽75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500 mL中靜脈滴注,3~4 h滴完;第1~3天,奈達鉑100 mg/m2分3 d加入到0.9%氯化鈉注射液500 mL中靜脈滴注,正常速度2~3 h滴完,使用時避光,3 d為一療程,間隔3周進行下一療程。宮頸癌靜脈化療1~2個周期主要用來縮小腫瘤病灶及控制亞臨床轉移,也用于放療增敏。子宮內膜癌術后化療主要用于有復發(fā)高危因素患者的治療,以期減少盆腔外的遠處轉移[1]。卵巢癌術后除Ⅰa期和Ⅰb期患者不需化療外,其它均需化療,早期3~6個周期,晚期6~8個周期。術后化療可殺滅殘留癌灶、控制復發(fā),以緩解癥狀、延長生存期[1]?;熤饕糜谕砥诨驈桶l(fā)的腫瘤患者。
不良反應判斷標準:按美國國家癌癥研究院(NCI)抗癌藥物常見毒副反應分級標準,分為0(無)、Ⅰ(輕度)、Ⅱ(中度)、Ⅲ(重度)、Ⅳ(威脅患者生命)5級。
多西他賽和奈達鉑主要不良反應有骨髓抑制、過敏反應、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異常、神經毒性和脫發(fā)等,另外多西他賽還有心血管不良反應如低血壓、竇性心動過速、心悸、肺水腫及高血壓等。臨床上經對癥處理和精心護理后,均得以緩解,有1例發(fā)生過敏反應的患者終止此方案化療。本組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情況見表1。
表1 25例患者采用TP方案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情況(例)
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化療1~2個周期,發(fā)生不良反應者較少見,偶有輕度的脫發(fā),而卵巢癌患者化療6~8周期,出現(xiàn)不良反應者較多,且呈中度,要用藥物才能緩解。
常規(guī)檢查:用藥前查血、尿、便三大常規(guī)、肝、腎功能及電解質、腫瘤標志物、心電圖及B超檢查以了解全身情況。
心理護理:有效的心理護理是提高生存質量、促進康復的重要手段[2]。重視用藥前的心理護理,惡性腫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絕望心理,加上對化療藥物和化療方法了解較少,顧慮較多,對治療缺乏信心。針對患者這種心理,加強與患者溝通,做好細致的解釋工作,告訴她們樂觀開朗有利于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介紹成功病例,請實施同樣治療方案的患者談治療感受,鼓勵患者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爭取主動配合,同時對化療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及減輕不良反應的護理措施加以說明,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并讓她們認識到,只要積極配合,通過一些綜合措施可以將不良反應減少到最低限度。此外,向其家屬解釋家庭成員的支持至關重要。告訴患者用藥的間歇期可適當活動,散步、聽音樂、看書,分散對不良反應的注意力。病情許可時,做些有益的事情,使患者感受到生命的價值,提高對生活的信心?;颊咧挥芯邆淞肆己玫男睦頎顟B(tài),才能順利渡過化療期。
過敏反應:過敏反應是 TP方案最嚴重的不良反應。為了預防過敏反應,在使用前30 min給予地塞米松5 mg靜脈注射,使用時靜脈滴注的速度要慢。使用中進行心電監(jiān)護,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和動脈血氧飽和度,尤其是最初的15 min,使用結束靜脈注射呋塞米20 mg,以促進藥物的排泄。本組有1例患者發(fā)生過敏反應,輸入藥物5 min時出現(xiàn)血壓下降、胸悶、心悸、呼吸困難,立即停用多西他賽,給予地塞米松10 mg靜脈注射,肌肉注射鹽酸異丙嗪25 mg,吸氧10 min癥狀緩解,停用該治療方案。
骨髓抑制:多西他賽和奈達鉑均有骨髓抑制的副作用,尤其老弱或經多療程化療患者更易發(fā)生骨髓抑制反應[3],表現(xiàn)為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減少,這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一般用藥后3~8 d發(fā)生[4]。本組中有7例患者進行了多個療程的化療,都出現(xiàn)了白細胞下降的現(xiàn)象,4例經過間歇期自然恢復,3例使用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75 μ g后白細胞上升,順利完成化療。在護理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有無感染、發(fā)熱,定期復查血常規(guī);為患者提供一個安靜、舒適、安全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病室內通風 2次/d,20~30 min/次;指導患者不要去公共場所,減少探視;治療中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指導患者多食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飲食,提高機體的抵抗力。
