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鋼二鋼軋廠 李波 軒宗宇 柳洪義
方坯連鑄機漏鋼原因分析及改進措施
唐鋼二鋼軋廠 李波 軒宗宇 柳洪義
在連鑄生產中,漏鋼是危害很大的事故。輕則影響鑄坯質量,造成廢品,重則影響連鑄機作業(yè)率,損壞設備,危害操作人員安全。近年來,隨著國內連鑄工藝技術的進步,盡管連鑄漏鋼事故得到了有效的抑制,但仍是一種不能完全避免的事故。
要保障生產順利進行,提高連鑄機作業(yè)率,就必須減少和控制漏鋼次數。2008年,唐鋼第二鋼軋廠漏鋼事故較多,漏鋼率達到了0.209%,嚴重影響了生產的暢行。為此,二鋼軋廠成立了攻關組,對漏鋼的成因進行分析,認為夾渣漏鋼、粘結漏鋼和角部裂紋漏鋼是主要原因,因此采取了相應措施,從而控制了漏鋼事故的發(fā)生。
唐鋼二鋼軋廠有2臺4機4流,3臺6機6流方坯連鑄機,實際年產能力400萬噸,澆鑄的斷面有4種:150×150,165×165,165×225,165×280,所生產的鋼種主要有建筑用鋼、低合金鋼、硬線鋼、軸承鋼、焊接用鋼等近100個品種。鑄機采用定徑水口和塞棒控制兩種,浸入式水口加保護渣進行保護澆鑄。
(1)夾渣漏鋼特點。漏鋼處坯殼有一定的弧度,不像裂紋漏鋼,有撕裂的感覺。而且漏鋼后,結晶器內沒有殘余坯殼。絕大多數夾渣漏鋼都是夾渣點剛剛出結晶器便發(fā)生漏鋼。
(2)夾渣漏鋼的原因。
①結晶器振動。結晶器振動是為了實現新生坯殼與結晶器銅管脫離,但當結晶器振動不夠平穩(wěn),偏擺過大,就會將結晶器內鋼液表面的渣子卷入鋼水中,部分沒能上浮的渣子就會隨鑄坯一起被拉出結晶器,當渣子靠近坯殼時就會造成傳熱過低,坯殼偏薄,無法承受鋼水靜壓力,產生漏鋼。
②鋼水純凈度。鋼水純凈度不夠、鋼水二次氧化,雜質聚集到一定程度,隨鋼流被卷到結晶器鋼水深處,部分沒能上浮的渣子就會隨鑄坯一起被拉出結晶器,當渣子靠近坯殼時就會造成傳熱過低,坯殼偏薄,無法承受鋼水靜壓力,產生漏鋼。
③轉爐、大包、中間包等脫落的耐材,不能及時上浮,也會造成夾渣漏鋼。
④操作原因。操作不當,造成結晶器液面波動過大,也會產生與結晶器振動不平穩(wěn)相似的卷渣漏鋼。
(1)粘結漏鋼的特點。粘結漏鋼的坯殼上部粘結在結晶器銅壁上,呈現上部坯殼厚、下部坯殼薄的特點。鑄坯漏鋼部位附近的振痕紊亂,甚至沒有振痕,表面麻點較多。
2.開展特色活動。圍繞生產經營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載體,搭建活動平臺,組織開展“亮身份、賽業(yè)績、踐承諾、作表率”、“書香寶勝”、“技術沙龍”、“黨員阿米巴”、“黨牽頭,攻難關”、“學典型,趕先進,創(chuàng)效益”、“黨建引領,組織共建”等特色品牌活動,進一步完善基層黨組織建設,激發(fā)公司各級基層黨支部活力,積極發(fā)揮黨建工作在企業(yè)發(fā)展中的優(yōu)勢把黨建工作成效轉化為公司發(fā)展的活力和競爭實力。
(2)粘結漏鋼的原因。
①保護渣的性能。保護渣潤滑性能不好是發(fā)生粘結漏鋼的主要原因,保護渣是根據所澆鋼的成分設計的,如果澆鑄溫度過高(過熱度超過40度)或過低(過熱度低于10度),保護渣的潤滑效果就差,導致坯殼與銅板之間的摩擦增大,就有可能發(fā)生粘結。同時,液渣層的厚度也有重要影響,液渣層厚度在10~15mm較理想。
②結晶器振動。結晶器有規(guī)律的往復振動,能夠實現鑄坯的負滑脫,可以防止結晶器銅管與坯殼粘結,獲得較好的鑄坯表面質量。如果結晶器振動不平穩(wěn)(振動頻率、振幅不合適),初生坯殼所受的摩擦阻力增大,容易造成坯殼與結晶器銅管粘結,導致漏鋼。
③結晶器倒錐度。在結晶器傳熱過程中,鑄坯坯殼與結晶器銅管之間的氣隙熱阻最大,占結晶器傳熱中總熱阻的70%~90%。如果倒錐度過大(大于1.2%/m),將會增加結晶器銅管與坯殼之間的摩擦力,當阻力超過鑄坯拉力和鋼水靜壓力時,就會造成漏鋼;如果倒錐度過?。ㄐ∮?.7%/m),則會增大氣隙熱阻,不利于結晶器傳熱,坯殼過薄,當鑄坯出結晶器下口時,坯殼無法承受鋼水的靜壓力和拉矯機的拉力而產生漏鋼。
④鋼水過熱度。當鋼水溫度過低(過熱度低于10度)時,會造成保護渣融化速度過慢,結晶器內液渣層過?。ú蛔?0mm)。當拉速偏高時,保護渣的融化跟不上鑄坯拉速,造成渣膜過薄甚至沒有渣膜,增加坯殼與結晶器銅管之間氣隙,降低傳熱效率,造成坯殼偏薄甚至與銅管壁直接粘結,而造成漏鋼。
⑤操作原因。主要是由于拉速太高、改變拉速太快造成的。
(1)角部裂紋漏鋼的特點。漏鋼位置主要集中在距離內外弧面角部10~30mm處,長度10~100mm不等。漏鋼部位多發(fā)生在扇形段位置,距離結晶器下口約100~400mm。漏鋼的坯殼斷面厚度不均,角部附近坯殼最薄只有5~10mm,而中間最厚處可達到20mm左右。
①鋼種影響。澆鑄碳含量在0.08%~0.20%的碳鋼,從液相冷卻到1495℃左右時發(fā)生包晶反應(比較明顯),鑄坯線收縮系數增大,為9.8×10-5/℃(未發(fā)生包晶反應的線收縮系數為2×10-5/℃),線收縮率較大坯殼與結晶器壁容易形成氣隙。氣隙過早形成會導致坯殼的收縮不均勻和坯殼的厚度不均勻,在坯殼的薄弱處容易形成裂紋而導致漏鋼。此外,鋼中的雜質(主要為S等)對熱裂紋敏感性較大,當雜質元素含量增加時,鋼水發(fā)生裂紋漏鋼的傾向增加。經過對漏鋼爐次進行分析,普碳鋼Mn/S≤15時,發(fā)生角部縱裂漏鋼可能性明顯增加。
②鋼水溫度和拉速影響。鋼水過熱度越高,坯殼厚度越薄,由于結晶器中鋼水施加靜壓力,會導致坯殼發(fā)生膨脹,容易發(fā)生角部縱裂紋漏鋼。當拉速增大時,也較易發(fā)生漏鋼現象,因為隨拉速的增加,鑄坯在結晶器內停留的時間減少,造成坯殼偏薄,而且造成結晶器不夠潤滑,從彎月面到坯殼/結晶器壁面,結晶器保護渣流動性較差,嚴重時會造成裂紋漏鋼。
③保護渣質量。當保護渣設計不合理,結晶器銅管與坯殼之間形成的渣膜不均或者過薄,造成傳熱不均,影響鑄坯坯殼的均勻形成,薄坯殼處如果過薄,在出結晶器處如果無法承受拉力及靜壓力將會造成裂紋漏鋼。
④結晶器形狀。對于傳統結晶器而言,彎月面處的熱傳遞迅速使鑄流凝固成固體外殼,隨著外殼的收縮,角部脫離結晶器,停止熱傳遞。當坯殼離開結晶器時,坯殼溫度變化較大,此時增加拉速可能導致漏鋼。如果調節(jié)的錐度不合要求,結晶器和坯殼之間會產生氣隙,當空氣對結晶器中熱量傳遞的阻力達到最大時,它將嚴重妨礙所需厚度的坯殼形成,最終導致漏鋼。
此外,磨損和變形造成的結晶器錐度損耗會導致角部縱裂紋顯著增加。結晶器變形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結晶器銅板厚度較薄,不足以支持銅板的熱膨脹引起的;另一方面可能是在引錠桿插入結晶器時,導致結晶器下部損壞而造成結晶器變形。而結晶器錐度過大會增加拉坯阻力,導致結晶器磨損加大,倒錐度加上熱縮造成氣隙厚度增加,進而加大角部磨損。此現象始終伴隨著鋼水靜壓力,這會誘發(fā)角部表面產生拉伸應變,從而引發(fā)裂紋。這種裂紋會以固定方式大大降低坯殼厚度,可能最終導致漏鋼。