胃腸道反應:胃腸道反應是化療患者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惡心嘔吐、納差厭油是化療最常見的消化道反應之一,這與化療藥物刺激第4腦室感受區(qū)有關,常在用藥后的2~28 h發(fā)生[5]。首先,化療期間止吐劑的應用尤為重要[6],目前以5—羥色胺3(5-HT3)受體拮抗劑昂丹司瓊應用最為廣泛,多在化療前30 min靜脈注射,止吐作用強而持久[7]。對能引起嚴重嘔吐的化療在治療前,將昂丹司瓊與地塞米松合用靜脈滴注可增強本藥療效[8]。本組8例(32%)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一般發(fā)生在化療周期比較長的患者,停藥后逐漸緩解。為了減輕胃腸道反應,化療前30 min遵醫(yī)囑靜脈注射昂丹司瓊8 mg、地塞米松5 mg,化療后視患者嘔吐情況加用止吐劑。指導患者進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軟食,溫度適中,少食多餐,禁食辛、辣、硬、粗糙、帶刺、帶骨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嘔吐嚴重者,記錄24 h出入量,及時補充水分、電解質和能量,維持機體的酸堿平衡,防止發(fā)生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脫發(fā):應用化療藥物后導致患者脫發(fā),其機理在于毛囊壁細胞死亡不能更新而發(fā)生萎縮。脫發(fā)通常發(fā)生在用藥后1~2周,2個月內最顯著[7]。脫發(fā)是化療后的常見不良反應,本組中脫發(fā)的發(fā)生率為52%。對脫發(fā)反應目前還沒有好的方法可以預防和治療,然而化療性脫發(fā)一般是可逆的。因此,護理人員在用藥前向患者說明有關脫發(fā)的可能性及時間、程度以及可逆性;指導脫發(fā)明顯患者戴帽子、假發(fā)裝飾,向患者講解脫發(fā)是暫時的,停止化療1月后能重新長出頭發(fā),脫發(fā)引起的外觀缺陷與腫瘤的有效治療比起來是微不足道的,盡量消除其恐懼心理。
靜脈炎:由于化療藥物對血管刺激性較大,在治療過程中,一般選用留置針或深靜脈置管,可減少藥物滲出或發(fā)生靜脈炎。本組有2例患者化療時,使用了手背的表淺靜脈,發(fā)生少量藥液滲出,由于未及時發(fā)現(xiàn),出院后發(fā)生局部組織壞死。經過正確處理,使用美寶燙傷濕潤膏、消炎止痛膏外涂,很快愈合。所以在護理過程中一定要觀察仔細,發(fā)現(xiàn)藥物外滲,及時用硫酸鎂冷濕敷等方法處理,可減輕患者的痛苦。
轉氨酶升高:化療藥物經過肝臟代謝,腎臟排泄,在使用過程中要鼓勵患者少食多餐,多飲水并靜脈補充足夠的液體,2 000 mL/d以上,以保證機體營養(yǎng)需要,同時促進藥物分解后其毒性產物的排出,減輕肝腎負擔。定期復查肝腎功能。本組2例患者化療后出現(xiàn)轉氨酶升高,無自覺癥狀,給予藥物甘草酸二銨、還原型谷胱甘肽保肝治療,并指導患者注意營養(yǎng),臥床休息,保持樂觀情緒,半個月肝功能恢復正常,未影響化療周期。
高血壓:是化療藥物使用中比較少見的不良反應。本組2例患者在使用多西他賽時出現(xiàn)血壓升高,達180/100 mmHg,通過調慢滴速,利血平2 mg肌肉注射,心痛定10 mg舌下含化,指導患者放松心情,血壓逐漸恢復正常,未影響藥物的使用。
[1]樂杰主編.婦產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67.
[2]侯少洋,羅澤民,王玉琴,等.心理因素對癌癥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及護理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1995,30(4):228.
[3]王富蘭,鄧幼林,包紅勇,等.預防性規(guī)范化護理干預在注射用多西他賽化療中的應用[J].中國藥房,2007,18(8):612.
[4]陳美娟.多西他賽治療肺癌的護理[J].黑龍江醫(yī)學,2007,31(1):61.
[5]孫燕,周際昌主編.臨床腫瘤內科手冊[M].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7:142.
[6]張惠蘭,陳榮秀主編.腫瘤護理學[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177.
[7]趙玲玲,何良愛,李蘭花.蒽環(huán)類抗腫瘤抗生素治療老年惡性血液病患者的護理[J].當代護士,2002,1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