⑤操作影響。當鑄機中間包水口偏向一側時,會造成被沖擊面坯殼偏薄,當鋼水過熱度偏高時影響尤其嚴重,在偏薄坯殼無法承受鋼水靜壓力和拉力時,就會造成裂紋漏鋼。保護渣加入不均,也會造成鑄坯坯殼形成不均,嚴重時也會造成裂紋漏鋼。
針對上述原因,同時考慮到漏鋼對鑄機利用率和有效性的影響,我廠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提高轉爐高拉碳率。我廠提高了高拉碳率,到2009年4月份全廠終點C≥0.08%的比例達到83%。
2.完善擋渣工藝。轉爐擋渣效果不理想,下渣量不穩(wěn)定,個別爐次回磷嚴重,影響鋼水的純凈度。為此,我廠引進定位擋渣設備,縮小出鋼口直徑,由原來的?155mm減小到?145mm,到變錐度出鋼口。抑制或消除出鋼過程下渣量。
3.鋼水成分及溫度合格率大幅提高,2009年前4個月較2008年溫度合格率平均提高了20%。
4.保證鋼水的純凈度。我廠延長了各個鋼種底吹時間(普通鋼種延長1min,精煉鋼延長2min),保證了鋼水成分均勻性和夾雜物的上浮。
5.標準化操作。我廠制定了各個工序的操作規(guī)程,嚴格要求各個崗位職工嚴格按標準化進行操作。
6.分鑄機分鋼種制定了結晶器振動及二冷冷卻參數,使其數值更符合我廠生產。
7.穩(wěn)定鑄機拉速。通過穩(wěn)定鋼水節(jié)奏,提高鋼水質量,連鑄硬線鋼生產基本實現了拉速微波動,減少了連鑄漏鋼。
8.穩(wěn)定中間包液面。我廠通過中間包稱量系統,基本實現了中間包液位恒定操作,就在換大包期間,中間包液位波動也控制在200mm以內,保證了中間包液位保持在400mm以上。
9.保證結晶器精度。合格的結晶器是預防鑄機發(fā)生漏鋼的重要手段,為了保證生產中使用合格的結晶器,我廠完善了結晶器使用管理規(guī)定。結晶器定期維護、檢驗,上線的結晶器必須保證其錐度(控制在0.6%/m~1.2%/m)、水縫控制分型號在3.5~5mm(最大偏差不超過0.5mm)、銅管表面質量符合規(guī)定的標準。
10.保證鑄機精度。鑄機每次檢修必須進行驗收,結晶器振動偏擺必須符合廠發(fā)規(guī)定,二冷水條偏差不能大于20mm。
11.保護渣質量。對來廠保護渣定期抽查,對其熔點、水含量、成分等嚴格要求。任何保護渣都有有效期,對過期的保護渣絕對不再使用。保護渣只有在鑄造期間才能打開,放在保護渣專用烘烤器上進行干燥。根據鋼中按照規(guī)定使用合適的保護渣。
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我廠2009年以來連鑄漏鋼大幅降低,漏鋼總數同比降低了58.5%。與2008年漏鋼情況對比如下(見表1)。
表1 2009年唐鋼第二鋼軋廠連鑄漏鋼情況
1.夾渣漏鋼、粘結漏鋼和角部裂紋漏鋼是我廠連鑄漏鋼產生的主要原因。
2.我廠減少連鑄漏鋼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提高鋼水質量。主要是保證鋼水成分、合理控制鋼水過熱度、穩(wěn)定供鋼節(jié)奏、提高鋼水純凈度等。二是保證原材料質量。對保護渣及其它原材料制定嚴格的管理辦法,定期抽查,制定原材料抽查臺帳。防止問題原材料上生產線。三是標準化操作。從轉爐——精煉——連鑄整個過程制定了嚴格的標準化操作規(guī)程,杜絕了各個生產部門的違規(guī)操作;四是保障設備精度。制定了各個設備的檢修管理辦法,制定嚴格的設備驗收標準,不符合標準的設備(器具)不允許生產。
3.通過改進,2009年以來連鑄漏鋼大幅降低,漏鋼總數同比降低了58.5%。